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建英
摘要:學校理念是由教育目的觀、師生觀與育人觀、課程觀與教學觀等要素組成,經由學校自主建構起來的教育哲學體系。蠡口中學的教育哲學(理念系統(tǒng))由和合思想演化而來,以理境之間的自由轉化(即知行合一)為最終目的,以師生和合、教學和融之態(tài)為標志,學校課程則是促進師生和合、教學和融的載體和催化劑。
關鍵詞:學校理念;和合文化;實踐探索
一、學校理念之理性思考
理念是人們對于某一事物或現象的理性認識、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觀念體系。學校理念是對辦學的基本信念,是對自己學校的定性、定位及職能的認識,即要把這所學校辦成什么樣的學校,怎么辦成這樣的學校。學校理念不應被視為校訓、“三風”等外顯的描述,它不是學校的教育模式或教學模式,也不能完全等同于學校特色。我們將學校理念視為學校發(fā)展中的一系列內隱的教育觀念、教育思想及其教育價值追求的結合體,其核心是學校的教育目的觀、師生觀與育人觀、課程觀與教學觀。
教育目的觀作為一種價值關涉,是學校對于教育目的的闡釋,反映學校教育的培養(yǎng)規(guī)格、努力方向和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育人觀是教育目的觀的具體化,直接闡明學校要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育人的過程主要在師生互動中完成,那么,如何看待教師和學生的地位,如何處理二者的關系等就顯得至關重要了,學校對這些問題的回應便構成了學校的師生觀。學校教育目的觀、育人觀和師生觀的實現要有內容載體、實施過程,這些屬于課程與教學范疇,學校對此類問題的界定便構成了學校的課程觀與教學觀。
綜上,學校理念是由教育目的觀、師生觀與育人觀、課程觀與教學觀等要素組成,經由學校自主建構起來的教育哲學體系。
二、學校理念之實踐探索
蘇州市相城區(qū)蠡口中學創(chuàng)建于1958年,1999年被確認為江蘇省首批示范初中,2007年被確認為蘇州市教育現代化學校。隨著相城區(qū)城市化進程的推進,位于中心城區(qū)的蠡口中學承擔著城區(qū)大部分“新相城人”子女的教育?;谶@一辦學現實,學校提出了構建“和合文化”的學校理念系統(tǒng)。
(一)“和合”諸相
“和合”思想浸潤著中華文化的方方面面,主要表現在對于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人與心靈這四類關系的認識之中。
其一,就人與自然的關系而言,我們不主張從外部去征服自然,而是要探索自然的內在規(guī)律,以便“制天命而用之”,即認識、把握自然,進而適應、利用自然——這便是“天人合一”“仁民愛物”的人文精神。
其二,就人與社會的關系來看,中華自周朝起便以禮樂典章制度的形式強化血緣親族關系,主流價值觀認為個人價值只有在社會群體中才能得以實現,導致我們對外部評價的重視程度高于個性發(fā)展,由此便形成了“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的思想。
其三,就人與人的關系來說,雖然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利益訴求,但我們認為只要按“禮”來處理一切事,人與人之間的各種關系都能夠調解適當,使彼此相處融洽,亦即“禮之用,和為貴”,這是人與人相處的最高準則。
最后,在人與心靈的層面,我們認為人的欲望是無限的,而所得則有限,因而要節(jié)制欲望,順應自然,從天和而后人和,由人和而后心和,因心和而后生樂。
(二)“和合”諸法
基于和合思想在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他人、人與心靈等諸多關系中的體現,我們可以提煉出四條原則以指導實踐:其一,和合是諸多異質因素的沖突融合,即承認多元是和合之基礎;其二,和合是諸多優(yōu)質因素的融合,是一個揚棄、選擇、吸收的過程;其三,和合是有機、有序的融合,而非機械、無序的拼湊;最后,和合是動態(tài)、持續(xù)的融合,始終處于“濟不及,泄其過”的過程中,并不斷趨向更高層次的平衡與和諧。
(三)“和合”之于教育
以和合視角看待教育,教育是一種幫助人在“理”與“境”之間持續(xù)轉化的過程,包含“知理明境”與“行理易境”兩個過程。所謂“知理明境”,是指對自然、社會環(huán)境的本質、特征、規(guī)律等的把握,是認知水平提升的過程;“行理易境”則是指踐行所知之理,用以處理人與自然、社會、他人、心靈的關系,是實踐能力提升的過程。(參見圖1)
認知水平與實踐能力既受先天條件制約,又受后天環(huán)境影響,這其中就包含著教育的影響??梢哉f,對二者的提升是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
具備一定的認知水平和實踐能力,在生存世界的“境”與“理”之間形成轉化,人才得以生存、發(fā)展。知理明境與行理易境高度融合,使理境貫通,自由轉化,便可稱為“知行合一”。(參見圖2)因此,對“知行合一”的追求亦是教育的目的,且為根本目的。
(四)學校教育之目的觀
既然“知行合一”是和合觀下的教育的根本目的,“提升認知水平和實踐能力”是教育的主要目的,此二者便構成了學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主要目的。但學校教育畢竟不同于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其特殊性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學校中的人具有場域內特定的社會身份(即學生、教師),并應履行與該社會身份相對應的社會責任(即“學”與“教”);另一方面,學校教育以課程為載體,學生在課程學習中成長,教師在課程開發(fā)與實施中發(fā)展。因此,對于師生、教學、課程的理解(包括師生觀、育人觀、教學觀、課程觀等),決定了學校將選擇何種路徑去達成教育目的,這也是學校必須要確定的。
(五)學校教育之師生觀與育人觀
我們認為,學生和教師共同構成了學校的主體:學生是學校教育的培養(yǎng)對象,是主體,這一點毋庸置疑;教師雖然是教育者,其本身也需要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進行自我發(fā)展、自我實現,脫離教師發(fā)展而單論學生培養(yǎng)必是空談,故教師亦是主體。實際上,在學校教育的場域內,學生與教師是相互依存的(無生便無師,無師亦無生),且二者相互促進,共同發(fā)展(優(yōu)師育優(yōu)生,優(yōu)生促優(yōu)師),即二者“和合一體”。
基于此,既然教育是幫助人在理境之間持續(xù)轉化的過程,學校教育便要以此為指向,不斷提升師生的認知水平與實踐能力,培養(yǎng)知行合一的“和合人”,這便是學校的育人目標(或培養(yǎng)目標),其與學校教育的根本目的相一致。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育人目標(專指學生培養(yǎng)目標),在“師生同為主體、和合一體”的師生觀下,“和合人”是“學生+教師”的組合。
“和合人”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是一個過程,是有層級的:第一層是“知理明境”,指向認知水平的提升,培養(yǎng)的重點不在于學會知識技能本身,而在于學習的過程體驗,以及伴隨這一過程形成追求真理(求真知)的態(tài)度;第二層是“行理易境”,著眼于實踐能力的提升,培養(yǎng)重點是經世致用(做真人)的情懷,即要將所學之“理”(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tài)度)應用到生活實踐中去;第三層“知行合一”,是前兩層的動態(tài)融合,在理與境、知與行之間轉化自如,這種轉化需要在“實踐——反思”的循環(huán)中不斷升華。
(六)學校教育之教學觀與課程觀
如前所述,學校中的師生應履行與其社會身份相對應的社會責任;課程是學校教育之載體。此二者便構成了通達“知行合一”目的觀的兩個前提和途徑。那么,在和合教育視域下,師生應如何各履其責?課程應如何設計與實施?
我們認為,就前者而言,在和合教育觀下,教與學應呈和融之態(tài)。所謂“教學和融”有三層含義:
其一,教師的“教”要基于學生的“學”,即教師的核心職責不是傳授知識,而是對學生的學習(取廣義,含學科知識與技能的學習,亦包括品德行為的習得等)適時、適度地進行指導。而學習是學生的天職,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生發(fā)學習興趣,從而主動學習(含元認知與認知層面的學習策略),即是對自己、對他人、對家庭、對社會盡責。因此,師生的履責行為(即教與學)是高度契合的。
其二,學生的差異性是客觀存在的,教師對學生的指導要想做到適時、適度,實際上對教師自身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教師在教的過程中也需要不斷學習新知,積累經驗,并不斷提高自身素養(yǎng),正所謂“教學相長”。從這種意義上講,教師教的過程也是學的過程,學生學的過程也是教的過程,教與學、師與生均是相對概念。
其三,“教學和融”不僅僅指向教與學過程中“師與生”這組關系,我們分析“教師”與“學生”這兩個名詞(或稱呼)便可發(fā)現,它們代表的是兩個群體,群體由眾多個體組成,故“師與師”“生與生”這兩組關系是客觀存在的,不容忽視。在和合視域下,我們提出的“教學和融”隱含著師—生、師—師、生—生這三組關系。所謂“和融”,是這三組關系之和融,亦即在師—生、師—師、生—生間形成合作氛圍,并在合作中實現共生、共贏。
至于課程,在和合教育觀下,學校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遵循“和合諸法”,我們將其概括為三點:其一,課程本身應具有知行合一的特征,亦即課程設計與實施應兼顧知識性與實踐性,并注重二者的有機整合;其二,課程的設計與實施要兼顧共性與個性、基礎性與拓展性,以滿足不同學習者的需求;其三,課程應根據學習者的需求變化不斷更新,根據實施效果持續(xù)改進。
綜上,蠡口中學的教育哲學(理念系統(tǒng))由和合思想演化而來,以理境之間的自由轉化(即知行合一)為最終目的,以師生和合、教學和融之態(tài)為標志,學校課程則是促進師生和合、教學和融的載體和催化劑。(圖3、圖4是對這一哲學體系的概括)
參考文獻:
[1]郭元祥.論學校的辦學理念[J].教育科學論壇, 2006(4):5-8.
[2]張立文.和合學:21世紀文化戰(zhàn)略的構想[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
(責任編輯:吳延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