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彥斌
(作者單位:天津市視力障礙學校,300221)
2017年9月,盲校義務教育階段開始使用化學實驗教科書。實驗教科書的知識總量相對于普通學校的教科書有所減少,總體要求與難度有所降低,刪除了一些不適合盲校學生的復雜繁瑣的內容,教科書的多處設計體現了盲校教育教學的特點和需要。
盲校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是以提高盲校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為主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的課程目標就是依此主旨所架構建立的。教師要從盲校學生視力特點以及教學實際出發(fā),把握好三個維度的具體表現形式,做到有的放矢。
知識與技能目標從盲生的認知特點與知識結構考量,知識的學習難度有所降低。一是增加了與生活中的化學的聯(lián)系。如初步認識物質的微觀構成、了解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認識物質的性質與用途之間的關系等。二是降低目標要求,較普通學校甚至是同為特殊教育的聾人學校,盲校化學教科書中出現最多的行為動詞就是初步認識、知道、了解等,并加入了“協(xié)助”,這些目標屬于體驗水平,并不是高水平的要求,符合盲生的學習特點,體現了對盲生的人文關懷。
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對于盲生學習化學的方法、與人交流以及提高學習興趣、樹立正確的“三觀”等方面也提出了與盲生自身相符的要求。如:初步學習運用觀察、實驗等方法獲取信息,初步建立科學的物質觀,增進對“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變化的”等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認識。
化學實驗教科書的課程內容包含5個一級主題和19個二級主題。其中一級主題包含“科學探究”“身邊的化學物質”“物質構成的奧秘”“物質的化學變化”“化學與社會發(fā)展”五個方面。課程內容的要求從“理解”改為“了解”,這是根據盲校學生視覺障礙的特點而確定的。大量研究證實,盲人閱讀盲文時,視覺皮層在觸覺和聽覺辨別等非視覺任務中顯著激活。這也就是說,視覺皮層原先的“視覺中樞”功能發(fā)生了變化,或者說發(fā)生了跨通道重組。據此,課程內容所有需要視覺完成的實驗要求均改為“感知”;需要自行獨立完成的實驗均改為“在他人協(xié)助下”,等等??此坪芎唵蔚男薷?,卻充分表明實驗教科書考慮到了盲校學生對于缺陷補償的需要。
化學實驗教科書的上冊分為走進化學世界、我們周圍的空氣、物質構成的奧秘、自然界的水、化學方程式、碳和碳的氧化物、燃料及其利用七個單元,下冊分為金屬和金屬材料、溶液、酸和堿、鹽化肥、化學與生活五個單元。化學作為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在教學活動中強化盲校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也非常關鍵。本教科書新增加許多符合盲校學生視力特點的探究活動,通過分析建立在視覺和化學實驗環(huán)境信息基礎上的用眼實際能力與知識結構,擴充了學生殘余視力的“潛在發(fā)展空間”,提升了盲校學生的觸覺和殘余視力感知能力,培養(yǎng)了其空間思維能力,使教師能夠通過視障輔助技術更加從容地突破盲校學生“不能做、不易做”化學實驗的重難點。
盲校學生由于視力問題,不能像普通人一樣通過各種方法獲取信息進行學習從而形成豐富的經驗,他們可能沒有接觸過某些問題,因而對這些問題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供參考。但問題一旦出現,他們也會基于以往的經驗和自己的認知能力,形成對問題的某種解釋。因此,這就需要教科書進行更全面的方向引導,并由教師通過合理的教學設計,引導、協(xié)助學生完成新知的轉換。
例如,在第三單元課題1實驗3-2中,第一步是向盛有少量蒸餾水的試管中加入酚酞溶液,實驗現象是蒸餾水不變色;第二步是再向試管中加入濃氨水,實驗現象是試管內的液體變成了紅色。這一連串的實驗現象貌似全盲生并不能“感知”,并且有些全盲生從一開始對于實驗就有所抵觸。但是,教師可以通過對實驗的再設計,讓他們經歷“低效”“中效”“高效”的過渡,并利用一些輔助技術,如顏色傳感器(圖1),讓全盲生得到真正的“協(xié)助”。這種傳感器可智能地識別12種常見顏色,包括紅、橙、黃、綠、藍、紫、白、黑、灰、棕、天藍、果綠,并且可以提供2的32次方種真彩顏色,這些足以滿足盲校學生的需要。這種信息化的輔助技術使全盲生也能“看到”顏色的變化,簡化了盲校學生學習的繁瑣性,分解了教學的重難點。通過增加類似實驗3-2這種簡單實驗,讓盲校的全盲學生和低視力學生都能有效地獲取知識,并且為之后相對復雜的實驗(如實驗3-3)提供了“現成的經驗”,提升了盲校學生做實驗的自信心與學習的驅動力。
圖1 顏色傳感器及程序
從盲校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實際需要出發(fā),教科書對于化學的基礎知識框架也做出了一定的刪減和修改。
如第三單元課題2中“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刪除了17個原子結構示意圖,只保留了一個氧原子的示意圖,使?jié)h字教科書與盲文教科書排版更加清晰,這些改變充分考慮了盲校學生通過視覺獲取信息的能力實際,并為一線教師進行科學靈活的教學設計提供了可能。
又如,利用原子結構圖示等盲用學具,讓盲生根據已知結構擺出另外17個原子結構示意圖(圖2)。這樣的安排,刪去了原有的學習內容,代之以更適合盲校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激活了盲生先前的知識,以此為基礎,讓盲校學生獲得更多應用知識的機會,創(chuàng)設了與今后運用知識相似的環(huán)境信息,讓學生通過合作探究解決問題,從而建構新知。
圖2 教科書與教具對比
盲?;瘜W實驗教科書的出版與使用,為盲校學生同普通學生一樣地學習掌握化學知識創(chuàng)設了更好的條件,對于幫助他們正確認識理解生活中的化學現象以及提高科學素養(yǎng)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作為教師,應重視對實驗教科書的研讀,基于對化學新課標的深入學習理解,確立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學思想,使盲校學生真正地學會學習、學會溝通、學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