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雅飛
截至目前,國人對偽好物的研究仍舊處于起步階段,無論學(xué)術(shù)探討還是相關(guān)論述,都極為罕見。而偽好物中的典型“蘇州片”如今被臺北“故宮博物院”所關(guān)注,以一場精心策劃的特展探討其中蘊含的歷史密碼和特殊價值。
勇于面對一個“偽”字
近期,臺北“故宮博物院”以“偽好物”為題,由該院助理研究員邱士華、臺灣師范大學(xué)藝史所教授林麗江、“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賴毓芝策劃,推出了“偽好物——16-18世紀‘蘇州片及其影響”特展,呈現(xiàn)一批頗具水準的、制作于16-18世紀、與蘇州風格相關(guān)的偽古書畫作品,展覽共展出“蘇州片”作品48件,對研究明清書畫造假潮流有重要意義。這類冠上唐、宋、元、明書畫名家頭銜的偽作,無論品質(zhì)精粗,在近代籠統(tǒng)地被稱為“蘇州片”。策展人之一賴毓芝說:“我們原本想把關(guān)注點落在‘蘇州片,并不敢把它的‘偽講出來,因為那是博物館的大忌。但是米芾講過,而且把‘偽翻轉(zhuǎn)成好物,給了我們一個‘金鐘罩?!?/p>
此次展覽中,策展人精心設(shè)計了四大議題:“‘摹本和‘偽作之問存在請楚的界線嗎?”“哪些‘文本是‘蘇州片的寵兒?”“‘蘇州片偽造工坊或集團真的存在嗎?”“‘蘇州片的購買者或收藏者真的覺得自己買到的是真跡嗎?”策展人之一賴毓芝說:“偽作是一個需要被翻轉(zhuǎn)的研究。古代沒有復(fù)印機、照相機,我們怎么了解大師作品?所以這些偽作其實是了解‘什么是中國美術(shù)的重要文化載體?!?/p>
清代帝王是否知道這些作品是“偽好物”?或者真的將其視為古代珍品?“蘇州片”在清宮院體風格形成扮演了什么角色?康乾雍三朝透過“蘇州片”接收了許多“古代”的題材與圖式,例如康雍乾時期曾命宮廷畫家摹制“蘇州片”的“漢宮春曉”“清明上河圖”等。不但摹寫“蘇州片”熱門商品的種類繁多,還將“蘇州片”的題材與風格,運用在包括“十二月令圖”等不同題材宮廷繪畫的制作上。這類清宮冠以“院本”或“畫院”等字眼的作品,見證著蘇州相關(guān)的“偽好物”如何變身為盛清皇家風格的重要來源。
“蘇州片”多面觀
“蘇州片”現(xiàn)象大約從明萬歷到清代乾隆時期,他們采取作坊的形式,分工合作,線描、皴染、設(shè)色、寫款、題跋、刻印,流水作業(yè),各盡所長。以絹本青綠設(shè)色畫居多,以山水為主,也有一些工筆花卉、人物、牛馬等形式。畫工們大多使用產(chǎn)自蘇州虎丘、山塘等地的一種細絹,畫法以筆法工細、色彩鮮麗為特色?!疤K州片”多半設(shè)色濃重,山石敷以鮮艷的青綠色彩,人物衣衫、建筑部件則講究裝飾繁復(fù),是大眾趨之若鶩的好物。
從形式上看,“蘇州片”是多樣化的,高層消費者以手卷為多,是以真跡去賣,又多仿以宋四家、元趙子昂、鮮于樞、柯九思,明沈周、文微明、董其昌等名人的題跋,也有宋黃筌、黃居窠、徐熙的花鳥。中下層消費者以鏡片、條幅、扇面為多,以附庸風雅。仿制方法以傳抄粉本而摹制,大約是在所繪粉本上改制,一般只是臨摹而沒有創(chuàng)造。但粉本也不是一成不變,從流傳下來的仿制本能看出是有人專門修改粉本,供人仿制。所改粉本一般只局部修改,大體不動。造假作坊采取流水作業(yè),而且分工細致,如線描、著色、皴染、題跋、寫款、刻印等??傮w來說,由于“蘇州片”皆為粉本之畫,又多以青綠山水,人物以白描為多,且都是在規(guī)定好的范圍內(nèi)作畫,故構(gòu)圖、筆法都較程式化,且以臨摹為主。楊莉萍在《蘇州古舊假畫價亦高》一文中提到,“蘇州片”的作偽者一般都有書畫功底,專做假畫,隱姓埋名,現(xiàn)已掌握情況的有王沫、沈碩、詹喜、王彪、吳應(yīng)卯、文葆光、高簡、袁孔璋等人?!疤K州片”數(shù)量多,水平高低不一,流傳范圍大。以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沈周繪畫為例,共收藏作品182件,其中偽作68件,占373%。
仇英與文微明細膩絢麗、雅俗共賞的風格在“蘇州片”中尤為盛行,多為青綠山水而以人物為點景,其中能以人物故事為主題,而不失仇英之工致與神態(tài)者,為精良之品。艾倫萊恩在詳細考證了“蘇州片”中署名仇英的《清明上河圖》《桃花源圖》《蘇慧和她的回文》后,總結(jié)了作偽者的手段:“當我們清楚地了解了偽造者的欺騙意圖后,就不難看出畫里面的詭計和異端。復(fù)制品要么是正宗的,要么是精心制作愚弄少心眼的買家。偽造者要么依賴復(fù)制品,要么完全拼湊成一幅新畫。狡猾的古董買賣家也許會耍計謀篡改一下某幅畫,或在一幅完全相異的作品上添加其他地方的畫名或有名氣的題字,還有就是修改原畫使之與原意大相徑庭。據(jù)偽造者記載,隨意的涂抹也能創(chuàng)作出一幅畫。很明顯并非所有的偽造者都熟悉某位大師的繪畫特點和風格,因而其膺品也會漏洞百出?!绷螆蛘鹪凇恩然蟮念伾綄ぁ疤K州片”青綠山水中的仇英原型》中指出,據(jù)初步統(tǒng)計,目前存世的“蘇州片”《上林圖》卷中,質(zhì)量較佳的約有超過六件收藏于海內(nèi)外公私文博單位,其中四件藏于“臺北故宮”,另有兩件見于私人收藏或輾轉(zhuǎn)于藝術(shù)市場,這一題材足以與同為仇英所摹制、風靡一時的《清明上河圖》相媲美,并列為“蘇州片”中最熱門的商品。
在《偽好物》展覽中,策展人表示,在整理“臺北故宮博物院”藏“蘇州片”、決定展品時,也重新理解和定義了“蘇州片”,即“制作于16-18世紀、與蘇州風格相關(guān)的偽古書畫作品”。其中既有如李思訓(xùn)、李昭道重青綠山水一類的作品,也有如晚明畫家尤求、丁云鵬等人復(fù)興的白描復(fù)古風格的畫作,而仿制此類風格的作品往往被傳稱為李公麟所作。“偽好物”展覽所選取的明代流行的“蘇州片”,主要分成四大類:其一是圖畫宮殿中的嬪妃生活,如《漢宮春曉》《百美圖》等,描繪女人在庭院間穿梭,有人倚欄眺望遠方,有人正翩翩起舞,姿態(tài)婀娜多變。其二是依據(jù)著名詩文,畫家挑選文章精彩片段完成的敘事性繪畫,如根據(jù)司馬相如《上林賦》描繪皇家狩獵壯盛場面的《上林圖》。其三是具有教化意味也受大眾歡迎,如談?wù)搨惓5摹抖男浴芳爸v述帝王品格養(yǎng)成的《養(yǎng)正圖解》。其四是《群仙會?!贰冬幊孬I壽》一類具吉祥祝壽涵意的群仙圖。
“蘇州片”引發(fā)的學(xué)術(shù)深思
關(guān)于“蘇州片”的研究,除了要了解流行樣式及其影響力,這些大批書畫是如何被偽造出來,明代畫家、作偽工坊及藝術(shù)市場之間的互動等,都是值得深究的重要議題。學(xué)界對“蘇州片”工坊的了解仍處于起步階段,尚有許多待解之謎。策展人邱士華認為:“我覺得‘蘇州片工坊在建立自己的畫史?!辟囏怪ケ硎举澩?,當她擔任策展人而重新檢視這批明清偽畫,不禁開始懷疑明代畫壇的真實面貌究竟如何:“是不是山水畫在明代最具代表?現(xiàn)在知道上層文人有參與,因此‘蘇州片真的是大眾文化嗎?是否有了一個大眾流行的畫史存在,所以董其昌積極地建立他的畫史?”林麗江在經(jīng)過這些討論之后肯定:“我們講的畫壇,不再是空泛的東西。”
值得一提的是,在舉辦《偽好物》展覽之前,臺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和“臺北故宮博物院”已在2017年12月21日合作舉辦“偽作與文化傳媒:明清蘇州商業(yè)繪畫”工作坊,從會上發(fā)表的文章可以看到對“蘇州片”的深入研究:邱士華《拼嵌群組—“蘇州片”作坊的探索》;林麗江《名跡作成:從蘇州繪畫中的仇文合作談起》;許文美《人間多傳本—從“臺北故宮博物院”藏仇英<仙山樓閣><上林圖>探討仇英作品原本與傳本問題》,賴毓芝《從“蘇州片”到清宮院體的成立》,板倉圣哲《<清明上河圖>在東亞的傳播——“蘇州片”的機能》,Chelsea Foxwell“Revisiting the PictorialIdeology of the Flourishing City in and Around Kansei-EraJapan(1789-1801)”。這些學(xué)者從書畫家的組合、主題剖析、繪畫風格、印章使用等方法,試圖為一批作品分類、斷代,并進一步探討了市場、消費者、社會經(jīng)濟、身份認同與合作,以及域外流傳等課題。偽好物及蘇州商業(yè)繪畫所涉及的種種面向作為新興的學(xué)術(shù)范疇,將會引起學(xué)界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