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寧
恍然之間,竟然已在這條街上生活了18年了!在中國,單位就是樹根子,職工就是冠頂滋生的葉片。并東街2號,我單位的地址,郵編030012,這是我報到之初便銘記于心的數(shù)字。不知道它們算不算我的生命密碼的一部分,它們反復出現(xiàn)在我的郵件上、名片上、社交短信上、通信地址上……在某種意義上,它們反復強調了我,強調了我在這個紛繁而寬闊的世界上的坐標位置。
18年前,這條街的路面分為兩部分:東半段是水泥鋪就,西半段是柏油路。這讓初來乍到的我,詫異了很久。聽本街上老住戶說,原本都是水泥路面,上世紀五十年代就鋪成了,到八十年代,位于西街口南側的剛玉塑料廠擴建改造,這西半截路面就順勢施工改換成了柏油馬路。原來如此。路的確不好走,水泥路面和柏油路面的銜接處似乎有深仇大恨,橫亙著一道危機四伏的裂隙,機動車至此均會發(fā)出一聲轟鳴,像被一顆榴彈擊中了似的,越大型的車,其震響效果越恐怖;自行車如果自東向西而來,因為是東高西低的地勢,到這里又沒能及時剎閘減速的話,往往會突然蹦起來,再像個破紙箱子一般掉落下去。不少騎車人栽倒于此,車翻人趴,有的甚至要被送往醫(yī)院。
據(jù)我觀察,一條街的氣質和格調,跟這條街上坐落的單位關系密切。解放路喧囂,市井氣息濃厚,沿街幾乎沒有什么重要的機關單位;新建北路靜謐整潔,市政府、水利廳、市日報大廈佇立街邊。而并東街上,除了我所在的單位,再能數(shù)得上的,只有煙草公司了。夏天的傍晚時分,倘若天清氣朗,無風亦無雨,絲絲縷縷的烤煙草的芳香便彌散在街道的半空中,久久盤旋。那是一種穿肺入喉的淡藍色香味,煙民們應該有福了。那個時刻,日班里最后一鍋金燦燦的烤煙絲出爐了,伴隨著熱騰騰翻滾的水蒸氣,煙草那獨特的醇厚氣息開始肆無忌憚地招搖,似乎在提示某些人:晚餐之外,還能享用幾支“靈魂的炊煙”。
迄今為止,我都沒有機會走進這個卷煙廠,一睹它內部生產流程的真實面目。關于煙草和卷煙的制造,均源自我的想象。那是一片禁區(qū),門禁森嚴,據(jù)傳說,廠里職工下班離廠前,都要接受隨身物品檢查,類似于鑄幣廠或金銀礦場。畢竟么,市場上的煙價只漲不降,名煙好煙更是價格不菲。幾年前,并東街徹底改造之前,卷煙廠大門口,每到周末,都有十幾個專營“白皮煙”的游動小販,屁股下一個馬扎,胸口上一個帆布大軍挎,懂行道的煙民都曉得:從他們手里能買到低于市價二到三成的“紅梅”“昆湖”或“大重九”。煙盒一律沒有商標和字碼,純白皮盒,按整條賣,而且一口價。煙民都管這叫“內部煙”,是煙廠職工的變相福利品,職工有的自己抽了,有的送人了,有的便賣掉換些小錢花。
除了卷煙廠,順帶說說剛玉塑料公司。它位于西街口南側,平時安安靜靜的,樣子很平庸,只是不時有些刺鼻的有機化學氣味隨風飏布,街面上的行人、周遭的住戶們,也見怪不怪。那時,空氣質量啊、pm2.5啊、揚塵啊,這些名詞幾乎少有人念叨。剛玉塑料廠內熱火朝天的生產活動,那是常態(tài),那是市場繁榮和經濟快速增長的鮮明映射。廠區(qū)里面很雜亂,廠房都是灰磚水泥板的直筒簡易房,路面坑洼破碎,工人迎面走來,人人一身撲鼻的辛辣味兒。它有個職工大澡堂,對外開放營業(yè),可以泡澡搓全身,不到十塊錢,我差不多每周光顧一次,所以對它里面的情況還算比較熟悉。
大樹底下好乘涼。沿街有不少塑料制品的批發(fā)小門市,塑料桶、塑料盆等林林總總,這些小門市老板一般都同時通曉塑料板材的切焊技術,能按照顧客的尺碼要求定制水箱———一種預設進出水管口的塑料蓄水容器。2003年我裝修新房時,一個朋友極力建議我在衛(wèi)生間頂棚里一定要安設一臺這樣的水箱。“等停水停電了,你就知道它的好處了!”朋友當時這么跟我說。聽人勸吃飽飯,我依計而行,裝了一個超大號的塑料水箱,可事實證明,“好處”幾乎為零:一是停水概率很低,二是水箱里儲水時間一長,水質堪憂。
這些批發(fā)、定制塑料生活用品的小門市,主要集中在并東街西半段的南側,也就是剛玉塑料公司的邊緣地帶,租用這一片沿街居民樓房的底層房舍,破窗為戶,立牌為商,一度生意曾非常紅火,儼然有全市塑料制品批發(fā)中心的發(fā)展勢頭。店主們習慣性地把店里的各種塑料商品從店門口一直鋪展到人行便道上,五花八門的產品,共同放射著塑料所特有的光彩和氣息,老遠望過去,那一段馬路邊上斑斕五彩,熱烈而膨脹,倒也是并東街的一景。與此相對應的,是并東街東半段的北側,一長溜五金電料批發(fā)的小門臉兒,螺絲、螺口、量具、刃具、PVC管、管鉗、扳手、水龍頭、密封帶、鋼釘、氣壓泵……街西頭那些經營塑料制品的以本市土著人為主,街東頭這些經營五金產品的則以南方人為主,尤以浙江人居多。一般是夫妻店,女人站攔柜,男人跑業(yè)務。這些南方女人,無論容貌妍媸,一律膚白,鼻頭尖細,講起話來語速快,嗓音顫顫悠悠,腔調也曲里拐彎的?!昂昧撕昧?,就這個價格賣給你好了;我是沒有賺頭的,下次多來照顧照顧我好了?!边@幾句話是她們的常用語。在這條街上日子久了,她們的普通話長進不少,顧客進門,就繃著舌頭用那種半生不熟的當?shù)卦拺?,一轉臉和自己男人搭腔,立刻原形畢露,軟語鶯鶯,似碎玉傾灑。據(jù)我觀察,每個夏日傍晚,應該是他們這些外鄉(xiāng)人一天里最愜意自得的一段時光:女人燒幾盤小菜,展開一張折疊小桌,就在店門口的便道邊,一家人圍聚晚餐。男人喝幾杯小酒,女人捧著白米飯,年幼的孩子們胡亂吃幾口飯菜,便與鄰家小朋友竄在一起瘋玩。他們的菜碟里必有一樣魚蝦,一樣白灼青菜,色形很規(guī)整,想來味道亦甚佳?!叭松谑?,一定要吃好的啦?!边@也是他們的一句口頭禪。
并東街中段路北是黃河藝校,該校東邊,有座公共衛(wèi)生間,在其左側,是一條寬不足3米的幽深巷道,誰能想到,在整個夏日里,一到夜幕降臨,這里便成了整條街上最“繁華”的燒烤一條“巷”。啤酒、烤串在蒸騰的煙霧中傳遞,一張張街邊臨時小桌上的情侶私語、朋友交談,匯聚成巷道里的人間喧嘩,各種肉類和蔬菜,在炭火的高溫助力下,爆發(fā)出奇妙的交融氣浪,再借著晚風輻射而去,周遭百米之內,猝不及防之間,已經洗劫了每個路人的鼻腔和味蕾。這里生意最紅火的那段時期,燒烤攤點多達七八家,明亮的燈火,近似狂歡的“擼串”場景,曾經將本市電視臺的一個欄目組吸引了過來,應該叫“食在龍城”欄目,其主持人是個超級大胖子,自詡是吃貨和美食家的有機復合體。在攝像鏡頭中他邊做現(xiàn)場報道,邊逐攤“擼串”品嘗評點,最后得出一個結論:論口感、味道、性價比,當屬伊斯蘭那家的烤串首屈一指。對于他的這個結論,我非常贊同。我一度也是這里的???。我重點關注了一個老婦。她賣水煮毛豆和五香花生以及冰鎮(zhèn)啤酒,她是這條街上的老住戶,她還兼職旁邊那座公共衛(wèi)生間的清掃管理工作,她的啤酒存貨,就儲藏在那個“衛(wèi)生間”里。她的生存毅力、她的沉默寡言、她在食攤間的穿梭和背影,深深吸引了我。后來,我寫過一篇小說,題目叫《風水》,里面的女主人公基本上就是以她為原型的。
這么說吧,晚上的并東街要比白天的并東街熱鬧許多,也更像一條市井的街,尤其是整個夏天里。
并東街東連建設南路,西通并州北路,而后面提到的這兩條大馬路,在本市市區(qū)赫赫有名,都是勾連城區(qū)南北的重要通衢大道,白天里,車水馬龍,喧囂塵上。而一旦拐進并東街里,感覺驟然清靜一大截兒。緣何如此呢?以我個人見解:整條街上,商戶門臉不少,大型商場卻無。沿街的兩行刺槐樹,雖不算高大,但整齊而旺盛,夏天枝葉婆娑,秋季紅黃翻滾,不至初冬,眼中總有完整的樹形樹影,從街道上走過,也是可以不時找到一點雅致的況味來的。
對于并東街來說,真正意義上的改頭換面,大概起始于2009年。
首先是整條道路的拓寬和改造:東段的水泥路面與西段的柏油路面終于渾然一體,彼此交融了,路面寬度也從之前的雙向四車道提升為雙向六車道。其次,剛玉塑料公司整體搬遷走了,它龐大的身影甫一騰開,留下了一片相當開闊的廢墟;不久之后,便由中正地產公司接手建設。陸陸續(xù)續(xù)的幾年間,一幢幢現(xiàn)代化高檔住宅樓盤拔地而起。十字路口的臨街拐角地帶,建起了一整套商業(yè)化配套設施:鱗次櫛比的商戶門臉,加時尚個性的休閑小廣場,以及玻璃鋼外立面的電梯式過街天橋,名號曰“中正天街”。往昔雜亂陳舊的并東街西街口,像被施了魔法一般,煥然五彩,熠熠生輝。每每夜幕四合、華燈初上之時,這里仍是人流熙攘,喧聲盈耳,霓虹閃爍,熱火朝天,若從不遠處望過去,亞賽一座夢幻小城堡。
還有,沿著并東街南北兩側的小街小巷子,這些年來也都先先后后地進行了改造,其中最顯著的就是東崗路了,那條路面,拓寬了足足三倍!從前一遇陰雨天氣,便滿地狼藉、污泥濁水的艱難巷道,終于不復存在了!
當年那個躋身于公共衛(wèi)生間旁側狹窄巷道內的燒烤攤點,早已銷聲匿跡,蕩無蹤影了。哦,那些瀟灑食客的喧嘩,那些冰鎮(zhèn)啤酒,那些油滋滋的烤串,那些滑膩膩的竹簽子、鋼釬子,那些拋擲滿地的廢棄餐巾紙,那一股股隨風飄灑的炭火濃煙,都已散了去了遠了……還有那個跛著一條老腿售賣水煮毛豆和五香花生的老婦,現(xiàn)如今,你還安好嗎?你的一箱箱冰鎮(zhèn)啤酒,早已搬出了公共衛(wèi)生間吧?
時至今日,并東街東口的升級改造仍在進展當中。原屬省汽運公司的那七八棟五六層高的預制板結構居民樓,均已被列為陳舊的危樓,拆遷和重建勢在必行。施工圍擋已經一段段地逐漸豎立了起來。那些浙江外鄉(xiāng)人,那些當初租住在這些“危樓”底層經營五金電料的客商們,一家一家的,正在悄悄地搬遷離去,最終,他們也會分散遠遁。也或許,他們會更生出一派新的妝容,再次重新融匯進我們每個人身后這座越來越英姿勃勃、越來越寬廣磅礴的大都市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