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戀花
摘要:美術教學要適當跨界,讓學生受到藝術的熏陶和文化的浸潤??缃?,要求教師認真研讀課改專著、各種類型的教學論著以及與美術教育相關的論著等,不斷夯實積淀;需要打通美術學科與其他學科的相通之處,讓美術教學呈現(xiàn)新氣象。
關鍵詞:跨界 美術教學 積淀 不同學科
在“跨界”與“融合”正被越來越多的教育人認可和實踐的當下,美術教師理應深刻地認識到,美術教育不僅飽含著豐富的藝術內涵,而且蘊含著豐富的人文內涵;美術教學要適當跨界,讓學生受到藝術的熏陶和文化的浸潤。
一、跨界,立足教師積淀
美術教學的跨界,要求美術教師認真研讀課改專著,以全新的視角審視美術課程,具備運用多學科知識解決美術學科問題的能力;要求美術教師研讀各種類型的教學論著,具備站在一定高度審視教學現(xiàn)狀、靈活調整教學方法的素養(yǎng),勝任新形勢下美術教育的重任;要求美術教師認真研讀與美術教育相關的論著,具備包括繪畫技能、美術理論在內的融通古今、融匯中西的文化積淀,為有效跨界打下堅實基礎。落實到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在每一課的教學中進行有意識的積淀。
教學蘇少版小學美術五年級下冊《青銅藝術》一課,我打算先自主創(chuàng)作一幅作品《永遠的青銅》,畫面主體是一尊鼎。但對于鼎的顏色、鼎上的文字用什么字體、鼎有哪些形狀等問題,我都不是很了解,而這些都是創(chuàng)作前應該關注的內容。對此,我跨界研讀歷史著作,知道了“青銅器”名稱的由來;知道了青銅器以鼎為代表,樂器以鐘為代表,都是財富、地位和權利的象征;知道了現(xiàn)存的許多著名青銅器,如司母戊鼎、毛公鼎等,件件精美,莊重威嚴,彰顯著鎮(zhèn)定、從容的氣度……另外,我還跨界研究書法,知道鼎上呈現(xiàn)的文字應該是鐘鼎文,它保留了甲骨文原始、圖畫性強的形態(tài);字體結構疏密相間,比甲骨文方正整齊;筆畫分布均勻對稱,比甲骨文粗;總體看來,字體雍容厚重,用筆圓潤精美、玲瓏敦厚、清晰流暢、秀麗靈巧;字形較有規(guī)律性,比較講究章法……這些跨界研究,給了我極大的創(chuàng)作啟發(fā),讓我創(chuàng)作出了一幅極富文化氣息的作品。教學中,我用極有說服力的作品進行引導,帶著學生欣賞青銅器的厚重莊嚴,探究先民的智慧和積淀,感受鐘鼎文化的博大與精深……教學效果非常好。
蘇少版小學美術教材中的很多篇目都有跨界的需求。如《穿穿編編》《各式各樣的椅子》《玉石文化》《船》《美麗的園林》等課的教學,僅靠師生“畫畫”推進,效果是微乎其微的,但如果教師勇于跨界,有意識地研讀有關服飾、家具、民俗、建筑、園林等的文史資料,不斷厚實積淀,教學效果則定然不同。
二、跨界,指向不同學科
美術學科的綜合性極強,與語文、數(shù)學、科學、音樂、體育等各學科在教學內容、作品主題、涉及背景等方面都有密切聯(lián)系。讓美術教學與其他學科有機融合,能讓美術教學柳暗花明又一村。下面以美術學科與語文、音樂學科的融合為例進行說明。
(一)與語文學科融合
美術與語文有著極為密切的聯(lián)系。美術史上,根據經典詩詞意境創(chuàng)作的美術作品不勝枚舉,且自古以來許多畫家不但畫藝高超,還能詩善文。將美術學科與語文學科有機融合,能夠大大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提升教學效率。
蘇少版小學美術五年級下冊《詩配畫》一課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為古詩配畫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和藝術情感,讓學生了解文學語言和繪畫之間的聯(lián)系。教學中,我以古詩《登鸛雀樓》為例,抓住詩中呈現(xiàn)的事物“白日”“黃河”以及“樓閣”進行創(chuàng)作,用水墨造型的點、線、面等繪畫語言,表達詩歌的相關意境。由此,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被點燃,開始有意識地用各具特色的畫面描繪自己學過的古詩詞。之后,還有學生意猶未盡,提出為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的《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一課配插圖。在繪制司馬遷寫作的畫面時,有學生提問:“課文說‘他……攤開光潔平滑的竹簡,在上面寫下一行行工整的隸字,司馬遷究竟寫了什么內容?”對此,我和學生一起找來白話文的《史記》,閱讀相關的小故事;之后,又和學生搜集交流理解《史記》中的一些名句。由此,學生繪制插圖時便對畫面中“竹簡”上寫了些什么文字有了底,呈現(xiàn)出的美術作品也很有文化底蘊。之后,我遴選了一些配圖作品張貼在學校的櫥窗里,得到了很多師生的稱贊??梢姡瑢⒚佬g學科與語文學科有機融合,不僅是跨界教學的體現(xiàn),更是師生人文素養(yǎng)歷練的過程。
(二)與音樂學科融合
音樂學科與美術學科的性質不同,但它們之間也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往深處看,色彩是看得見的聲音,聲音是聽得見的色彩;音樂節(jié)奏的舒緩與緊湊、速度的快與慢、情感的激昂與壓抑,正如畫作中繽紛的色彩。
教學蘇少版小學美術六年級下冊《水墨園林》一課,在學生動手創(chuàng)作“美麗的園林”水墨畫時,我適時播放笛子獨奏曲《姑蘇行》。伴隨著優(yōu)美的音樂,學生自由想象創(chuàng)作,情緒高昂,信心十足,靈活地將音樂呈現(xiàn)的意境融人了創(chuàng)作,使得作品內容豐富、精彩紛呈,給大家都帶來了意外的驚喜。音樂教學與美術教學的有效融合,自能為美術教學帶來新氣象。
跨界是美術教師成長的有效路徑,必將給美術教學帶來別樣的精彩。在這條探索之路上,我們有必要進行更深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