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紅
【摘 要】在我國的教學體系中,語文學科一直是不可缺少的學科,它不但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的氣質素養(yǎng),而且對學生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的確立也有著深遠的影響。而小學作為教學的基礎階段,寫作又作為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老師必須重視學生的寫作能力。老師必須改變教學的方針策略,樹立學生的寫作意識,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 寫作教學 提高素質 素材積累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7.151
一、我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現狀
(一)寫作教學過于形式化
一些教師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追求的是速度,從而使寫作的真正目的忽視,并且對寫作教學趨于掌握作文的形式,要求學生對優(yōu)美的詞和句不斷積累和背誦,并運用于寫作中,這樣只會讓學生對寫作的表象進行了解,而對寫作的內涵并不能真正掌握。
(二)部分學生的寫作缺乏真情實感
只有對生活的感悟才能實現對素材的加工、重組及再創(chuàng)造,所以寫作是需要結合現實生活的。但是在實際生活中,一些學生脫離實際生活,總是生搬硬套,從而使文章缺乏真情實感。同時,部分學生對豐富的詞匯積累比較缺乏,從而造成寫作過程中空話、大話的頻繁出現,使文章顯得空洞而乏味。
(三)學生的寫作思路比較狹窄
小學生的寫作思路由于小學生實際生活體驗不足、閱讀量比較少,所以往往比較狹窄,經常在給出寫作題目后不知道該從哪里下筆。另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學生在寫作中缺乏獨特性、靈活性與創(chuàng)造性的就是灌輸式的寫作教學模式的存在,并且其千篇一律的現象也普遍存在。
二、注重學生的素材積累
作文的學習過程是需要有一個積累的過程的,想要學習好作文,也需要像基礎知識和閱讀理解一樣是需要慢慢的積累的,寫出好的作文不是一蹴而就的,下面介紹幾個積累寫作素材的方式。
1.從課文內容的學習進行積累。想要寫好作文,是需要打好基礎的,其中一個最基本的方式就是從學習語文教材開始。語文課本的內容都是文章里面的精華,不管從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內容還是文章整體語句用詞都是非常好的。因此,老師是需要帶領學生們在平時的學習中,對于課本的學習,是要從多個角度全方位地去進行課本的學習和把握的。老師在講解完課本的知識后,需要引導學生們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多讀、多背誦、多寫,勤記憶,只有這樣,才可以把書本上的知識轉化成自己的東西,最終積累很多的寫作素材。如果學生們掌握了,在平時進行寫作的時候,需要應用的時候自然是會想起來的,這樣就可以在寫作的時候很好地應用了。
2.平時可以通過寫日記加強練習。學習好課本的內容是一個積累詞匯的過程,只有多練習,兩者相結合才可以使結果更加的有效。當兩者很好地結合的時候,并且都做得很好的話,是特別有助于語文寫作能力的提高的。其中,寫日記就是一個很好的積累材料和練筆的好的途徑。在寫日記的過程中,小學生們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和字數等來進行文字的表達,要做到每天堅持,把自己所見、所聞、所思和所想都可以在日記中表達出來的,這樣有了一個自由表達的空間,這樣的日記內容是真實的,可以進行一次自己心靈的對話,能夠使得小學生喜歡上寫作的。
3.注意生活中的點滴積累。當認真努力地掌握了書本上的語言詞匯后,在平日里養(yǎng)成寫日記的好習慣后,這已經對于小學語文的寫作打下了比較好的基礎了,但是想要進一步寫出更加出色的文章來,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要多留意觀察身邊的人和事,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是豐富多彩的,也需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的眼睛。要保持一顆善于觀察和思考的心,并且能夠付諸到行動中來,這樣堅持下來,不但可以鍛煉了小學生的觀察思維能力,同時也可以使得作文寫作更加生動,更加具有生活氣息,能夠寫出真情實感的好作文。
三、批改作文更加嚴格
小學語文教師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應該尊重學生的進步,肯定學生的努力,鼓勵學生堅持創(chuàng)新寫作,從而提升學生的寫作熱情和興趣。小學語文教師在重視學生寫作方式的同時,教學的批改重點也應該有所改變。首先,應該具備認真批改作文的意識,認真地對待學生的每一篇作文,逐字、逐句、逐段地進行閱讀批改。其次,教師可以采用批改作業(yè)的模式,例如,對于一篇作文,教師可以研究其寫作新意、抒情手法、人物刻畫等,從多個方面緊扣重點,批改作文。
四、鼓勵學生敢于質疑,不懂就問
提出一個問題要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解決問題,更多的是需要對已學知識的掌握與應用;提出問題,則要打破常規(guī)、提出自己心中的疑問,需要冒險犯錯誤的勇氣,故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學生能提出質疑,說明他已經對問題展開了一番思考,并有了自己的新見解,實質就是一種思維創(chuàng)新。比如,在學習《窮人》時,對桑娜該不該抱養(yǎng)鄰居西蒙的兩個孩子時,可讓學生設身處地,根據自己的理解與想法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有學生可能會說:“得馬上把他們抱回家,要不他們會被凍死的?!庇械臅f:“不行,我得回家商量后再說?!边€有的說:“我得想方設法讓別人抱回去才行?!钡?。此外,教師還可引導進行聯(lián)想,使其充分發(fā)揮其自身的發(fā)散性思維,并鼓勵其敢于質疑、猜想,有什么新見解可以提出來大家共同探討。通過這樣,學生克服了怕被嘲笑的阻力,進而大膽發(fā)問、質疑,不僅其發(fā)散性思維得到了發(fā)揮,還有利于其創(chuàng)造能力地培養(yǎng)。
總之,作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促進寫作教學的順利開展,已成為目前小學語文教師的重要教學任務。教師要完善寫作教學就要結合小學生自身的特點,同時幫助學生樹立寫作的自信心,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在自信與興趣的驅使下主動貼近生活、感受生活,愿意表達、善于動筆,進一步為以后的學習和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在新課改為背景下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與時俱進,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提高寫作教學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閆景娥.淺析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對學生寫作的提高辦法[J].華章,2013(11).
[2]趙愛靜.在實踐中提高小學作文教學的效率[J].考試周刊,20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