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蘭
摘要:語文作業(yè)三大主科之一,在學生們高考的時候語文占據著很大的比重,文言文雖說在語文中所占的比重并不高,但是對于高考來說一分就可以拉開很大的差距,所以說,文言文也是需要我們好好學習的,不能因為它難理解或題目不容易解答而放棄文言文。
關鍵詞: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分析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們不難發(fā)現,文言文的學習是高中語文學習中學生們最頭疼的一部分,一方面,文言文知識點多且零碎,文言文的講解需要逐字逐句的進行,相對于其他知識的教學,文言文教學顯得過于枯燥,根本無法提起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另一方面,文言文的學習是一個需要長期積累的過程,這也就意味著學生需要背誦,記憶許多知識點,在無形中給學生施加了很大壓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也是這樣做的,把工作的重心基本都放在監(jiān)督和檢查學生背誦文言文知識點這方面上,循環(huán)往復容易使學生產生厭煩的心態(tài)。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講究實施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一方面,要幫助學生掌握最基本的文言文常識;另一方面,通過培養(yǎng)學生對文言文的興趣來提高學生對文言文的鑒賞能力。這就需要老師從教學方法上給學生幫助,盡可能培養(yǎng)學生的文言文綜合能力,使學生能夠讀懂文言文,掌握基本的文言文常識,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能夠做對相應的文言文題目。
一、掌握基礎性的文言文常識
只有在學會了最基本的基礎之后才能夠去理解和讀懂文言文,而這些基本的知識都是能夠通用的。這就要教師通過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來幫助學生們積極積累和記憶基本的文言文常識。
(一)開展小組常識競答活動,帶動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積極性
一般來說,教師在課上把文言文知識講述給學生,學生對文言文基本知識的記憶都是在課下自己完成的,而由于這個過程過于枯燥乏味,而大多數學生又缺乏自制能力,在沒有教師和家長的監(jiān)督下,學生基本無法單獨完成這個任務。所以就要搬到課上來進行,而以小組的形式開展競答,是在課上學生記憶文言文常識最高效的方法之一??梢愿鶕W生文言文水平的高低把學生分為四人一小組,一個水平稍高點的帶領和監(jiān)督其他三個水平稍微差點的同學,課堂上教師在講完知識點后,同學們分小組記憶知識點,然后再以小組的形式進行競賽搶答,這樣既能夠激起學生們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又能夠在班級里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文言文的氛圍,從而給教師教學計劃實施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二)啟發(fā)學生對常識進行歸納分類,建構有序緊密的文言文常識系統(tǒng)導圖
文言文看上去復雜難懂,但是還是有規(guī)律遵循,比如說,文言文也是包含很多知識點的,分為特殊句式、一詞多義、虛詞、實詞、古今異義等等,而教師在講文言文課文后可以給學生整理一下,這篇文章中所學到的知識點,而學生就需要慢慢的積累下來。當然,這個積累的過程也是有很多技巧的,就拿助詞來說,在這一課中它可能有這一個含義,而在另一課中它還有其他的含義,但是它的含義就是那么幾種,只要把它都總結歸納下來,然后加以記憶,在以后見到這個詞的時候,就可以直接拿過來看一下它是什么意思。當然,這個過程并不是在短時間內能夠完成的,而是需要一個長時間的積累和總結,如果學生在總結的過程中遇到問題也可以去請教教師,讓教師幫助學生來進行這個知識點的總結,但是學生不能完全跟著教師的思路走,而是要把自己的想法融入進去,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在記憶的時候會更加的容易。
(三)拓展學生的課外文言文閱讀視野
我們都知道考試的時候文言文的試題都是來源于課外,幾乎沒有考課內原文的。而且我們還會發(fā)現一種現象就是有些學生把課內文言文學得很好,但是在考試的時候就是不會做題,導致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就是學生的閱讀僅僅局限于課本,而在把課內學到的知識點運用到課外文言文上的時候就有些生疏,導致一些課外文言文讀不懂。教師應要求學生在平時的時候多閱讀一些課外文言文,盡可能的利用課內學到的知識來理解這些課外文言文,在平時的時候就多去接觸一些文言文,這樣在考試做題的時候才不至于什么都不會。當然,在課外文言文的選擇上也是需要注意一下的,盡量選擇難度水平與課本上文言文的難度水平差不多的,或者是與課本上文言文上有聯系的,這樣才會使得學生不至于在一開始就會想要放棄。
二、提升學生的文言文感受力和審美鑒賞能力
對于文言文我們不僅要求學生能夠讀懂,更重要的是學生要能夠賞析文言文其中一個特定的句和詞,這就要求學生在能夠讀懂文言文的基礎上對文言文加以賞析,明白作者在寫作的時候其中蘊含的感情。
(一)把握文言文結構,賞析其嚴謹的論證思維和形式
古人在寫作時對文章的結構和格式都有很嚴格的要求,整體的結構、段落與段落之間的聯系、主要想要抒發(fā)的感情、以及在整個過程中情感的變化,也只有在明白了這些之后再去理解文章和讀懂文章方面才會變得更加容易和簡單。當然,更重要的是學習這種嚴謹的論證思維和論證方法,因為高中生也在寫議論文,學生完全可以把學到的這些東西運用到寫作中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與思考文言文中的論證結構,在理解文言文的基礎上,體會不同論證方法之間存在的差異。
(二)感受文言文的語言魅力,在含蓄凝練中體會古人意境
文言文最大的特點就是語言簡潔含蓄,一句話一個詞往往都包含著很深的含義,這在一定程度上給學生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時形成了一定的阻礙,但是也正是這種高度凝煉的語言才使得文章變得更加的優(yōu)美。因此,我們要慢慢的去感受文言文的這種語言魅力,而在這種情況下,想要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最好方法就是想想當時古人所處的環(huán)境,嘗試去感受當時如果是自己在這種環(huán)境下,會產生什么樣的感情,然后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以及當時古人所經歷的事情,慢慢的揣摩古人想要表達的感情。去感受古人當時的心境與胸懷,這也正是學習文言文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積極影響,老師再對學生加以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們形成正確的三觀。
三、結束語
文言文的學習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而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不能出現顧此失彼的現象,在文言文知識講解的這方面要都有涉及,因為我們需要培養(yǎng)學生文言文的綜合能力。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不管是學生還是教師都會遇到一些困難和問題,但是我相信只要師生之間相互信任,共同努力,最終一定可以達到想要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