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嘉欣
張家口市第一中學(xué)
《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一首帶有自傳性質(zhì)的長篇政治抒情詩。全詩共三百七十多句,將近兩千五百字。這首長詩,大致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詩人首先自敘家世生平,以及自己曲折的政治經(jīng)歷和偉大的政治理想。但是,在政治理想還未實現(xiàn)的情況下,就由于小人的誣陷和君王的動搖多變,使自己蒙冤受屈。在理想和現(xiàn)實的尖銳沖突下,屈原表示“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即使付出生命代價,我也不會改變我的理想,不會動搖我的追求。第二部分采用比喻和象征手法,描述了屈原流落在外,先后兩次“上下求索”的過程。那么,《離騷》這首長篇政治抒情詩,是屈原在什么樣的背景下完成的?又表達了他怎樣的思想感情呢?
一般認為,《離騷》是屈原被流放漢北時寫的。在屈原的一生中,曾經(jīng)先后兩次被流放:第一次是被楚懷王流放漢北,第二次是被楚頃襄王流放江南。楚懷王執(zhí)政的初期,在懷王的支持下,屈原開始在楚國進行改革,對內(nèi)舉賢任能,對外聯(lián)齊抗秦,使楚國一度出現(xiàn)國富兵強、威震諸侯的局面。但是,屈原的改革,卻遭到了楚國上層貴族的反對。楚國的上層貴族之所以反對改革,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屈原從國家利益出發(fā),取消了貴族的一部分待遇,然后把這些錢用于軍隊的裝備上,這就觸動了貴族們的利益;其次,是因為屈原年紀輕輕,就被懷王重用,又引起一些權(quán)貴的嫉妒。所以,以上官大夫靳尚、令尹子蘭為首的大貴族,就經(jīng)常在懷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使懷王漸漸疏遠了屈原,并解除了他左徒(相當于現(xiàn)在的外交部長)的職務(wù)。之后,可能是在楚懷王二十五年,秦楚“黃棘會盟”后,為了取悅秦國,懷王將主張聯(lián)齊抗秦的屈原流放到漢北。流放漢北之后,屈原處于非常艱難而孤立的境地:一方面,他忍受著懷王的誤解和疏遠,另一方面,楚國那些曾經(jīng)支持他改革的人,在保守派貴族的威逼利誘下,都紛紛背叛了他。在這種情況下,屈原在楚國進行改革、最終統(tǒng)一中國的政治理想,恐怕很難有機會實現(xiàn)了。由于心情苦悶而絕望,又無人訴說,就寫下了《離騷》這首長篇政治抒情詩。
關(guān)于“離騷”的題意,主要有兩種解釋:第一種是司馬遷的解釋。司馬遷在《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說:“《離騷》者,猶離憂也?!边@里的“離”,是“遭受”的意思。司馬遷認為,“離騷”,是屈原遭受憂患的時候,寫的一首長篇政治抒情詩。第二種是東漢著名文學(xué)家王逸的解釋。王逸在《楚辭章句》中說:“離,別也;騷,愁也。”他認為,“離騷”是屈原抒發(fā)離別時的憂愁。
關(guān)于這兩種解釋,一般認為,司馬遷的說法更可信。首先,是因為司馬遷距離屈原生活的年代(戰(zhàn)國晚期)比較近,還不到兩百年;其次,是因為《離騷》是屈原被上官大夫等人誣陷,被楚懷王罷官免職,離開郢都、流放漢北時寫的,那么,我們把“離騷”理解為“遭受憂患”時所作之詞,是比較符合當時的實際情況的。
《離騷》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非常復(fù)雜,大致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在《離騷》中,屈原反復(fù)訴說著自己對祖國的熱愛,并對楚懷王提出了許多的忠告和希望。他說:“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他語重心長地對楚懷王說,我經(jīng)常想到草木到了秋天會飄零凋落,所以君王你也會逐漸衰老的。你何不趁著年富力強拋棄楚國舊的習(xí)俗,改革楚國的政治制度呢?
屈原的忠君愛國之情,還表現(xiàn)在他對楚國現(xiàn)實的關(guān)注、對楚國命運的擔憂上。他說:“彼堯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紂之猖披兮,夫唯捷徑以窘步。唯夫黨人之偷樂兮,路幽昧以險隘。豈余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他勸諫楚懷王,要向堯舜那樣的明君學(xué)習(xí);不要像歷代的昏君那樣,只貪圖捷徑,而不顧嚴重的后果。他還憤怒地譴責朝中那些結(jié)黨營私的小人,說他們貪圖享樂,致使國家的前途黑暗而危險。最后,屈原說,難道我害怕招災(zāi)惹禍嗎?我不怕!我只是擔心國家的前途,國家的危亡。
其實,在戰(zhàn)國時期,人們的國家觀念普遍還是比較淡薄的。大多數(shù)人是朝秦暮楚,這個國家不用我,我就到別的國家去做官,去實現(xiàn)我的政治理想。不僅蘇秦、張儀等縱橫家是如此,就是儒家的孔子,也是魯國不用我,我就周游列國,到別的國家尋求發(fā)展的機會。另外,像孟子、荀子、韓非子等等,都是如此。像屈原這樣對祖國感情這么深厚的人,還是比較少見的。屈原的忠君愛國之情,其實是和他的宗族感情連在一起的。屈原的先祖,是春秋初期楚國國君楚武王熊通之子屈暇,因被封在“屈”這個地方,就以“屈”為氏。所以,屈原和楚懷王是同宗同族,是楚國的同姓貴族。對屈原來說,國就是家,家就是國,楚國和楚王的安危,實際上關(guān)系到他的家族的安危。所以,屈原對楚國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即使最后投江自盡,以身殉國,他也不愿離開自己的祖國。
所謂的美政理想,就是美好的政治理想。屈原的政治理想,簡單地說,就是要在楚國進行全面的改革,改掉楚國政治上的種種弊端,使楚國國富兵強,最后,由楚國來統(tǒng)一六國。
改革要想成功,就必須得有明君和賢臣,實行明君賢臣的政治。只有明君和賢臣都具備了(兩美必合),國家才會有前途。
什么樣的國君才是明君呢?屈原認為,作為明君,首先應(yīng)該有著高尚的品德,而且只有那些有著高尚品德的國君,才能長久的統(tǒng)治天下。他在《離騷》中說:“皇天無私阿兮,覽民德焉錯輔?!睙o私阿,就是公正無私;民德,就是人的品德。他說,上天是公正無私的,看到有著高尚品德的人才給予扶持。他又說:“夫孰非義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非義,即不講道義;非善,就是心地不善良;可服,是“能使人歸順”的意思。即哪位國君不義能統(tǒng)治天下?哪位國君不善能使人歸順呢?
另外,屈原認為,作為明君還應(yīng)該能選賢任能,罷黜奸佞。他在詩中稱贊商湯和夏禹“舉賢而授能兮,循繩墨而不頗?!币灾S諫楚懷王?!芭e賢而授能兮,循繩墨而不頗”,翻譯過來就是“推舉賢者并任用有才能的人,遵循法度一點也不偏頗”。
通過以上這些詩句,我們就能看出,屈原明顯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響,在政治上,他強調(diào)“明君賢臣”的政治,強調(diào)“以德治國”、“舉賢任能”。同時,他還受到了法家思想的影響,主張改革法度、依法治國。
在漢北流亡期間,屈原的內(nèi)心是矛盾的、苦悶的。矛盾苦悶的根本原因,是他一直在“去”和“留”之間選擇和徘徊。楚國的黑暗現(xiàn)實,以及懷王的不信任,使他產(chǎn)生了離開楚國的想法。于是,他四方周游、上下求索,想要尋找一個和自己志同道合的明君,從而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理想。最后,他將目光投向了西方,他在詩中寫道:“指西海以為期”。
屈原雖然沒有明說“西海”具體指哪個國家,但是,我們知道,在戰(zhàn)國時期,只有一個國家在西方,那就是秦國。到了戰(zhàn)國晚期,統(tǒng)一的趨勢漸漸明朗,東方六國將被秦國吞并,這已經(jīng)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屈原當然也看到了這個趨勢。所以,他準備到秦國,去施展自己的政治才華。而且,屈原“一統(tǒng)天下”的政治理想,恐怕也只有在秦國才能實現(xiàn)。
但是,當他駕著長龍、向西方飛騰的時候,忽然瞥見了自己的故鄉(xiāng),對祖國的眷戀,又立刻粉碎了他到西方去的幻想。當然,屈原最終沒有離開楚國,也不僅僅是因為對楚國的眷戀,他當時的心情應(yīng)該是非常復(fù)雜的:我們可以設(shè)想,如果他去了秦國,得到秦王的重用,就必然得幫著秦國攻打楚國,進而消滅楚國,這對于屈原來說,絕對是不可能的事。所以,他最終只能忍辱含垢、留在這個已經(jīng)將他拋棄的祖國。祖國已經(jīng)將他拋棄了,而他卻還眷戀著祖國。這就是屈原悲劇的根源。
留在楚國,使屈原感到屈辱,感到絕望,他的政治理想恐怕也很難實現(xiàn);離開楚國、投奔秦國,他又于心不忍。那么,他能走的也只有一條路了,那就是在楚國面臨危難之際以身殉國,以身殉自己的理想。所以,在《離騷》的結(jié)尾,屈原說:“既莫足與為美政兮,吾將從彭咸之所居?!蓖跻菰凇冻o章句》說:“彭咸,殷賢大夫,諫其君不聽,自投水而死?!迸硐淌且笊痰囊粋€賢臣,曾經(jīng)勸諫過商紂王。因為商紂王不聽,就投水自盡,以死相諫。可見,早在流放漢北期間,屈原已經(jīng)準備在必要的時候,效法彭咸,用自己的生命,向昏庸的楚王和黑暗的現(xiàn)實提出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