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審計師延遲披露與審計質量
——基于借款逾期公司的研究

2018-11-21 08:35:56程六兵王竹泉
審計與經濟研究 2018年6期
關鍵詞:非標準審計報告審計師

祝 兵,程六兵,王竹泉

(中國海洋大學 管理學院,山東 青島 266100)

一、 引言

審計質量是審計發(fā)揮作用的關鍵因素,也是審計研究最關注的話題。但由于審計過程難以觀察,審計師決策依據(jù)亦不可見,外部人員并不能對審計質量做出直接評判,因此,當前經驗研究主要采用替代變量對其進行間接衡量[1],如事務所規(guī)模、審計收費、盈余質量、審計意見等。其中,非標準審計意見往往表示審計師發(fā)現(xiàn)了被審計單位會計系統(tǒng)中的合規(guī)性或公允性問題,被認為是高質量審計的標志[2]。然而,通過閱讀我國上市公司2001—2016年2060份非標準審計報告,本文發(fā)現(xiàn)即便同是非標準審計意見,其信息含量也存在天壤之別,其依據(jù)事由有簡單重復公司已公開信息的*如金亞科技(300028)2016年非標事由是公司及實際控制人已被證監(jiān)會立案調查。,也有懷疑被審計單位會計處理方式合理性的*如世紀星源(000005)2010年審計報告。,也有避重就輕的*如智慧能源(600869)2003年非標事由是公司將持有的第三方公司股權轉讓給控股股東尚未完成,而實際上該公司當年已經虧損約724萬,且存在多起因拖欠工程款、廣告費的未決訴訟。等。因而,僅根據(jù)非標準審計意見本身并不能直接判定審計質量的高低,必須結合其信息含量水平才能做出合理的評判。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世界各國逐步出臺新的法規(guī),要求提高審計質量,提升審計報告的信息含量。2016年底中國財政部發(fā)布的《在審計報告中溝通關鍵審計事項》等12項新的審計報告準則也做出了同樣的規(guī)定,要求審計師提高審計報告的相關性和決策有用性??梢?,審計報告的信息含量水平已成為實務中衡量審計質量的重要指標。

企業(yè)借款逾期信息作為事關投資者決策的重要負面信息,證監(jiān)會2001年底發(fā)布的《公開發(fā)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編報規(guī)則第15號——財務報告的一般規(guī)定》要求上市公司公開披露,這種外部制度限定給研究審計報告的信息含量提供了機會。當上市公司公開披露之后,外部投資者已經知悉,審計師再在審計報告中提示逾期信息并不會產生增量信息。而在公開披露之前,外部投資者并不知悉,作為具有專業(yè)能力且掌握更多私有信息的審計師可能已經觀察到了借款逾期風險,此時,如果審計師在審計報告中及時提示逾期風險信息,將會為外部投資者帶來增量信息。事實上,關注并及時披露借款逾期風險信息正是審計準則的要求,《中國審計師審計準則第1324號——持續(xù)經營》規(guī)定審計師應當就被審計單位借款逾期風險對持續(xù)經營能力的重大不確定性影響予以重點關注,并考慮其對審計意見的影響。因此,我們可以通過檢驗審計師對借款逾期信息披露時機的選擇來直接觀察審計質量的高低。

以2001—2016年我國A股市場首次披露存在借款逾期的公司為樣本,本文研究發(fā)現(xiàn):(1)與逾期前一年相比,審計師更有可能在逾期當年披露非標準審計意見、提示逾期風險信息,存在延遲披露行為;(2)依據(jù)逾期前第二年是否發(fā)生虧損、是否出現(xiàn)營運資金為負進行分組,結果顯示延遲披露行為只在未出現(xiàn)虧損、營運資金為正的組別明顯存在;(3)2006年破產法的實施使得審計師在逾期當年和前一年披露非標準審計意見的概率無明顯差異,即減少了延遲披露行為。綜合來看,只有當“壞”消息已經被企業(yè)公開時,審計師才更可能發(fā)表非標準審計意見,延遲披露是低質量審計的體現(xiàn),提高審計師的法律風險有助于抑制審計師的延遲披露。

本文的研究貢獻有兩點:(1)提供了研究審計質量的新思路。本文觀察審計師對同一家公司在借款逾期成為公開信息前后發(fā)表審計意見的差異,從信息及時性的角度研究審計質量,視角更直接。(2)為審計監(jiān)管提供參考。本文研究表明審計師可能會推遲披露客戶的負面信息,降低審計報告的信息含量。監(jiān)管機構應該制定相應措施加強審計師在信息披露中的責任,提高其保留信息的成本。

二、 文獻回顧

第三方審計是公司治理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質量的外部審計不僅可以發(fā)現(xiàn)并披露被審計單位會計系統(tǒng)中的違規(guī)行為[3],更為重要的是,可以為被審計單位的財務報告信息質量提供一種合理保證,為信息使用者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4]。然而,審計過程對社會公眾而言是一個“黑箱”,是無法被直接觀察到的,投資者難以對審計質量做出直接的判斷,相關研究也主要采用事務所規(guī)模、審計收費、審計意見及盈余質量等替代變量來間接衡量審計質量。

就事務所規(guī)模而言,DeAngelo認為事務所規(guī)模越大,其對客戶所擁有的準租金越大,降低獨立性的機會成本也就越高,因而事務所規(guī)模可以成為衡量審計質量的替代指標[3]。但相關經驗研究卻得出了不一致的結論,DeFond 和 Jiambalvo等學者發(fā)現(xiàn)“四大”的客戶存在更少的報告錯報和違規(guī)問題、更低的操縱性應計利潤、更高的盈余穩(wěn)定性和及時性等[5-6],而劉峰等學者則發(fā)現(xiàn)“四大”并沒有提供更高的審計質量[7]。對此,葉凡等指出事務所規(guī)模與審計質量正向關系的成立須同時滿足三個條件:第一,審計團隊的基本穩(wěn)定和對特定客戶的持續(xù)性審計;第二,市場會“及時驅逐”聲譽受損的審計師;第三,事務所擁有準租的決策權,否則,將不能保證正向關系的成立[8]。

審計費用之所以被作為審計質量的替代衡量指標,是建立在大事務所審計質量更高的隱含假設前提下的。通常情況下,大事務所審計會耗費更長的時間[9],在業(yè)務培訓上比小事務所也會有更大的投入[10],能夠提供更高的審計質量保證,因而也會收取更高的審計費用。然而,由于事務所規(guī)模與審計質量的正向關系并不確定,這一推斷也變得不可靠。事實上,審計定價除受事務所規(guī)模影響之外,還受客戶規(guī)模、客戶業(yè)務復雜程度、審計風險水平、同行競爭、客戶壓力等多種因素的影響[11-14]。通過審計費用衡量審計質量必然存在較多的干擾項,審計費用與審計質量之間可能并不存在簡單的正相關關系,特別是在異常高收費的情況下反而會損害審計質量[15-16]。

就客戶盈余質量而言,由于企業(yè)對外公布的財務報告是審計師與客戶協(xié)商后的結果,財務報告的盈余質量高低代表了審計師的可容忍程度,因而可以作為審計質量的間接衡量指標。已有研究主要采用了操縱性應計利潤、會計穩(wěn)健性、盈余市場反應系數(shù)、會計報表可比性等指標來衡量盈余質量[17-21]。然而,這些指標在應用中并沒有考慮盈余質量測度指標本身的誤差問題,也沒有考慮現(xiàn)實情境的多樣性,可能無法得到關于審計質量的一致結論。譚楚月和段宏就指出當客戶本身并沒有進行盈余管理或審計師對客戶的盈余管理活動出具了非標準審計意見時,盈余管理本身就難以衡量審計質量[22]。

就審計意見而言,非標準審計意見通常表示審計師發(fā)現(xiàn)并披露了客戶會計系統(tǒng)中的合規(guī)性或公允性問題,被認為是高審計質量的體現(xiàn)。已有研究在使用非標準審計意見作為替代變量時,多以事務所規(guī)模、事務所組織形式、盈余管理程度、審計費用等作為解釋變量,考察其對審計師出具非標準審計意見可能性的影響[2,23-24]。但非標準審計意見是否能夠衡量審計質量仍然存在疑問,審計意見本身并不能代表審計質量,而應當關注審計意見對信息使用者決策的貢獻程度[4]。

盡管已有研究獲得了關于審計質量的豐富認知,但在替代變量使用上普遍存在交叉論證、兼容性等問題,無法保證研究結論的一致性,甚至會產生相互矛盾的結論[22]。更為重要的是,已有研究并沒有考慮樣本選擇的異質性問題,由于審計客戶本身在業(yè)務規(guī)模、業(yè)務復雜程度、財務系統(tǒng)及會計基礎等方面存在差異,導致審計風險水平并不相同,據(jù)此審計師發(fā)布不同的審計意見與收取不同的審計費用等很有可能均是恰當?shù)?,并沒有審計質量的高低之分,因而會削弱研究結論對經濟現(xiàn)實的解釋價值和指導意義。因此,部分研究開始考慮特定情形下的審計質量問題,以盡可能降低樣本異質性對審計質量判斷的干擾。這些特定情形包括監(jiān)管機構處罰、事務所訴訟歷史、對外擔保規(guī)模、財務困境、客戶未決訴訟、大股東股權質押風險、媒體負面報道、納稅誠信狀況等[25-32]。然而,拋去這些研究仍然采用審計意見、審計費用、盈余質量等作為審計質量的衡量指標外,不難發(fā)現(xiàn),所謂的特定情形實際在審計報告發(fā)布之前已然是公開信息,或者與審計報告同時披露,此時便無法區(qū)分相關信息是由審計師提供還是客戶自身披露,簡單地根據(jù)審計意見、審計費用等當然不能對審計質量做出正確的判斷。借鑒已有研究[33-34],本文從審計師是否推遲披露企業(yè)逾期借款信息的視角來判斷審計師是否向信息使用者提供了增量信息,從而可以對審計質量做出直接的觀察和評判。

三、 制度背景與研究假設

(一) 制度背景

上市公司一旦發(fā)生借款逾期,不僅表明公司資金鏈處于非常緊張的狀況,而且說明公司與債權人的關系趨于惡化而無法獲得債務展期,這將向資本市場傳遞公司在持續(xù)經營方面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的負面信號。如果上市公司對該信息進行隱瞞,將可能會導致投資者重大的投資決策失誤。對此,中國證監(jiān)會2001年發(fā)布的《公開發(fā)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編報規(guī)則第15號——財務報告的一般規(guī)定》中要求上市公司對已到期未償還的短期借款、一年以內到期的長期借款等單獨列示貸款單位、金額、利率、用途、未按期償還的原因及預計還款期,并在期后事項中反映報表日后是否已經償還。2007年、2010年、2014年該規(guī)定的修訂版做出了相同的規(guī)定。外部審計作為對企業(yè)財務報表信息可靠性的一種重要保證機制,審計準則要求審計師對借款逾期信息等影響被審計單位持續(xù)經營能力的重要信息予以重點關注。中國財政部于1999年頒布實施并于2003年修訂實施的《獨立審計具體準則第17號——持續(xù)經營》明確規(guī)定:“如果被審計單位財務方面在可預見的將來存在資不抵債、營運資金出現(xiàn)負數(shù)、無法償還到期債務、無法償還即將到期且難以展期借款等對持續(xù)經營假設適用不再合理的情形,審計師在編制報告時應當予以充分關注?!逼浜?,財政部于2006年頒布實施并于2010年、2016年修訂實施的《中國審計師審計準則第1324號——持續(xù)經營》準則及應用指南延續(xù)了這一規(guī)定,要求審計師應當對上述影響被審計單位持續(xù)經營能力的重大不確定性事項或情形進行評估,并根據(jù)具體評估結果及管理層的應對計劃情況出具適當?shù)膶徲嬕庖姟2贿^,由于管理層對持續(xù)經營能力的評估以及相應的應對計劃多是對未來某些事項或情況的預判,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審計師執(zhí)行相應的審計程序之后也不可能百分之百保證這些預判結果的必然實現(xiàn)。對此,相關審計準則也規(guī)定了相應的豁免條款,如《中國審計師審計準則第1324——持續(xù)經營》指南指出:“審計師的審計意見旨在提高財務報表的可靠性,未提及持續(xù)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的審計報告不應視為審計師對被審計單位持續(xù)經營的保證?!?/p>

綜上可見,借款逾期信息作為影響企業(yè)持續(xù)經營能力的重要負面信息,監(jiān)管部門不僅要求上市公司及時對外披露,還要求審計師在出具的審計報告中提前對借款逾期風險予以重點關注,并考慮其對審計意見的影響。但由于借款逾期風險是對未來事項或情形的預測和判斷,審計的固有限制并不能保證預判結果能夠百分之百實現(xiàn),相關審計準則也為此制定了相應的豁免條款。審計準則一方面要求審計師關注企業(yè)的借款逾期風險,一方面又制定了免責條款,這種相互矛盾的制度規(guī)定也就給了審計師相當?shù)淖杂刹昧繖唷?/p>

(二) 研究假設

在審計實務中,審計意見是審計師綜合訴訟賠償風險、市場聲譽、同行競爭、客戶壓力等多種因素進行權衡的結果[4,35-36],是審計師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一種理性選擇結果。究竟是選擇及時披露客戶的借款逾期風險信息還是推遲至客戶本身公開借款逾期事項之后再提示逾期風險,取決于客戶壓力、訴訟賠償風險、市場聲譽以及同行競爭激烈程度等因素對審計師私利的負向影響程度,哪一種披露方式的綜合負向影響程度更小,審計師就會傾向于哪種方式。

首先,客戶壓力降低了審計師及時披露借款逾期風險信息的動機。與股權融資相比,債務融資是當前我國企業(yè)更為主要的一種融資方式,企業(yè)的債務融資能力及其與銀行等債權人關系的好壞是企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影響因素。一旦發(fā)生借款逾期不僅表示企業(yè)資金鏈緊張,而且向外界傳遞企業(yè)與銀行等債權人關系惡化的信號,引發(fā)資本市場過度的負向反應[37],導致更加苛刻的借款合約[38-39]。因此,審計師出具與借款逾期相關的非標準審計意見會存在較大的壓力,可能面臨客戶降低審計費用、更換事務所、降低非審計業(yè)務購買等報復性行為[40-42]。在客戶壓力下,審計師就有可能會選擇推遲披露方式。其次,訴訟賠償風險、市場聲譽以及同行競爭未能抑制審計師的自利行為。在中國當前審計市場環(huán)境中,審計師所面臨的訴訟賠償風險較低。吳溪對1999—2006年72例審計失敗公司的統(tǒng)計顯示,只有28家事務所或審計師受到了處罰,平均受罰金額僅為40.49萬元,低于同期事務所審計收費的平均額50.85萬元,且監(jiān)管機構對審計責任的認定總體上明顯趨于緩和[43]。李莫愁和任婧對2001—2013年受到證監(jiān)會行政處罰的事務所進行統(tǒng)計,依然發(fā)現(xiàn)與之類似的結論[44]。我國審計市場也沒有建立起有效的聲譽機制,市場并沒有對聲譽受損的審計師進行“及時驅逐”[8]。同時,事務所還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尤其是本土事務所,絕大多數(shù)事務所的市場份額都普遍偏低[45]。較低的訴訟風險、聲譽受損的審計師依然被市場接受,降低了審計師推遲披露的機會成本,而激烈的行業(yè)競爭又增強了這一動機,這將誘使審計師傾向于推遲披露選擇。最后,我國資本市場的現(xiàn)實情境與審計準則的豁免條款為審計師的推遲披露選擇提供了空間。從現(xiàn)實情境來看,我國資本市場退市機制嚴重畸形,退市率非常低,年均退市率約為0.35%,遠低于成熟資本市場6%以上的年均退市率水平?!敖┦髽I(yè)”“不死鳥”等可以在資本市場持續(xù)進行交易,其殼資源具有極高的重組價值。即便上市公司面臨財務困境,作為其注冊所在地經濟發(fā)展的“名片”,當?shù)卣矔ㄟ^財政補貼、稅費返還等方式幫助其渡過難關[46]。因此,到期不能還款公司破產清算的可能性較小,極大地降低了審計師因保留逾期風險信息所可能產生的法律責任。同時,前文制度背景分析顯示,盡管審計準則要求審計師關注企業(yè)的借款逾期風險,但同時制定的豁免條款又給了審計師是否及時披露相關信息的選擇權。

基于以上分析,企業(yè)具有強烈的“隱藏”客戶借款逾期風險信息的動機,客戶壓力和激烈的行業(yè)競爭降低了審計師事前及時披露逾期信息的動機,較低的訴訟風險和法律責任減小了事后審計師被處罰的成本,相對寬松的審計準則亦提供了審計師延遲披露的選擇權。在此環(huán)境下,審計師就很有可能幫助企業(yè)“隱藏”逾期信息,直到逾期信息被企業(yè)自身公開,此時審計師再出具非標準審計意見、提示逾期風險信息,既不會產生明顯的信息增量,又可以降低自身的法律風險。據(jù)此,本文提出假設H如下。

H:在其他條件相同的前提下,與借款逾期前一年相比,審計師傾向于在逾期當年出具非標準審計意見、提示借款逾期風險信息,存在延遲披露行為。

四、 研究設計

(一) 樣本選擇

本文從年報中手工收集了2001—2016年A股上市公司期末是否存在逾期借款的數(shù)據(jù),主要關注短期借款、一年內到期的長期借款和長期借款附注信息。年報中披露逾期信息一般有兩種方式:一是直接標明借款是否逾期;二是披露逐筆借款的起訖日期,與當年年末相比,若截止時間小于期末,則判斷為逾期借款。選擇從2001年開始主要是因為該年年底證監(jiān)會頒布了《公開發(fā)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編報規(guī)則第15號——財務報告的一般規(guī)定》,要求上市公司對已到期未償還的短期借款、長期借款披露相關信息。由于2001年之前企業(yè)是否存在借款逾期事項并沒有強制披露,且為了降低多次逾期之間的相互影響,本文選擇2003—2016年信息增量最大的首次借款逾期作為初始樣本[注]例如,2001、2002年公司無逾期借款,而2003年披露存在逾期借款則判定2003年為首次逾期當年。,并進行了以下篩選:(1)剔除屬于金融行業(yè)的公司;(2)剔除財務數(shù)據(jù)缺失的樣本,最終獲得了借款逾期前一年和當年的樣本數(shù)為437對,共874個公司年度觀察值。審計意見數(shù)據(jù)和其他財務數(shù)據(jù)來源于CSMAR數(shù)據(jù)庫。為了消除極端值的影響,本文還將模型中主要的連續(xù)變量,處于0—1%和99%—100%之間的極端值,進行了winsorize處理。

(二) 回歸模型與變量定義

為了檢驗假設,本文構建以下Logit模型:

MAO(Overdis)=β0+β1Firstover+βi∑Controlls+ε

(1)

其中,被解釋變量MAO為審計意見啞變量,當審計師發(fā)表了非標準審計意見,MAO取值為1,否則為0。本文將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保留意見、無法表示意見、拒絕發(fā)表意見和否定意見都定義為非標準審計意見。

為了進一步區(qū)分審計意見的內容,本文還將非標事由是否提示借款逾期風險信息作為因變量(Overdis),當審計報告提示了企業(yè)逾期風險時,Overdis取值為1,反之為0。通過查閱審計報告,本文將披露以下信息之一的情形定義為提示了借款逾期風險信息:(1)直接提示企業(yè)存在逾期借款;(2)營運資金為負或者償債壓力大;(3)持續(xù)經營存在重大不確定性。與之相對應,本文將非標準審計意見依據(jù)事由是因為“應收賬款過大、投資不確定性、收入真實性[注]相對應的案例可分別參閱2004年中銀絨業(yè)(000982)、2007年ST新都(000033)和2004年海信科龍(000921)的審計報告?!钡扰卸闆]有提示借款逾期風險信息。

解釋變量Firstover用來檢驗審計師在企業(yè)首次逾期前一年和當年發(fā)布審計意見的差異,逾期當年取值為1,逾期前一年取值為0。本文預期審計師傾向于事后即逾期當年披露借款逾期風險信息,因此,變量Firstover的系數(shù)預期為正。另外,在模型(1)中,本文還控制了公司規(guī)模(Size)、資產負債率(Lev)、資產收益率(ROA)、現(xiàn)金流量債務比(CFOdebt)、公司年齡(Age)、企業(yè)性質(NSOE)、是否虧損(LOSS)。為了控制行業(yè)和年度的固定效應,本文還加入了行業(yè)和年份啞變量。主要變量的具體定義見下表1。

表1 主要變量的定義

(三) 描述性統(tǒng)計

表2 借款逾期、審計意見年度分布表

注:表2中第(1)列表示逾期公司總數(shù),第(2)列表示首次逾期公司數(shù),第(3)列表示首次逾期當年非標意見數(shù),第(4)列表示首次逾期前一年非標意見數(shù),第(5)列表示表示首次逾期當年提示逾期風險的公司數(shù),第(6)列表示首次逾期前一年提示逾期風險的公司數(shù)。

1. 借款逾期和非標準審計意見

2001—2016年存在逾期借款的上市公司數(shù)與獲得非標準審計意見的統(tǒng)計信息見表2。第(1)列顯示,2001—2016年期末存在逾期借款的公司數(shù)目基本呈現(xiàn)下降趨勢;第(3)列和第(4)列對比發(fā)現(xiàn),樣本公司在逾期當年和前一年收到非標意見的總數(shù)分別為132、66,相應占比為30.21%和15.10%;第(5)列和第(6)列對比發(fā)現(xiàn),兩期披露借款逾期風險信息的公司數(shù)分別為98、34,占比為22.43%和7.78%;卡方檢驗顯示兩組差異都在1%水平上顯著,說明公司在逾期當年較前一年更有可能收到非標意見,初步與假設預期一致。

2. 主要變量的描述性統(tǒng)計

表3 Panel A顯示874家樣本公司中獲得非標準審計意見的比重占22.7%,但只有15.1%的審計報告披露了借款逾期風險信息。樣本公司資產負債率較高,平均達到59.9%;資產收益率偏低,均值只有-0.024;經營活動現(xiàn)金流對負債的保障倍數(shù)也較小,平均值為0.063。另外,樣本公司中非國有企業(yè)占比為37.1%,被“四大”審計的公司只占全樣本的5.1%。綜合可見,本文所選擇的樣本為破產風險相對較高的公司,此時,事務所提供低質量審計所面臨的訴訟風險更高,理論上應該促使事務所更有可能發(fā)表恰當?shù)膶徲嬕庖姟?/p>

本文進一步分組統(tǒng)計了企業(yè)逾期前后變量的均值差異,見表3 Panel B。逾期前一年與逾期當年相比,公司平均被出具非標準審計意見的概率更低,非標準審計意見中披露逾期信息的可能性也明顯更小。公司特征方面,逾期前一年的ROA顯著高于逾期當年,資產負債率明顯低于逾期當年(1%水平上顯著),說明公司經營狀況存在惡化的趨勢。為了降低公司財務特征對研究結論的影響,本文將在后面的多元回歸分析中控制這些變量。表4統(tǒng)計了因變量和主要連續(xù)變量的相關系數(shù),結果顯示:公司規(guī)模、資產收益率、經營現(xiàn)金流與負債比越高,資產負債率越低的企業(yè),獲得非標準審計意見的概率越小,且非標準審計意見中披露逾期信息的可能性也更低??傮w上,“四大”事務所傾向于不發(fā)表非標準審計意見,且不披露逾期信息??刂谱兞恐g,除資產負債率(Lev)與資產收益率(ROA)之間的相關系數(shù)為-0.536較大外,其他變量間的相關系數(shù)都較小,且Vif值平均為1.55,表明本文回歸模型中的多重共線性并不嚴重,對研究結論影響較小。

表3 變量描述性統(tǒng)計

注:*、**、***分別表示在10%、5%、1%水平上顯著。

表4 主要變量的相關系數(shù)統(tǒng)計

注:矩陣左下(右上)部分為Pearson(Spearman)相關性系數(shù)。

五、 實證結果與分析

(一) 審計師是否存在延遲披露行為

本文預期在審計師承擔的法律風險較小的制度背景下,審計師存在強烈的動機將客戶存在借款逾期風險的“壞消息”予以保留,直到“壞信息”已經被上市公司公開。因此,本文比較企業(yè)首次出現(xiàn)借款逾期前后獲得非標準審計意見的差異, 來檢驗審計師是否存在延遲披露的行為, 結果見表5。第(1)列顯示,變量Fristover的系數(shù)為0.901(1%水平上顯著);加入其他控制變量后,變量Firstover的系數(shù)為0.474(10%水平上顯著),計算其邊際效應,發(fā)現(xiàn)審計師在逾期當年較逾期前一年發(fā)表非標準審計意見的概率高4.3%,符合假設的預期。進一步地,本文還以審計報告中是否披露逾期風險信息(Overdis)為被解釋變量,結果如第(3)列所示。變量Firstover的系數(shù)為0.693,在5%水平上顯著,表明與逾期前一年相比,審計師更有可能在逾期當年披露逾期風險信息,與前文的假設預期一致。

由于不同的非標準審計意見反映了客戶財務報告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本文還根據(jù)非標準審計意見的類型賦予序數(shù)值,用變量Opintype表示[47]。審計意見從“標準無保留意見、無保留意見加說明段、保留意見、否定意見、拒絕發(fā)表意見和無法發(fā)表意見”,變量Opintype相應地取值為0到4,取其自然對數(shù)為因變量進行OLS回歸,結果見第(4)列,依然顯示逾期當年較逾期前一年,審計師更有可能出具更嚴格的非標準審計意見。綜合而言,整體上審計師更有可能在企業(yè)公開存在逾期借款當年出具非標準審計意見、提示逾期風險信息,延遲披露降低了信息的及時性,是低質量審計的體現(xiàn)。

表5 審計師披露非標準審計意見的時機選擇

注:括號內的數(shù)字為經White(1980)異方差修正后的Z、T統(tǒng)計量;*、**、***分別表示在10%、5%、1%水平上顯著。

(二) 進一步分析

1. 破產法實施對審計師延遲披露的影響

審計師在借款逾期風險披露上存在兩類錯誤:披露逾期風險信息,但事后企業(yè)并未發(fā)生借款逾期(第I類錯誤);發(fā)表干凈的審計意見,但事后企業(yè)發(fā)生借款逾期(第II類錯誤)。無論是哪一類錯誤,審計師都需承擔相應的成本,如損失客戶的成本、被訴訟的成本、聲譽受損的成本等。以2006年《破產法》的實施為背景,本文認為在破產法實施前,由于政府干預、“殼資源”的存在,發(fā)生借款逾期公司破產清算的概率較小,第I類錯誤出現(xiàn)的可能性較高。此時,審計師可以推遲披露逾期信息,避免第I類錯誤的發(fā)生,相應地減少損失客戶的成本?!镀飘a法》實施后,逾期風險較高的公司發(fā)生破產的可能性上升,第II類錯誤出現(xiàn)的概率增加。此時,審計師可以加快逾期信息的披露,避免第II類錯誤的發(fā)生,相應地降低訴訟和聲譽受損的成本。經驗證據(jù)上,Mo等研究發(fā)現(xiàn)2006年《破產法》實施后,國內“十大”事務所出具持續(xù)經營審計意見的概率明顯增加[48]。參照他們的做法,本文以《破產法》的實施為分界點,將樣本期劃分為2001—2005年與2006—2016年兩個時段分別進行檢驗,實證結果見表6。

第(1)列顯示,審計師更有可能在逾期當年發(fā)表非標準審計意見的現(xiàn)象主要發(fā)生在2001—2005年,而2006—2016年逾期當年與逾期前一年的差異不再明顯。以是否披露借款逾期風險信息為因變量,Logit回歸結果表明破產法實施后,審計師依然更傾向于在逾期當年披露借款逾期風險信息。

進一步地,本文設置啞變量Overt、Overt-1分別反映逾期當年、逾期前一年。比較存在逾期借款公司在這兩個時間點獲得非標準審計意見的概率是否明顯高于從未發(fā)生借款逾期公司,結果如第(3)列所示:2001—2005年、2006—2016年,審計師在逾期當年和逾期前一年出具非標準審計意見的概率都明顯更高,且Wald檢驗顯示2001—2005年獲得非標準審計意見的概率在借款逾期當年明顯高于前一年,但2006—2016年兩者差異不明顯。對比可見,《破產法》實施后,審計師在逾期當年和逾期前一年出具非標準審計意見的概率都更高,且兩者差異不明顯,但前一年非標準審計意見更有可能是依據(jù)客戶的非借款逾期風險信息而出具,這與Menon and Williams發(fā)現(xiàn)市場對于因融資困難而獲得非標準審計意見的負向市場反應更為一致[37]。破產法實施后高風險促使事務所減少了延遲披露行為,但可能仍然存在避重就輕的選擇。

2. 信息含量水平對審計師延遲披露的影響

本文假定審計師延遲披露可能源于客戶壓力,壓力越小,延遲披露非標意見的動機越弱。對客戶而言,如果在逾期前期,與借款逾期風險信息類似的其他負面信息已經公開,逾期信息對客戶的消極影響將可能會大幅度減弱,客戶要求審計師保留壞信息的需求就會降低。此時,在逾期當年和前一年審計師發(fā)表非標準審計意見、提示逾期風險信息的差異可能會減小。

表6 破產法的實施與披露時機選擇

注:括號內的數(shù)字為經White(1980)異方差修正后的Z統(tǒng)計量;*、**、***分別表示在10%、5%、1%水平上顯著;從未發(fā)生借款逾期的公司或首次逾期前一年,變量Overt取值為0,首次逾期當年變量Overt取值為1;從未發(fā)生借款逾期的公司或首次逾期當年,變量Overt-1取值為0,首次逾期前一年變量Overt-1取值為1。

1998年證監(jiān)會要求在“連續(xù)兩年凈利潤為負值”的公司名稱前加ST,以提示退市風險??梢?,凈利潤小于0是較為嚴重且易觀察的負面信息,如果公司在借款逾期前已經存在虧損,那么非標準審計意見、提示逾期風險所帶來的負面信息含量就會下降,客戶保留該信息的動力將會減弱。據(jù)此,本文以逾期前第二年(簡稱T-2期)凈利潤是否小于0來區(qū)分信息含量水平,將樣本劃分為未虧損和虧損兩組,分組檢驗審計師的延遲披露行為,結果見表7。第(1)列顯示,只有T-2期企業(yè)還沒有虧損時,審計師才更有可能在逾期當年披露非標準審計意見,符合審計師選擇在負面信息含量較大時推遲披露的預期。第(2)列亦表明在未虧損組審計師才延遲提示逾期風險信息,而T-2期已經虧損的企業(yè),審計師甚至更傾向于在逾期前一年提示逾期風險。另外,本文還以T-2期營運資金是否大于0反映企業(yè)的負面消息是否已經公開,將樣本劃分為資金緊張組和資金未緊張組,結論基本保持不變。

(三) 穩(wěn)健性檢驗

1. 樣本的重新選擇

由于2000年公司是否存在逾期借款無法判斷,因此前文選擇2003年作為樣本的起點,在此,本文在原有樣本上加上2002年首次披露逾期借款的公司,即2001年無逾期借款且2002年存在逾期借款的樣本,共加入49組數(shù)據(jù),重新利用模型(1)進行回歸,結果顯示,除在全樣本情況下,以是否出具非標準審計意見為因變量,變量Firstover的系數(shù)顯著性水平有所降低外,其他按照T-2期是否已經發(fā)生虧損與營運資金是否小于0進行分組檢驗,研究結論與前文基本一致。[注]限于篇幅,具體結果未報告,留存?zhèn)渌鳎峦?/p>

表7 是否虧損、營運資金是否緊張與審計師延遲披露

注:括號內的數(shù)字為經White(1980)異方差修正后的Z統(tǒng)計量;*、**、***分別表示在10%、5%、1%水平上顯著。

2. 基于PSM+DID的結果

為了降低樣本選擇帶來的內生性問題,本文采取傾向值得分匹配(PSM)的方法,對樣本進行篩選。具體如下:①設置啞變量Befover,當公司從未發(fā)生逾期借款時取值為0,首次逾期公司在逾期前一年取值為1;以啞變量Befover為因變量,選擇公司規(guī)模(Size)、資產負債率(Lev)、總資產收益率(ROA)、經營現(xiàn)金流與負債比(CFOdebt)、公司年齡(Age)、企業(yè)性質(NSOE)和事務所規(guī)模(Big4)等七個解釋變量,進行Logit回歸,計算傾向得分值(PS值)。②根據(jù)PS值,采取1∶1最近鄰匹配方法,獲得433組“控制組”和“處理組”樣本。在此基礎上,本文設置啞變量Treat,取1時表示處理組,取0時表示控制組;設置啞變量Post,取1時表示逾期當年,取0時表示逾期前一年。據(jù)此,構建雙重差分模型(2)進行回歸分析。

MAO(Overdis)=β0+β1Treat+β2Post+β3Post×Treat+βi∑Controlls+ε

(2)

結果顯示,以是否出具非標準審計意見(MAO)、是否披露逾期風險信息(Overdis),交互項Treat×Post的系數(shù)盡管大于0,但不顯著,與前文結果不一致。由于以啞變量MAO為因變量會丟失很多信息,本文以審計意見的嚴重程度(Opintye)的自然對數(shù)為因變量,進行OLS回歸,變量Treat×Post的系數(shù)為0.062,且在5%水平上顯著,表明審計師傾向于在公司逾期當年發(fā)表更為嚴格的審計意見,與前文結論一致。

3. 基于應計質量與會計穩(wěn)健性的結果

從審計意見的角度,前文發(fā)現(xiàn)審計師存在延遲披露行為是低質量審計的體現(xiàn)。在此,本文進一步從應計質量和會計穩(wěn)健性的角度,檢驗逾期前后審計質量的差異。根據(jù)修正的Jones模型,本文計算公司可操控性應計利潤DTAC,并預期在逾期前一年,公司為了從銀行獲得新的借款或者通過其他形式取得資金,存在向上調節(jié)盈余的動機,而一旦違約信息公開,公司向上調節(jié)盈余的動機降低。本文認為應計質量是審計師與企業(yè)達成一致的結果,若審計師未能限制企業(yè)盈余操控的動機,也是低質量審計的體現(xiàn)。結果顯示,在全樣本中,變量Firstover的系數(shù)-0.015(10%水平上顯著),表明與逾期前一年相比,在逾期當年公司向上調節(jié)盈余的程度明顯減少。同樣,按照T-2期是否已經虧損、營運資金是否出現(xiàn)負值分組,結果顯示上述現(xiàn)象只在未虧損、資金未緊張組存在,說明只有在逾期的負面信息增量較高時,審計師才會允許企業(yè)在T-1期調高盈余。另外,本文還根據(jù)會計穩(wěn)健性模型,檢驗了公司逾期前后會計穩(wěn)健性的差異。結果表明,在T-2期末虧損組,與逾期前一年相比,公司逾期當年的會計穩(wěn)健性明顯更高[注]實證結果未報告,如有需要可向作者索取。。綜上可見,與延遲披露一致,審計師在逾期前一年也允許企業(yè)更多地調高利潤、更少地確認損失,這都是審計質量不高的體現(xiàn)。

六、 研究結論與展望

不同于以往大多研究用事務所規(guī)模、審計意見、審計費用、客戶盈余質量等間接途徑衡量審計質量,本文從審計師是否及時披露非標準審計意見這一嶄新的視角,對審計質量做出直觀的判斷。以2001—2016年借款逾期公司為樣本,本文發(fā)現(xiàn)審計師存在延遲披露行為,他們傾向于在企業(yè)公開存在逾期借款當年出具非標準審計意見、提示逾期風險,且這種現(xiàn)象只在公司事先還未出現(xiàn)其他負面信息時存在;2006年《破產法》的實施提高了審計師的法律風險,使得審計師延遲披露的行為明顯減少。本文的實證結果與審計報告中常見的“如報表所述”式的非標準審計意見事由一致,皆反映了非標準審計意見缺乏信息含量,并沒有為投資者發(fā)揮“及時雨”的作用。

本文的研究結論為當前審計準則改革要求提高審計報告信息含量提供了經驗證據(jù)支撐。在當前審計環(huán)境中,審計師審計失敗的機會成本較低,審計師迫于客戶壓力很有可能推遲披露壞信息,待客戶自身公開相關信息后進行簡單的重復,或者避重就輕,披露一些次要信息,如此便降低了審計報告的信息含量,無法發(fā)揮審計對財務信息質量應有的保證功能。

究其根源,本文認為相關審計法規(guī)和準則的模糊性、監(jiān)管處罰成本過低以及資本市場退市機制不健全是主要原因。因此,相應的改善、糾正措施應當多路并進、多管齊下:第一,審計準則改革應當降低各審計法規(guī)和準則之間的模糊性,加強審計師關于客戶未來期間風險評估的責任力度,并進一步推進審計報告的個性化披露要求,擴大和提高審計師對其審計工作重點和風險關注結果等信息的披露范圍和詳細程度;第二,進一步提高對審計失敗的處罰力度和及時程度,完善審計市場的聲譽維護機制,并擴大審計失敗的認定范圍,不僅關注審計對財務信息合規(guī)性的責任,更要關注對財務信息公允性的責任認定;第三,推動資本市場退市機制的常態(tài)化發(fā)展,尤其是加大對信息披露違法違規(guī)、財務狀況嚴重不良等上市公司的強制退市執(zhí)行力度。

本文的局限性主要包括兩點:一是由于企業(yè)的真實情況難以觀察,用延遲披露非標意見來反映審計質量,可能依然難以避免樣本異質性對研究結論的負面影響。但本文比較公司逾期前后審計意見的差異,且盡可能控制了其他因素的影響,樣本異質性的負面作用相對較低。另外,本文還在穩(wěn)健性檢驗部分,增加了從應計質量、會計穩(wěn)健性兩方面來探討審計質量,對此亦進行了印證和補充。二是樣本的限制,壓縮了研究的維度。本文選擇首次逾期的公司為樣本,此時審計師面臨的風險較高,是觀察審計質量的好時機,但樣本數(shù)量較少,且“四大”審計的公司數(shù)相對更少,難以進一步檢驗不同性質事務所審計質量的差異。

本文將難以觀察的審計質量,通過審計意見發(fā)表的時機來反映,提供了未來一個新的研究思路。自2014年“超日債”違約以來,債券到期不能兌付的公司數(shù)越來越多。樣本量的增加有助于研究維度的立體化,且銀行貸款與債券兩種不同的債務違約,審計師可能有不同考量,對比研究將有助于獲取增量信息。另外,審計師延遲披露是否獲得了更多的審計收費或者其他租金,亦需要進一步地研究。

猜你喜歡
非標準審計報告審計師
審計師駐村“治未病”桐廬“紀審聯(lián)動”延伸至村 打通“最后一米”
杭州(2023年1期)2023-03-15 03:25:36
財務重述、董事長更換與審計師變更
長文式(軍隊)審計報告改進探索
審計師輪換類別與審計結果
——基于“關系”的視角
論幽默邏輯
西部學刊(2020年2期)2020-04-22 00:37:17
提升審計報告質量的創(chuàng)新對話
一類常微分方程的非標準有限差分法
審計師聲譽與企業(yè)融資約束
智富時代(2018年7期)2018-09-03 03:47:26
我國民間審計報告改進研究
加工非標準小精孔對麻花鉆切削部分的改制
河南科技(2014年23期)2014-02-27 14:19:02
洞口县| 昌图县| 汝南县| 老河口市| 浠水县| 平乡县| 青阳县| 马尔康县| 含山县| 河源市| 白沙| 宁武县| 略阳县| 马公市| 桦南县| 绥阳县| 陇川县| 白朗县| 洪雅县| 宜君县| 绿春县| 渝北区| 柯坪县| 彰化县| 岐山县| 昌乐县| 三门县| 天柱县| 株洲市| 永修县| 甘德县| 沂源县| 谢通门县| 来安县| 乌鲁木齐市| 来宾市| 航空| 阜新| 铜川市| 鹤庆县| 福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