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海琴
課堂上,好的評價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向上的動力,而且能引導學生掌握學習語文的方法。怎樣進行有效的評價呢?
一、引導學生品味語言
《海倫· 凱勒》教學片斷:師:小海倫與有聲有色的世界隔絕了。同學們,作者用了“隔絕”一詞,你能為它找一個近義詞嗎?生:隔開、隔斷。師:這幾個詞意思相近,請你放到句中讀一讀,想想作者為何用“隔絕”。生:“絕”有斷絕的意思。生:“隔絕”就是永遠隔開,比其他詞程度深。師:與有聲有色“隔絕”后的世界是——生:無邊無際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師:與有聲有色“隔絕”后的小海倫是——生:她變得暴躁起來,脾氣越來越壞。師:請你把這個詞在旁邊寫兩次。
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進行咀嚼、斟酌、推敲,感受作者運用語言之妙,體會語言文字的內(nèi)涵意蘊,積累并嘗試運用語言文字。
二、引導學生學習閱讀方法
《愛如茉莉》教學片段:生:爸爸媽媽其實都沒睡著。師:能具體說說你的理由嗎?生:課文中是這樣寫爸爸的——“似乎是我驚醒了爸爸”“他睡眼朦朧”“布滿血絲”,從這些語言中我認為爸爸沒睡著。師:你的理解比老師都深入!能不能教教我們你的閱讀方法?生:讀課文時把重點的詞語劃住,然后前后聯(lián)系起來想了想。師:這是最實用的閱讀方法:抓住重點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誰能用上他的方法,說說媽媽沒睡著的原因。一會兒,許多學生舉起了手。生:老師,第9段中說媽媽“嘴角掛著恬靜的微笑”,第13段說“一雙清醒含笑的眸子”,我覺得媽媽其實也沒睡著。師:我們就用“抓住重點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的讀書方法,再次走入課文,感受爸爸媽媽之間深深的愛。
課本是學習語文的例子,教師就是要通過課本這個例子讓學生學習語文,掌握學習語文的方法。教師的評價就要從這樣的角度出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三、培養(yǎng)學生深思的習慣
《七律長征》教學片段:師:讓我們把紅軍戰(zhàn)士的英勇無畏讀出來——生: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師:紅軍不怕連綿起伏的五嶺,不怕巍峨磅礴的烏蒙——生: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師:紅軍不怕驚濤拍岸的金沙江、大渡河——生: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師:千里冰封、白雪皚皚的岷山又怎樣?還不是被紅軍戰(zhàn)士甩在身后——生: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師:紅軍怕長征嗎?生:不怕!師:從詩中,我們讀出了紅軍戰(zhàn)士的英勇無畏。但紅軍戰(zhàn)士真不怕長征嗎?有關資料統(tǒng)計:紅一方面軍出發(fā)時共86000余人,到達陜北后約六、七千人;紅二方面軍出發(fā)時1.7萬人,到達陜北后為1.1萬人;紅四方面軍出發(fā)時八萬多人,到達陜北不到四萬人。同學們,槍林彈雨,冰天雪地,紅軍真不怕?生:我覺得紅軍怕,但是他們?yōu)榱烁锩膭倮圆慌铝?!生:紅軍肯定怕,但他們心中裝的是老百姓,所以就不怕了!生:我也覺得紅軍怕,毛主席這樣寫是為了突出紅軍的大無畏!
語文的學習過程如果缺少了深思熟慮的過程,就不可能讀懂文章的真意真情。
四、引導學生走向生活
《月光啟蒙》教學片段:生讀:此時明月已至中天,母親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師:把“沉浸”去掉讀一讀。生:不如剛才美了。師:中秋賞月,玉盤似的月亮灑下銀光,說一說你記憶中的月景。學生喚醒了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在課堂上體會到了月夜之美。師:想著自己心中的美景,再讀一讀這句話,品一品“沉浸”這一詞。學生有了生活記憶,“沉浸”便是生動的畫面。師:如果說母親是沉浸在了月色中,那么兒子沉浸在——學生想了想:沉浸在母親的歌謠里。師:兒子沉浸在母親的歌謠里,那么此時此刻,我們沉浸在——學生又想了想:沉浸在優(yōu)美的文章里。
生活才是真正的學堂,學生今日的學習為的就是明日的生活!所以,教師的評價一定要有引向學生生活的意識。
課堂評價,如果能夠注重學習方法的評價,引導學生習得方法,掌握學法,這樣的評價才是有效的、高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