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秀英
作文講評是作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具有再認識和再指導的意義,對于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采取何種方式講評,怎樣在講評中使學生有所得,從而提高作文教學的有效性,這是語文老師不懈的追求。本文按照“用寫作教寫作”的理念,以“呈現(xiàn)、甄別、總結、修改、再寫”五個步驟,以“半命題作文如何填好題目”為例,試圖尋找解決學生作文低效的問題。
“用寫作教寫作”是四川巴蜀中學楊宇鵬老師提出的作文教學觀。他認為,其一,寫作能力是一種實踐能力;其二,寫作能力只有學生親自實踐方能提升。也就是說,學生應成為寫作課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參與者和主人。
一次作文,筆者又布置了一篇半命題作文:《不該丟失的》。
以下是筆者以“四步法”來落實“用寫作教寫作”的理念,從而引導學生總結出半命題作文填題要注意的幾個點。
一、呈現(xiàn)
筆者一改以往自己講問題的做法,先請學生按座位順序一個個到黑板上來板書上自己填題的內容,若所填內容與前面同學寫的一致,就在該內容下以劃“正”字作數(shù)。學生對這一做法覺得很新奇,課堂氛圍一下子熱鬧起來,邊看同學寫的內容,邊在下面唧唧喳喳議論,氣氛甚是輕松。
學生所寫內容如下:誠信、良知、責任心、善心、勇氣、笑容、獨立思考能力、童年、青春、傳統(tǒng)文化、理想、夢想、回憶、眼淚、錢、筆記本、羈絆、圓明園,等等。其中填“誠信” “責任心”的人數(shù)較多。
二、甄別
等學生寫完后,我讓大家思考,黑板上同學們所填的這些題目,你最欣賞哪個?理由是什么?學生立刻熱烈討論開了。歸納起來,學生的意見大致是這樣:
誠信、良知、責任心、善心、勇氣、笑容:學生對這幾個題目比較認同,認為容易寫好,題意明白,一看題就明了寫作中心,且有東西可寫。
童年、青春:這兩個題目不好,不合邏輯,有同學提出“童年”“青春”的逝去是自然規(guī)律,不存在“丟失”這一說法。童年會隨時間的流逝而成為過去式。
傳統(tǒng)文化、圓明園:填題太大,對這些內容了解得太少。
錢、筆記本:看了這幾個題目不少同學笑出了聲,認為太小兒科,立意會膚淺。
羈絆、回憶:比較抽象,令人費解,看了題目不知作者要寫什么。有幾個同學表示不理解“羈絆”的意思。
獨立思考能力:這個題目有新意,與眾不同。
最后,我請同學們結合上述討論的內容,聯(lián)系自己的作文,小組合作討論,總結半命題作文填題的注意點,要求做好記錄,準備班上交流。隨后的交流過程中,大家表現(xiàn)得非常積極,教師也作了適時點撥??偨Y如下:
要容易寫作。選擇自己認為好寫和有東西可寫的內容,避免填上一些難寫的題目。
要符合情理、邏輯。所填內容要符合生活常理,不能有悖情理,違反邏輯。
內容要積極。不能填上一些膚淺、消極、甚至不健康的內容。
要避免雷同,力求有新意。
填題不要過大。不要填自己都不熟悉的內容,補題的時候要盡量把題目具體化,貼近自己的生活實際。
要內容明確。不要因追求新意填上一些令人費解的內容,寫一些自己都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
三、修改
修改是學生寫作中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糾正自己寫作中的一些錯誤而獲得的啟發(fā),有時遠比多寫多練有意義。所謂馬馬虎虎寫十篇,不如認認真真寫一篇,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我要求學生把第二組中不該丟失的“童年”“青春”這兩個題目進行修改,盡量保持題目原來的意思。因為有了之前的討論,學生沒費多大勁兒就認為可以用 “童真” “青春的朝氣”去替換。
四、再寫
寫作能力是一種實踐能力,學生只有運用某種寫作知識去寫作,而且會用了,用好了,才能使說的能力得到訓練。很多時候,這種訓練須要反復多次,學生才能對這一寫作知識徹底掌握。
交流總結完后,為了鞏固所學知識,我趁熱打鐵又布置了一個半命題作文題:《其實不容易》,要求課堂上填完,自己可以先多填幾個,然后選自己最滿意的上交,并說明理由。
“一藝好學,一竅難得”,很多時候學生差的就是那一點點“竅”,而做教師的就要設法讓學生開“竅”。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善于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本節(jié)課,教師根據(jù)學生的這個盲點設計了這節(jié)講評課,鼓勵學生自主學習、主動發(fā)現(xiàn)并提出問題、嘗試解決問題,讓學生自己分析總結,茅塞頓開,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作文講評的形式多種多樣,只要教師針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從有利于學生寫作能力提高出發(fā),讓他們積極參與寫作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才能不斷提高寫作水平。
作者單位:浙江省寧波市鎮(zhèn)海蛟川書院(315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