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雨飛
摘要:自從2012年底證監(jiān)會發(fā)布《上市公司監(jiān)管指引第2號——上市公司募集資金管理和使用的監(jiān)管要求》以來,由于政策的放寬、經濟下行的壓力以及理財產品收益穩(wěn)定的吸引,上市公司掀起購買理財產品的熱潮。本文圍繞上市公司過度購買理財產品的行為,對其蘊含的風險進行了分析,并針對性的提出解決對策。
關鍵詞:上市公司 理財產品 系統性風險
一、引言
2011年以來,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浪潮愈演愈烈,截至2017年,1221家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規(guī)模超萬億,其收益幾乎趕超主營業(yè)務收入。而在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成風的背后,既有著提高資金利用率的收益又蘊含著資金“脫實向虛”的風險?;诖?,本文在分析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風險的基礎上,針對監(jiān)管機構、上市公司、投資者等不同主體提出了相應的風險對策。
二、文獻回顧
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行為在2013年才逐步增長,雖然引起眾多媒體關注,但在學術領域研究廣度和深度仍較為有限。在購買理財產品的風險方面,王藝欽(2017)指出,上市公司通過再融資購買理財產品存在著本金及利息損失風險、資金流動性風險以及財富創(chuàng)造能力誤判風險。周愈博(2017)認為購買理財產品行為的負面效應包括扭曲資本市場功能、降低社會整體資金使用效率、損害投資者利益并且不利于企業(yè)長期發(fā)展。針對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風險,李郁明(2015)建議以“其他流動資產”列示上市公司購入的銀行理財產品,并在報表附注中予以詳細解釋。卓尚進(2017)認為上市公司應理性投資,金融機構應嚴格發(fā)行理財產品行為,金融監(jiān)管部門應完善監(jiān)管政策,加強監(jiān)管。
總體而言,當前相關文獻多為定性研究,且風險應對的措施沒有針對具體主體,實證研究方面文獻較少,缺乏具體方面的深度研究。
三、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存在的風險
(一)增加了投資風險
購買理財產品的流動性風險主要表現為:
1.贖回風險。贖回風險包括不可提前贖回風險和不可全額贖回風險。即由于無法提前或全額贖回而導致公司急需資金時出現資金短缺,帶來理財產品以外的損失。2.信用風險。由于交易對手違約而導致投資于理財產品的資金和利息無法安全收回。3.市場風險。受金融市場價格變動的影響,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也隨之波動,帶來不確定性。4.通貨膨脹風險。通貨膨脹條件下,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將降低,尤其是期限較長的理財產品受通貨膨脹的影響更大。
(二)購買理財產品會損害投資者利益
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對投資者利益的損害主要表現為:投資者被動分擔理財風險、投資者預期報酬率得不到滿足、投資者投資初衷被違背。利用募集資金購買理財產品,將使理財產品中包含的相應風險也轉移到投資者身上。投資者對公司進行投資,是期望得到更高的收益,如果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收益率等于投資者預期報酬率,投資者預期報酬率將得不到滿足。投資者投資某公司,是期望通過公司投資實體經濟獲利,而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違背了投資者的投資初衷。
(三)不利于上市公司長期發(fā)展
首先,購買理財產品帶來的短期高收益會掩蓋企業(yè)近期經營不佳的狀況,美化了報表,造成企業(yè)經營良好的假象。其次,大量資金投入理財產品,主營業(yè)務發(fā)展受限,且為管理相應理財產品,會分散管理層的管理資源。
四、對策與建議
(一)針對監(jiān)管者的對策與建議
1.完善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信息披露機制。完善的信息披露機制不僅利于監(jiān)管者的監(jiān)管,也為投資者的決策提供了信息依據。首先,可設定一個年度內購買理財產品單日余額或累計發(fā)生額上限,當發(fā)生額未超過限額時,可僅在定期報告中說明而不需發(fā)布臨時公告,以此來提高信息披露的針對性,利于監(jiān)管。此外,完善的信息披露機制一定程度上能緩解信息不對稱帶來的問題。
2.建立合理的指標標準。當前市場對于上市公司過度購買理財產品的判斷主要來自于其巨額的累計發(fā)生額,并未考慮其在總資產、凈資產、流動資產中的占比問題。因此應建立合理的指標標準,從多方面合理判斷和監(jiān)督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規(guī)模的合理程度,在實現有效的風險控制的情況下,最大程度的提高閑置資金利用效率。
3.嚴格再融資和信用評級條件。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資金過半來源于募集資.金,當前購買理財產品的熱潮讓人對其融資規(guī)模的合理性產生質疑,此時應當嚴格再融資條件。信用評級可以起到提醒投資者的作用,利于消除信息不對稱。
(二)針對上市公司的對策建議
1.建立風險評價指標體系。提高財務風險意識。理財產品中蘊含著多種類型的風險,為保證資金的安全性,上市公司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建立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同時,企業(yè)應當提高財務風險意識,在購買理財產品時應當結合自身發(fā)展情況,合理融資理性投資。2.完善高管激勵機制。由于代理問題的存在,管理者追求穩(wěn)定但低回報率的投資收益,卻不愿投資風險較大的實體項目,加劇了購買理財產品的風險。短期的激勵機制易使高管過于關注短期利益,應當通過股票期權等方式使高管與股東的利益趨于一致。同時,也應當關注精神激勵,建立起多方面的高管激勵機制。3.完善內部控制制度。首先,需要加強財務方面的內部控制。對于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首要涉及的就是財務問題。加強內控,監(jiān)督內部公司賬務管理,利于公司防范風險。其次,應進行經濟責任方面的內部控制。監(jiān)督經濟責任能夠增強各部門的經濟責任意識,提高管理者的工作效率。
(三)針對投資者的對策與建議
投資者應當研究企業(yè)資金募集用途,分析企業(yè)發(fā)展前景。為做好風險的事前控制,投資者在投資前應盡可能通過各種渠道收集相關信息,利用有效方法對企業(yè)募集資金的目的進行分析,判斷資金的用途。同時,投資者可以通過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行為來分析公司未來的發(fā)展前景。如果公司大量購入理財產品,說明公司可能缺乏好的投資項目,未來的成長性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