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琴華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qū)湖塘橋初級中學,江蘇 常州)
今天的教育缺失的不是理論、理念,恰恰是方法、操作。讓理念轉(zhuǎn)化成課堂教學行為,才能讓其“魚游大?!?。正是基于這樣的思考,以因材施教原則為依托,金壇高中生物程衛(wèi)琴名教師工作室成立之初便開始嘗試《“菜單式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目前關于該課題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理論方面,實踐中應用的不多,在教學中應用得更少。菜單式在國內(nèi)重點應用在一些實用性強的學習過程方法培訓及實踐應用培訓中,如家庭裝修、廣告設計、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黨校培訓、體育專業(yè)方向培訓、教學研究、遠程培訓等方面,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非常少。2011年9月工作室成立課題研究之初,百度搜索結果顯示,關于菜單式在中小學教學方面的應用的論文僅6篇,目前百度搜索“菜單式教學”,2012年之后的論文共250篇,但關于中小學教學方面的僅9篇,其中有3篇是我們工作室成員撰寫的。
我們的傳統(tǒng)思維習慣一直存在,很多人都擔心,如果上課老師不講、少講的話,學生學不好怎么辦?因此很多老師上課就是一個人講,把自己認為應該講的東西講全、講透,全然不顧學生究竟學會了多少,會學了沒有。其實,最省心省力的教學方式就是一個人講的方式,目前,絕大多數(shù)老師都存在惰性,而菜單式教學可以讓教師減少惰性,提高其駕馭課堂的能力。
當前教學效率低下,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等問題存在的重要原因就是教師課堂上不能根據(jù)學生的喜好來做菜定飯,而是無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學習的需要,有什么原料就做什么菜,做出來的菜都是千篇一律的,久而久之,學生感到乏味,課堂的教學效率就自然低下。菜單式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實現(xiàn)個性化的教與學,對學生生物學素養(yǎng)的提高具有現(xiàn)實的意義和價值。
作為現(xiàn)代課堂模式的經(jīng)典代表,凱洛夫的“五環(huán)節(jié)”課堂模式,即“組織教學—復習舊課—講授新知—練習鞏固—布置作業(yè)”,已被廣大教師潛移默化為課堂教學的習慣。該模式的特點:其一,以教師為中心;其二,以教師講授為主;其三,“先教后學”。教學模式是指導教學活動的一種計劃或范型,是教學過程的結構性表述。重新建構新的課堂模式,把“以教為主,先講后練”的教學模式轉(zhuǎn)變?yōu)椤耙詫W為主,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教學模式,是理想課堂面臨的首要任務。菜單式教學就是要探究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各種模式,可以根據(jù)生物教學的課型嘗試不同的教學模式,如新課教學、復習課教學、試卷講評課教學、實驗課教學等等,總結出菜單式教學的范式,使生物老師有“?!笨梢溃虒W有法,進而達到教無定法的境界。
菜單式教學遵循因材施教原則,理論支撐有:合作學習理論、主體教育理論、建構主義理論、自我效能感理論、多元智能理論等等。
自2011年9月工作室成立至今,“菜單式教學”跟幼苗一樣,一直在慢慢生長著,下面是我們菜單式教學研究過程中的幾個重要的生長點。
工作室第三次活動以“探索菜單式教學模式的發(fā)展及其應用”為主題,分別由我和萬老師各開設一節(jié)研究課。我上的是試卷講評課,萬老師上的是新授課。試卷講評課是由學生自主學習討論后開出菜單,教師整合,小組討論,師生共同解決。新授課是由老師根據(jù)課標提供菜單,讓學生自主學習討論,教師整合,共同解決,學生不理解的知識再要求教師在課堂上幫助解決,對于學生可以自己理解和掌握的知識教師則無需過多強調(diào)。這兩節(jié)課不僅探索了菜單呈現(xiàn)的方式,也詮釋了菜單式教學因材施教的原則。
工作室成員對“菜單式教學”進行了很多嘗試,開設了各種類型的公開課、探究課、研討課,大家都把自己對菜單式的理解呈現(xiàn)在課堂中。大家一致認為不論是哪種方式,應用于哪一類課堂,菜單式教學都能明顯激起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熱情,提升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課堂的效率。
工作室舉行了多次閱讀分享、沙龍研討、專家講座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我們界定了菜單式教學的定義,總結了菜單式教學的五項策略,“菜單式教學”課堂的基本元素,菜單式教學的教學模式。
1.“菜單式教學”概念
“菜單式教學”是在學生自學基礎上的預約式的“點菜式”學習。它以模式為驅(qū)動,以診斷菜單、進階菜單、反饋菜單為統(tǒng)領,以小組合作學習為抓手,以自主、合作、探究為本質(zhì),以“三維目標”為目標,以因材施教為原則的一種高效教學模式。
2.“菜單式教學”的五項策略
(1)預習先行,先學后“交”,教師全程參與診斷菜單的預習討論。實現(xiàn)兩個前置:學習前置和問題前置。(2)教學從“學情——診斷菜單”調(diào)查開始,根據(jù)“診斷菜單”編制進階菜單,設置教學環(huán)節(jié),以學定教。(3)注重當堂糾錯,及時矯正反饋菜單,做到堂堂清。(4)注重對抗質(zhì)疑,落實小組評價。(5)課后盡可能實現(xiàn)“零作業(yè)”。
3.“菜單式教學”課堂的基本元素
(1)核心理念:自主、合作、探究;(2)技術支撐:菜單式教學模式——通過展示實現(xiàn)交流,通過糾錯實現(xiàn)落實,通過點撥實現(xiàn)提升,通過開放實現(xiàn)拓展;(3)學習方式:小組學習——獨學、對學、群學、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對抗質(zhì)疑;(4)教學抓手:診斷菜單,進階菜單,反饋菜單——學生學習的路線和方向盤;(5)教學目標:通過“三維”目標的落實,致力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4.菜單式教學的教學模式
(1)預習診斷階段:教師預先編制提供診斷菜單,學生自主預習并討論診斷菜單,教師必須參與小組討論,盡可能為學生提供各種資源并進行引導。在預習診斷課中教師要敢于放手,實現(xiàn)學生的資源共享,“兵教兵”“兵練兵”“兵帶兵”“兵教官”“官教兵”。通過預習診斷課讓50%的學生通過自學掌握50%的問題,然后通過學生小組合作交流、教師指導讓70%的學生掌握70%的問題,初步建構知識結構。
(2)展示反饋階段,展示:解決學習內(nèi)驅(qū)力的“金鑰匙”。教師根據(jù)批改學生的診斷菜單和學生在診斷菜單中提出的問題,重新整合成進階菜單,引導小組進一步討論交流展示。展示診斷菜單中的“普遍性”問題,具有“代表性”的問題,一般主張由學習較弱的學生多發(fā)言多展示,當然對展示的內(nèi)容教師要學會取舍,太難和太易的都不作為展示內(nèi)容。
反饋:反饋菜單落實效益,通過反饋菜單檢查目標達成情況,這也是對學習目標的回歸性檢測。在考試制度未被取消的前提下,任何教學都必須滿足兩個要求:學生的需要和考試的需要。反饋既是當堂達標,又是教師對知識的提煉、拓展和升華。
時間劃分:根據(jù)教材和課程標準,結合學情需要一般以2課時、3課時、4課時循環(huán)小單元為單位。
對學生,我們制定了以傳統(tǒng)紙質(zhì)測試為主的多角度、多方式的評價方式,菜單式教學的效果主要通過學生反饋菜單成績、期中、期末考試成績的方式來體現(xiàn)。同時我們設計了“學生組間評價標準”對學生加強過程性評價,這對增強學生合作的積極性和獨立學習的主動性確實帶來了一定的效果,但這種評價方式的合理性還有待研究。
對教師,我們制定了菜單式教學評價標準,但試行結果證明有很多指標還不合理,而且有些指標操作起來也比較麻煩,有待繼續(xù)修改和完善。
菜單式教學一般至少需要兩課的教學時間為一次循環(huán)實施教學,即給學生一節(jié)課的時間完成診斷菜單上的相關內(nèi)容并提出自己的困惑,教師利用課后時間批改,二次備課整合出進階菜單。第二節(jié)課完成對進階菜單和反饋菜單的展示、交流、反饋。這就要求參與聽課的老師要連續(xù)聽兩節(jié)課,而且公開課和各種評優(yōu)課都是一課時,這給菜單式教學的完整展示并推廣帶來一定的難度。其實學生預習診斷課教師如何組織,如何實施恰恰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如何上好預習診斷課也是我們急需研究解決的一個問題。同時診斷菜單和反饋菜單的編制、進階菜單的整合大大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這也為菜單式教學的推廣帶來一定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