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斐
摘 要:單招形式下,《房屋建筑學》課程因內容繁雜,部分構造做法過時,面臨無法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內容調整和更新的問題,文章提出了采用信息化教學、突出教學內容實用先進性、優(yōu)化考核方式、以賽促教的教學改革探索。
關鍵詞:房屋建筑學;教學改革;信息化教學;教學內容;課程考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00X(2018)20-0173-03
Abstract: Under separate enrolment form, the building construction course is complicated and the structure is outdated. It faces the problem of being unable to mobiliz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content adjustment and updat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use of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highlighting the practicality of teaching content, and optimizing assessment method, exploring the teaching reform of promoting teaching by competition.
Keywords: building construction; teaching reform;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teaching content; curriculum assess
一、概述
《房屋建筑學》是研究房屋的建筑構造組成、構造原理、構造方法及建筑設計的一般原則的課程,是學生認識、了解建筑的重要途徑,是建筑類各專業(yè)的一門主要專業(yè)課。自我校實行高職院校單招政策后,生源素質急速降低的局面越發(fā)嚴峻,單招學生大多缺乏學習興趣或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但他們思維活躍,可塑性很高且有較強的社會活動能力[1],因此根據(jù)單招學生特點改革固有的教學方式,調整教學內容和深度已刻不容緩。
二、目前以單招學生為主的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單一課堂講授枯燥乏味,缺乏互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差
傳統(tǒng)的“老師講,學生聽”的單向灌輸模式,教師往往專注于具體知識的講解,但忽略了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2]。《房屋建筑學》課程內容雖然難度不深,但知識點繁雜零碎,難成體系,學生會認為需要記憶的內容過于散亂,加之單招學生基礎薄弱,學習主動性較差且僅限于課堂學習,難以深入理解和體會建筑構造知識。
(二)理論知識與感性認識脫節(jié)
《房屋建筑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但教學中缺乏理論和實踐的結合環(huán)節(jié),加之學生識圖能力差,對建筑構造表達難以讀懂,學生無法從構造節(jié)點詳圖去理解實體的建筑方式,因此,對課程內容的認識仍停留在細部節(jié)點和大樣設計的層面上。大多數(shù)學生只能依據(jù)課本知識內容想象建筑構造過程。
(三)課程設計作業(yè)完成質量不高,成績考核不甚理想
單招學生多數(shù)無法按時保質保量的提交布置的課下作業(yè)和設計任務,學生很難記憶繁雜的構造要點,制圖能力較差,很難準確繪制表達建筑構造。
三、基于單招學生的《房屋建筑學》課程改革探索
(一)采取信息化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
對于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學生,上課玩手機,無法集中注意在課堂的現(xiàn)象十分普遍,與其一再強調學生集中精力,不如讓手機成為學習工具,利用網(wǎng)絡平臺,確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線上學習和課堂教學相融合,老師可以將教學資源上傳到網(wǎng)絡平臺,讓學生課下通過手機利用分散零碎時間自學、分析、實踐,老師課上深入講解,討論答疑,加強學生課堂互動性和學習積極性,實現(xiàn)高效學習,優(yōu)化教學效果[3]。例如教師可利用藍墨云班課APP、超星學習通APP建立網(wǎng)絡課程,通過簽到、選人提問、搶答、投票問卷、主題討論、小組任務、測驗、直播等活動加強課堂的即時互動性,改變傳統(tǒng)的死板授課模式,提高學生在課堂的參與感及注意力,從而讓教師第一時間迅速獲得教學效果的直觀反映,根據(jù)學生的接受程度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方式,如圖1所示。
課堂學習時間是有限的,在本來課時緊張而課程內容又龐雜的情形下,教師很難做到把所有內容都面面俱到介紹給學生,因此,教師要利用信息化手段,由知識的灌輸者轉變?yōu)閭鬟f者,例如介紹玻璃幕墻構造,先讓學生線下觀看實例動畫視頻,有了直觀了解,課堂上再針對性的講解接受度會更高,再如屋面防水做法,可先播放實際工程是施工錄像,再講解對應的構造處理,更有助于學生理解學習。教師可利用Revit三維建模軟件建立建筑構造模型,如圖2所示,加強學生對平面、立面、剖面圖形相互之間關系的理解,提高學生對構造空間三維想象能力。教師可利用思維導圖圖文并茂的方式,讓學生對所學章節(jié)構造要點、構造做法進行歸納總結,牢固知識點的掌握,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二)突出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先進性、針對性
《房屋建筑學》作為建造師、造價師、監(jiān)理工程師等注冊執(zhí)業(yè)資格必備的基礎課程, 教師應將理論教學與執(zhí)業(yè)工程師專業(yè)素養(yǎng)相結合,例如基本的平、立、剖面圖的識圖繪圖能力的訓練。傳統(tǒng)《房屋建筑學》課程內容大多是磚混結構的構造,隨著建筑工業(yè)化快速發(fā)展,建筑技術手段不斷進步,教師應多補充新的行業(yè)動態(tài),例如BIM技術、幕墻技術、綠色建筑、保溫防火材料應用等內容,幫助學生拓寬知識面,更好的適應工作崗位。對于明顯落后的構造做法應刪除,例如油氈防水屋面、木門窗等已經(jīng)不再工程中使用的構造措施[4]。
著名教育家羅杰斯說:“凡是教師能夠講述的,能夠傳授的知識,多半是死的、凝固的、無用的知識,只有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探究的知識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識?!痹谡n堂教學中,教師應盡可能的搜集與授課內容相關的實際工程案例結合講解,通過一些實際問題的分析和討論,使復雜、抽象問題直觀化、簡單化。教師應引導學生以小組形式認識實習學校各類建筑的構造措施,身邊不同類型的建筑就是第二教學課堂,例如從構造角度分析房屋墻體、散水開裂的原因,形成觀察報告在課堂上進行PPT匯報討論,讓學生從一個被動的聽從著,變成一個課程的參與者,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三)調整課程考核方式,側重平時過程考核
《房屋建筑學》課程知識點繁雜瑣碎,以往課程考核主要采取出勤成績+紙質版作業(yè)成績+期末成績的方式綜合評定,平時作業(yè)側重于學生獨立完成設計手繪圖紙,例如墻身大樣設計,樓梯設計等,對于識圖都成問題的學生來說這樣的作業(yè)形式難度太大,而且手繪費時費力,出現(xiàn)問題往往需要推倒重來,這不僅增加了學生的壓力還促發(fā)了他們厭學的心理,對于單招學生來說,讓他們體驗到學習的快樂、親自動手實踐收獲技能的提升應該作為教師考核學生學習效果的最重要因素。
教師可通過手機APP軟件實時獲取學生線下學習情況及課堂表現(xiàn)數(shù)據(jù)信息,綜合反映學生的學習效果并納入課程考核成績。
平時作業(yè)采用小組任務的形式發(fā)放,通過小組討論,合作分析解決遇到的問題,通過小組互評與教師評分綜合確定作業(yè)成績。手繪圖紙作業(yè)改為CAD機繪方式提交,這樣不僅提高了繪圖的效率也強化了CAD制圖能力的培養(yǎng),更符合市場對學生能力的要求。期末考試采用機試平臺,以選擇題、判斷題的形式對于課程基本知識考核學生的掌握情況,更符合單招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
(四)開展各類比賽活動,以賽促教,以賽促學
教師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建筑識圖大賽、CAD繪圖等比賽,在技能大賽的選拔、訓練、參賽等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識圖理論知識和繪圖操作技能,訓練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職業(yè)素質和就業(yè)能力。例如參加學校挑戰(zhàn)杯大賽,讓學生根據(jù)圖紙動手制作模型,真正實現(xiàn)了“做中學,學中做”。
四、結束語
當今在老師向學生手里手機搶奪課堂時間的現(xiàn)狀下,只有改革《房屋建筑學》課程教學模式,適應單招學生特點,激發(fā)學生興趣,才能使學生有所收獲,將知識轉化為技能。除學生的努力之外,教師也應不斷地提高自身能力,廣泛閱讀,不斷進修掌握最新技術以及有過硬的設計能力,才能上好房建課。
參考文獻:
[1]陳靜,閆海燕,張鵬.建筑構造課程教學改革實踐探索[J].黃河水利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7,23(1):79-82.
[2]李學軍,郭曉君.強化實踐的“建筑構造”課程教學改革[J].中國建設教育,2016,6:50-52.
[3]柏云,孫勇.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模式下《房屋建筑學》混合式教學探索[J].教育現(xiàn)代化,2017,4(36):98-100.
[4]安文俊.《房屋建筑學》課程的教學體會與思考[J].南北橋,教育研究學刊,2016(5):2.
[5]阿不都西庫爾·扎依提,穆哈西,陳英杰.新疆高校土木工程專業(yè)房屋建筑學課程的教學探討[J].高教學刊,2017(08):99-100.
[6]程云虹,康玉梅.“房屋建筑學”課程設計教學研究[J].高教學刊,2018(09):106-108.
[7]程云虹,康玉梅.“房屋建筑學”課程教學研究[J].高教學刊,2017(01):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