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穗盛
摘 要:高中通用技術課是高中課程中綜合性和實踐性都比較強的一門課程,隨著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合作學習儼然已經(jīng)成為高中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種教學策略。而且,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合作學習的方法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和創(chuàng)新能力,針對在通用技術學科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出現(xiàn)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法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通用技術課程;合作學習;實踐策略
高中通用技術是我國課程改革內(nèi)容中的一大亮點,和其他教學課程不同的是,這既是各門學科的基礎,也是一門獨立于其他課程的學科。在高中時期開展通用技術課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充分調(diào)動學生在學習中的積極性。隨著素質(zhì)教育發(fā)展的不斷深入,合作學習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采用合作學習這一教學方法,能夠加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通用技術知識要領的掌握,另外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
一、合作學習的含義
“合作”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上是這樣解釋的:為了共同的目的一起工作或共同完成某項任務。俗話說“尺有所長,寸有所短”,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在合作過程中,可以取長補短。而且,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對同一件事都會持有不同的看法,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還可以充實自己的認識。合作學習是一種極具創(chuàng)意和實效性的教學理論體系,現(xiàn)如今已經(jīng)被多個國家所采用??偟膩碚f,合作學習的活動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四種: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師與教師之間的互動和全體成員之間的互動,但主要還是以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為主的合作學習。合作學習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溝通和合作能力,此外,在學習過程中還會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與合作意識。因此,合作學習在通用技術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1]。
二、高中通用技術教學中合作教學的現(xiàn)狀
1.合作實施方面
許多教師在通用技術課程合作學習中,難以準確掌握課堂教學秩序。首先,通用技術課程,教師在合作學習中缺少一定的調(diào)控能力,失去了教學主體地位,導致課堂的不確定因素不斷增加。其次,在學生的潛意識里,通用技術課程不是一門十分重要的課程,因此,學生對此也不重視。最后,通用技術課程教師沒有正確應對合作學習的具體方法,分不清自己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所需要扮演的角色,不適應這種新的教學模式[2]。
2.通用技術教師對合作學習沒有明確的認識
在高中通用技術課程中,合作學習這一新的教學模式并沒有得到大力推廣和應用,依舊存在著一些阻礙。在開展該教學課程的過程中,由于通用技術教師受到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影響,因此普遍存在一種抵觸的心理,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就會較差。而存在這種抵觸心理是有一定原因的:一方面,教師缺乏合作學習的思想意識,對合作學習這一新的教學模式的相關理論知識還不夠了解,對它的認識還僅僅局限于表層,認為合作學習就是表面上的分組學習,難以充分認識到合作學習在通用技術教學中的重要意義。另一方面,高中教學課程內(nèi)容比較多,但學習的時間卻較短,通用技術課程每周也就只有一節(jié)課,學生很難在如此短的時間內(nèi)進行合作學習。
三、高中通用技術教學中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
1.學生通用技術學習被動化
許多學生和老師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在課堂上大多只顧著在講臺上向?qū)W生傳授相關的通用技術課程知識,學生在下面只能被動學習,學生之間以及教師之間都缺乏必要的互動和溝通,這就使得學生在學習通用技術方面的興趣和積極性得不到有效提升,導致合作學習無法正常開展[3]。
2.合作學習形式化
在實際的通用技術合作學習過程中,實際合作教學和學習往往只停留在表面,比如合作教學與學習的氣氛很活躍,表面上看起來開展得十分順利,但實質(zhì)性內(nèi)容卻太少,嚴重缺乏通用技術基礎知識。教師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所講的通用技術課程相關知識太少,因而學生能夠?qū)W習的內(nèi)容也微乎其微[4]。
3.通用技術合作學習課內(nèi)化
此處的課內(nèi)指的是,教師在通用技術教學過程中只注重對學生進行課內(nèi)的合作學習和教學,而對于課外的通用技術實踐教學和學習卻不怎么重視,這就使得學生在課內(nèi)理論知識與課外實踐合作學習出現(xiàn)脫節(jié)現(xiàn)象,在一定程度上不但影響了學生在通用技術學習方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不利于合作學習在通用技術課程教學中發(fā)揮的積極作用。
四、高中通用技術合作學習的策略分析
1.讓學生占據(jù)教學主體地位,教師積極引導
通用技術課程的教學包含兩個部分,一部分是技術基礎知識;一部分是技術基本技能,兩者密切相關、缺一不可。而在學習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過程中,僅僅依靠老師單方面的講解是很難讓學生對知識充分理解和掌握的,這就要求學生要主動對知識進行探究,實施相應的技能,身臨其境地感受知識是如何形成的。學生親自試驗,以此來解決技術問題,用自主設計的方式正確對技術語言加以理解,用親手制作的方式學習相關的工藝知識,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從而更好地進行合作學習。
在實踐學習過程中,當學生遇到一些困難和問題時,教師都應該及時給學生解答,防止學生在學習上的積極性降低。教師要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讓學生能夠陳述自己的觀點,對在此過程中表現(xiàn)出色的學生給予鼓勵和表揚,讓學生積極加入到合作學習的實踐中。比如,教師在課堂上要求學生在一定時間內(nèi)制作一個技術模型,在此過程中,教師給予學生一定的指導方向和相關步驟,其余的都交由學生自行發(fā)揮。在學生動手制作過程中,教師進行適當?shù)谋O(jiān)督和檢查,看到學生有不正確的制作步驟時,及時告訴學生,最后,讓學生做個人陳述,傾聽每個學生的個人觀點,教師做一個課堂總結,以此發(fā)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2.小組構成以及任務分工
高中教師如果想進行高效的通用技術合作教學,就要科學合理地建立學習小組。目前來講,我國高中教學在劃分學習小組的過程中,往往使用兩種小組構成形式:(1)同質(zhì)分組,意思就是把通用技術水平和能力相差較小的學生組成一個學習小組,在此之中形成一種競爭。或是異質(zhì)分組,也就是將通用技術水平和學習能力相差較大的學生分為一個小組,形成一種互補的形勢。對于通用技術這門課程來說,采用異質(zhì)分組的分組形式,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在學習通用技術方面的學習水平。(2)對于已經(jīng)分工好的學習小組,教師還要根據(jù)小組內(nèi)存在的具體情況對其進行相應的任務分工。特別是對于一些通用技術學習過程中的實踐環(huán)節(jié),教師應對其進行明確的個人分工或者小組分工,這樣才可以提高學生進行實踐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實際任務分工時,教師還要根據(jù)學生需要實踐的難易程度進行具體的劃分。同時,教師還要考慮到全體學生參與實踐的特性,充分鍛煉小組內(nèi)部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水平,從而有效地提升參與到實踐過程中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和能力。
3.教師進行有效指導工作
教師在開展合作教學中,由于整個通用技術教學活動主要是由教師引導來完成的,因此教師是進行通用技術教學過程中的關鍵和重點。高中通用技術教師的素質(zhì)水平和綜合能力對整個通用技術合作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有著直接影響,總的來說,教師的指導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1)教師應針對學生學習和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給予及時的幫助和解決。如果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就會導致學生對通用技術學習的信心和積極性降低。(2)在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對每一組的實踐任務進行總結,做好必要的檢查工作,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谋O(jiān)督和指導,包括實踐任務的合理性和實踐結果的科學性。(3)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踐結果和任務完成度進行表揚,盡量避免對學生的挖苦和諷刺,努力提高學生學習通用技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4)對于小組討論過程中出現(xiàn)的意見分歧,教師應幫助學生采納不同的意見,采用比較民主的方式進行問題的處理,比如,讓學生對實踐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不同意見進行投票,票數(shù)較多的可以占優(yōu)勢,但票數(shù)比較少的可以繼續(xù)改善,雙方進行溝通交流,避免出現(xiàn)爭吵。
4.運用多媒體教學,輔助課堂教學
在通用技術學科教學中,教師應開展有效的合作教學,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在以往的傳統(tǒng)通用技術教學方式中,教師大多是借用黑板對學生進行知識的講解,無法將教材和實踐過程中所講述的內(nèi)容生動形象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這就很難讓學生在教學中充滿濃厚的學習興趣。但是隨著現(xiàn)如今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教師在開展合作學習時,可以有效利用一些先進的多媒體技術來解決那些在通用技術課程教學中遇到的重難點。教師在講解新的通用技術知識時,針對教材上的重點和難點,特別是一些比較抽象化的實驗,如果單憑教師口頭上的講述是很難讓學生對其了解和掌握的。但是如果借用多媒體設備,教師不僅能夠利用文字、圖片、動畫等形式將教材中的抽象化知識點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還可以讓學生對知識結構的掌握更加清晰、合理,并且更加熟悉通用技術這門課程的教材內(nèi)容。例如,教師可以在網(wǎng)上尋找一些與通用技術實驗相關的視頻講解,在課堂上播放給學生觀看,學生對實驗的理解和印象才會更加深刻,從而提高了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5.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
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是促進通用技術合作學習成功的關鍵性因素。教師應該改變以學生個人計分的方式,而是形成以學習小組計分的模式,將各個學習小組的總成績作為認可和獎勵的依據(jù),確保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實踐環(huán)節(jié)中,使整個通用技術教學評分的重點都側(cè)重于學習小組之間的合作。這種評價機制能夠形成小組之間相互競爭、相互配合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對通用技術合作學習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但是,對學習小組進行評價時,不能忽略掉學生個人在合作學習上的參與,要合理評價學生個人參與的積極性和獨創(chuàng)性等,這樣可以激發(fā)小組內(nèi)部成員之間的競爭,在各個學習小組內(nèi)樹立榜樣,讓學生的實踐能力能夠得到一定的開發(fā)、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充分的提升,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評價過程中,教師還要做到公平、公正、公開。
我國高中素質(zhì)教育改革正在全面實施,合作學習不僅僅是一種教學策略,也是一種新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學會合作是素質(zhì)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而開展通用技術教育是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途徑。因此,高中學校應該創(chuàng)新通用技術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根據(jù)教學經(jīng)驗,不斷對其加以修改和完善。
參考文獻:
[1]劉延衛(wèi).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改革中合作學習的運用研究[J].新課程(下),2017(4):31.
[2]陳朝輝.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在高中通用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速讀旬刊,2016(10).
[3]朱祖德.淺談探究合作學習在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教學中的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6(33):149-150.
[4]王輝.高中通用技術課程中“合作學習”現(xiàn)狀分析與實踐探索[D].河北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