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本杰
摘 要:當前對于核心素養(yǎng)下如何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研究已越來越受到關注,本文以筆者所教的小學體育學科為例,通過小學體育游戲教學為切入點,探索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體育游戲教學策略,希望能為提升學生有效學習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小學體育;體育游戲教學
一、游戲法在小學體育核心素養(yǎng)提升上的價值分析
游戲法主要是指在進行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通過將各種有趣的游戲融入到實踐教學中去,讓學生在參加趣味游戲過程中提升自身綜合體育技能。在開展游戲過程中,教師應以引導者的身份引導學生開展學習,保證全員互動性和參與性。一般來說,游戲法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有以下幫助。
首先游戲法可以提升學生的全員參與度。據(jù)調查,90%的同學喜歡上體育課,但他們心目中最歡的體育課方式卻是“自由活動”,這足以看出其它的體育教學內容是無法滿足學生內心需求的。而“自由活動”中小學生做的最多的就是玩各種游戲,與其讓學生自由活動玩游戲,不如將游戲納入到實際教學中,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參與程度,實現(xiàn)全員參與。
其次游戲法可以提升學生對體育技能的掌握度。在進行體育教學過程中,很多體育活動都會穿插一些體育動作和技能,有的需要學生反復做動作才能掌握其動作要領,比如各種球類運動。有的則需要教師帶領學生反復練習同樣的動作,并要提升學生們的動作一致性。比如各種廣播體操。這些要求對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來說,學生會對其產生一定的抵觸心理。相反如果采用游戲的方式展開教學,學生就會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對這些游戲內容的喜愛。
最后游戲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和競爭意識,并直接影響到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和適應社會的能力。由于各種游戲本身具有很強的競技特征。因此在進行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為了更好地完成既定的目標,必須付出很多,比如與團隊的合作、自身不顧一切的努力等。這些都會對學生綜合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有很大地幫助。
二、基于核心素養(yǎng)視覺下的小學體育游戲教學策略分析
(一)根據(jù)課程內容合理選擇游戲主題
首先,教師應根據(jù)教學內容合理地選擇游戲主題。學生對于不同學習內容有不同的認識,在選擇對應的游戲過程中,有的游戲適合在學習這種體育活動是展開教學,有的游戲則適合在另外一種體育內容中展開教學。因此在進行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游戲,讓學生在參與游戲過程中提升對教學能力的認識。
比如在講授 “跳躍”相關的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選擇“跳方格”的傳統(tǒng)游戲展開教學。這種游戲是傳統(tǒng)的游戲方式,主要是游戲活動是在地面上畫上一些格子,學生拿一個小石子扔到某個格子上,然后依次跳格子。在開展這一傳統(tǒng)的游戲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能力適當?shù)剡M行創(chuàng)新,比如增加格子的靈活性和可變換性,讓格子變得更加富有趣味化。通過這種方式開展游戲,學生在反復跳躍過程中不僅提升對體育運動的參與興趣,還能很大程度地鍛煉學生體魄。
(二)根據(jù)學生狀態(tài)巧妙開展游戲競賽
“競賽”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教學手段,很多同學都喜歡在游戲中“比試一下”,因此教師應嘗試將“競賽”融入到實踐游戲之中。然而在上課過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會時刻保持很積極的態(tài)度去參與到競賽活動之中。學生們在上課過程中具有很強的 “傳染性”,一旦有一位同學對游戲產生一定的“小情緒”,其他同學馬上就會受到影響。為此在進行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結合學生的不同心理狀態(tài)合理地選擇是否開展競賽或競賽的內容。為了更好地達到這一目標,教師可以采用以下角度展開教學。
首先是“趁熱打鐵”,當教師發(fā)現(xiàn)某個體育活動大家掌握的都非常好時,教師可以合理地采用“趁熱打鐵”的方式展開教學,將各種體育競賽融入到實踐體育之中。比如在講授完“競走”這一體育內容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設這樣一個教學場景:“假設我們目前是在一個‘競走運動會”上,請大家按照‘競走的活動要求參與一次比賽;其次是“開門見山”,當教師所要教學內容本身就具有很強的競技性時,教師可以直接在課堂上設計“競技”的游戲內容,通過這種方式開展教學能讓學生更好地提升對這一體育運動的認識。比如在講授“籃球的傳接”這一動作要領時,教師就可以在沒講課前直接組織開展一個“籃球傳球”的比賽,讓學生在上課前通過比賽提升對游戲的認識,從而更好地提升對這一比賽的認識。通過這種方式展開教學,學生能提升自身競技精神,幫助學生樹立較強的競爭意識。這對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有很大的幫助。
(三)根據(jù)體育內容定期開展自由互動
最后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定期開展自由互動游戲,這里所說的自由互動并不是前文所說的“自由活動”,而是教師通過有意識、有目的的教學設計來引導學生設計游戲內容,組織參與游戲活動,并最后共同對參與游戲的情況進行總結。在總結過程中,教師可以與學生展開激烈的商討,總結游戲過程中同學們的具體表現(xiàn)情況,分析比賽過程中輸贏雙方的比賽經(jīng)驗,為后期更好地開展學習和參與體育運動打下扎實的基礎。
比如在某次“籃球運球”的游戲活動過程中,教師組織學生參與“運輸寶藏”的游戲。游戲中要求學生們一手拍籃球,一手拿一個裝了一杯水的杯子。要求哪個小組最先將對面的容器裝滿,哪個小組就獲得最后的勝利。通過這個游戲小組同學之間形成良好地競爭意識,各個小組同學為了取得更好地成績紛紛拼命向前“沖”,最終順利完成這一游戲。游戲結束后,教師組織學生展開反思,教師:“大家覺得這個游戲怎么樣,有什么體會?”通過這種方式進行教學,學生能更好地提升自身反思能力,讓學生形成一個良好地思考意識,幫助學生變得做游戲時更加“會動腦”。
三、總結
在進行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僅僅憑借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是很難實現(xiàn)的。同時由于傳統(tǒng)教學方法使得教學內容過于枯燥和重復,導致很多學生參與到體育集體活動中的欲望并不是很強,這對于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有很大地阻礙作用。為此在進行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嘗試將游戲法引入到實踐教學中去,讓學生在反復參與游戲過程中提升自身對體育技能的認識,并最終達到增進學生身體健康、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強社會適應能力和獲得體育、健康知識這一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林媛媛,論素質教育背景下的體育課程教學[J].成才之路,2018-04-15
[2]趙暉,培養(yǎng)體育核心素養(yǎng) 優(yōu)化課堂教學效率[J].名師在線,2018-05-05
[3]李亞香,核心素養(yǎng)下的體育教學新思路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10-05
(作者單位: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qū)溪口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