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世沁
摘 要:思維是人類生存的一項重要能力,只有思維不斷發(fā)展,社會才能通過人們的創(chuàng)造不斷向前進步,所以在語文教學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對初中語文教師來說是一個不可推卸的責任,更是必須履行的義務。思維具有間接性和概括性的特點,所以通過閱讀來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正好符合了思維的兩大特點,閱讀是經驗的源泉,而學生只有通過不斷地收獲經驗進行總結和思考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自己的語文閱讀能力,文章作者根據(jù)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總結了四點方法,希望能對廣大的教師有所幫助。
關鍵詞:情景教學法;語文思維能力;能力培養(yǎng)
一、利用情境來渲染學生閱讀的氣氛
情境教學法是現(xiàn)代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一個有效教學方法。傳統(tǒng)的閱讀課堂教師往往忽略了對于課堂情境的設置,以至于學生對枯燥無聊的課堂產生了厭煩的情緒,即使人在課堂上但思緒卻早已不知飄到了哪里,學生沒有興趣對文章進行思考,更別說想要通過閱讀來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如果在課堂上根據(jù)教學內容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定的閱讀情境,那么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積極地進行思考、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可以說是指日可待。導語是課堂教學的第一個步驟,教師可以利用導語創(chuàng)設情境,輕松自然地把學生從上一節(jié)課的學習帶入這節(jié)課的學習,讓學生以最快的狀態(tài)進入文章的內容。比如在《蘇州園林》這節(jié)閱讀課上,教師便可以在進入文章之前跟學生進行一下互動,問一下學生都去過哪些旅游景點,讓每個學生介紹一下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旅游景點,讓學生暢所欲言。教師自己也介紹一下自己最喜歡的旅游景點,調動學生的熱情,然后由這樣的情境導入蘇州園林的文章中,讓大家認真地讀一遍課文,體會葉圣陶老先生是如何給我們介紹蘇州園林的。這樣便可以很好地激發(fā)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能夠通過閱讀進行思考。教師還可以利用一些與課堂內容有關的音樂進行情境的創(chuàng)設,音樂具有陶冶情操的特殊功能,伴隨著美妙的音樂進入文章的閱讀,更能快速地讓學生進入情境。比如在《誰是最可愛的人》這篇文章的學習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一些關于軍隊的歌,讓大家在音樂的渲染下進入文章的閱讀,能夠最大限度讓學生體會到軍人背井離鄉(xiāng)、保家衛(wèi)國的高貴品質,讓學生對這篇文章進行思考,從而充分調動思維。
二、加強學生間的合作探究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加強學生的合作探究是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為了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可以不斷嘗試各種能夠促進學生有效進行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通過學生群體間的探究合作,讓學生能夠取長補短,提高思維能力。教師可以將班級內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然后為每個小組布置不同的課題,每個組進行合作探究,完成任務。比如在《背影》這篇文章的學習中,教師便可以將學生按照學習能力分成幾個小組,從而保證每個小組的效果有一定的保障,然后給學生設置幾個問題。比如,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寫的是什么,文章主要表達了什么樣的中心思想,文中一共寫了幾次背影,每一次都有什么含義等。然后讓學生在組內進行積極討論,并分別選出一個組長進行組內的組織與帶動??梢宰寣W生對文章進行分角色的朗讀,在生動形象地朗讀中體會文章的主要思想。可能單單通過閱讀學生無法體會文中真實的情感,那么教師也可以讓每一組進行分角色的表演。比如,表演父子浦口送別的畫面,這樣通過自己真實的情感體驗就能讓學生有更多地思考和感受。最后讓每個小組選出代表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回答,在一個組進行回答時,其他組也能思考與自己所總結的異同點,學習其他組的優(yōu)點,這樣便能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廣泛地閱讀各種書籍和讀物更有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教學中應盡量減少學生的書面作業(yè),給學生更多的時間能夠進行課外閱讀,教師應不定時地給學生開展一些課外閱讀的活動。比如,教師可以給學生每周設立一節(jié)專門的課外閱讀課,然后給學生準備一些好書,啟發(fā)學生思維,促進學生不斷進行思考。當然也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喜好準備自己要閱讀的書籍,但一定要符合要求。課外閱讀課的形式不能僅僅是局限于傳統(tǒng)的閱讀模式,因為有一些對學生很有啟發(fā)作用,但學生卻不愛讀的刊物。比如我國的四大名著《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西游記》等,這些書讀起來很難完全理解,所以教師便可以改變以往傳統(tǒng)的模式,通過組織學生觀看名著改編的影視劇來進行課外閱讀課,這樣在班級中舉辦“看電視,讀名著”的活動,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更有效地讓學生對四大名著有了很好的了解。看完之后讓學生進行總結,表達自己觀看的心情和感受,還可以讓學生對其中經典的段落進行分析,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和賞析能力,提高閱讀水平的同時又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要想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僅僅是通過課堂上的閱讀是遠遠不夠的,教師在課內閱讀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同時還要不斷進行課外的擴充,只有學生通過大量的閱讀,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
四、加強閱讀的指導
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闭莆樟撕玫姆椒ň偷扔谑浅晒α艘话?,要想通過閱讀來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先要教給學生一個好的方法,世界上有價值的資料史籍浩如煙海,很多書對學生都有一定的思維培養(yǎng)價值,然而教師不能每一本書都要對學生進行指導,讓學生每一本書都要通過教師的指導才能達到思維能力的提高。只有教給學生一定的方法,讓學生養(yǎng)成自主閱讀,自主思考的技巧和方法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一個重要的途徑。閱讀的方法有很多:①朗讀。即用普通話大聲、流利地進行文章的通讀。②默讀。即只使用眼睛和大腦兩個器官對文章進行理解和體會,這種方法能有效提高閱讀的速度。③精讀。就是在讀文章的過程中,對文章中的重點內容進行深刻的理解,運用多種器官,邊讀、邊想、邊批注。④略讀。指對文章的關鍵點進行閱讀,主要是掌握文章的大概思路,摸清文章的思想脈絡等,教師要讓學生學會不同的文章內容要用不同的方法進行閱讀。并且讀的過程中要學會進行摘記,讀完了之后還要對文章的內容進行思考,體會作者真正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對文中的內容進行不同程度的思考,只有讓學生不斷地思考,才能真正通過閱讀提高學生思維能力。要想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一定要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讓學生能夠在自主探索中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
五、結語
總之,要想通過閱讀來提高初中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不僅要讓自己的課堂變得活躍有氣氛,通過活躍的課堂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而不斷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還要不斷擴充學生閱讀內容,通過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的相結合讓學生不斷提高語文的思維能力。以上便是筆者根據(jù)多年的教學經驗提出的四點有關于在初中閱讀教學中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方法,希望能對廣大教師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杜菁鋒.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途徑[J].貴州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5):77-81,99.
[2]林崇德,胡衛(wèi)平.思維型課堂教學的理論與實踐[J].教育研究與評論(小學教育教學版),2010(9):2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