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穎
摘 要:隨著現代教育的不斷發(fā)展,人們更加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更加注重教育的綜合性。體育作為小學必修的一門學科,其幫助學生提高身體素質,獲得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性已經得到認可,但在小學實際教學中應用狀況不是很理想。針對種種小學體育教學現狀,本文通過不斷探究和實踐,提出分層教學在小學體育中的具體應用方法。
關鍵詞:分層教學 小學體育 具體應用
分層教育最初源于美國,是因材施教的最佳表現形式。在新課改的教學理念下,教師不僅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還要從實際出發(fā),創(chuàng)設適應當代小學生的教學模式。由于小學生身心發(fā)展還處于初級階段,個體差異性較大,分層教學就是尊重學生差異性的體現。分層教學在我國小學教學中已經得到廣泛應用,但體育科目還沒有具體的實踐案例。本文淺析了分層教學模式,旨在提高小學體育教學質量和效率。
一、小學體育教學現狀
隨著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小學體育教學也受到人們的重視和認可。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小學體育教學對于家長和學校來說都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存在,一方面學校對體育的投入較少,體育教學的優(yōu)化受到很多因素的阻礙;另一方面學生面臨小升初的壓力,學校對主科和學生成績較為看重,自然而然,體育課程的資源配置就不合理,體育教學質量也得不到保障。目前,我國小學體育教學大多是以實踐為主,理論課程涉及較少,導致在做準備活動中,學生不能感受到肌肉拉伸好發(fā)力,只是單純的模仿教師的動作,這樣不僅不能達到熱身效果,在接下來的訓練中還會出現扭傷。面對這些狀況,體育教學模式也進行了探討和優(yōu)化。在我國,分層教學在小學體育中的應用還處于初級階段,出現了許多問題,除了實踐和理論教學不合理之外,體育教學泛化也是一大問題。由于小學體育教育不受重視、課程安排較少,教師的教學熱情也會受到打擊。久而久之,教學模式固化,不注重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將同一種教學模式運用在不同年級的學生中,例如長跑、短跑、跳高等基礎田徑運動,評判標準固化,“一刀切”的評價模式限制了學生的發(fā)展。
二、分層教學在小學體育中的具體應用
1.注重個體差異性,分層標準多元化
受到原生家庭和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小學生已經體現出自己獨特的性格特征,例如有的學生擅長短跑、有的擅長跳高,有的甚至沒有運動細胞。如果忽視學生之間的差異性,用“一刀切”的方法讓不擅長運動的學生進行劇烈的運動,以達到所謂的教學標準,那么體育教學將達不到預期效果,甚至會阻礙小學生的骨骼發(fā)育,產生長久性損傷。每位學生都是獨立的存在,也是教學的主體,所以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此進行體育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是必要的。著名的心理學家多納德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論”,就是要求尊重學生的差異性,開展多元化的體育教學,致力于讓每位學生都能在其中得到最大發(fā)展空間。一直以來,分層教學中如何對學生進行分層是很大的難題,一方面分層不能有單一、固化的標準,這樣會阻礙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另一方面,進行分層就必須有個明確的標準才能保證分層的公平性。對此我們強調,分層標準的多元化,才是保障學生最大發(fā)展空間的必要手段。
2.注重學生階段性發(fā)展,進行教學內容分層
小學生身心發(fā)展正處于初級階段,小學生普遍具有好動、注意力不集中、模仿能力強等特點。按照不同的年齡階段,高低年級的小學生在學習習慣和心理特征上都有所不同。小學體育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教學帶來的往往是長遠的、隱形的效果。例如身體素質提高帶來的學習動力提高,班級凝聚力加強等,這些都是隱形存在的。為了使分層教學效率最大化,注重學生不同階段的發(fā)展狀況是有必要的,1-2年級的學生剛剛脫離幼兒園,正式步入學校教學,許多學習習慣都停留在幼兒園,這個時期的學生需要體育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融入更多趣味性教學,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參與度。例如我們可以充分的向學生展示教學的相關課程知識,加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利用小游戲,例如擺動手臂,練習傳遞接力棒等游戲,既能充分讓學生得到放松,從中學到正確的擺臂練習,又能達到我們專業(yè)知識的教學目的,一舉兩得。3-4年級的學生已經逐漸適應了小學的教學模式,開始注重人際交往方面,體育教學中可以通過趣味性的合作型游戲,加深學生之間的聯(lián)系。例如把學生們隨即打亂,三到四人一組,坐在地板上背靠背,中間空出一個空間,不靠手臂的力量,完全依靠同伴的力量站起,不僅考驗了同學之間的合作,還達到了鍛煉身體的目的。5-6年級的學生學習壓力較大,部分學生被學習重擔壓垮,失去學習興趣。體育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通過訓練和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毅力。
3.注重“三結合”,構建和完善評價體系
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評價,大多是按照單一的成績和平時的表現來進行體育成績好壞的認定,這種評價體系抑制了學生的可能性,限制了學生的發(fā)展空間。我們強調聯(lián)合家長、學校和教師,以此形成完善的評價體系。從多個方面考查學生的體育知識技能的掌握,是引導教師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可以注重到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幫助評價指標更加多元化。體育教師在家訪或者電話,了解學生家庭情況時,不僅可以了解家長對體育學科的看法和意見,還能了解到學生平時的生活習慣和鍛煉情況,是否有良好的作息習慣也可以作為教學方法的優(yōu)化意見。為了使學生在體育教學中得到全面發(fā)展,教師可以去其他的優(yōu)秀學校進行參觀和學習,通過與其他體育教師之間的溝通的交流,將方法論應用到體育教學中。除此之外,構建和完善評價體系,不僅在評價指標方面多元化,還在評價和反饋上,多層面的反饋能幫助教學設計更好的優(yōu)化,在不斷地質疑中,尋找出適應當代小學生的體育教學方法?!叭Y合”可以幫助體育教師拓展視野,從多個角度去認識和了解學生,以此強化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教學質量。
結語
總而言之,分層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還有許多不足,需要我們不斷地探討、研究和實踐。教師在體育教學中必須了解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以此進行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和教學設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在體育教學中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郭海剛.論現代教學手段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8(30):141.
[2]周金財.分層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甘肅教育,2018(20):74.
[3]王明剛.分層教學視域下的小學體育教學[J].教書育人,2018(2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