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曉利
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貫穿在英語教學的始終。作為英語教師的我們,平時就應該深挖英語教材中相關的心理教育資源,利用學科優(yōu)勢,在教學中精心設計,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學之中,在課堂上展開討論,引導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加深理解。在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同時,也達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眾所周知,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中心環(huán)節(jié),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學生心理發(fā)展要在掌握知識中進行,而不同的心理活動,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又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當前的英語教學中,由于種種原因,相當一部分后進生在英語學習方面比較困難,甚至伴有一定的心理障礙。所以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的同時,還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健康。
對學生心理健康的關注和教育,是每個英語教師的素養(yǎng)之一。在英語教學中,我們英語教師可以通過訓練、輔導、暗示、感染等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解決學生的心理障礙,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zhì),從而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
在英語教學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加強心理指導,培養(yǎng)健康的心理,是我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下面我就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談一些自己的見解。
一、了解學生心理發(fā)展特點,密切關注學生動態(tài)
只有了解了學生心理發(fā)展的特點,才能利用課堂優(yōu)勢,教育學生如何成為有良好心理素養(yǎng)的人,為以后的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小學生正處于心理發(fā)展和性格養(yǎng)成的關鍵時期。記憶力增強、注意力容易集中、敏銳,特別是由于抽象思維、邏輯思維能力加強了,自我意識和評價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發(fā)展,初步形成了個人的性格和人生觀。尤其是小學高年級十一、二歲的學生,進入青春早期,青春期是少年向成年過渡的階段。他們的主體意識增強,喜歡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其他事物,認為自己已經(jīng)長大成人了,成熟了。
此外,受心理因素的作用,他們的情緒會躁動不安,有時還對師長的正當干涉反抗抵制。這就需要老師、同學以及家長的理解、賞識與溝通。這個階段的孩子意志力不強,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在發(fā)展中,所以遇到困難和挫折容易灰心。他們的心理承受壓力差,道德判斷能力低,但是他們積極主動、思想活躍、善于表現(xiàn)自己。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密切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正面引導,使他們在學好知識的同時,能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
二、適時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創(chuàng)設健康的心理環(huán)境
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點,決定了學生在課堂上思想開小差是不可避免的。有一次,我發(fā)現(xiàn)有一位叫張意的學生往窗外看,而我正好要講解現(xiàn)在進行時的題目,于是我問:“Zhang Yi, what are you doing?”他聽到老師在叫他,而與此同時,其他同學也都在望著他時,才回過神來。于是,我順其自然地說出了一句:“Youre looking out of the window! But please dont do it like that in class.”他意識到,我是在善意地提醒他上課時候注意聽。全班學生也會感覺到,老師對學生不是敵視的,而是友好的,師生之間的距離也會越來越近,學習的氛圍也會越來越好。如果教師對一個學生經(jīng)常采取排斥的態(tài)度,并經(jīng)常懲罰,久而久之,這個學生也會對這個老師和這門功課采取不接納的態(tài)度。因此,教師對每個學生,特別是后進生,應以關懷鼓勵為主,少些懲罰。
和諧的課堂氛圍有助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良好的課堂心理環(huán)境又是高質(zhì)量教學的有力保證。在一個寬容、和諧的課堂氣氛中,學生無須擔心教師的懲罰和同學的譏笑,減少了心理障礙,增強了自信心,大膽地進行練習,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三、在備課時探究教材中的心理健康內(nèi)容
英語教材的改編給我們廣大的英語教師提供了在英語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教育的契機。我們使用的教材,內(nèi)容富有時代氣息,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如果英語教師能認真挖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素材,并用來指導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那么,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還能維護自身的心理健康,使兩者得到協(xié)調(diào)發(fā)展。
教材主要由八個板塊組成:
第一板塊是Story time故事板塊。該板塊通過小故事的學習,著重訓練學生的聽說技能,提高會話能力。(抓住學生愛表現(xiàn)的心理,激發(fā)學生敢于開口的勇氣。)
第二板塊是Grammar time,主要呈現(xiàn)語法。(適當降低難度,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第三板塊是Fun time,主要根據(jù)第一部分內(nèi)容進行鞏固與拓展。(在游戲中營造輕松、愉悅的心理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在玩中學。)
第四、五板塊Sound time與Culture time的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語音訓練和文化知識感知。(增強語音的模仿能力以及學生對文化的敏感性和適應性。)
第六板塊Cartoon time是卡通故事板塊。(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語言的交際性強,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逐步深入,并激發(fā)學生內(nèi)心的交際需要。)
第七、八板塊Checkout time和Ticking time是活動與自評板塊,注重學生的活學活用與自我評定。(結合已學的知識,幫助學生進行歸納整理,提高學生自我評價的心理意識。)
由此可見,現(xiàn)行英語教材中有大量心理健康的教育資源,可以在教學活動中充分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內(nèi)容。根據(jù)英語學科的教學目的,加入心理教育的分節(jié)目標,使教育模式由知識教育向素質(zhì)教育、心理教育轉(zhuǎn)化,使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增強耐挫折能力,鍛煉意志品質(zhì)。
四、使用激勵性語言,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
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經(jīng)說過“贊美猶如陽光”,獲得別人的肯定和贊美是人們共同的心理需要。一旦得到滿足,便會成為其積極向上的原動力。而學生學不好英語,也是由各種各樣的心理因素造成的。
我有個學生叫尹智慧,她很靦腆,不太合群,平時不愿意跟別人打交道。通過觀察,我發(fā)現(xiàn)該女生長期受自卑、羞怯、恐懼等負面影響,過重的心理負擔使她不能正確評價自己的能力,一直懷疑自己,這樣就嚴重影響她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其中,不喜歡和同學交往,屬于社交上的心理障礙。
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有意識地請她發(fā)言,進行激勵性鼓勵,經(jīng)常對她說:“Not bad!”“Good job!”“Trust yourself!”“Never give up!”等激勵性語言,我發(fā)現(xiàn)她大膽了,有上進心了。有一次在課堂上,我講到一個知識點,同學們都陷入了沉思,忽然看到她舉手,雖然還是比較遲疑,但她說出了正確答案,大家都感到很意外。這個時候,她靦腆地說:“這個知識點老師以前說過的?!敝皇抢蠋熍紶柼岬降闹R點,她便記住了,這讓同學們由衷地發(fā)出了感嘆聲!她第一次在同學們面前有了開心的笑容。從此她變了好多,對其他科目似乎也有了興趣。后來經(jīng)過老師不斷的鼓勵和自己的努力,她進步了,成績也有了飛躍。
實踐證明,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老師要經(jīng)常說“Very good!”“Great!”“Good job!”,“Trust yourself!”“Never give up!”“Go for it!”“Not bad!”“Well done!”“Excellent!”等激勵性語言,并根據(jù)他們的接受能力,選擇難度較低的任務讓他們很容易就可以完成,從而獲得較多的成功機會,使他們不斷地樹立信心,堅定學好英語的信念。即使真的犯錯誤,也不要過分指責,我們可以站在他們的角度替他們想一想。
對于那些比較自卑的學生,教師在提問或評價時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有意識降低問題的難度,讓這些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獲得成功,用成功去激勵更大的成功,從而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直接的興趣。
五、發(fā)揮教師的榜樣作用,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有人說過:“要撒播陽光到別人心中,總得自己心中有陽光?!毙睦斫】到逃齼?nèi)容要被學生接納,首先要靠教師的言傳身教。教師在教學中的情緒狀態(tài),直接作為課堂心理氣氛感染著學生,影響著學生的思維和情感方式,對學生的心理品質(zhì)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F(xiàn)在的學生,往往是喜歡哪個老師,就喜歡上哪個老師的課,也比較能接受哪個老師的觀點。因此,英語教師應增強自身素質(zhì),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利用學科優(yōu)勢,把和諧、認真、精神飽滿、熱情大方等內(nèi)在美的素質(zhì)滲透給學生,并影響學生,達到培養(yǎng)他們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比如說,我在帶領學生復習“What do you want to be? I want to be a/an ……” 這一句型時,結合“Why do you want to be a/an ……? Because ……”句型,向?qū)W生展示自己積極健康的生活理念,從而激發(fā)學生去思考。
作為英語教師的我們,平時就應該挖掘英語教材中相關的心理教育資源,利用英語學科內(nèi)容的特點以及優(yōu)勢,在教學中精心地設計,將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在英語教學之中。我們一定要重視教材里思想素質(zhì)方面的教育內(nèi)容,有針對性地展開討論,引導學生對課文的內(nèi)容加深理解。同時,也要發(fā)揮英語教師在英語教學中的人格魅力和為人師表的楷模作用。
綜上所述,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貫穿在英語教學的始終。我們要創(chuàng)設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人文環(huán)境和心理環(huán)境,尋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機。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在英語教學中,在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同時,也達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何樂而不為呢?
【作者單位:灌南縣新安小學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