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芬
心心念念山區(qū)孩子
1991年,譚柏生被分配到衡陽縣西北部“一腳踏三陽(衡陽、祁陽、邵陽)”的關市鎮(zhèn)盤石完小任教,此后27年,他成了這所農村小學的“老住校生”。
到盤石完小第一天,與他一起來報到的還有另外3名老師,當時的盤石完小條件極差,只有一棟用土磚砌起來的平房,看到此景,其中一名老師當即就哭了。不到一年,3名老師陸續(xù)離開,只有譚柏生留了下來。有人問他怎么不走,他說:“如果大家都走了,這些山區(qū)孩子怎么辦?”
譚柏生的家在距盤石完小120里外的衡陽市區(qū),除了周末外,他長期吃住在學校。2016年6月的一天,正在上課的他突感天旋地轉,被學校緊急送到醫(yī)院進行檢查,經診斷為腦血管性眩暈。醫(yī)生勸他住院治療,他記掛著即將考試的學生,當天就回到學校。妻子心疼地說:“你身體能頂得住嗎?”他回答妻子:“學生是我的希望,是我的動力,他們需要我?!?/p>
譚柏生班上曾有一個患小腦萎縮的學生,他只要一講話就流口水且發(fā)音不清,起初其他同學都笑他,但譚柏生每堂課都帶著紙巾為他擦口水,并鼓勵他發(fā)言??吹阶T柏生這一舉動,同學們再也不笑話他了,還主動幫他擦口水。
帶領農村孩子暢游科技海洋
山區(qū)學校條件相對比較落后,為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譚柏生因地制宜,利用農村豐富的自然資源,指導學生開展小制作、小發(fā)明、小論文活動。他帶領學生到山間、地頭去觀察、實踐,在學校建起了小小林科園、小小百藥園和小小農科園。
機器人訓練、3D打印、無人機訓練也走進這些農村孩子們的課間,譚柏生一邊自學人工智能知識,一邊帶領學生在現代科技海洋中暢游。他輔導學生參加衡陽市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黃姜倒種高產》《臍橙培植新方法》均獲科技創(chuàng)新項目一等獎;2017年4月,他輔導學生參加衡陽市青少年機器人大賽,獲3D打印創(chuàng)意設計賽和無人機編程競技賽兩個二等獎;2017年,譚柏生獲省、市“小小科學家”競賽活動“優(yōu)秀輔導員”;盤石完小被授予“湖南省青少年科技活動示范學校”。
做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
譚柏生從教27年,當了27年班主任。針對農村留守兒童多,缺乏家庭教育這一現象,譚柏生一直堅持做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
譚柏生接手過一個六年級班級,學生小鵬沉默寡言且個子明顯矮于同齡人。譚柏生多次找他談心,小鵬始終不開口。譚柏生從家訪中了解到小鵬的情況,其妹一出生就失去了母親,父親身有殘疾,奶奶年老多病,一家的生活重擔落在11歲的小鵬身上。從第二天開始,譚柏生每天找小鵬談心,給他講勵志故事,在生活上給予小鵬無微不至的關懷。漸漸地,小鵬愿意和他談心了。
譚柏生就是這樣一名普通的鄉(xiāng)村教師,他用多彩的粉筆,勾勒著農村孩子五彩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