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紅
【摘 要】
閱讀量是小學生語文閱讀質量的體現(xiàn),也是小學生拓展知識面,豐富個人情感的最直接的途徑,對于小學生的語文學習具有非常有利的影響。本文從小學生語文知識的擴充、聽說讀寫的影響,對小學生理解能力的提升方面入手,分析了閱讀量對于小學生語文學習的重大影響。
【關鍵詞】
閱讀量 小學語文
小學語文課程是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和科學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以及與人交流表達能力,是一種語言信息的吸收與加工的過程。閱讀量是小學生獲取信息的標志,也是學生所具備的信息量與能力的體現(xiàn)。閱讀量對于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具有重大作用,在聽、說、讀、寫方面都有其獨特的教學意義,對于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與后繼發(fā)展作用巨大。
一、閱讀量對于小學生語文知識的擴充的有利影響
閱讀是小學生獲取信息的最直接的途徑,也是小學生擴充知識量的最快的途徑。《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對于每一階段的小學生的閱讀量都做了明確的規(guī)定,不同時期的學生為了能夠促進其自身的發(fā)展,必須要達到一定的閱讀量,才能提升自己語文素養(yǎng),獲得語言知識與技能的提升。
知識來源于實踐,實踐出真知,實踐出體驗,實踐才能真正地讓學生提升自己,理解知識。但是目前的小學生雖說是學習的起步階段,但是就已經進入了“激烈”的學習狀態(tài),他們沒有更多的時間去體驗實踐,去參與實踐,從實踐中獲得真知越來越少。而閱讀恰恰是他們第二個“實踐場”,在閱讀中,小學生可以看到沒有看過的, 體驗到沒有親身經歷過的,還可以感受到自身沒有感受過的情感……閱讀量的多少直接決定著小學生生活經驗積累的多少,也決定著語文知識的擴充量。
二、閱讀量對于小學生語文聽說讀寫的有利影響
小學生最基本的四大能力聽、說、讀、寫,是小學生必備能力技能,也是小學生后繼學習的基礎,更是小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基石。小學語文課程同時決定著其他課程的學習與質量,因此,語文中的聽、說、讀、寫也影響著小學生的其他方面的進步。閱讀量是小學生閱讀量的累加,對于小學生的四大基本能力具有非常有利的影響。
(1)閱讀量對小學生語文“聽”能力影響
聽力是小學生語文學習的基礎,為其他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石。幼兒學習語言都是從“聽”開始,由聽漸漸到模仿說,再讀,再寫,循序漸進的一個過程。“聽”是獲取信息的最直接的來源。但是在聽的過程中,只有聽懂了,理解了,小學生才能做出與“聽”相匹配的應答。閱讀量對于小學生“聽”的質量效果有直接的幫助,閱讀量的提升能幫助小學生掌握聽的內容,理解聽的內容,并能對對聽的內容做出反應,閱讀量有利于小學生聽力的提升。
(2)閱讀量對小學生語文“說”能力影響
說是與人溝通的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是人與人交流的最好的手段。小學語文課程重在培養(yǎng)小學生的溝通能力,與人說話的能力,說的能力是一種交流與手段的表征。能說會道恰恰是反應了一個人的才思敏捷,巧舌如簧。
閱讀量的多少能幫助小學生積累詞語,積累佳句,同時能幫助小學生思辨能力的提升,拓寬小學生的眼界,學生在進行交流時,也就能用思辨的眼光,條理清晰地與人進行交流,實現(xiàn)高質量的“說”。
(3)閱讀量對小學生語文“讀”能力影響
讀是小學生練習與掌握語文生詞、生字發(fā)音的最基本的途徑,也是學生從文本中感受文字間的情感的最直接的方式,讀,能讓學生從聽、說、寫不一樣的感受,讀的能力的提升能促進小學生理解能力的提升,特別是小學生語文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
閱讀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顯示了小學生識字量的多少,還彰顯了小學生情感的充沛與發(fā)展情況。小學生在閱讀中能遇到書本中沒有接觸的生字,也能遇到語文學習中沒有遇到的生詞,更能遇到書本中沒有的佳句,豐富了小學生語文的知識量,提高了小學生閱讀的速度與質量。有利于小學生語文“讀”的能力的提升。
(4)閱讀量對小學生語文“寫”能力影響
寫,是小學生學習知識之后,經過自己的思想加工,用文字進行表述的學習活動,是小學生知識的一種輸出過程,這種“寫”是建立在聽、說、讀的基礎之上的能力。寫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反應著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的高低,寫也是小學生終身發(fā)展過程中的一種重要能力。
閱讀量對于小學生的“寫”的能力提升具有重大意義,“寫”需要素材,“寫”是一種思想與觀點的表達,小學生素材的來源很大程度上是來源于閱讀,閱讀量越多,素材的面就越廣,反之,閱讀量越少,小學生的寫作素材也就收到限制。在閱讀的過程中,小學生形成的個性思想與獨特觀點對于小學生的寫作也是有很大幫助的,這些思想的表達,觀點的表述,情感的抒發(fā),價值觀的樹立的途徑以及寫作的技巧,很大程度上來源于語文的閱讀,因此,閱讀量的多少對于小學生的“寫”的能力也是非常有利的。
三、閱讀量對于小學生語文理解能力的有利影響
小學生正處在思維能力的發(fā)展階段,小學語文課程重在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包括小學生的理解力、分析力、綜合力、比較力、概括力……這些能力的獲得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的,需要不斷對相關能力進行刺激才能形成的,其中理解能力對于小學生語文的學習意義重大。語文就是語言,需要進行不斷地語言的練習,其中理解能力是至關重要的。理解能力關系到小學生的語文整體思考能力,洞察問題的能力,想象力,直覺力,乃至分析事物解釋事物的解釋力。
閱讀量的多少會影響到小學生的理解能力的提升,閱讀量大,小學生的理解能力相應提高,閱讀量少,小學生在理解方面就比較欠缺,因此大量的閱讀對于小學生理解能力的提升是有幫助的。
小學階段不僅僅要關注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還要關注小學生閱讀面與閱讀量,閱讀量能促進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提高小學生語文學習的質量與效率,促進小學生多方面的發(fā)展,語文教師要在學生閱讀量提升方面出謀劃策,尋找更好的閱讀教學策略,促進他們的閱讀效率,提升他們的閱讀量,進而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水平。
【參考文獻】
【1】蔡文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J】.教育教學論壇,2016(15)
【2】劉晶晶,郭元祥.小學語文閱讀素養(yǎng):內涵、構成及測量【J】.課程·教材·教法,20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