崔建芳
摘 要 在小學數(shù)學之中,應用題方面教學要重點培養(yǎng)兒童的解題能力,針對兒童的語言理解以及邏輯思維都有較高要求,同時這也是小學階段數(shù)學教學中一大難點。而本文旨在對小學數(shù)學當中應用題方面教學展開探究,以期對應用題方面實踐教學予以指導。
關鍵詞 小學數(shù)學;應用題教學;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11-0241-01
在小學階段的數(shù)學教學之中,應用題有著重要地位。在素質教育以及新課改具體要求之下,應用題方面教學是培養(yǎng)兒童實際解題能力的重要體現(xiàn)。然而,在應用題實踐教學之中,教師會遇到很多疑問,如為何要花費很多精力以及實踐在應用題方面教學之上,而且學生成績也不夠理想。其實,應用題實踐教學具體目的就是對兒童思維能力進行培養(yǎng),促使其養(yǎng)成良好思維品質、實踐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精神。
一、注重培養(yǎng)兒童審題習慣
在小學階段,應用題常用的敘述方式就是書面語這種形式,兒童理解起來存在一定困難。因此,理解題意,仔細審題是解答問題的前提以及首要環(huán)節(jié)。第一,數(shù)學教師需培養(yǎng)兒童邊讀邊想、仔細認真的審題習慣。兒童在審題期間需要對題目真正涵義、要解決什么問題,題設包含哪些數(shù)量關系進行掌握。第二,兒童除了在審題期間做到邊讀邊想之外,同時還要在一定情況之下借助一些線段圖以及實物圖進行輔助理解。如此一來,可以將題目當中理解困難的內容以及抽象概念進行具體化以及簡單化,進而便于兒童對題意進行理解以及掌握。
二、結合兒童生活實際對應用題進行設計
針對應用題展開教學之時,把基礎知識和實際情況進行結合思考最為重要。因此,教師在對應用題進行設計之時,需要貼近兒童實際生活,否則兒童不熟悉基本情況,難以獲得解題思路。
對應用題加以設計之時,數(shù)學教師可利用生活化這一特征,將應用題有關題材變成學生容易接受以及理解的題材。第一,教師需以兒童實踐活動為依據(jù),把數(shù)學知識具體產生背景變成兒童聽得到、摸得著并且看得見的現(xiàn)實,進而把抽象知識進行具體化以及形象化。第二,數(shù)學課上,教師不要直接對課本當中例題進行使用,而要與兒童實際進行結合對題目進行設計,讓兒童可以在課上將所需知識順利遷移到實際生活之中。第三,在對問題進行設計之時,需對兒童年齡特征進行考慮,豐富問題情境,進而激發(fā)兒童探究熱情[1-2]。比如,講授“統(tǒng)計和可能性當中比一比”之時,數(shù)學教師可在課前帶領兒童進行投籃比賽,將題目設計成:大家是否想要知道最后哪個小組勝出了?進而自然的把知識引出來。因此,數(shù)學課上,教師需把數(shù)學知識與實際生活進行緊密結合,對課堂教學具有遷移作用進行發(fā)揮,讓兒童對數(shù)學知識進行發(fā)現(xiàn)以及掌握,進而把其運用到實際生活之中。
三、重點培養(yǎng)兒童正確解題習慣
對應用題進行解答期間,教師需交給兒童正確解題步驟,并且按照程序進行解題,進而促使其養(yǎng)成良好解題習慣。在解答完畢之后,兒童需要實施自我評價,對于解答錯誤的題要進行反復糾正,對的則要不斷強化,這其實是論證推理的過程。實際上,完成計算僅是解決“如何解答”這個問題,但論證推理能夠對“為何這樣解答”這一問題進行解決。但是,很多兒童并不擅長把未知量轉化成已知量,有時還會受到生活經驗限制難以對明顯錯誤進行檢查。因此,解題期間,教師除了要求兒童得到正確答案之外,同時還需讓兒童反復進行演算,進而讓其養(yǎng)成良好答題習慣。
四、借多媒體提升應用題整體教學效果
和其他題型相比,應用題具有較大的學習難度,同時應用題比較抽象,兒童理解之時存在較大困難。數(shù)學教師若想把應用題方面教學變得直觀,需要借助多媒體來實施教學,化抽象為直觀,幫助兒童對題意進行理解。
在過去教學之中,兒童普遍認為應用題很難理解,而且乏味枯燥,但對多媒體這項技術進行引入能夠對上述問題加以良好解決。數(shù)學教師可借多媒體放映一些視頻、音頻以及圖片,以此來提升兒童課上學習興趣以及熱情,促使其把注意力全部投入到學習之中。所以,數(shù)學教師可以具體教學內容為依據(jù)對多媒體這項技術進行適當運用,給兒童創(chuàng)造一個形象、生動的課堂,進而提升應用題整體教學效果。
五、重視對比訓練這種方法
兒童在對應用題進行學習期間,經常遇到題型混淆、解題思路受到干擾等問題。因此,數(shù)學教師可把容易出現(xiàn)混淆的幾個題型放到一起,讓兒童通過比較進行學習,對這些題型具有的特點分別進行掌握。例如,講授“對兩數(shù)多少進行比較”之時,教師可給出下列應用題:(1)已知甲為84,而乙比甲的4倍還多15,求乙數(shù)?(2)已知甲為84,其比乙的3倍還少15,求乙數(shù)?讓兒童對以上兩題進行比較,找出其中的不同點,之后列式計算。這樣可讓兒童區(qū)分相似題型,避免在解題期間出現(xiàn)錯誤。
六、結論
綜上可知,應用題在小學數(shù)學之中屬于一個重要部分,其既屬于重點內容,同時也是屬于難點內容。所以,數(shù)學教師在實施應用題方面教學期間,需注重培養(yǎng)兒童審題習慣,并且結合兒童生活實際對應用題進行設計,重點培養(yǎng)兒童正確解題習慣,同時借多媒體提升應用題整體教學效果,重視對比訓練這種方法。這樣才能在教學期間培養(yǎng)兒童解題能力,促使其形成良好思維品質。
參考文獻:
[1]吳艷芳.自主探究模式下的小學數(shù)學應用題教學方法之研究[J].學周刊,2018(19):32-33.
[2]王周菊.小學數(shù)學應用題教學策略——以連續(xù)求一個數(shù)幾分之幾的應用題為例[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7(12):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