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順
[摘 要] 本文敘述了酷愛讀書的自己在選書、讀書、摘錄方面的一些具體做法,尤其是得出了“書非送人不能讀也”的另類讀書觀。
[關鍵詞] 閱讀;閱讀方法;專業(yè)素養(yǎng)
一、選書經(jīng)
我選書主要路徑、方法有:讀書或文章看文后參考文獻選書;向名師、名校長、好朋友咨詢他們讀的好書;讓教授、專家給自己推薦書;關注聽報告,報告人引用或談到對他影響較大的書;逛教育類書店選書;查網(wǎng)上教育類書店書評網(wǎng)購;關注教育類報刊暑假推薦書目;從舊書攤淘書。
二、讀書經(jīng)
1.重要的書我一般讀三遍,第一遍快速閱讀,不懂跳過去;第二遍重點閱讀,同時圈畫、批注;第三遍只閱讀圈畫重點,并做摘錄。摘錄內(nèi)容有靈感隨手寫感悟、讀書札記。
2.特別難懂的書,我一般采用先讀序言、緒論、后記、目錄;再讀網(wǎng)上本書書評、摘錄、應用文章,最后才正式閱讀。
3.普通的書,我主要采取雙跳讀方法:一是讀書多了,一看作者引用理論、思想、觀點就明白的,就跳過去;二是自認為無用章節(jié),大致一瀏覽就跳過去。即采取二八讀書原則,一本書最有用、最有價值的是20%內(nèi)容。
4.與教師同讀一本書,定時分享讀書心得;提前讀,對教師導讀,因?qū)ёx逼迫自己讀的細致、深刻。
5.經(jīng)典書目可以多次重讀、品味。因閱歷、經(jīng)驗積累,每次重讀都會有意外驚喜,都有新的感悟、收獲。
6.一學期至少要啃一本難懂的理論書。只有這樣才能改變自己心智模式、提升自己閱讀品質(zhì)和理論素養(yǎng)。
7.用思維導圖、5R筆記法梳理、整理重點書結(jié)構(gòu)、心得。
8.再版變動大的書可以新舊版比照讀。這樣對作者研究淵源會有更深層次的理解。
9.理論性的書閱讀時盡量運用多元思維,不要“死讀”,要活讀。可以就書中觀點思考新的實例,可以從這個觀點類比、聯(lián)想提出新的觀點,可以思考跨界運用,可以思考組合創(chuàng)新等。
10.用猜讀來驗證自己思維,用撕書讀來多次消化。猜讀指的是有的書可以先看章節(jié)題目,自己先揣摩一下該怎樣論證,后與作者論述比對;撕書讀指的是把書里重要內(nèi)容依次撕掉,裝在口袋里反復讀,覺得吃透、理解后再扔掉。
11.在客車上或閑暇時借助冥想回憶剛讀過的書,便于知識同化、順應系統(tǒng)建構(gòu);讀后自我追問,這本書對自己工作有何價值?書上理論如何與實踐對接?這樣深層追問,利于閱讀轉(zhuǎn)化為一種“工作力”。
12.注重二重閱讀時態(tài)切換,專注讀書時是一種顯性閱讀態(tài),遇到難懂的地方可暫停下來從事別的工作,但閱讀在大腦并未中斷,而是處于潛在閱讀狀態(tài),可能某一信息關聯(lián),讓自己對書上內(nèi)容一下頓悟。顯性閱讀態(tài)與潛在閱讀態(tài)切換可以使讀書不累,并且效率大大提高。
13.用時最好讀,把讀的書內(nèi)化為自己語言,運用到自己工作中。
14.與同事分享,講給別人聽,也是一種提高讀書效率的方法。
15.定期翻閱讀書摘錄、筆記、讀后感進行二次消化也不失為一種有效策略。
16.把自己周、月讀書計劃在朋友圈曬一下,逼自己為面子、承諾而完成讀書目標。
17.珍惜節(jié)假日、星期天這兩個黃金讀書期,這兩個時段至少要完成年度閱讀計劃的60%。
18.堅持每天至少閱讀半小時??梢园褧旁谧约恨k公桌、臥室、公文包里隨時讀;可以在出差候機、等車及旅途中擠整塊時間靜讀,可以在睡前讀幾十頁書,即睡前讀。
19.閱讀——工作——反思(寫作)——體化。閱讀是輸入、是思考;工作是驗證、是運用、是創(chuàng)新,是行中知,是真知;寫作是輸出、是反思、是提升、是分享、是交流。工作需要讀書,讀書是為了更好工作,因此閱讀、工作、寫作是一件事三段,千萬不要當成不相干三件事。
20.閱讀——悅讀——越讀。把閱讀當成生活的一部分,把閱讀上升為一種習慣,把閱讀當成一件快樂的事,把閱讀上升到積淀自己氣質(zhì)、素養(yǎng),修煉自己精神生命高度來看待。這樣讀,快樂著、成長著、幸福著。
三、摘錄經(jīng)
在閱讀書籍或雜志時,看到對自己有用的片段、故事、或整篇文章時,可采用如下快速摘錄方法:
一是在百度中輸入文章名或一句話,大多能找到文章電子版,然后粘貼、復制到自己的電子讀書筆記即可。
二是若在百度中找不到,可在微信搜索中輸入文章名或一句話,可能同行己輸入并發(fā)在微信中,找到后粘貼、復制到自己的電子讀書筆記即可。
三是在百度、微信中都找不到時,市場上有一種叫“掃描筆”的東西,可掃描文字、圖片,正確率非常高,一篇文章的收錄幾分鐘搞定。
四是利用微信中語音轉(zhuǎn)換成文字功能,先讀再轉(zhuǎn)換。
五是利用QQ或微信中小程序中圖片轉(zhuǎn)換成文字功能,邊拍照、邊轉(zhuǎn)換。
四、贈書經(jīng)
清朝文學家袁枚在《黃生借書說》中提出“書非借不能讀也”的讀書觀。他認為:書不是借來的,就不能靜心閱讀。借來的書讀來有緊迫感,更會認真盡心地閱讀,如果是買的,就不會很緊迫地讀,效果自然不如前者。然而我的讀書觀是:書非送人不能讀也。
我的“奇葩”理由如下:
從前我是一個喜歡買書、藏書的書癡教師。閱讀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以下問題:一是一見自己喜歡的書立刻就買,買回來后多數(shù)束之高閣;二是認為是自己的書,使用時可隨時查閱,因而造成閱讀時囫圇吞棗、不求甚解,更不要說做摘抄筆匯或記讀書札記了,閱讀效果打大折扣。
現(xiàn)在我的做法是買的書一月內(nèi)必須送給親朋好友。一是我自己花錢買的書不讀,一月后白白送人覺得心疼,因此凡我買的書必讀。二是因書要送人,同時寫文章時書中觀點論據(jù)還要參考,逼迫我這樣讀一本書:一遍仔細讀,二遍勾畫重點,三遍重點讀并做摘抄。
這樣,讀書質(zhì)量提高了,同時我摘抄了幾十本的讀書筆記,查閱時非常方便。正由于此,我每年才能在省內(nèi)外雜志發(fā)10~20篇論文。
感興趣的教師同行們,可以試試“書非送人不能讀也”這種讀書方法。
需要說明的是,在這里我并沒有炫耀成分,若我的讀書法對同行、老師稍有點借鑒、啟迪,我撰寫此文目的也就達到了。
(作者單位:河南新鄉(xiāng)封丘實新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