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麗春
摘要:本文圍繞初中英語教學的目標,簡要闡述了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活動設計的原則、實施以及需要注意的問題,通過筆者的教學實踐,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活動設計的有效性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課堂活動;有效教學策略;設計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8)04-0018
一、引言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交際的工具,其發(fā)展需要人與人之間的合作與交流。英語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國際性語言。初中英語教學的任務,是為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zhì)勞動者和各類人才打下良好的英語基礎。
二、課堂教學活動設計的原則
1. 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要有明確的目的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現(xiàn)行初中英語教材是以《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為依據(jù)編寫。在進行課堂活動設計時,教師必須認真鉆研課標精神與教材內(nèi)容。在組織教學活動時應注重“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為中心”,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去思考問題和設計教學步驟。例如七年級新生,他們的英語基礎較薄弱,在設計課堂活動時應考慮到他們的知識結(jié)構(gòu)特點。
2. 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要營造真實、有趣的情景
為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真正把英語課堂變?yōu)榻浑H型課堂,在英語課堂就要設法營造真實的、生活化的語境。例如:筆者在設計外研版七年級Body language around the world時,有一個活動是讓學生看完一段《茜茜公主》的視頻后,說出他們見面時所運用的body language有哪些。學生對這個活動興趣特別濃厚。筆者模擬該場景,把他們分成幾個小組,分別代表不同的國家去參加一個party,見面時運用body language,學生在真實的語境里盡情發(fā)揮,學習效果良好。
3. 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要有梯度,評價要到位
設計的活動要遵循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前后相連、層層深入的原則,形成從初級任務到高級任務循環(huán)、再由高級任務涵蓋初級任務的任務鏈,使教學呈階梯式層層推進,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活動中都有機會參與。活動評價要到位,它可以激勵學生參與活動,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要讓不同程度的學生在評價中都得到鼓勵,學到知識。
三、課堂教學活動設計有效性的實施
筆者以外研版新標準英語七年級下冊Module3 Unit2為例。按照新課程標準,倡導體驗、實踐和參與,強調(diào)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運用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進行任務型教學。閱讀是本課的一個重要活動,是“輸入”的過程,讓學生帶著任務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有的放矢,捕捉有效信息,設計有效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提問、學生回答”的自主解決問題的探究學習習慣,給學生提供了提高分析能力和歸納總結(jié)能力的發(fā)展平臺。運用的教學方法有情景教學法、任務型教學法、小組合作學習法等,采用多種活動,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讓學生在實踐中探究學習,自主解決問題。
以下是這節(jié)課的活動設計過程:
四、課堂教學活動設計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1. 活動設計要以學生為中心
在設計活動時應以學生為中心,根據(jù)他們的態(tài)度、年齡、性格等特點,以及目前英語的能力水平作為重點考慮因素,活動中、活動后要注意聯(lián)系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目標,避免活動與教學內(nèi)容脫節(jié)。
2. 活動設計要有合理的深度
活動太容易而缺乏挑戰(zhàn)性會使學生失去興趣,學生也學不到知識;反之,活動太難就會給學生帶來太大的困難,學生畏縮,沒有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
3. 活動設計要形式靈活多樣
英語課堂活動形式應該多樣,全班活動、個人活動、兩人活動、小組活動等等。有些教師把活動設計得淋漓酣暢,熱鬧非凡,看似熱鬧的教學過程,語言訓練卻不到位,教學效果不明顯。其實,活動的形式不必太多。只有為教學目標服務的活動,切合學生實際要求設計出來的活動才是最好和有效的。教師在設計時謹記避免走過場,讓學生真正獲得體驗。
五、結(jié)束語
筆者在初中英語聽、說、讀、寫教學實踐中,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合作、探究等活動促進學生的思維和語言能力的發(fā)展,注重課堂教學活動設計,使學生有效地參與課堂活動,成為課堂的主人,明顯提高了學習積極性,共同獲得了進步,教學任務在師生間的密切配合下質(zhì)優(yōu)效高地完成。課堂活動設計,教師應繼續(xù)認真探究,科學實施,不斷改進完善,努力提高實效。
參考文獻:
[1] 夏紀梅.現(xiàn)代外語課程設計理論與實踐[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
[2] 吳海鷹.利用策略教學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行動研究[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7(4).
[3] 董 奇.教學中的測驗與評價[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3.
[4] 黃遠振.新課程英語教與學[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5] 郭寶仙.《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的價值取向及其對教師的啟示[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3(2).
[6] 何廣鏗,黃 冰,勒 研.英語教學研究方法[J].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單位:廣東省茂名市電白春華學校 5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