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孝蘭
【摘要】本文從教學方式以適合孩子為標準,讓語文課堂教學“活色生香”起來;探究形式以獨立思考、群體探究相結合,讓學生“神氣活現(xiàn)”起來;以真摯的情感打動學生,讓課堂氣氛“活蹦亂跳”起來等三個方面探討了讓語文課堂“活色生香”的妙招。
【關鍵詞】語文教學;“活色生香”;“神氣活現(xiàn)”;“活蹦亂跳”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把學生的熱情激發(fā)起來,那么學校固定的功課就會被當作一種禮物來領受?!蹦敲慈绾渭ぐl(fā)學生的熱情,使學生把老師傳授的知識當作一種禮物愉快領受呢?我認為最緊要的是,變語文課堂的一潭死水為一潭活水,讓你講我聽的課堂,成為煥發(fā)活力的、有色的語文課堂。
一、靈活的教學方式,讓語文課堂教學“活色生香”起來
1.靈活的教學方式,讓教材在挖掘中變得鮮活起來。教材是課堂的重要資源,是教師與學生的對話伙伴。作為教師,我們要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內涵,讓它成為一個有聲的朋友,使它變得鮮活起來。我在教《誰的本領大》一課時,在學生掌握了重點字詞、疏通文義后,向學生提出:平時我們都喜歡看球賽,之所以喜歡,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解說員繪聲繪色地解說。沒想到這一啟發(fā)后,學生竟然一個個當起了解說員,走上講臺,繪聲繪色地解說介紹了“太陽和風”兩次比本領的過程,讓大家明白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學得興致盎然。我沒有想到學生竟如此棒,學生上課的熱情竟能如此高,學得如此有興趣,說得也特別精彩,學生不僅從表面理解了文本內容,還切實與個人生活密切聯(lián)系起來了。我在自我小結時也想:為何這堂課上得比較精彩?對于那些讓同學們不太感興趣的課文,學生竟這樣高興?因為靈活的教學方式,讓孩子們在這堂課上找到了自我,展示了自我,他們是課堂的主人,他們喜歡,他們肯定就是好的,一切要以孩子的需求為中心。
2.讓學生在課堂上靈動起來。有一句話說得好,課堂因學生的精彩而精彩。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課堂的主人,不是接受知識的容器,不是被動的學習者。所以,我們要以學定教,順學而導,讓孩子們動起來。在聽課中發(fā)現(xiàn),相當一部分教師就是舍不得解放學生,課堂上恨不得將知識磨成粉喂給學生,恨不得把自己畢生所知一股腦兒全教給學生,光教師的講就用了30分鐘時間,學生根本沒有自主學習和自主練習的機會。課堂上為什么不讓學生自己去動手、動口、動腦,而非要硬灌呢?其實正是由于教師的不放心,正是由于我們教師的“勤勞”,過分的“勤勞”,才造成了學生思維上的懶惰。大家一定聽說過西方貴族們養(yǎng)野生天鵝的方法,剛開始天鵝野性十足,總是想飛,他們想了很多辦法,剪掉翅膀吧,怕影響美觀。后來,他們發(fā)現(xiàn)天鵝在展翅高飛之前,必須有一段足夠長的水面供其慢慢滑翔,如果滑翔助跑線的長度過短,天鵝就難以飛翔。于是,他們將天鵝放在很小的池塘里,過一段時間,天鵝竟能非常安閑地生活而不飛走。我們的課堂,不要讓孩子們成為失去飛翔信念的“天鵝”,而要激發(fā)學生探索的欲望,為孩子們搭設舞臺,展示自己才華的舞臺。語文課上更應該讓孩子們自己做一做、說一說、試一試,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觀察、操作的機會,引導孩子走向自然,走向社會,這遠比教師口干舌燥地講要好得多。
二、多方引導學生發(fā)問、探究,讓大腦“神氣活現(xiàn)”起來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探究性學習法,就是讓學生進行獨立的腦力勞動,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一種主體性的認知過程、表達過程和操作過程,是一種獨立思考、獨立分析、獨立判斷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學生活起來是教學活動的前提。要讓學生改變傳統(tǒng)的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改變你講我聽的單一形式的學習,形成自主探究、合作共贏的新的學習方式。因此,不論是字詞釋義、段落層次的劃分、重點語句的分析、中心主題的概括,還是寫作特點的歸納,都可以引導學生提出不同的意見。對學生的回答,不應以太多的教參標準去衡量,而應根據(jù)課文內容及學生生活實際,尊重學生的個性回答,并鼓勵他們在與同學的共同學習過程中,通過爭論、闡述、展示,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集思廣益,以他山之石,攻取本方之玉,以促進學生個性思維的培養(yǎng),實現(xiàn)合作多贏的局面,為以后的學習帶來更多的學法遷移。
對于那些同學們都不十分感興趣的文章,我采取合作探究的方式。如在《小壁虎借尾巴》一課中,同學們提出了各種各樣的稀奇古怪的問題,我引導學生精選出一個簡單的好問題。大家逐層分析思考,想象的翅膀一經打開,同學們暢所欲言,結合各種尾巴的作用來思考,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了,了解了一些動物尾巴的樣子和作用,學生們都聽得津津有味,課堂的學習還在向課外延伸。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孩子們探索動物的興趣被充分調動起來了。
三、真摯情感打動學生,讓課堂氣氛“活蹦亂跳”起來
教師的教學語言是傳達教學信息、激發(fā)學生情感,使其進入最佳狀態(tài)的最主要、最直接的手段。如在教《美麗的丹頂鶴》一文時,在學完課文后,我深情地給孩子們講述了年輕的東北姑娘徐秀娟為了救助一只丹頂鶴,陷入沼澤,獻出了自己年僅22歲生命的故事。在《一個真實的故事》感人的樂曲中,孩子們的心在顫抖,在我激動、沙啞的語調中,我清晰地看到學生也都若有所思,眼角滴滴晶瑩的淚珠在閃光。就這樣,情感跟老師、跟作者產生了共鳴,學生內心的那份震撼、激動的情感升騰起來,感情閘門打開了,情不自禁地發(fā)出了“保護動物,人人有責”的真情感言。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激發(fā)情感,渲染氣氛,創(chuàng)造豐富多彩的語言環(huán)境。我們知道,語言是有溫度的,每篇課文語言文字的運用千變萬化,但都具有引人入勝的特點。要把課上得生動活潑,讓他們身臨其境,就要善于駕馭這一點,融情于語言文字的分析之中。
煥發(fā)課堂生命活力,不是否定沉靜時的思維發(fā)展,熱鬧的背后我們要看學生的思維究竟有多少發(fā)展。去掉一些浮華的東西,我們更應看中本質。真誠地希望我們的課堂閃爍著人文的光輝,洋溢著生命的活力。讓學生感受到上課是一種享受,學習是一種樂趣。只有真正的活力課堂,才會魅力四射。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