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傳兵
摘要:項目教學是以生為本的教學,關注學生實踐經驗的獲得。幼教專業(yè)展開項目教學,要求學生必須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實際訓練獲得的“仿真實踐”知識、頂崗實習獲得的實踐體驗等先絕條件;整體設置幼教專業(yè)“一貫制”課程結構,提升教師實踐教學素養(yǎng),高職、幼兒園、學生多方聯動,關注學生在項目過程中的表現等是展開項目教學的支持條件;走進幼兒教育環(huán)境尋覓值得研究的項目,與其他利益關切者協(xié)作擬訂項目解決計劃,為學生學習營造自由安全環(huán)境,構建多元化評估體系,是幼教專業(yè)開展項目教學的實踐策略。
關鍵詞:幼教專業(yè);實踐取向;項目教學;高職
中圖分類號:G65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7836(2018)08-0048-03
近幾年,“畢業(yè)即失業(yè)”成為曾經的“國之嬌子”大學生的心痛。很多用人單位追求“即插即用”式的應用型人才,要求求職者具備一定的實踐經驗。對于多數大學生來說,這是一個難以邁過的檻:大學三年或四年,沒離開過學校,沒離開過教室,始終在教師牽引下進行理論的積累,難以獲得社會單位所需的實踐經驗。這就造成用工需要與高職培養(yǎng)模式的矛盾。這一矛盾很難靠學生去解決,高職必須改革辦學思路,并把改革理念落實到教學上。幼教專業(yè)的教學改革實踐表明,在解決幼兒園教師需求與幼教專業(yè)學生缺乏實踐經驗的矛盾方面,項目教學具有一定的實效。
一、實踐取向的項目教學內涵再審視
基于“知識傳承”的高職幼教專業(yè)教學強調課堂中心,關注預定目標的實現,表現出典型的日常性特征,忽略了豐富多彩的教學歷程;項目教學基于問題解決,關注學生問題解決的歷程,其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項目教學的新內涵表現在:
1.項目教學之“核心理念”是以生為本
項目教學的原型是18世紀歐洲的工讀教育,要求理論學習必須與真實工作有機結合起來,要求學生參與完成相關的真實任務,并經過嚴格的產品認定后才能獲得相應的學業(yè)成績。這要求學校在制訂培養(yǎng)計劃時,必須抽出傳統(tǒng)的理論教學時間用于生產實踐,以幫助學生獲得用工單位所需要的實踐經驗。幼教專業(yè)開展項目教學,要求學生要像真正的幼兒教師一樣,面對真實的幼兒和幼兒園教育情境,自主選擇項目,擬定項目解決策略,并接受指導教師、家長以及幼兒園的考核與評定。因此,項目教學既是學生完成學業(yè)的需要,又能使學生獲得真實的工作體驗,并接受幼兒教育單位的評定,從而為提高被雇傭率添加砝碼。所以,項目教學是以學生為本、培養(yǎng)社會所需要的應用型人才的教學。
2.項目教學之“項目”來自真實的實踐情境
在項目教學實踐中,獲得有研究價值的“項目”是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嚴格來講,項目教學之“項目”不是來自純理論的課堂教學,也不是簡單源自學生周邊的生活,而是來自學生將來要從事的、構成真實社會體系的實體單位。由于學校教育環(huán)境的特殊性,事事讓學生走進真實環(huán)境去探究也不現實,這需要教師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為學生提供接觸真實情境的機會,如錄制幼兒園教學視頻、借助信息技術與幼兒園課堂實時聯結等,引導學生發(fā)現值得探究的“項目”,解決遇到的問題,逐漸為自己增加實踐經驗??梢哉f,項目教學的關鍵是為學生提供真實、有意義的實踐情境。
3.項目教學之“項目解決”是基于合作的自主學習
如前述,“項目”源自真實的教育情境,項目解決需要多學科知識的整合,需要各具特長的眾多學習者的參與合作。從這一點來看,項目教學是一種綜合、協(xié)作性學習活動,需要學習者之間的無私合作和對未知情境的合作探究。在合作探究過程中,每一名探究者猶如拼圖玩具被逐漸組織起來,彌合了縫隙、拼成一個完整的畫面,在無私合作探究過程中,每名成員都是一塊至關重要的拼圖,圍繞著共同的目標,形成一個有著共同愿景、又能包容個性的合作心理共同體。
4.項目教學之“合作”崇尚靜靜的思維交流
項目教學是基于問題解決的教學,問題解決依賴于審慎的思維、坦誠的交流和真誠的對話。這種“對話”是一種“我一你”交流。“我”的提議是周密思考的結果,“你”的辯駁應基于傾聽和回味的思考。在提議、辯駁的對話中,大家敞開心扉,萌生基于“項目解決”的友誼,自我保護壁壘就漸漸崩解,合作意識就會增強,從而形成一個基于項目學習的心理共同體。所以,項目教學是一種借助“每個人的細膩思考得到的細致的交流的教學”,是一種安靜情境中的學習。在看似安靜的情境中,涌動著學生探究未知世界的渴望,涌動著眾多觀點的交流與碰撞,充滿著學生對解決問題的極大興趣。
5.項目教學之“評價”在于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項目教學評價的目的是通過向學生反饋信息,為學生做出學習決策提供幫助,從而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為做到這一點,學生要學會展示、交流和分享其作品;教師也可以通過諸如作品展示、經驗交流、項目匯報會等形式,鼓勵學生展示作品,要求其他學生進行多視角評判,邀請相關專家對成果進行評判,在多元的思維碰撞以及專家引領過程中,學生可以接觸更多的觀點,積累更多的經驗,從而獲得有效的發(fā)展。
二、幼教專業(yè)項目教學所需的先絕條件
基于實踐的項目解決需要學生擁有一定的知識和技能,這是項目教學的基礎。所以,在幼教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計劃等頂層設計中,應關注項目教學實施所需要的先絕條件:
1.精深的幼教專業(yè)理論知識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要遵守的教學原則。片面追求“實用”,在教學中“去理論”“去研究”的思路是值得商榷的。要想成為幼教領域的專家型人才,學生必須具備扎實、深厚的學前理論知識和專業(yè)技能,這是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基礎。當然,理論教學中應適當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的知識遷移能力,避免基礎知識過于狹窄,避免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外聯總干事納伊曼說的那種“一旦他們的專業(yè)在地球上消失后,他們就成為沒有用的人”局面的出現。同時,應注意選擇學生身邊的實踐性知識,并與幼教專業(yè)理論的發(fā)展趨勢密切結合,關注知識的創(chuàng)新性。
2.實際訓練獲得“仿真”的實踐知識
實際訓練方法是以學生的實踐活動為特征,通過練習、實驗、實習作業(yè)等活動,促進學生認知發(fā)展、把技能轉變?yōu)榧记傻姆椒?。在獲得精深的幼教專業(yè)理論知識后,由于缺乏真實情境的歷練,學生依然缺乏社會單位所需要的實踐經驗。學校應該創(chuàng)設微格教室、蒙臺梭利實驗室以及保育實驗室等,給學生提供模擬訓練的機會,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提升學生應對實踐問題的能力;或者到幼兒園進行見習,獲得一定的現場經驗,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理論與實踐的矛盾。實際訓練獲得的“仿真”實踐知識,可以使學生從“懵懂”走向“入門”,逐漸擁有幼兒教育所需要的“半熟練”實踐經驗。
3.頂崗實習獲得真實的實踐經驗
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培養(yǎng)人全面發(fā)展的根本路徑。離開幼兒教育環(huán)境,要求學生具備幼兒園需要的實踐經驗,那是紙上談兵。經過實際訓練獲得一定“仿真”經驗的學生必須走進真實環(huán)境,通過“工作影子”“頂崗實習”等路徑,在富有經驗的專業(y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真實的教學任務,并接受嚴格的考核。頂崗實習不是簡單的見習,它需要學生借助積累的教育理論和“仿真”經驗,完成真實的教學任務。通俗一點說,即可以為單位創(chuàng)造效益。通過頂崗實習,學生可以發(fā)現理論學習中的不足,積累真實的實踐經驗。同時,也可以贏得相關單位的關注,為自己今后就業(yè)奠定基礎。
4.返校進行彌補短板的針對性學習
在頂崗實習過程中,學生會意識到理論學習的不足、實踐經驗的缺乏以及幼兒教育實踐中的問題和疑惑。返校之后,可以針對實踐中的問題和理論學習中的短板進行針對性的學習,學校應該針對這些問題為學生提供深度學習和個別提高的機會,也可以依據實踐過程中社會單位的需求,進行有效的查漏補缺,以提升學生進入幼兒教育單位的適應性,從而成為幼兒教育單位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三、幼教專業(yè)項目教學實現的支持條件
1.整體設置幼教專業(yè)“一貫制”課程結構
基于知識傳承的幼教課程結構以分科課程為主,強調知識問的邏輯關系,關注課程內容組織的嚴密性,強調學科知識的相對獨立性。項目教學的課程結構更加關注相關課程問的內在聯系,基于學生實踐能力提升進行課程模塊化設計。在幼教人才培養(yǎng)方案修訂中,倡導從“通用教育”“專業(yè)課程”以及“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與素質拓展”等模塊進行課程建構,關注目標的整合,把基礎知識和技能獲得建立在職業(yè)道德、個性心理品質提高的基礎上,把實踐經驗的獲得建立在扎實知識素養(yǎng)的基礎上,整體設置一貫制課程結構,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2.完善教師知識結構,提升教師實踐教學素養(yǎng)
多數高校教師都具有學科專業(yè)背景,這使得教師具備了深厚的學科專業(yè)理論,卻缺乏相應的實踐性知識。雖說項目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強調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探究性與合作性,但教師是不能缺席的,必須時刻準備著給予學生必要的指導和幫助;如果教師缺乏實踐知識,進行項目指導就會感到力不從心。這要求幼教專業(yè)的教師們在擁有深厚學科知識的前提下,必須進行幼兒教育實踐知識的積累,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只有這樣,才能在學生遇到實踐問題時給予有益的幫助。
3.多方聯動,提升項目教學的效果
項目教學的出發(fā)點是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純學校教育”只能給予學生幼兒教育理論和模擬訓練,很難讓學生獲得豐富的實踐性知識。項目教學的開展要求高校、學生和幼兒教育單位密切協(xié)作,多方聯動,以提升項目教學效果。高校要以幼教單位面臨的問題為研究課題,為幼教單位提供理論指導,為學生提供項目學習的機會;幼兒教育單位應充分相信高校和學生,為他們提供參與實踐教學的機會;學生應珍惜這樣的機會,虛心學習,潛心研究。在這種多贏的情境中,形成具有協(xié)作性質的學習共同體,共同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4.創(chuàng)新評價方法,關注學生在項目過程中的表現
基于知識傳承的評價主要是依據客觀標準對學生做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達標的程度,是一種冷冰冰的技術性評價。項目學習評價關注的是學生項目設計與實施過程中的表現,關注學生捕捉信息的能力、動手操作的能力以及分享成果和評析別人作品的能力,這需要創(chuàng)新評價方法。如實做評價,即通過觀察學生在項目完成過程中的表現,或者依據學生設計的項目解決計劃,對學生的所知、所能進行評價。創(chuàng)新評價的目的是促進學生自我決策能力的養(yǎng)成,培養(yǎng)自我負責的態(tài)度,而這恰恰是幼兒教育單位所需要的重要素養(yǎng)。
四、幼教專業(yè)項目教學的實踐策略
項目教學圍繞幼兒教育實踐中的不確定問題展開學習,表現出較強的實踐性、偶然性和不確定性。但同樣需要必要的實踐策略:
1.深入幼兒教育環(huán)境,尋覓值得研究的項目
幼教項目教學旨在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關注他們項目完成中的表現,幫助他們積累實踐經驗。因此,深入幼兒教育情境,探尋值得研究的項目是進行項目教學的關鍵一步。入園之初,可以把幼兒園一日活動進行分解,如入園、進餐、教育、如廁、戶外、午睡以及離園活動等模塊,探究這些活動中教師、幼兒以及家長面臨的困難以及應對策略,而后把這些難題提煉為值得研究的項目。在專業(yè)教師的帶領下進行探討,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向幼兒園提出建議,并與相關教師一起解決這些問題,從而積累幼兒教育實踐經驗。
2.擬定項目教學目標,制訂項目解決計劃
幼教專業(yè)項目教學的“目標”不同于知識教學“目標”的預定性、統(tǒng)一性、固定刻板性等特點,而表現出際遇性、靈活性、多樣性和因人而異的特征。因此,項目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擬定適合自身特點的學習目標。目標擬定后,教師要指導學生為自己量身定做項目解決計劃。項目計劃可以是經典的“確定研究假設—收集資料—分析整理資料—驗證假設—評估結果”模式,也可以采用“評估可能的結果—收集補充信息—解決問題—驗證假設”的翻轉學習模式。項目計劃的制訂一定要建立在對項目充分理解的基礎上。
3.全身心地融入情境,與其他利益關切者協(xié)作解決問題
與知識教學的給予性特點相比,項目教學是一種探究式教學,需要學生全身心的參與。因此,展開項目教學的關鍵點是學生能融入到幼兒教育情境中去,尋找自己困惑且感興趣的實踐問題,與其他利益關切者合作進行協(xié)作探究,并把成果用來解決幼兒教育的實際問題。比如,一名頂崗實習的學生在觀察幼兒入園時,發(fā)現部分幼兒經常大哭大鬧、不愿入園,令家長尷尬、教師無奈。針對這一問題,該學生與同伴合作,提出“營造良好入園環(huán)境、提高幼兒園吸引力、針對個別學生采用好伙伴接園”的策略,并證明具有明顯的實踐價值。
4.營造自由安全的教學環(huán)境,關注學生的個性化表現
個性教育是現代教育的本質。在張揚個性的教育情境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這是當代教育的主旋律。美國創(chuàng)造力研究專家托蘭斯(E.P.Torrance)認為:“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必須在自由而安全的氣氛中才能進行?!币囵B(yǎng)具有個性的創(chuàng)造性人才,教育教學必須少一些控制,多給予學生一些自由,減少對學生行為和思維不必要的限制,為學生個性化表現營造安全的心理環(huán)境。項目教學是基于學生主體地位的,只有給予學生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的廣闊空間,才能促進學生個性化的發(fā)展,培養(yǎng)出創(chuàng)造性人才。
5.開展多元化評估,提升項目教學內在品質
基于知識習得的評價主要關注學生對知識的記憶程度,多采用紙筆測驗的方式,目標、形式和內容都比較單一。項目學習評價關注學生在項目研究過程中的表現、項目計劃的完整性以及探究成果的科學性等方面。比較有效的評價方式有:(1)第三方評價,即邀請學校教學系統(tǒng)之外的專家對學生項目研究過程中的表現進行評估,如幼兒教育專家、幼兒家長、幼兒園教師等,多元主體參與對學生的表現做出客觀評價;(2)追蹤評價,項目研究的行為不是一個“點狀”的短暫行為,而是一個連續(xù)性行為,同樣評價也應是一個“連續(xù)性”行為,因此應該對學生的項目研究過程進行追蹤評價;(3)“回應一協(xié)商一共識”評價,該評價策略認為“評價的根本意義在于服務”,服務于學生的需求,服務于學生的發(fā)展,服務于幼兒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通過構建評價主體多元、評價方式多樣、評價內容多元的評價體系,逐漸提升項目教學的質量。
(責任編輯:侯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