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中華五千年文明博大精深,留下燦若星辰的文物寶藏:后母戊鼎、越王勾踐劍、曾侯乙編鐘、兵馬俑、長信宮燈、唐三彩駱駝載樂俑、富春山居圖……這一件件文物,見證了滄海沉浮的歷史變遷,延續(xù)著華夏民族的精神血脈,承載著中華大地生存繁衍的智慧,告訴我們中華兒女從何而來……假如文物會說話,它將向我們講述怎樣的故事?
請展開想象,以“假如文物會說話”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展現(xiàn)“文化自信”的主題;有細節(jié),有描寫;不少于700字。
題目解析
這個緊貼時代脈搏的作文題至少有兩大訓(xùn)練價值。
其一,主題表達的選材價值。
縱觀近年高考作文,老規(guī)矩的重提、科學(xué)家與文學(xué)家關(guān)于手機的思悟、象征地域文化的老腔、與英雄生活一天的想象、神奇的書簽的讀書主題……傳統(tǒng)文化、民族精神始終是貫穿其間的主旋律。隨著近年傳統(tǒng)文化的普及與推廣,一系列用科技手段、娛樂方式將傳統(tǒng)文化從廟堂之高引向?qū)こ0傩占业幕顒优c節(jié)目,越發(fā)凸顯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假如對《我在故宮修文物》《國家寶藏》《如果國寶會說話》等紀(jì)錄片有所涉獵,或?qū)v史文物掌故諳熟于心,學(xué)生會有非常多精彩的故事可以新編、改編,甚至加以想象性虛構(gòu)。后母戊鼎背后禮的文化秩序與王權(quán)之威、勾踐劍身上的傳奇、編鐘呈現(xiàn)的禮樂文明、兵馬俑反映的從戰(zhàn)亂走向統(tǒng)一的歷史、宮燈見證的滄桑情愛、唐三彩駱駝載樂俑走過的絲綢之路、富春山居圖背后的文人風(fēng)骨……無論是文物本身被鑄造、使用、流傳、埋藏乃至重見天日的每個節(jié)點,還是文物背后的主人、地域、歷史遷移乃至館藏經(jīng)歷,每個時空都可以挖掘出無盡的故事。
其二,敘事技巧的訓(xùn)練價值。
以“假如文物會說話”為題,這就要求學(xué)生讓文物“說話”??梢允且晕奈餅閿⑹稣?,以物的視角自述故事:也可以通過文物與人、文物之間的對話推進故事。
第一人稱自述故事的難點在于,如果故事本身的情節(jié)跌宕不夠精彩,敘述者主觀情感不足以取得讀者認同,就很容易流于獨幕劇式的“獨白”,自說自唱。所以建議學(xué)生采用人物對話的方式,較容易推進情節(jié)。
其實,不同主體的對話本身就可以呈現(xiàn)不同想法的碰撞,甚至是誤解、爭執(zhí)、矛盾沖突。學(xué)生最好選擇最為熟悉的一件或幾件文物,挖掘它們身上具有沖突起伏的故事,可以是古今視野的沖突,也可以是文物背后故事的曲折。當(dāng)然,要在有限的篇幅內(nèi),用語言描寫推進情節(jié)、呈現(xiàn)主旨,還需要對語言有一定把控力,能以凝練的對話勾勒出主體形象(無論是人還是物)的鮮活特點。
適用素材與運用示例
適用素材
勾踐劍是春秋晚期越國青銅器,國家一級文物,于1965年出土于湖北江陵一座楚國貴族墓中。它是越王勾踐的寶劍,是王者之劍。
運用示例
青銅劍一聲長嘆:“吾隨越王,生而佩懸,薨則同葬?;蚪K于楚穴,余之忠也不改。越之衰也,越王擄于吳。吾怒也,而不敢言。越王委身于圉,夙興夜寐,兢兢業(yè)業(yè)不敢少逾。吾觀其心中隱隱有傲然不平之氣,雖面諂身諛,而其氣不衰。臥薪嘗膽,及其歸,圣主之智氣貫九州。國人作歌而頌之,贊風(fēng)盈野。故有三千虎狼越甲,吞吳成霸。吾隨越王身側(cè),斬敵首,飲敵血,縱橫疆場而無敵,大快!”
我心中澎湃,越王壯闊之志,中華兒女千年不絕!
我又問:“越王身后呢?”
“身后?吾見贈楚人,深眠陰室,未知之。百年前,有槍炮巨響震天動地,眾器有靈者畢覺而大驚,惶惶然。吾聞有外虜踐踏中原,同胞骨肉流離失所、尸橫遍野。吾悲矣,時自鳴長歌,聲愈悲,音愈高亮,有罄音。唯愿九州兒女起而共赴國難,笑眠沙場,一如越王,雖侮之百年也不改其志!吾亦欲破土而出,一飛沖天,斬敵首如當(dāng)年,復(fù)我華夏之威!”——呂美萱[北大附中高三]
適用素材
《千里江山圖》是北宋王希孟創(chuàng)作的絹本畫卷作品,收藏于故宮博物院。煙波浩渺的江河、層巒起伏的群山構(gòu)成了一幅美妙的江南山水圖,漁村野市、水榭亭臺、茅庵草舍、水磨長橋等靜景穿插捕魚、駛船、游玩、趕集等動景,動靜結(jié)合得恰到好處?!肚Ю锝綀D》集北宋以來水墨山水之大成,創(chuàng)作者的情感深藏其間,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運用示例
“下面插播一條剛剛收到的短訊,故宮博物院的《千里江山圖》展區(qū)驚現(xiàn)空靈聲音。國寶文物說話了?”這樣的爆炸性新聞,電視臺自然不會放過。就在今晚,這件國寶就要開始它的熒屏首秀了……
“那你愿意和我們聊聊王希孟先生嗎?”
“好。我對他最初的感受來源于下筆作畫時,他時而遒勁有力地畫著蒼山,時而細膩地描繪著街上婦人懷里的嬰兒,時而輕描淡寫地渲染層巒疊嶂,時而用細筆輕輕點綴屋上的磚瓦。他嘔心瀝血才讓我有了靈魂。在完成最后一筆的那一瞬間,我一下子看到了眼前的王希孟……我們相視對望,我望著他,他望著我,望著他筆下的中華大地?!?/p>
主持人聽得入神,深深地凝視著畫,再問:“你看到如今的中華,有什么感覺?你又為什么要說話呢?”
“說實話,沒什么感覺。在一個不大的房間,天天有人拿著黑炮筒對我拍來拍去,拍完就轉(zhuǎn)身離開;天天有人拿著手里的亮片看著里面的內(nèi)容大笑,匆匆掃我一眼便走遠;帶著洋人來看我的人,有時竟拿我和西方油畫比,更在談起中華歷史時面露難色。我不知道這千年來到底發(fā)生了什么,我太想對你們說,請挺直腰板兒認認真真地看看我,我說的不是看畫,而是看錦繡中華大好河山!一直以來,王希孟先生都用上好的礦物顏料作畫,希望我千年不會褪色,永世流傳。他想告訴后人,告訴所有的華夏子孫,中華民族會一直如畫上的景象般強盛偉大!我太想告訴你們了,所以我必須開口說話!今天見到你,希望你能把我的話告訴更多的人,讓大家不要再麻木自卑了,請活得像個華夏兒女。”
主持人默默地背過身去,擦去眼淚,鄭重地答應(yīng):“好?!薄鏁韀北大附中高三]
適用素材
《清明上河圖》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的作品,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現(xiàn)藏于故宮博物院。它生動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jì)北宋都城東京的城市面貌和當(dāng)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是北宋時期都城繁榮的見證,也是北宋城市經(jīng)濟情況的寫照。
運用示例
我還不死心,不甘心地問你:“你究竟有幾多偉大,使四方皆想私藏你真容?你不過一介平凡之作,畫中皆是那尋常街巷之小人物,名不見經(jīng)傳,又有何用?可比得上那越王勾踐劍、后母戊鼎?畫中人物不過平庸鄙陋俗常之輩,怎可與帝王之后、萬乘之君相較?”
你聽罷此言,雖鎖了眉,仍不疾不徐,沉吟片刻,微啟雙唇:“此言差矣!孩子,你只見那至尊帝王居于高位,卻不見其身下辛苦勞作、紡絲耕田之百姓。你只見那戎馬英雄驍勇善戰(zhàn),卻不見其背后舍生忘死、捐軀報國之黎民。并非那些偉人一手造就歷史,書寫歷史的正是那眾生,是我畫里那些尋常之人?!?/p>
我若有所悟,繼而醍醐灌頂,拜而問道:“可否容我再問您,您并非生于戰(zhàn)火紛飛、危難之際,又如何能擔(dān)起中華文化之厚重,象征其璀璨?”
“生于戰(zhàn)火固然值得崇敬,但描繪這太平盛世亦不失價值。唯有如此,如你一般的后輩才得以一瞥故人的風(fēng)韻,一睹華夏子孫步履自古之健達、目光自古之泰然。我流傳近千年,歷盡艱苦來到你面前,不過是為你送行,愿你擔(dān)負我身上這中華文化久遠的精神血脈,承載其智慧,繼往開來?!薄钚棱鵞北大附中高三]
適用素材
水晶杯,戰(zhàn)國時期器具,國家一級文物,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于1990年出土,現(xiàn)收藏于杭州博物館。
運用示例
我如何受得這樣的輕視和質(zhì)疑呢?他們竟以為我是盜墓賊留下的“廢物”?當(dāng)年我重見天日之時,蘇姓老者將我捧在手中,連呼“國寶”。我一身晶瑩剔透澄澈風(fēng)骨,合該是為這樣的人堅守千年。
“小子倘若疑我,聽罷二三舊事,再疑不遲?!?/p>
他點了點頭,惶惑地手撫心口,仿佛在尋找什么。
“我本山中水晶,藏深山萬年。我主命工匠雕琢數(shù)月,數(shù)十水晶當(dāng)中,惟我成型未毀,得此器型,長留人世。
“我之用,飲器也,禮器也,楚之天工巧奪也。我主奉命征越,得此一地,留駐半生,威名赫赫,功勛彪炳,惜乎滄海桑田,久不聞世人之耳。我主出征,以瓊漿滿我,祭天祀地,坐鎮(zhèn)東南,連戰(zhàn)連捷。小子略知其威耶?”
那后生目光凝重起來,與我琥珀色的光澤相灼,喃喃著“水晶杯,水晶杯”,他的聲音里猶帶三分疑惑:“可我不明白,這杯明明是近代西洋之物……”
“你聽何人所說?九州之上,便總不如重洋之外嗎?小子太無知也!”我厲聲一喝,止住他的話頭,頓了一頓,方道,“當(dāng)年于那位蘇姓老者處,我與一西洋‘玻璃杯偶得一晤?!?/p>
年輕人笑起來:“它很驚訝,是不是?”
“然。玻璃兄晚我兩千載,而體貌相當(dāng),不可謂不奇。你可知,它如何說?”
“如何說?”年輕人歪一歪頭,“問你從何而來,是不是一脈同源?”
“非也。玻璃兄言道,華夏之地,兩千余年之積淀,以同態(tài)之軀相見,它惟驚惟嘆,乃至于自慚!”——劉芳琳[北大附中高三]
標(biāo)桿作文
假如文物會說話
文/靳隋新[北大附中高三]
“所有人請注意了,”寬曠的展廳中,館長向工作人員部署,“今天晚上一定要好好打掃展廳,好迎接明天的揭幕儀式?!被芈暿幯谡箯d里,久久不散。
“等等?!蓖蝗?,一聲短促低沉的回應(yīng)打破了展廳里的回聲。四周突然寂靜,所有人面面相覷——剛才并沒有人張口說話。
“館長,我反對揭幕。”人們循聲望去,發(fā)現(xiàn)展廳中央那尊阿彌陀佛大理石像緩緩睜開了眼睛?;椟S的保護燈下,這尊白色的大理石佛像明暗掩映,足足六米的身高使他顯得孤獨而又格格不入。人們看不清他的神情,只能從他挺拔的身骨中感受到他的些許不滿。
明天,是大英博物館分館——東方藝術(shù)文物館的百年紀(jì)念揭幕儀式。屆時,有許多來自東方的珍貴義物將在世人面前展出。這座分館里的文物幾乎全部來自東方國家,僅是中國陳列室就占了六個展廳。
館長快步走來,仰視著佛像。這回,佛像的每一條紋理都看得一清二楚。文物銘牌上標(biāo)識著:公元六世紀(jì)阿彌陀佛大理石像。
“館長,我不屬于這里。東方是我的歸屬,中國是我的故鄉(xiāng)。”佛像緩緩地說。
“這……這,我們并不……”
“一千五百年前,”佛像打斷了館長,“我就誕生在大隋的工匠手中。那時候,你們這里還是七國時代吧。當(dāng)時的中國,四海歸于一統(tǒng),百姓安定富足……”
“我……我們并不否認這些?!?/p>
“繁榮的開皇年間,我才有幸被建造出來,運到河北省崇光寺,受人供奉、參拜……”佛像想笑,卻笑不出來。
“我對您被野蠻地扛運到這里表示遺憾,但這就是歷史,”館長看著佛像折斷的雙臂,“而且唯一能證明您中國身份的那座寺廟……”
“幾十年前被毀掉了。”佛像想哭,卻流不出一滴眼淚。
第二天的揭幕儀式還是如期而至。潮水般的游客駐足在這尊龐大的佛像前,贊譽之聲不絕于耳。
“你看那一條條衣褶、袖帶,多么精細的雕T!”
“是呀,真難想象這是一千多年前的杰作!”
“這尊佛像就像是一個文化載體,傳承著歷史悠久而又燦爛輝煌的東方文化,請大家仔細觀賞?!敝v解員說道。
隨著東方文物熱的再度興起,中國國家博物館向大英博物館發(fā)出邀請,策劃舉行中國文物聯(lián)展。佛像聽聞消息,異常激動——果然,館長帶著一沓文物清單來到展廳。一群人在對照清單清點文物,《女史箴圖》、三彩羅漢像等中國杰出文物作品全部在列。
“十分抱歉,佛像先生,您不在名單上,”館長站定在佛像前,“您過于龐大、沉重,移動您十分困難……而且,您只能被認定為東方文物,不能算作中國文物……縱使我知道歷史真相,但這一次,您還是不能飛往中國……”
佛像沉默不語。
經(jīng)過文物聯(lián)展的布局調(diào)整,幾日后,東方藝術(shù)文物館重新開館。人們發(fā)現(xiàn),佛像被移到了展廳東側(cè)的落地窗前。佛像面朝窗外,人們很難再一覽佛像的正貌。
“請你們不要站在落地窗那里?!别^長勸阻著游人。游人不解,不明白為什么佛像會被這樣擺放。
佛像無聲地佇立在窗前,夕陽西下,金黃色的余暉灑在他久經(jīng)滄桑的臉上。游人們不知道:佛像的正面,朝向東方;佛像的眼神,望著故鄉(xiāng)。
教師點評
這篇文章選材獨到、結(jié)構(gòu)精巧,可謂圓融天成之佳作。選擇大英博物館的一尊“無國籍”佛像,凸顯尋根與返鄉(xiāng)的主題,直指身份認同之殤。在紀(jì)念揭幕式前夕,佛像忽然開口說話的魔幻設(shè)計巧設(shè)懸念,構(gòu)成情節(jié)推進的第一個動力。不在中國文物聯(lián)展名單的沉默抗議構(gòu)成第二個沖突,一波三折。兩次沖突聚焦于身份確認,以佛像的身世之痛回顧中華民族的歷史滄桑,最終以“朝向東方”“望著故鄉(xiāng)”的姿態(tài)收尾,“文化歸鄉(xiāng)”的情感主題演繹至高潮,給讀者悠長的遐思,回味雋永。(李杭媛)
假如文物會說話
文/徐唯嘉[北大附中高三]
夜晚的故宮博物院格外靜謐,當(dāng)白日的游人如潮水般退去后,這座歷經(jīng)明清兩代二十四任帝王的宮殿終于展現(xiàn)出它本身深沉又雄偉的面貌。
可當(dāng)你側(cè)耳傾聽就會發(fā)現(xiàn),從博物院中央大廳里傳來一陣嘰嘰喳喳的喧鬧聲。走近一聽才知,原來是幾尊珍貴的國寶趁著管理員離開間隙,正在互相爭辯誰的文化價值更高。這次故宮博物院向兄弟博物館借了幾件珍品,它們白視甚高,互不相讓。
后母戊鼎率先開口:“我是商周時期的重要禮器,享有‘鎮(zhèn)國之寶的美譽,為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每當(dāng)那些學(xué)者手中的手電筒燈光打在我身上,那些仍帶有泥土的溝溝壑壑便會散發(fā)出積淀千年的歷史的光芒。你們當(dāng)中誰的年齡比我大?”
越王勾踐劍不甘示弱道:“我也是先秦的產(chǎn)物,若論歷史我也不差。想我主人當(dāng)年臥薪嘗膽,等到吳王夫差放松警惕之時,率兵而起報得國仇家恨,成為春秋時期最后一位霸主。我的存在就是古代中華民族智謀的體現(xiàn),你們在座的誰能比得過我?”
兵馬俑聞言從土坑中爬出,接口道:“若論主人的功績,我當(dāng)?shù)诙蜎]人敢稱第一。誰人不知我主人秦王贏政推行統(tǒng)一戰(zhàn)略,將韓趙魏楚燕齊逐個擊破,一舉統(tǒng)一中原,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tǒng)的專制王朝,明法度,定律令,書同文,車同軌,T秋萬載功不可沒。且我那遠在陜西的幾萬個兄弟面相各異,均為我秦國巧手工匠一刀刀雕刻出來,可謂中國古代歷史上高度發(fā)達的手T業(yè)之典范。據(jù)說在1974年我們剛剛重見天日時,英國女王連連驚嘆秦代的戰(zhàn)車比大英帝國的還精巧!”
一時間,無人再敢與兵馬俑爭鋒,大廳里一片沉默,只聽得轉(zhuǎn)角處傳來滴滴答答的鐘表轉(zhuǎn)動的聲音,原來是一座清代白鳴鐘。
“喂!你不服我嗎?把你的經(jīng)歷說來聽聽?!北R俑說道。
滴答聲停了,白鳴鐘放下擺錘,轉(zhuǎn)過身來面向大家,謙遜一笑,回答道:“我的故事與諸位不太一樣?!?/p>
“這有什么呢?大家也是在分享嘛?!?/p>
“我本由清代手藝人制成,卻在搬運時被撞壞,是被故宮后院修文物的師傅修好的。他研讀了幾十本清朝孤本,才明白我本身的花鳥紋飾的畫法;他研磨了幾十碗朱砂,才復(fù)原出我本身絳紫的色彩;他以一天幾毫米的速度,歷時三個多月,才終于讓我登上中央展廳這流光溢彩的舞臺。我不甚懷念我原本的主人,是這位默默無聞的老師傅給了我更寶貴的重生。經(jīng)他之手,我一個簡單的符號式的文物融入了新時代的匠人精神,我身上體現(xiàn)了更多樣更靈活的文化精神傳承。若論文化價值,我想我也不遑多讓?!?/p>
大廳中再次陷入了沉默。
“其實,你們忘記了,你們中的大多數(shù)也都是被他這樣的人修復(fù)的?!?/p>
教師點評
此文情節(jié)一波三折,主題寓意豐滿立體。第一輪對話圍繞幾個文物的價值之爭,劍拔弩張之中道出文物背后的歷史脈絡(luò)、民族生存智慧、工藝技法,以兵馬俑贏得階段性勝利的沉默平緩氣氛。第二輪對話由自鳴鐘娓娓道來,自鳴鐘謙遜和氣的形象與兵馬俑的張揚形成對比,由修復(fù)的故事引出“新時代的匠人精神”,從文化價值到文化傳承,全文立意得以升華。最后一句實為點睛之筆。再次陷入沉默深思的文物們意識到自己也是由工匠賦予“新生”,點出了如果沒有新時代匠人的修復(fù)、保護,再璀璨的文物也只能蒙塵于大地深處的主旨。全文節(jié)奏張弛有度,雙重主旨層層深化,呈現(xiàn)出對于文化的自信和文化保護的自信,大氣磅礴。(李杭媛)
假如文物會說話
文/蔣涵宇[北大附中高三]
那塊扎染藍紋印花布,幾百歲的布,被一個眉眼清秀的姑娘擱在我手上。姑娘道:“澹臺泠。我身上帶刺,故事由它給你講?!蔽尹c頭道:“有幸識你?!惫俜?、客套——這是我的工作,抑郁癥患者陪護。身上帶刺的我見過不少,故事由文物來講,這還是第一次。
夜未央?!澳茫壹夜媚镥E_泠,重度抑郁癥患者,您想了解什么,盡管問我,我會配合您的治療?!薄熬徒心惆⑺{?”“好。”“阿藍從何時認識姑娘?”“從她落地時,不,從她在母胎中被起名為泠時。泠,取清冷之意。頂級的印花布手藝者,人白清冷,布白冰寒?!薄鞍⑺{與姑娘是何關(guān)系?”“我是她出生時蒙眼的布,為她擋第一束光,為她啟第一束光。我是她習(xí)藝時做參考的布,我紋理細致、圖案精美,澹臺家百年難見。”“阿藍可知姑娘病由?”“知得清楚?!?/p>
這扎染藍紋印花布突然兀白一暗,深勾的藍紋陷得更深了些,叫人一陣骨寒。澹臺家第一布,天下第一布,冰寒之意果然名不虛傳。不知怎的,和這百歲的文物對上話,我心中幽幽地不斷生出涼意。
“阿藍可愿細說?”“姑娘白幼習(xí)扎染。選果子,碾染料,蒸煮,漂洗,一項項皆認真練習(xí)。十來歲時,她制的布已有我三分涼意,是天賦異稟之材??杉抑懈改感珠L不讓她再學(xué)下去,因澹臺落幕,布無人買,這是沒有出路的手藝,我們終要成為埋藏地下的廢物。姑娘不聽。姑娘骨子里承了先祖的倔脾氣。先祖將三十二夜鑄染在我體內(nèi),姑娘也要將三萬日注在這門手藝里。姑娘道,她要將這門手藝傳下去,講著澹臺千百代的故事,就像我,講著百歲的滄桑。”
我瞧這布,皺紋也不少了,怕是姑娘的淚痕也不少。
“您可知我家姑娘的?。俊?/p>
“阿藍,這是與時人作對,這是守死了骨子里的傳承,這是拼了命地維護文化自覺與自信,這是文物守護者在新時代的抑郁?!?/p>
“您說對了,但何藥可醫(yī)?”
“阿藍,姑娘是想讓時人知道,你是文物,不是廢物?!痹挼阶爝?,還是咽了回去。
我在北京城里挑了處清靜的地方,策劃了一個展覽,就叫“延續(xù)扎染藍紋印花布的百歲生命”。
姑娘帶著阿藍找到我。阿藍道:“您續(xù)的是我家姑娘的命,是澹臺家的命。”姑娘道:“阿泠謝過你。”
我未說出來,這續(xù)的明明是中華文物的命,是百年千年的自信。此種抑郁非絕癥。
阿泠,縱然你身如刺猬,我也愿伸手長擁。
教師點評
這個故事有三巧。一日設(shè)定巧。以心理醫(yī)生對抑郁癥患者的治療、陪護展開故事,新穎有趣,開篇即設(shè)下懸念:姑娘病因是什么?且診斷對話自然推進情節(jié),娓娓交代文物來歷。二日修辭巧。魯迅用瘋子的日記呈現(xiàn)國民性批判,小作者以“抑郁癥”的隱喻體現(xiàn)文化癥候。三日寓意巧。以文物守護者之“病”喚出千年文化使者的堅守,以展覽之“藥”療愈文化傳承的斷裂,呈現(xiàn)新時代的守護傳承。三巧集于一文,真可謂匠心獨運。語言干練恬淡,描寫細膩,技法嫻熟。(李杭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