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鴻儒
去探望病中友,他后悔地說:“再也不喝酒了?!彼緪酆染?,又遇到煩心事,借酒澆愁,一日三喝,終于病倒。
還有一文友,具有典型的黑龍江人性格,豪爽實(shí)在,喝酒痛快。在新鄉(xiāng)開會時,豪飲高歌。我勸他少喝點(diǎn)兒,不聽。
今年到邯鄲開會,他已報(bào)名。我臨行前去電,他說:“去不了啦,我在哈爾濱住院?!彼嫉氖庆o脈血栓,一半時好不了,也后悔地說:“再不喝酒了!”
兩位朋友的共同點(diǎn)是,有病了才想起戒酒,失去了才知道珍惜。擁有時并不感到幸福,這一點(diǎn)我深有體會,有一年我腿骨折住院,看到女兒出來進(jìn)去地伺候我,十分羨慕她那雙健康的腿,以前怎么沒有感到呢?
我在東北多年,也好酒。飲酒之樂真美妙!幾杯下肚,熱血沸騰,臉紅心跳,飄然若仙!面對知己(紅顏知己更佳),真是酒逢知己千杯少!特別想起李白的教導(dǎo)“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焙里嫼蟮膰I吐,痛苦是后事了。物極必反,事物發(fā)展到了極點(diǎn)必向反面轉(zhuǎn)化,辯證法也適用于喝酒。
老了,血壓高了,醫(yī)生老伴都勸我戒酒。喝了幾十年,戒酒不容易!但喝下去的后果也明白,生命與酒,哪個重要?
人,最重要的是生命,而健康是生命的保證,為了健康,必須戒!防患于未然。
《黃帝內(nèi)經(jīng)》說:“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后藥之,亂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p>
啊,治已病就像渴了再打井,打起仗再打兵器,太晚了!這可是祖國經(jīng)典醫(yī)書說的。
我常散步,散步者多為患者。一人問:“您有啥???”“沒病?!薄皼]病遛啥?”我啞然失笑,有病再遛,為時已晚!
任何事物,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nèi)因才是變化的依據(jù)。溫度可以使雞蛋孵出小雞,但不能使石頭孵出小雞。正氣存內(nèi),邪氣難入。健康的身體可抵御病菌侵入。
病分生理病,心理病。心理病重于生理病,才使魯迅先生棄醫(yī)從文。心理病同樣也要治未病,防患于未然。夫病已成而后藥之,同樣是渴而穿井,不亦晚乎!
常在媒體看到貪官落網(wǎng)后痛哭流涕,悔恨交加:“我要那么多錢干什么?”“讓我當(dāng)農(nóng)民回老家種地行嗎?”這使我想起秦李斯臨刑前想和兒子回上蔡門外打獵,可能嗎?
說到錢,貪官們的正常收入,也是“出有車”“食有魚”,足夠用的。為啥還貪?成捆的鈔票藏著有啥用?他們都很精明,其實(shí)很傻。
春秋時魯國的公儀休愛吃魚,為魯相后送魚者盈門,一概拒收。有人問,您不是喜歡吃魚嗎?答曰:“我的俸祿足以保證我吃魚的,假如因收魚丟了官,以后沒人送了,我也買不起魚,再也吃不到魚了?!惫珒x先生何等精明?算盤真好。人家送禮,必有所圖(還不是正常的圖),收了禮就得替人辦事,一辦必犯法,犯法即丟官,這不明擺著嗎?
所以,奉勸公仆們,學(xué)學(xué)公儀休,不治已病治未病,加強(qiáng)防病抵抗力。最好把上述《黃帝內(nèi)經(jīng)》那段話抄了掛在墻上,吾日三省吾身,每日讀三遍,于公于己,大有好處。
何必待到“已病”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