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傳慶
摘 要: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有了顯著提高,在國家提倡弘揚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同時,加強綜合藝術修養(yǎng)、提高人民群眾的文化藝術欣賞水平成為時代發(fā)展的新目標。本文從傳統(tǒng)鋼琴與現(xiàn)代鋼琴表演舞臺背景的不同視角進行分析,探究與鋼琴舞臺表演相關的視覺藝術,探索鋼琴多元化表演下如何提升演奏水平,旨在推動我國鋼琴演奏事業(yè)的發(fā)展。
關鍵詞:視聽藝術;幕布;虛擬背景;時空轉換;感染力
鋼琴素有“樂器之王”的美稱,其寬廣的音域、洪亮的聲音以及無與倫比的表現(xiàn)力使其歷經數(shù)百年而魅力不減。在傳統(tǒng)舞臺表演中,鋼琴無論是在獨奏、合奏還是伴奏中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樂器,其無與倫比的藝術表現(xiàn)力令觀眾為之傾倒。
今天,演藝科技的進步極大地推動了舞美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現(xiàn)代舞臺設計徹底顛覆了傳統(tǒng)的舞臺表現(xiàn)形式,其唯美的舞臺造型和充滿魅力的藝術設計常常令人目不暇給;充滿迷幻色彩的舞臺燈光為舞臺表演增添了無窮的藝術魅力,傳統(tǒng)鋼琴表演藝術帶給觀眾的是經典的聽覺享受,而現(xiàn)代鋼琴藝術表演帶給觀眾的更多的是令人震撼的視覺沖擊。
一、舞臺音畫的視聽語言
在現(xiàn)代傳媒語境中,視覺和聽覺有著各自獨立的藝術結構體系,視覺效果傳達給觀眾的是具象的直觀的真實感受,而聽覺帶給觀眾的是抽象的充滿遐想的感官刺激?;谖枧_表演的這種藝術形式而言,兩者不是獨立存在的,是有機地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從而構成了一種新的藝術形態(tài)。
在舞臺表演的視聽傳達藝術中,視聽音畫通常是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展開而不斷地變換主次關系的,如何使這種轉換帶給觀眾一種暗示和啟迪,繼而形成共鳴,是鋼琴演奏家始終不渝努力追求的目標。觀眾的鑒賞力水平決定了其群體對視聽藝術的欣賞層次,視點若能與富有寓意的音畫意境完美契合,觀眾便能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徜徉于藝術之海,盡享視聽的樂趣。
二、鋼琴表演的傳統(tǒng)視覺藝術
如何讓煢煢孑立的鋼琴表演在舞臺上不孤寂,使單調的演奏變得富有藝術魅力呢?答案是有的,它掌握在舞美設計師的手中,舞美設計師根據(jù)鋼琴表演曲目的曲風,對不同演奏風格的曲目設計出不同的舞臺背景。
(一)傳統(tǒng)幕布的視覺藝術
簡潔典雅的藝術風格是鋼琴獨奏音樂會常選的基調,幕布是古老的舞臺表演所傳承下來經久不衰的藝術裝備之一,眾多的幕布共同組合、分割,構建了不同的視覺空間,為道具擺放、場景轉換、人物更迭提供了時空轉換的便利,增強了表演的藝術氣息。當大幕慢慢拉開,意味著演出正式開始;當大幕徐徐閉合,意味著演出結束。
在演出中,舞臺幕布充滿了神秘的藝術感,是留給現(xiàn)代舞臺的文化歷史遺產,有著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時至今日,一切富有意義的活動的開始——尤言:“揭開了序幕”;而重大活動的結束——尤言:“落下了帷幕”。
傳統(tǒng)劇場的舞臺幕布配置大約有以下幕布組成:大幕、前沿橫簾幕、二道幕、三道幕、紗幕,側幕、橫條幕、天幕、星空幕等。
金絲絨是舞臺幕布制作的常用布料,經特殊工藝加工而成,自然垂度適中,懸掛有強烈的立體感,表面觸感柔順絲滑。朱紅或墨綠構成舞臺幕布的主打色,這種色調給人以莊重典雅的感覺,燈光照射下盡顯雍容華貴的本色;尤為適合舞臺布置,是裝扮舞臺、調動觀眾情緒、渲染現(xiàn)場氣氛的絕佳材料。
紗幕由半透明的輕薄材料制作而成,掛起給人以朦朧的感覺。借以燈光的照射,隱藏在紗幕后面的人物和空間時隱時現(xiàn),虛無縹緲,充滿了神秘之感,常用來表現(xiàn)虛擬、夢幻的場景。
“蝴蝶幕”是舞臺傳統(tǒng)鋼琴表演背景造型的優(yōu)選,在燈光下充滿了浪漫的藝術氣息。
(二)藝術效果案例
星空幕也是常見的富有藝術氣息的幕布,最早流行于歐美國家,近些年傳入國內,是由防火材質的黑色幕布配以LED燈管制作而成的背景幕。因為遠遠看去像星星在凌空閃爍,顧名思義稱作“星空幕”,其所表現(xiàn)的意境深邃、悠遠。在星空幕為背景的氛圍下欣賞鋼琴彈奏,很容易使人們浮想聯(lián)翩:浩瀚的宇宙充滿了神秘之感,靜謐的夜空繁星點點,曼妙的音樂從鋼琴家的指尖輕輕滑落,飄向遙遠的星空,隨著音樂旋律的轉換和節(jié)拍的起伏,我們的心緒不寧,在茫茫人海中,我們何嘗不像是廣闊宇宙中的一顆渺小的、孤獨的小星星呢,而正是這千千萬萬顆這樣的小星星匯聚成了浩瀚的星空,造就了迷人的夜色,這一切讓我們仿佛置身于浪漫的童話世界中,心中充滿了遐想,深深地為此陶醉。
三、跨越時空的現(xiàn)代視覺藝術
鋼琴表演是觀眾與鋼琴家最直接的對白藝術。日新月異的科技創(chuàng)新使虛擬舞臺背景的轉換變得快捷而實效,設計師可借助LED背屏、全息投影技術、電腦燈等現(xiàn)代智能設備,使鋼琴表演者不再孤零零地獨處舞臺中央,利用虛擬光影效果讓表演者完美地嵌入想要置入的任意場景中。這樣,舞美設計師不再局限于舞臺時空的限制,跨越時空的虛擬藝術背景舞臺效果會使觀眾跟隨旋律隨時步入時空。根據(jù)鋼琴表演的需求,利用虛擬時空的變換還可把觀眾從對音樂的無限遐思中召回到現(xiàn)實中來,因為真實的鋼琴舞臺表演更容易拉近表演者與觀眾的距離,能更好地促進彼此的情感交流。
虛擬的舞臺背景制作比傳統(tǒng)的舞臺布景更有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傳統(tǒng)的舞臺背景制作工藝復雜且周期較長,虛擬舞臺背景可隨時依托現(xiàn)代化設備巧妙地用絢麗的光影勾勒出來,虛擬影像與鋼琴表演者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在光影的映襯下完全融入一體,空間畫面可隨時轉換,給人以震撼的視覺效果,有著獨特的藝術魅力。
四、鋼琴表演肢體語言的視覺藝術
在鋼琴表演藝術中,傳遞美的方式是多方面的,鋼琴表演是以“聲”傳“情”的藝術,彈奏者隨著旋律的流動、節(jié)奏的律動以及情感的流露而做出一些自然而然的形體動作,是演奏者內在情感的力量傳遞。肢體動作是一種無聲的音樂形象的外在語言,針對不同類型的音樂,通過肢體動作將其內在感受恰如其分地表現(xiàn)出來。因動作與樂曲協(xié)調一致,可獲得視覺上的美感。
(一)鋼琴表演的形體藝術
常言道:戲精登臺,全身皆戲。就鋼琴藝術家的表演而言,無論是傳統(tǒng)流派還是現(xiàn)代流派,都十分注重肢體語言對藝術及情感的表達,雖然不同的藝術門類的藝術技巧和情感在表演方面有不同的呈現(xiàn)方式,但鋼琴藝術演奏技巧與情感表達應當遵循肢體語言與之相適應的自然規(guī)律。肢體語言對于鋼琴表演藝術而言,有錦上添花的作用。鋼琴家巧妙利用肢體語言去解析作品內涵,用肢體動作釋放自己的情感,用面部表情豐富的語言和眼神的對視實現(xiàn)與觀眾的有效溝通和交流。
如何洗練表演者的肢體儀態(tài)神情呢?這就需要舞臺表演者做個有心人,日常精心收集相關舞臺表演素材,仔細觀察影視作品中鋼琴表演者的肢體語言及表情動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對經典的場景加以提煉、編排和升華,融入自己的表演中,提升表演的魅力。
鋼琴表演者往往擁有豐富的彈奏技巧和經驗,肢體語言與作品內涵的合理銜接往往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適時的增加肢體語言,做些富有激情的演奏可提升現(xiàn)場氣氛,達到與觀眾共鳴的效果。反之,在演奏過程中,不合時宜的呈現(xiàn)夸張的彈奏動作,難免有做作之虞、“東施效顰”之嫌。
(二)鋼琴表演情感交流的藝術
藝術表演中,面部表情是藝術表演的基礎,也是情感傳遞的基本手段之一。表情是最能表現(xiàn)人類情感的方式,情生于內而現(xiàn)于外。貼切、真實的面部表情,最具藝術感染力,最能彰顯自然親和之美。
鋼琴演奏中,表演者的情感與所彈奏作品的旋律、節(jié)奏及內涵只有高度融合,才能完全展現(xiàn)作品的藝術魅力,其內心的喜、怒、哀、樂才會自然而然地表現(xiàn)在旋律中。優(yōu)秀的鋼琴曲必然有其獨特的藝術特征,演奏者只有深刻的領會作品的特性,才能給觀眾詮釋作品的真實意圖。無法想象,一個面無表情、機械古板的藝人如何能確切地向觀眾闡述作品所承載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揭示作品的真實內涵呢。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鋼琴家在舞臺上的一個回眸,或者不經意的一個眼神,都可能洞穿觀眾的心扉。
五、結語
總之,無論是傳統(tǒng)的鋼琴藝術表演還是時尚的現(xiàn)代鋼琴演奏,其舞臺設計效果對視覺藝術都有著深遠的影響,獨出心裁的舞臺設計引領了視覺藝術的走向,豐富的肢體語言是表演藝術的催化劑,是表演者與觀眾溝通的紐帶和橋梁。舞臺視聽藝術是不同形態(tài)藝術的碰撞,是在視覺藝術和聽覺藝術之間展開的對話和探索。正是這種不同藝術之間的矛盾的對立和統(tǒng)一,為觀眾帶來了精神享受和藝術思考。
[參考文獻]
[1] 穆寧.音樂美學視角下的鋼琴表演探究[J].藝術教育,2018,11.
[2] 閻云慧.簡論鋼琴表演藝術[J].民族音樂,2007,05.
[3] 趙紅繪.視覺設計的創(chuàng)意與方法芻議[J].美術教育研究,20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