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威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體育教學部,河南 鄭州450046)
在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偉大復興的背景下,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提出“推動高校開設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必修課,……推進戲曲、書法、高雅藝術、傳統(tǒng)體育等進校園,實施中華經典誦讀工程,開設中華文化公開課,抓好傳統(tǒng)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動?!盵1]的指導思想,武術教育作為學校的主陣地,承載著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各級地方政府和學校也非常重視學校武術教育的作用和特殊地位。在2013年9月以上海體育學院為首的26所高校組織的“全國學校體育武術項目聯(lián)盟”上,更是把學校武術教育擺在突出的位置,由此,對武術教育改革的新思想、新理念開啟了新的篇章。
回顧近代以來學校武術教育的發(fā)展,始終伴隨著西方體育文化的色彩。從近代“中體西用”到“維新變法”、從“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中華民族經歷著從科技、政治、教育及文化的逐步西化過程。武術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一部分,自然也不例外,盡管有過“土洋之爭”的吶喊,但在思想理念、教學內容、學科建設等方面均未能擺脫西方體育文化的枷鎖,直到新中國成立后,武術教育仍然延續(xù)著西方競技體育的模式。盡管我們在競技武術的道路上碩果累累,“但是,20世紀武術卻發(fā)生了巨變,經過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演進轉型,由一門以技擊實用技術為主的運動逐漸轉向以體育競技為主的運動”[2]。當我們沉浸在競技武術給我們帶來的喜悅時,中國武術的傳統(tǒng)文化精神幾乎已歸寂滅,這不得不令國人們唏噓嘆息。
“泛競技武術的教育觀念禁錮著學生對武術的認識。泛競技武術的教學模式制約著武術個性的張揚?,F有武術師資難以擔當傳承武術文化的重任。武術教學內容改革迫在眉睫”[3]。當下不乏有識之士早已提出將武術回歸傳統(tǒng),注重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可以說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卻始終得不到有效的解決,或許無從下手。其實,武術俗語中早有云:“武術起于易,而理成于醫(yī)”。更多時候我們卻忽略了傳統(tǒng)文化在武術教育中的傳承、中醫(yī)理論在武術教育中的應用,以及忽視了技擊是武術教育傳習的載體源頭。因此,武術教育在經歷長達一個世紀之久的西化思想后,其改革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必須從思想上深度變革,構建新的教育理念,才能使武術教育回歸“本土化”。
1.1 近代“中體西用”下的武術教育 從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開始,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落后的中國開始了“中體西用”的嘗試,這也是中國近代以來首次向西方學習,雖然以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為主,但是在政治、文化、教育等領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1902年和1903年,清政府頒布了《壬寅·癸卯學制》,這2個學制既是學習西方的產物,又是中國近代新教育40年實踐的結果,總體上講,充分體現了中體西用的立學宗旨”[4]。隨著新教育的進展和完成,在1906年完成了《學部奏請宣示教育宗旨析》,其教育宗旨為:“學部擬定的教育宗旨有5項內容,分2類5條:第1類為忠君,尊孔2條;第2類為尚公,尚武,尚實3條。前2條被認為是:‘中國政教之所固有,而亟宜發(fā)明以距(拒)異說者’;后3條被認為是:‘中國民質之所最缺,而亟宜針砭以圖振起者?!?907年4月,光緒帝以‘上諭’的形式批準頒行”[4]??梢哉f這一時期的“尚武”,主要是針對當時國人弱病、民族危亡提出的,迫使國人提出人人皆兵、人人能武、強種強族的宗旨。
1.2 現代學校武術教育的開始 1912年中國進入民國時期,武術教育也逐步開始了新的現代學校教育,“可以說,真正的武術學校教育,應該是發(fā)端于民國時期”[5]。這一時期是武術走進現代學校,開啟現代武術教育的重要時期。1914年徐一冰在《整頓全國學校體育上教育部文》中,建議將武術列為高等小學、中學、師范學校的正課后,武術的現代教育事業(yè)才算正式拉開序幕。
隨著封建帝制時代畫上句號,西方列強的“艦船利炮”已經打破國門半個世紀之久,各種思想文化的強勢攻入,使得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被逐漸剝蝕和瓦解著。為了抵御西方列強入侵,國人領悟到通過武術來增強體魄、強身健體,以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振奮人心、保家衛(wèi)國。這時的武術以尚武強國的身份出現在學校教育領域。至此“國勢衰微,欲弱為強,必須先謀種族強盛”[6]成為當時武術教育的強勢呼聲,“1927年4月,國民黨政府基本統(tǒng)一了全國,開始加強對全國各項事業(yè)的統(tǒng)一管理,武術也一躍為黨國要人所重視”[7]。1929年頒布的《中央國術館組織大綱》第一條中就明確指出:“中央國術館以提倡中國武術,增進全民健康為宗旨”[8],可見這時武術教育基本上是“以城市為中心,推動武術的普及和發(fā)展。另外在近代文化思潮影響下,武術開始沿著科學化、規(guī)范化的方向前進”[9]。
發(fā)端于“五四新文化”的思想浪潮,對傳統(tǒng)文化的教育不斷瓦解,并誘發(fā)著“中西文化”大戰(zhàn),發(fā)生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土洋之爭”,正是中國武術與西方體育的激烈碰撞??上攵?,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強勢的西方文化無論從價值取向、審美情趣、意識觀念等都不允許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復出。大量的文獻研究表明,在“學堂教育”逐步過渡并被現代的“學校教育”所替代之后,傳統(tǒng)的中國文化教育逐步地被現代科學文化所替代,也導致了傳統(tǒng)文化教育份額在現代學校教育中份額的降低和減少[5]。因此,帶有傳統(tǒng)文化和中醫(yī)理論知識的中國武術,從此被框架在西方體育文化之內,“機械地將西方的自然科學、量化的評價作為中國武術教育效果評價的唯一標準”[10]。這一時期武術教育雖然還殘留傳統(tǒng)武技的身影,但是傳統(tǒng)文化和醫(yī)學的學習卻逐步被西方文化和科學取代。
1.3 新中國成立后的武術教育 1949年新中國成立,這一時期是中華民族在歷史長河中新舊革新的時期,是傳統(tǒng)武術向新時代競技武術發(fā)展轉變的時期,是西方奧林匹克體育為主導的時期。由于新中國剛剛成立,社會各項事業(yè)百廢待興,幾乎各行各業(yè)都在引進國外的技術人員,以及在海外留學的人員,以至于“中國武術教育一直處于‘體育教育’的下位概念”[10]。
新中國成立后競技武術成為了這一時期的主流,“由以技擊術為主的運動過渡到以體育為主的運動的質變過程主要發(fā)生在建國后”[2]。圍繞著競技體制下的競賽制度、訓練機制和技術樣式已經形成。24式簡化太極拳、初級刀槍劍棍、三路長拳等具有代表性的武術套路就是在這一時期創(chuàng)編完成的。在之后的60年代初期,原國家體委就明確提出“難度大、質量高、形象美”的武術技術發(fā)展方向,同時增加了觀賞性。武術的“技擊”對抗性逐步弱化,更加突出其健身價值。
“一種思想文化影響了另一種思想文化,這種影響不是憑空產生的,而總是依附于某種載體來完成的”[11]。中國武術不幸成為西方文化侵蝕的對象,從而完成了競技武術的打造。無論是中小學還是大學,幾乎都是以競技武術為主。同時在理論課中以運動生理學、運動解剖學、運動訓練學等西方科學教材為主。如此武術后續(xù)人才多重健身而輕技擊、重外武而輕內文、重西理而輕中醫(yī)?!皩W校武術教育在不同階段盡管出現了不同的發(fā)展階段,盡管“從1987年至2001年學校武術教育內容進行了多次地修改與完善,使學校武術內容不斷豐富,但目前學校武術教育仍然存在很多問題亟待解決”[12]。
直到2008年北京成功舉辦第29屆奧運會,并以金牌榜世界第一成績出現于世人面前時,中國體育大國戰(zhàn)略才得以實現。在我們歡慶體育盛宴的同時,武術進奧運會的夢想卻仍未能實現。“就武術沒有能夠成為奧林匹克運會正式比賽項目而言,其實則與文化的沖突密切相連”[13]。雖然我們打造了半個世紀的競技武術,其理念與奧運會“更高、更快、更強”的體育精神是一致的,但依然得不到奧運會入場券。如今競技武術遭受到的尷尬窘境,難道我們還無動于衷,不去反思嗎?
聚思之,回顧一個世紀以來的學校武術教育,歸根結底是“西方學問和知識體系以不可遏制之勢取代了中國的學問和知識體系,國學式微”[14]。那么,武術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一部分,對于擔負起傳播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責任,成了當仁不讓的分內之事。如何做好合格的文化傳承載體,則需要冷靜地從回歸“本土文化”里去尋找,從思想理念的高度給未來武術教育尋求發(fā)展思路。
“一個世紀以來在我們這個民族抗爭西方體育、接受西方體育、膜拜西方體育的心路歷程中,出現和導致了一種我們不愿看見但的確存在著的事實。那就是‘學生喜歡武術,但不愿意上武術課’‘學校武術課有大綱、有教材、有計劃,但無教學’等一系列學校武術教育中的問題”[5]。加之,在武術教學改革新思想和當前國家極力提倡要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戰(zhàn)略背景下,對于武術教育的理念思考勢在必行,武術產生于中國,發(fā)展于中國,其改革思路也必將符合中國“本土思想”?!皩W校武術教育當代的回歸和發(fā)展,需要有自己的理論,并且這種理論的源泉不是來自西方體育教育,而更應該是來自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文化教育體系之中”[5]。根據當前武術教育存在的突出問題,從“武術起于易,而理成于醫(yī)”的古語出發(fā),并結合多年教學嘗試,文章試圖提出“易武醫(yī)”武術教育理念。“易武醫(yī)”武術教育理念:就是把易經、技擊、中醫(yī)三位一體地融入到武術教育教學中,以易經為代表,并在其發(fā)展而來的道家、儒家、墨家等傳統(tǒng)文化思想納入武術文化課程中,更好地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思想,并通過結合練拳感悟傳統(tǒng)文化;以突出武術的技擊屬性作為為載體源頭,把拳理和對抗性訓練適度分階段地納入到實踐技術課當中,通過打練結合的方式,提高健體、防身自衛(wèi)能力;以中醫(yī)相關醫(yī)學知識作為武術教學的拳理依據,完善武術醫(yī)學基礎理論體系,掌握常見的經絡、穴位知識,處理一般性運動損傷和中醫(yī)康復訓練方法,為武術的養(yǎng)生功能提供保障。
“易武醫(yī)”武術教育理念是以武術技術為核心,以套路作為武術拳種傳承的載體,突出“技擊”作為武術的原始本能,以易經等傳統(tǒng)文化和中醫(yī)基理為輔的新式武術教育理念。由此,武術課程結構可以分為文化課、技術課、理論課三部分。
通過文化課的學習,可以了解和掌握傳統(tǒng)文化經典著作和代表人物言論思想,領悟武術中所蘊藏的傳統(tǒng)文化精神和內涵,洗染習武悟道的教化過程。另外,通過技術課的學習,使武術技擊屬性更加突出,形成打練結合的訓練方式,改變長期以來只會練不會打的競技窘境,堅守武術“技擊”特征。然后,通過理論課的學習,以中醫(yī)作為武術理論依據,用經絡穴位、跌打損傷療法、針灸、推拿按摩等中醫(yī)醫(yī)學知識,掌握丹田聚氣和對精氣神的認識,領會武術拳理,并且懂得在訓練、對打中出現損傷的處理和恢復方法。
中國是一個有著濃厚文化歷史的國家,是一個尚武而不武的國家,是一個內斂而仁德的國家。中國武術教育的主流,不能脫離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神的教育,這就需要構建“易武醫(yī)”武術教育理念,試圖改革目前武術課程體系。因為“這是一個需要理論而且一定能夠產生理論的時代,這是一個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夠產生思想的時代”[15]。中國武術教育在經歷長達一個世紀之久,深受西方強勢文化的主導,其核心文化內涵、技擊屬性、理論基礎均遭到毀滅性打擊。在當前國際間的文化博弈中,如果武術教育不加強對“本土文化”的重視,傳統(tǒng)武術文化將會完全被同化或消失,到那時我們再想重拾武術的傳統(tǒng)文化精神將為時已晚。在當前我國逐步實現文化偉大復興之際,必須守好傳統(tǒng)文化這班崗,只有守住“本土文化”,才能守住根本。
3.1 引入“易”的教育理念,是確保未來武術教育對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 “《易經》是聯(lián)系五帝時代與春秋戰(zhàn)國文化的重要著作。中國幾千年的大思想家無一不吸收其中思想靈感,進而中國文化成為一個《易經》的文化”[16]?!爸腥A文化,肇始于《周易》”[17]。易經是中華民族文化之源、哲學之根,是華夏智慧與文化的結晶,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道家的“道法自然”、儒家的“中庸之道”以及墨家的“非攻兼愛”都根源于此。
《易經》中認為:“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查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這里所表達的就是通過文化以教化人,以文化育人。“辦大學從一定意義上說就是辦文化、辦氛圍,使受教育者在良好的文化氛圍中熏陶和養(yǎng)成”[18]。學校作為教育領地,更是以文育人的最佳場所。
“武術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遺產,是幾千年來中國社會各種綜合因素作用下的產物,其內容和表現形式充分彰顯出了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偉大”[19]。武術在幾千年的歷史發(fā)展中,深受中國文化影響,武術界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武起源于易,理成于醫(yī)”,可見武術的起源和發(fā)展離不開文化滋養(yǎng),尤其道家、儒家、墨家的文化思想,對武術影響更為深遠。因此,武術教育不僅是文化的傳承,還擔負起育人的作用。
《易經》中的整體觀、陰陽學說、五行學說始終貫著武術發(fā)展的整個過程。如《辭?!吩凇耙讉鳌睏l目中寫道:“內容保存了中國古代若干樸素辯證法的觀點,在肯定事物運動變化永無窮盡的基礎上,猜測到事物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就要變?yōu)樗姆疵妗?。而武術中的內外合一、攻防變化、虛實轉化、動靜疾徐、剛柔相濟等等,皆是易經哲學思想的最好體現,習練武術要從整體上把握,對每一招式拳理都有陰陽辯證思維,以及招式之間相生相克,無不道出傳統(tǒng)文化內涵。產生于易經文化的道家,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思想,則要求習練武術者要順應大自然規(guī)律,做到與大自然相統(tǒng)一,如武術的內三合外三合,內外統(tǒng)一,以及練習時要注意時辰和季節(jié)的變化等。而在儒家思想中,“‘以修身為本’的觀念貫徹于儒家經典學說,包含道德、文化和處事能力等各方面,不僅在治國理家、完善人格方面要以修身為本”[20]。對武術的武德禮儀、為人處世、仁義君子的培養(yǎng)都起著重要作用?!皭廴苏?,人亦從而愛之;利人者,人亦從而利之”[21]。墨家的非攻兼愛思想,對習武之人的俠義精神、匡扶正義、自強不息、勤儉節(jié)約等品格的培養(yǎng),同樣起著潛移默化作用。
傳統(tǒng)文化在武術教育中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是武術的核心競爭力,失去文化的武術將是沒有靈魂的武術。因此,在武術的文化課設置中,將易經作為文化起點,學習與武術息息相關的道家、儒家、墨家等主要思想觀點,并結合武術技術,了解拳理中的文化反射,使習武者更能直觀地理解武道、武德、武俠的內涵。
3.2 引入“武”的教育理念,是強化“技擊”作為未來武術教育的載體源頭自從人類開始,便出現了武術的原始特征,早期的武術與狩獵、戰(zhàn)爭是分不開的,人類在大自然生存中,自覺或不自覺地掌握了一些自衛(wèi)和攻擊的技能,為其后武術的形成奠定著一定的實戰(zhàn)基礎。翻開武術的發(fā)展史,“技擊”一詞一直是圍繞著武術進行討論的代名詞,甚至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就是武術的稱謂。
“武術可稱為徒手或手持武器用于搏殺格斗的方法或技藝,它所體現的本質特征顯然是攻防技擊??v觀武術發(fā)展進程,無論朝代更替、稱謂變換,也無論其他文化形態(tài)依附、滲透、派生、衍化,武術這一本質屬性都確立無疑、無法改變”[22]。可見,武術技擊性是其主要的內容,雖然,對武術概念的爭論歷來都是學術界喋喋不休的話題,但是,武術以技擊為主要內容,這一本質特征是所有學者和專家共識的?!霸诿褡鍌鹘y(tǒng)體育這一屬概念之下,武術套路區(qū)別于其他體育項目的本質在于它的技擊性”[23]。無論從武術的格斗形式,還是武術的套路形式,都離不開技擊這一本質特征,這也是區(qū)別于舞蹈、雜技、體操等運動形式,否則,武術將會失去其表現形式,成為沒有肉體的靈魂。
技擊作為武術技術的本質屬性,“練習和使用武術就是要克敵制勝,在雙方進行技擊對抗時,就是要充分發(fā)揮人體的各種潛能,達到克敵制勝的目的”[24]。然而,在武術教育中技擊方法卻逐漸被削弱,取而代之的則是體操化、體育化的競技武術。一味地追求“高、難、美、新、飄”的花式外形,其娛樂觀賞性在不斷地放大?!爱斀瘢湫g的技擊價值功能已經大大弱化,娛樂審美價值功能的極端發(fā)展又導致武術產生不同程度的異化”[25]。以競技武術為主導的武術教育,培養(yǎng)出來的大批武術人才,試問又有幾人能打?武術教育的目的雖不是教人置人于死地,但制人的方法必不可少,否則武術將失去本質載體。
目前在學校武術中,學生喜歡武術,但不喜歡上武術課的現象比較普遍。究其原因是學生對武術的認識,大多還停留在影視武俠小說里所呈現的,另有人的本性使然,學生在心理上還是對武術的技擊抱有非常大的渴望。因此,在武術教育中必須突出武術的實戰(zhàn)技擊性。
建議在技術課中,強化武術技擊內容,選擇當地特色拳種或普及較廣的拳種,以實戰(zhàn)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通過拆招講解拳理和招式用法,并結合對打練習,形成“打練結合”的套路動作,目前國家推廣的段位制套路可以用來借鑒,這樣不僅使習武者掌握技擊實戰(zhàn),更能提高習武興趣。
3.3 引入“醫(yī)”的教育理念,是為未來武術教育提供強有力的理論支撐 “中華武術不僅在長期的發(fā)展過程中接受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而且還自覺地不斷地汲取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尤其是中醫(yī)學的精華”[26]。同源于傳統(tǒng)文化下的中醫(yī)與武術,自古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中醫(yī)講究預防保健和醫(yī)疾治傷的功效,武術則強調強身健體和防身制敵的作用,兩者雖屬于不同學科,但是,在認識自然規(guī)律、思維方式以及對人體的施治把握,都表現出驚人的相似性?!翱梢赃@樣說,在中華武術的發(fā)展過程中,除了道教以外,當數中醫(yī)學對其所做出的貢獻最大”[27]。不論是中醫(yī)的骨傷科學、經絡學、針灸學、推拿按摩學等,還是中醫(yī)“精氣神”學說,均對武術的實踐和理論起著指導意義。
在中醫(yī)骨傷科學方面,對武術的影響主要表現在試敵格斗和擒拿技法上。眾所周知,早期的武術主要用于軍事戰(zhàn)爭,在行軍、打仗以及訓練過程中,給軍隊帶來很大傷亡,其中骨傷、扭傷等無處不在,因此,治療跌打損傷的中醫(yī)醫(yī)療方法,在早期的武術訓練中就應運而生了。隨著社會從野蠻的血腥搏殺中逐步走向和平文明,武術也就漸漸與軍事分離出來了,但是作為技擊特性的武術,在訓練和對練中難免會出現跌打損傷,中醫(yī)對骨傷的治療同樣必不可少,同時中醫(yī)在醫(yī)治跌打損傷時,對人體骨骼的分布也有著清晰的認識,對掌握武術的擒拿格斗技術也有著積極的理論指導。
經絡是中醫(yī)針灸施治的基礎,通過對經絡腧穴的疏通和調理,不僅能達到人體健康的目的,同樣也能達到制人獲勝的效果?!拔湫g的點穴法,完全以傳統(tǒng)醫(yī)學的經絡學說為理論依據”[25]。歷來武術都講究點穴打要害的技法,黃宗羲所撰《王征南墓志鉻》亦載:“王征南凡搏人皆以其穴”,皆是對點穴技法的實踐表達。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運用經絡穴位既能制人,使人喪失攻擊能力,同時在武術習練過程中,并結合中醫(yī)的推拿按摩知識,又能做到傷后的恢復。
“精氣神”學說是中醫(yī)基礎理論的重要內容,“積精會神,精者,生之本也”[28]。中醫(yī)認為“精氣神”與人的健康、疾病有著根本性的關系。少林七十二藝練法認為:“精能生氣,氣能生神。營衛(wèi)一身,莫大于比”,“魂神不守,精竭命衰,百病萌生,故不終其壽”。認為氣息、精神關乎人的生命和健康,精氣足則生源充足,生源足則身體強壯。中醫(yī)“精氣神”的理論完全被武術所吸收,武術的各家門派都注重“內三合,外三合”練習方法,“形神兼?zhèn)?、內外兼修”成為習武的宗旨,如少林拳講究“外練筋骨皮,內練精氣神”,八卦掌要求“外重手眼身法步,內修心神意氣力”等等,許多武術的練習常常把調整呼吸和動作意念相配合,并通過丹田中的精氣運行,來達到增強周身和臟腑的功能。
通過中醫(yī)與武術技術的結合,在習練過程中,才能學會跌打損傷、康復保健的處理方法,才能清楚抓筋拿脈的技擊原理,才能找準丹田、經絡穴位以及如何打通任督二脈。因此,武術教育中必須有中醫(yī)作為其理論指導。
通過回顧一個世紀以來的學校武術教育的發(fā)展歷程,從“中體西用”的洋務運動開始,中國首次向西方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直到1919年“五四新文化運動”后,中國全面進入了“西化”的學習思潮。在這種歷史背景下,中國武術教育走上了西方文化主導下的“體育化”發(fā)展道路。武術教育的發(fā)展時至今日,導致傳統(tǒng)文化、武術技擊、中醫(yī)基理的不同程度的缺失,讓我們在武術教育的現實困境中得到“學生喜歡武術,但不喜歡上武術課”的尷尬教訓。在當今倡導傳統(tǒng)文化偉大復興和武術教學改革新思想下,對武術教育“本土”思想理念的構建確實到了緊迫的歷史時刻。
針對武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文章首次提出“易武醫(yī)”武術教育理念,目的是讓學校武術教育回歸“本土”思想理念。堅持“回歸不等于復古”的原則,使未來中國武術教育事業(yè)在學校這一領地完成這一偉大的歷史使命。
武術教育的改革,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伴隨武術教育改革的具體措施,需要進一步細化。尤其是課程設置上,如文化課中,博大精深的傳統(tǒng)文化與武術的結合問題;技術課中,武術門派眾多的拳種選擇和實戰(zhàn)技擊方法的提煉問題;理論課中,如何選取中醫(yī)相關知識與武術的結合,諸如種種問題,均缺乏現成的教材。另外,目前武術教育中以西方實證科學體系下的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運動訓練學等現代科學是否能重新定位?這些都將是未來武術教育改革中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同時也是繼本文后所要繼續(xù)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