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子 圖:本刊編輯部
身處喧囂的都市人,在一天奔波之后,回到斗室之中,燃一炷馨香,在香氣中慢慢平靜下來,不可謂不是一種最簡單易行的放松方式;如果還能從無影無形的香德之中,對自身、對事物獲取一種領悟,是為香道。
香氣本具就有療愈力,在我們的一呼一吸之間進入身體,于有形無形之間調(diào)息、通鼻、開竅、調(diào)和身心,不知不覺地提神醒腦,消除疲勞,浮躁的心也由此變得沉靜。讓自己身心放松如一縷香,或清香,或芳華,或幽遠……
南宋杰出詩人陳去非在《焚香》中寫道:
明窗延靜書,默坐消塵緣;即將無限意,寓此一炷煙。當時戒定慧,妙供均人天;我豈不清友,于今心醒然。爐煙裊孤碧,云縷霏數(shù)千;悠然凌空去,縹緲隨風還。世呈有過現(xiàn),熏性無變遷;就是水中月,波定還自圓。
由是觀之,香道之妙,既可以在靜室中閉觀默照,又可在雅席間怡情悅性,完全融入了人們的生活當中。自古許多文人墨客都對香獨有鐘情,歌之詠之,借物詠懷,傳統(tǒng)的儒家、道家文化就這樣在云煙氤氳中潛移默化地滋養(yǎng)著國人的精神世界。香道的意義也因此遠遠超越了香本身,它透過香這個載體,追求天人合一、人性完美的思想境界,達到修身養(yǎng)性、陶冶情操的目的。
正是由于深諳此理,歷代的帝王將相、文人墨客才惜香如金、愛香成癖。
古人流傳至今的香是內(nèi)涵豐厚的妙物——它是芳香的,又是審美的,講究典雅、蘊藉、意境,其香品、香具、用香、詠香也多姿多彩、情趣盎然;它還是“究心”的,能養(yǎng)護身心,開啟性靈;它還是妙用的,在用香、品香上講究心性的領悟。
“香道”是以香為媒介,以香為載體,聞香悟道,通過外在氛圍,以芳香之氣,讓我們達到凝神靜氣,放松身心,通過讓我們安靜、反省、內(nèi)觀、悟道、找到自己正確的方向,修身,養(yǎng)德。香道還是一種耐性與專注力的訓練,也是一種想象力和感受力的提升,可以訓練人細致、如實地品嘗生命的能力。
香道的踐習,是透過香的調(diào)合讓自己回歸質樸純凈,一呼一吸中感知自己,真正認識到自己生命的存在,在習香中找到自己,找回自然真我。讓我們可以感受到生命本然的喜悅,以心觀心,不執(zhí)著于外在的浮華。
香味最易通達,所以用香氣施治于人,就是給予人體以陽光和正氣,通過香馨扶正,如:香灸、香藥熏蒸、洗浴等方式,以溫熱的方式進行固本培元,從內(nèi)在生養(yǎng),清除內(nèi)心的陰霾,以情志轉化潤澤臟腑,從而使身心常處健康、清明的狀態(tài)。
如今,快速而緊張的現(xiàn)代生活讓我們麻木了心智,喪失了對很多美好事物的感知力。香所具有的慢與美的品質,正好適合我們用來修復那些受損的感知神經(jīng),恢復本自具足的敏銳感受力,讓生命充滿愛與被愛的喜悅。所以品香的最高境界,是品香之精神:如生滅無常、高潔遺世、芳香孤傲等。
所以,無緣體會古代慢生活的我們,也許更需要香韻的撫慰,為日常緊張忙碌的身心,帶來片刻的放松與清靈,如果更能通達心靈的感悟,那便再好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