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琴
摘 要: 相信每一名兒童,讓他們盡情的去表現(xiàn)自我,這是建立幼兒自信心的重要的手段。注重兒童的個性發(fā)展,教師應努力把兒童培養(yǎng)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為讓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而努力。舞蹈教學有利于孩子各方面的發(fā)展,我們應利用舞蹈教學使每位學生更加健康快樂的成長。
關鍵詞: 舞蹈;審美能力;體能;意志品質;合作意識
【中圖分類號】 G613.7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2236-1879(2018)14-0169-01
每個人的成長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自信、自強、自立更是一個人獲得成功的必要條件。相信每一名兒童,讓他們盡情的去表現(xiàn)自我,這是建立幼兒自信心的重要的手段。注重兒童的個性發(fā)展,每個幼兒教師都在為把他們培養(yǎng)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而努力,為讓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而努力。我認為舞蹈教學就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獨立性、自強心。
我們總是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兒童總是通過別人的眼睛認識自我,依靠自己心目中權威人物來評價自己,討人喜歡并對自己充滿信心。因此,在舞蹈教學中教師不要對孩子說:“你不行?!薄澳悴皇沁@塊料!”應充滿愛心的鼓勵每一個孩子,多用“你真棒!”“你是最好的”這樣的語言。其次應盡可能的利用隊形調換方式,讓每名兒童都能站在第一排,在鏡子前認識自我、展示自我?;蛘咛峁┙o每名兒童當“小老師”的機會。對能力弱的孩子,可先請他同其他人一起做示范,并及時給他鼓勵,讓他有信心單獨表演,讓他感受到自己的能力,體會到教師的信任、贊賞與期望,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一、舞蹈教學可以提高兒童的審美能力
美育即審美能力、審美思想的培養(yǎng)過程,是建造健康審美心理結構的過程。它不僅會直接影響人的情感與理智、精神與道德,還有助于人的智力開發(fā)和身心的健康成長,對促進兒童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舞蹈是美的藝術,具有美的品位。它使人的精神生活變得更加充實美好,使人們的心靈變得更加高尚、純凈。兒童舞蹈教育從本質上說,是一項塑造“人”的工程。它通過優(yōu)美的音樂旋律、輕盈的舞姿、栩栩如生的舞蹈形象,陶冶了兒童美的心靈、培養(yǎng)了兒童的美好情感,這種持之以恒的美育教育,可以實現(xiàn)對孩子健康心靈的陶冶和人格的塑造,使他們的形體美、舉止美、行為美、人格美,使他們成為內心、外在俱美的人。
二、通過舞蹈教學增強兒童的體能,有助于兒童身體健美勻稱的發(fā)展
舞蹈首先是肢體的展現(xiàn),孩子們通過舞蹈基本功的學習和訓練,使自己的肢體更加協(xié)調靈活,體力和耐力不斷增強。少兒時期是孩子長身體的關鍵時期,形體訓練尤為重要。舞蹈訓練可以培養(yǎng)兒童正確的坐、立、行、走的姿態(tài),改正孩子容易形成的含胸駝背、端肩縮脖、內八字等不良體態(tài),同時還可以提高兒童身體的協(xié)調性、柔韌性、敏捷性、靈活性。研究表明,一個人取得成功的原因不在于智力,而在于他對超過的信心和潛能的發(fā)揮。平時多注重給不同發(fā)展水平的孩子創(chuàng)造施展“才華”的機會,這樣往往能調動他們心理中的積極因素,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要保護兒童稚嫩的自尊心,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他們超凡的自信心。它可以塑造美麗,增添魅力,鍛煉體力,磨練毅力,豐富想像力,舞出寶貝的氣質,我覺得讓孩子小時候學些舞蹈有許多好處。
三、舞蹈教學可培養(yǎng)兒童的吃苦精神和堅強的意志品質
意志是人們根據(jù)預定的某種目的去行動,并且自覺克服困難的心理過程。在兒童成長的過程中,意志的強弱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學習舞蹈并不是一兩天就能速見成效。兒童接受舞蹈訓練,往往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段,是一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對于身心狀態(tài)稚嫩的兒童來說,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漸漸培養(yǎng)孩子們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意志和毅力。今天的孩子多是獨生子女,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但是他們要成長,要經(jīng)受風雨的考驗,光做溫室里的花朵是不行的,通過舞蹈訓練培養(yǎng)孩子們堅忍不拔、吃苦耐勞的好品質,將會使他們一生受益無窮。
四、培養(yǎng)兒童的合作意識和協(xié)作向上的團隊精神
在兒童獨立性、個性很強的今天,兒童在一起互相合作的機會很少,培養(yǎng)兒童具有合作意識,有利于兒童在學會合作的過程中逐漸克服以自我為中心,養(yǎng)成一種協(xié)商合作、有利于他人、有利于自己的平等合理的親社會行為。在兒童之間營造一種團結友愛、互助合作的群體氛圍,增強兒童的社會適應性。沒有長年累月的集體訓練,很難養(yǎng)成兒童的合作觀念。舞蹈藝術要求充分展現(xiàn)個性,同時也十分強調協(xié)作互動精神。而集體訓練是舞蹈教學中重要的教育手段之一,群體性的教學方式,使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有意無意要時常注意個體與群體之間的協(xié)調關系。在舞蹈課上充分利用集體訓練的機會,讓兒童互相學習比較,相互促進激勵,有利于兒童自制力的發(fā)展。例如:我在排練男孩舞蹈《小松樹》時,班里有一個小朋友個性十足、異常淘氣,總是不按老師的要求做動作,不是慢半拍就是快半拍,還總是給其他的小朋友搗亂。但是這個孩子很聰明,接受能力和表現(xiàn)力都很強。于是我對癥下藥,請他幫助我給小朋友來排練小螞蟻抬大青蟲的舞段,在排練的過程中他逐漸明白了團結協(xié)作的重要性,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同伴之間形成默契,讓他感受到集體榮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