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摘 要:漢語總括副詞大多來源于動詞或形容詞,還有一些是由動詞引申為形容詞再虛化為副詞。本文考察了皆、盡、畢、俱、具、都、總、全等8個古漢語和現(xiàn)代漢語中常用的總括副詞,探究總括副詞用法的來源方式及在各個時期的使用情況。從整個漢語發(fā)展中分析漢語總括副詞的產(chǎn)生、發(fā)展和演變過程。
關(guān)鍵詞:總括副詞 來源 發(fā)展
總括副詞屬于范圍副詞,表示范圍涉及對象或方面無一例外,總括句中已經(jīng)提到的主體或被判斷、說明的對象??偫ǜ痹~在漢語歷史中變化顯著,更替現(xiàn)象頻繁,成員詞匯產(chǎn)生的時代有早有晚。同時,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各個成員的地位也存在著顯著的差異。本文就漢語總括副詞的來源及各個歷史時期的使用情況作以簡要的概述。
一、總括副詞的來源
楊榮祥(2001)認(rèn)為:“很多副詞都是由動詞或形容詞發(fā)展演變而成的。”通過對一些古代漢語中常用的總括副詞的考察,我們發(fā)現(xiàn)漢語總括副詞除極少數(shù)來源于假借義外,大多數(shù)直接來源于動詞或形容詞,還有一些是由動詞引申為形容詞再虛化為副詞。
(一)來源于動詞
1.皆
王力(1987)認(rèn)為,“皆、偕”本為一詞,后來加以區(qū)別,動詞作“偕”,副詞作“皆”?!墩f文解字》:“皆,俱詞也?!彼^“俱詞”,即表示總括的虛詞。①“皆”是歷史文獻(xiàn)中出現(xiàn)頻率很高的一個總括副詞,同時它出現(xiàn)的時間也較早,人們能夠確定的最早出現(xiàn)時間是戰(zhàn)國時期。②“皆”來源于一個不及物動詞,表示“普遍”“在一起”,這兩種詞義的動詞性都較弱,適合由主要動詞變?yōu)榇我獎釉~(作狀語);同時,甲骨文像“人人自相比次以合一”形,在語義上含有“動作由兩人或兩人以上的集合共同承擔(dān)”之義,這又為其表“總括”提供了語義條件。例如:
(1)降??捉?。(《毛詩》)③
(2)與子偕行。(《毛詩》)
(3)人皆有兄弟。(《論語》)
2.俱
《說文解字》:“皆也”,與“皆”互訓(xùn)。本義為動詞“走到一起、協(xié)同”,由此引申出副詞“全部”義。例如:
(4)而心不屑與之俱。(《莊子》)
(5)兄弟俱適也。(《墨子》)
(6)父母俱存。(《孟子》)
3.并
《說文解字》:“相從也”,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為“合也,兼也。”并,甲骨文字訓(xùn)為“兩者相俱”之義??梢姡玖x是“協(xié)同、并列”義,是伴隨的動詞,進一步動詞意義虛化,表示“全體”。例如:
(7)則欲自并乎湯武。(《荀子》)
(8)昔我先王熊繹與呂級、王孫牟、燮父、禽父并事康王。(《左傳》)
(9)朕卜并吉。(《尚書》)
4.了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行脛相交也——,凡物二股或一股結(jié)糾紾縛不直伸者,曰了戾?!笨偫ǜ痹~“了”是從“完結(jié)”義動詞虛化而來。但是“了”作為范圍副詞只是中古比較盛行。
(10)我所教了不可得。(《后漢書》)
(11)是時心與身,了無閑事牽。(白居易《風(fēng)雪中作》)
5.咸
甲文為“大斧砍人頭”形,王延林(1987)認(rèn)為“咸”本義為“殺盡”。由此引申出動詞“完結(jié)、完了”義和形容詞“普遍”義,又引申出副詞“全部”義。何樂士(1994)認(rèn)為“咸”本來就是副詞,這種看法值得商榷。如果聯(lián)系漢語總括副詞的來源,顯然把“咸”看成來源于“完備、完結(jié)”義的動詞更為合理。④例如:
(12)克咸厥功。(《毛詩》)
(13)小大之臣,咸懷忠良。(《尚書》)
6.畢
《說文解字》:“畢,田網(wǎng)也?!北玖x為名詞,“捕捉鳥獸用的長柄網(wǎng)”義,由此引申出動詞義“用畢捕捉”,含有“完結(jié)”義。然后又引申出動詞“完畢”義,由“完畢”引申為副詞“全部”義。例如:
(14)王者之事畢矣。(《荀子》)
(15)債畢收,以何市而反。(《戰(zhàn)國策》)
(16)儒墨畢起。(《莊子》)
7.都
“都”本義為名詞“有宗廟的城市”,由此引申出名詞“大城市”義,引申出動詞“聚集”義,“聚集”即有總括之義,于是引申出副詞“全部”義。例如:
(17)而水以都居。(《管子》)
(18)置平準(zhǔn)于京師,都受天下委輸。(《漢書》)
(19)叫前后所做斧,都不可用。(《作斧教》)
8.共
《說文解字》:“共,同也?!币馑际恰皟墒止才e同樣之物”,通過字形形體會意為“共同”義。例如:
(20)與朋友共。(《論語》)
(21)可與共學(xué)。(《論語》)
(22)凡我父兄、昆弟及國子姓,有能助寡人謀而退吳者,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國語》)
9.總
本為動詞“聚合”義,由此引申出動詞“總括”義,然后又引申出副詞“全部”義。例如:
(23)總天下之要,治海內(nèi)之眾。(《荀子》)
(24)總攬英雄,思賢若渴。(《三國》)
(25)暫游雙樹下,遙見兩枝芳。向日俱翻影,迎風(fēng)并散香。戲蝶扶丹萼,游蜂入紫房。人今總摘取,各著一邊廂。(《游仙窟》)
10.周
《廣雅》:“遍也?!薄稄V韻》:“匝也,至也,備也,遍也。”作動詞表示“周遍、遍及”。例如:
(26)以此周行天下。(《莊子》)
(27)孔子、舜之次也,生無尺土,周流應(yīng)聘,削跡絕根。(《論衡》)
11.勝
《說文解字》:“勝,任也”。作動詞有“承擔(dān)”的意思,虛化為副詞,表示“完全”的意思。例如:
(28)以為能勝其任也。(《孟子》)
(29)今天下之士君子之書,不可勝載,言語不可盡計。(《墨子》)
12.胥
《爾雅》:“胥,相也?!庇米鞲痹~,表示互相,后轉(zhuǎn)化為表示總括全部。例如:
(30)君子樂胥。(《毛詩》)
(31)爾之教矣,民胥效矣。(《毛詩》)
13.通
作動詞表示“共用”“互通”。例如:
(32)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時。(《毛詩》)
(33)于是詔諸尚書通議。(《后漢書》)
(34)貨殖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史記》)
14.兼
兼,作為動詞表示“兼具”之義,后虛化為表“全部、全都”的總括范圍副詞。例如:
(35)兼三標(biāo)而兩之,故六。(《周易》)
(36)兼服天下之心。(《荀子》)
(37)萬物可兼知。(《商君書》)
15.率
動詞“率”所帶賓語多為復(fù)數(shù),由于后面賓語的影響而產(chǎn)生“總括”用法。
(38)穆穆皇皇,宜君宜王,不想不忘,率由茵章。(《詩經(jīng)》)
(二)來源于形容詞
1.全
本為“純玉”,形容詞“完整、整個”義,引申為副詞“全部”。例如:
(39)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孫子》)
(40)若此言之,顏回不當(dāng)早夭,盜跖不當(dāng)全活也。(《論衡》)
(41)率士皆王士,安知全高尚。(蕭衍《直石頭詩》)
2.一
和“率”總括副詞用法的產(chǎn)生一樣,“一”演變?yōu)榭偫ǜ痹~是受到后面中心語的影響,當(dāng)“一”的中心語為“國、家”時,由于它們是集體名詞,引申為“整個,全部”義。⑤后來人們通過引申,使“一”具有了“完全、全”之義。例如:
(42)一國之人皆若狂,賜(子貢)未知其樂也。(《國語》)
(43)古今一也,人與我同耳。(《呂氏春秋》)
(44)參代何為相,舉事無所變更,一遵蕭何約束。(《資治通鑒》)
3.悉
《說文解字》:“悉,詳盡也。”引申為盡其所有,表示完全。例如:
(45)百篇以上,記事詳悉。(《論衡》)
(46)爾眾悉聽朕言。(《尚書》)
(47)王命眾悉至于庭。(《尚書》)
4.均(鈞)
作形容詞表示“公平”“均勻”。例如:
(48)二人者事業(yè)不同,其于亡羊均也。(《莊子》)
(49)鈞是人也,或為大人,或為小人。何也?(《孟子》)
(50)均出余子之使令,以世使之。(《商君書》)
(三)動詞引申為形容詞后虛化為副詞
1.具
《說文解字》:“具,共置也?!币隇樾稳菰~“完備”,又虛化為副詞“全部”。例如:
(51)茲予有亂政同位,具乃玉書。(《書》)⑥
(52)其功大著,其樂備,其治辯著其禮具。(《禮記》)
(53)無簡不聽,具嚴(yán)天威。(《尚書》)
2.備
“備”有“完備、齊備”義,引申為“周遍”“周至”義,意義虛化表示“全體,無例外”。例如:
(54)禮儀既備,鐘鼓既戒。(《毛詩》)
(55)桓公義高諸臣,德備百姓。(《晏子春秋》)
(56)百神以其備降兮,九疑兵其并迎。(《楚辭》)
3.遍(徧)
本義應(yīng)為“走遍”,泛化為“普遍、到處”之義,虛化為“全體”義。例如:
(57)不該不遍,一曲之士也。(《莊子》)
(58)堯舜之仁,不遍愛人。(《孟子》)
(59)是以數(shù)千萬里之外有為善者,其室人未遍知,鄉(xiāng)里未遍聞。(《墨子》)
4.盡
本為“空”“空無”義,引申為動詞表示“完了、完結(jié)”,⑦再引申出形容詞“完全”義,由形容詞“完全”義而又引申出副詞“全部”義。例如:
(60)全之盡之,然后學(xué)者也。(《荀子》)
(61)貨盡而知不足,是不知量也。(《管子》)
(62)問其與食者,盡富貴也。(《孟子》)
5.舉
本義為舉起雙手,引申為形容詞表示整個、全部。例如:
(63)今曰舉曰鈞,則為有為人矣。(《孟子》)
(64)舉世皆濁我獨清。(《楚辭》)
(65)君舉不信群臣乎。(《左傳》)
(四)通過假借而來
通過假借方式而來的總括副詞只有“凡”一個。
《說文解字》:“凡,最括也。”“凡”甲骨文作是“槃”的初文,在甲骨文中用為“犯”、用為“判斷”、用為“巡祝”等義;后假借為總括義的“凡”,別造“槃”字。“凡”用為總括范圍副詞最早可見于西周金文中。⑧例如:
(66)一酒或(又)即舀用田二,又臣一夫,凡用即舀田七田、人五夫,舀覓匡三十株。(金文·舀鼎)
表1:總括副詞的來源
來源(25) 動詞(15) 形容詞(4) 動詞-形容詞(5) 假借(1)
詞例 皆、俱、并(併、並)、咸、畢、都、共、總、了、勝、胥、通、兼、周、率 全、一、悉、均 具、備、遍、盡、舉 凡
總括副詞來源主要有兩條路徑,一條是動詞,一條是形容詞,然后在特定的句法位置得到虛化進而演變?yōu)榭偫ǜ痹~。
二、漢語“都”類總括副詞系統(tǒng)的歷史演變
(一)先秦時期的“都”類總括副詞
早在先秦時期,我們就發(fā)現(xiàn)了成熟的總括副詞用例,如:皆、盡、咸、俱、畢、具等。
表2:先秦時期“都”類總括副詞的出現(xiàn)次數(shù)及比例
皆 盡 咸 俱 畢 具 總計
周 14 1 30 1 3 9 58
春秋 2228 269 69 72 53 6 2697
總計 2242 270 99 73 56 15 2755
比例 81.4% 9.8% 3.6% 2.6% 2.0% 0.5% 100%
從上表和我們考察的先秦語料中可知,先秦時期“都”類總括副詞具有如下特點:
1.從出現(xiàn)頻率上看,先秦文獻(xiàn)中最主要的“都”類總括副詞是“皆”“盡”和“咸”,它們約占有總括副詞出現(xiàn)總量的94%,其中周以“咸”為最多,春秋時期以“皆”為最多。
2.從句法功能上看,“皆”“盡”“咸”“俱”可以修飾謂詞,也可以修飾名詞性謂語;“具”“畢”只能修飾動詞。
1.修飾動詞。例如:
(67)群臣皆有陽虎之心,而君上不知,是微而巧也。(《韓非子》)
(68)以言而當(dāng),以戰(zhàn)而勝,王能寶之。諸侯盡服。(《龜策列傳》)
(69)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咸歸軒轅。(《史記》)
(70)誠能聽臣之計,莫若兩利而俱存之。(《淮陰侯列傳》)
(71)赤泉侯人馬俱驚。(《項羽本紀(jì)》)
(72)行過夷門,見儀且,具告所以欲以死秦軍狀。(《魏公子列傳》)
(73)句者畢出,萌者盡達(dá),不可以內(nèi)。(《淮南子》)
2.修飾形容詞。例如:
(74)萬物皆盛,而不與其寧。(《韓非子》)
(75)四子之才,非能盡善,蓋今之世也。(《淮南子》)
(76)恭己無為,而治平刑措;而化洽無外,萬邦咸寧。(《抱樸子》)
(77)身與名俱全者,上也。(《范睢蔡澤列傳》)
3.修飾名詞。例如:
(78)此二人者,皆圣人也。(《韓非子》)
(79)匈奴騎,其西方盡白馬。(《匈奴列傳》)
(80)結(jié)言通使,約懷諸侯;諸侯咸親,歸漢為藩輔。(《史記》)
(81)程、李俱東西宮衛(wèi)尉,今眾辱程將軍,仲孺獨不為李將軍地平?(《魏其武安侯列傳》)
(三)從語義指向上看,“皆”“盡”“咸”可以指前,也可以指后。但是在前頻率更高。語義指向為后。例如:
(82)且許子何不為陶冶,舍皆取諸其宮中而用之?(《孟子》)
(83)齊王之子……非盡人之子與?(《孟子》)
(84)謨蓋都君咸我績。(《孟子》)
通過考察先秦典籍中后指的用例,發(fā)現(xiàn)“皆”指后最為成熟,固定地出現(xiàn)在“皆+動詞+之(指代復(fù)數(shù))”句式中,通過“之”指代前面名詞或名詞短語?!氨M”“咸”總括指后還處在發(fā)展階段。
(二)兩漢、六朝時期“都”類總括副詞
兩漢、六朝時期,是“都”類總括副詞發(fā)展的重要時期。除了先秦時期出現(xiàn)的“皆”“盡”“咸”“俱”“具”“畢”等幾個常用總括副詞繼續(xù)使用外,還出現(xiàn)了新的總括范圍副詞“都”和“全”。就我們考察的語料來看,“都”始見于后漢,“全”始見于晉代。
表3:兩漢、六朝時期“都”類總括副詞的出現(xiàn)次數(shù)(共出現(xiàn)8747例)
皆 盡 俱 具 畢 都 全
兩漢 2912 664 424 205 102 49 12
六朝 3113 374 451 233 92 74 42
總計 6025 1038 875 438 194 123 54
比例 68.8% 11.9% 10.0% 5.0% 2.2% 1.4% 0.6%
表4:兩漢、六朝時期“都”類總括副詞各種文體中的分布及比例列表
皆 盡 俱 具 畢 都 全
佛經(jīng)
語錄⑨ 547/9.1% 59/5.7% 68/7.8% 88/20.1% 58/30.0% 29/23.6% 15/27.8%
敘述 3941/65.4% 712/68.6% 434/49.6% 200/45.7% 66/34.0% 11/8.9% 28/51.9%
議論 1415/23.5% 244/23.5% 315/36.0% 136/31.1% 66/34.0% 45/36.6% 8/14.8%
小說 119/0.2% 23/2.2% 56/6.4% 13/2.9% 4/2.0% 38/30.9% 3/5.5%
詩歌 2/0.2% 1/0.2%
總計 6025 1038 875 438 194 123 54
兩漢、六朝時期“都”類副詞主要有以下特點:
1.這一時期總括范圍副詞主要承接先秦,最常用的副詞還是“皆”“盡”和“俱”,但“皆”的用量有所下降。雖然出現(xiàn)了“都”和“全”的總括副詞用法,但用例較少,用法也不夠靈活,還處在發(fā)展階段。表(4)中所列的文獻(xiàn)口語化程度很不均勻,一般認(rèn)為《百喻經(jīng)》和《世說新語》兩書較接近當(dāng)時的口語,其中“都”的用量遠(yuǎn)遠(yuǎn)超過其他書。據(jù)此推測,南北朝時期的實際口語中,“都”的用量可能比上表所反映的還要高一些。
2.從句法功能看,《世說新語》中的總括范圍副詞修飾對象主要是動詞性成分,在共計199用例中,占79%。其次是形容詞性成分,占12.56%,名詞性成分占7%,也可以修飾句子和數(shù)量短語。
(85)既檢較,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釋。(《世說新語》)
(86)桓公北征,經(jīng)金城,見前為瑯邪時種柳,皆已十圍。(《世說新語》)
《世說新語》中的總括范圍副詞以“皆”的用法最為廣泛,其次是“并”和“俱”?!跋ぁ⒕?、兼、共、同、畢、都”和“全”只能修飾動詞性詞語或形容詞性詞語,可見,這只是它們副詞用法的早期階段,還易受到原詞義的影響。
3.從語義指向上看,《世說新語》中總括性范圍副詞既有單指,也有雙指。從語義指向看,《世說新語》中總括范圍副詞與先秦時期略有變化,但變化不大。先秦時期,“皆、俱、畢、并、共、同、咸”等都是前指占絕大多數(shù)的范圍副詞,“盡、悉”的情況則有所不同,它們在先秦時期是以后指為主的,但從先秦到《世說新語》時期它們后指的情況略有下降?!蹲髠鳌樊?dāng)中,“盡”共67例,其中后指有52例,占77.6%,《荀子》中“盡”有13例,后指有8例,占61.5%。而到了《論衡》當(dāng)中,“盡”共58例,后指有22例,僅占37.9%?!妒勒f新語》中“盡”用例較少,共7例,前指和后指基本持平。與“盡”相同,“悉”后指的情況也有下降的趨勢。“悉”后指的情況有進一步減少的趨勢。
“具”的情況有些特殊,在先秦,前期居狀位用“具”,后期改用“俱”(在這個意義上,“具”與“俱”可認(rèn)為古今字關(guān)系)。但無論是用“具”還是用“俱”,它們的語義都是指向謂語主體的。換句話說,二者之間不存在語義的差別。整個先秦,語義指向行為對象的“具”始終沒有產(chǎn)生,到了漢代,產(chǎn)生了語義指向行為對象的“具”,于是,書面上居于狀語位置的“俱”與“具”便有了語義指向的區(qū)別。
4.同義總括副詞連用最早出現(xiàn)于漢代,受雙音節(jié)化的影響逐漸增多,漢譯佛經(jīng)中大量出現(xiàn)。主要有:皆悉、皆共、皆同、皆盡、悉皆、悉共、悉普、悉遍、悉都、咸共、咸皆、咸悉、咸同、俱共、俱同、普悉、普皆、共同、共俱、盡皆、盡共、都悉、都共、并皆、一皆、率皆、備悉等。例如:
(87)十方會者,皆咸蒙恩。(《賢劫經(jīng)卷》)
(88)欲悉普知一切眾生心心所行。(《首楞嚴(yán)三昧經(jīng)》)
(89)天龍鬼神楗沓和等,咸俱歸命稽首為禮。(《大哀經(jīng)卷第一》)
(90)諸天及鬼神,俱共發(fā)聲音。(《佛五百弟子自說本起經(jīng)》)
(91)如來之功德,一切普悉備。(《僧伽羅剎所集經(jīng)卷下》)
(92)即共同詣普光佛所,見燈照王。(《過去現(xiàn)在因果經(jīng)卷》)
(93)十方天下人,皆使所求愿,盡悉得。(《諸菩薩求佛本業(yè)經(jīng)》)
(94)此人即時解其鉗瓔珞衣物,都盡持去。(《百喻經(jīng)》)
(三)唐宋時期“都”類總括副詞
到了唐五代時期,“皆”的用量繼續(xù)下降,“總”的用量上升。宋金時期,“皆”的用量繼續(xù)下降,“都”和“全”的使用頻率大幅上升。下表反映了唐宋時期“都”類副詞的使用情況。
表5:唐宋時期“都”類總括副詞的出現(xiàn)次數(shù)及比例(共出現(xiàn)11428例)
皆 盡 都 俱 全 具 總 畢
唐、五代 1300 409 126 326 98 248 164 127
宋 4600 1202 1151 799 496 226 159 24
總計 5900 1611 1277 1125 567 474 323 151
比例 51.6% 14.1% 9.9% 9.8% 5.0% 4.1% 2.8% 1.3%
通過對這一時期總括副詞使用情況的分析,可得出如下結(jié)論:
1.唐宋時期是總括副詞承前啟后發(fā)展的重要時期,中古盛行的總括副詞“皆”“盡”依然是當(dāng)時的主要用詞,同時后起的“都”用例也在增加。
2.在句法上,雖然“皆”“全”與“都”“全”都在使用,但是它們卻在不同的語境中出現(xiàn),所以不是冗余現(xiàn)象。“皆”一般用在肯定句中,“都”一般用在否定句中。
3.在語義指向上,“皆”“俱”“盡”“悉”“咸”更多指向主語,“總”指向主語,“都”“全”則指向賓語。
(四)元明清時期“都”類總括副詞
總括副詞的使用可以以元代為界分為兩個時期:元以前是“皆”占絕對的統(tǒng)治地位,此后被“都”取而代之。元代,總括副詞的使用和現(xiàn)代漢語基本差不多。
表6:元明清時期“都”類副詞的出現(xiàn)次數(shù)及比例(共出現(xiàn)9991例)
皆 盡 畢 俱 具 都 總 全
元 18 23 1 3 247 2
明 1779 791 7 507 91 2624 20 107
清 405 68 7 212 2 2875 82 120
總計 2202 882 15 722 93 5746 102 229
比例 22.0% 8.8% 0.2% 7.2% 0.9% 57.5% 1.0% 2.3%
到了元末明初的口語中,總括副詞主要以“都”為主,“皆”等用例大量減少,只是少量出現(xiàn)在書面語中。與現(xiàn)當(dāng)代用法一致。
三、結(jié)語
漢語總括副詞的來源比較集中,大部分來源于動詞,其他一部分來源于形容詞和假借。其中我們重點考察了皆、盡、畢、俱、具、都、總、全等八個古漢語和現(xiàn)代漢語中常用的總括副詞,前五個是從先秦時期開始就比較常用的總括副詞,兩漢、六朝時期,出現(xiàn)了新的總括范圍副詞“都”和“全”。但它們并沒有馬上取代當(dāng)時主要的總括副詞“皆”。到了唐五代時期,又出現(xiàn)了新的總括副詞“總”,同時“皆”的用量開始下降。宋金時期,“皆”的用量繼續(xù)下降,“都”和“全”的使用頻率大幅上升。總括副詞的使用可以以元代為界分為兩個時期:元以前是“皆”占絕對的統(tǒng)治地位,此后(包括元)“都”占統(tǒng)治地位時期。到了元代,總括副詞的使用情況同現(xiàn)代漢語差不多了。
為了能更清楚地反映以上九個詞的歷史變化情況,現(xiàn)將它們在各個時期所占的比例綜合列表如下:
表7:漢語“都”類總括副詞各時期使用情況
皆 盡 畢 俱 具 都 全 總
周 14 1 3 30 1
春秋 2228 269 53 69 72
兩漢 2912 664 102 424 205 49 12
六朝 3113 374 92 451 233 74 42
隋唐/五代 1300 409 127 326 248 126 98 164
宋 4600 1202 24 799 226 1151 496 159
元 18 23 1 3 247 2
明 1779 791 7 507 91 2624 107 20
清 405 68 7 212 2 2875 120 82
注釋:
①吳福祥:《敦煌變文語法研究》,岳麓書社,1996年版。
②詳見武振玉《兩周金文詞類研究》(虛詞篇)吉林大學(xué),2006年博士論文。
③在這一章節(jié)中,例詞如果舉兩個例子,即第一句為變?yōu)榭偫ǜ痹~之前的詞性及意義,第二句為副詞;如果舉
三個例子,那么中間一句為變化中的狀態(tài);如果舉一個例子,即如總括副詞用例。
④《國語·魯語上》:“小賜不咸?!弊ⅲ骸跋?,偏也。”《說文解字》:“咸,皆也,悉也?!薄稜栄拧め?/p>
詁下》:“僉、咸、胥,皆也?!?/p>
⑤張亞茹:《淺談古漢語的總括范圍副詞》《紀(jì)念馬漢麟先生論文集》,南開大學(xué)出版社,1998年版。
⑥孫星衍疏:“《釋詁》云,其具也,……言有亂政之臣之位,惟知共具貨幣以政民俗奢侈。”
⑦李宗江:《漢語總括副詞的來源和演變》;張亞茹:《淺談古漢語的總括范圍副詞》,《紀(jì)念馬漢麟先生論
文集》,南開大學(xué)出版社,1998年版。;吳福祥:《敦煌變文語法研究》。
⑧武振玉:《兩周金文詞類研究》(虛詞篇),吉林大學(xué)2006年博士論文。
⑨其中包括的篇目為:佛經(jīng)、語錄:佛說般舟、世高譯經(jīng)、四二章經(jīng)、西晉譯經(jīng)、支謙譯經(jīng)、寶藏論、寶藏
論、北涼譯經(jīng)、東晉譯經(jīng)、維摩詰所說經(jīng)、蓮花經(jīng)、鳩摩譯經(jīng)、諸法無行經(jīng)、搜神后記、西秦譯經(jīng)、北魏譯經(jīng)、劉宋譯經(jīng);敘述:史記、戰(zhàn)國策、列子、三國志、三國裴注;議論:法言、淮南子、賈誼新書、風(fēng)俗通義、論衡、太平經(jīng)、太平經(jīng)、文心雕龍;小說:百喻經(jīng)、世說新語;詩歌:古詩十九首、孔雀東南飛、曹操詩。
參考文獻(xiàn):
[1]陳寶勤.漢魏南北朝時期的副詞“都”[J].沈陽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1995,(3).
[2]陳寶勤.副詞“都”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J].遼寧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1998,(2).
[3]陳子驕.“都”的語義指向[J].漢語學(xué)習(xí),1996,(6).
[4]高育花,祖勝利.中古漢語副詞“都”的用法及語義指向[J].西北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1999,
(6).
[5]劉丹青.語法化中的更新、強化與疊加[J].語言研究,2001,(2).
[6]柳士鎮(zhèn).《世說新語》《晉書》異文語言比較研究[J].中州學(xué)刊,1998,(6).
[7]駱曉平.魏晉六朝漢語詞匯雙音化傾向三題[J].古漢語研究,1990,(2).
[8]馬真.關(guān)于“都/全”所總括的對象的位置[J].漢語學(xué)習(xí),1983,(1).
[9]武振玉.副詞“都”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J].社會科學(xué)戰(zhàn)線,2001,(5).
[10]武振玉.試論副詞“全”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J].貴州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5,(3).
[11]楊榮祥.總括副詞“都”的歷史演變[J].北大中文研究(創(chuàng)刊號),1998.
[12]張誼生.論與漢語副詞相關(guān)的虛化機制——兼論現(xiàn)代漢語副詞的性質(zhì)、分類與范圍[J].中國語文,20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