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佳貴
近年,歐美“新文化史”公認的旗手之一羅伯特·達恩頓(Rnhert Darnton)在中國聲名日著。二0一二年三月,其The LiteraryUnderground of the Old Regime(Harvard universiy Press,1982)一書的中文版出版,題名《舊制度時期的地下文學》。該書在國內(nèi)已有一些評論,但似乎有余義未盡,筆者不揣冒昧,復作書評一篇,以就正于方家。
自《催眠術與法國啟蒙運動的終結》(周小進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二0一0年版,英文版面世于一九六八年,下簡稱《催眠術》)起,達恩頓的著作便表現(xiàn)出對啟蒙運動與法國大革命之銜接處刨根究底的意識。在《催眠術》中,他從一個幾乎被歷史遺忘的、游走在“科學”邊緣的組織切入,由此擴散到對整個社會思想觀念與精神狀態(tài)的分析。從這個意義上講,其路數(shù)正是從當時法國年鑒學派第三代學者所提倡的“心態(tài)史”的取徑延伸而來,而“心態(tài)”這一易于感知,卻難以論證的對象,亦可在更為具體的研討對象——書籍及其出版流通——的反照下,呈現(xiàn)出較為清晰的輪廓。
《舊制度時期的地下文學》是達恩頓以十八世紀瑞士納沙泰爾印刷公司(縮寫為STN)的檔案為主體史料寫就的第二部專著。之前,他已從這片藏于納沙泰爾市立圖書館的“富礦”中挖掘提煉出一部《啟蒙運動的生意:(百科全書)出版史(一七七五至一八00)》(葉桐、顧杭譯,三聯(lián)書店二00五年版,英文版面世于一九七九年)。在該書結論中他指出,《百科全書》的出版本身并未瓦解舊政權,顛覆與舊制度密切相關的傳統(tǒng)出版文化;恰恰相反,它與舊的“特權”多有結合,且它的傳播主要發(fā)生在社會的中上層,終成為傳統(tǒng)權貴與某些新興資產(chǎn)者共享的一種居家裝飾。直至大革命爆發(fā)后,它的啟蒙性才與堂皇的形式割裂開來,乃至被建構為革命的一大思想資源。從這個意義上講,是革命成就了(今日慣常理解的)《百科全書》乃至啟蒙運動,而非相反。但是,問題接踵而至:難道在為《百科全書》“祛魅”之后,啟蒙運動當時及之后思想的擴散,與建基于此的該運動的“歷史意義”,就只能被視為后人的一種幻覺?
《舊制度時期的地下文學》一書面世,便讓人明白了前著的結論是一段“伏筆”,而非某個主題研究的終結。同樣基于這批檔案,本書展現(xiàn)的歷史圖景卻與前著相反相成。書中反映的是同一類“特權”邊緣化的那一群文人、商人及相關出版物的命運。照作者看來,這些人位處地下,并非因他們性喜陰暗,而是由于對照不到自己的陽光滿懷憧憬,他們才帶著苦悶與彷徨,共同扒開了啟蒙運動早先制造的意識形態(tài)缺口,以至有意無意地推動,或至少是加速了革命風暴的形成。
顯然,上述只是一個總體的思路;需要進一步考慮的是如何操作。相對而言,《啟蒙運動的生意》的架構與“書籍史”的字面意義更為接近,“一部書”即一條紅線,從產(chǎn)生出版意向、出版前的信息戰(zhàn)到生產(chǎn)流程、傳播情況、被閱讀被接受的情況以及后續(xù)風波,書的“生命史”被勾勒出來,進而成為理解那個時代思想、經(jīng)濟與社會的一扇窗口。而《舊制度時期的地下文學》是一部論文集,且它關注的這個地下出版世界,本身很難用一部當時的書、一個組織串接起來。面對一盤散沙,作者又該如何措手呢?
達恩頓的回答是,避免在“面”上直接鋪陳,而是設法將一系列個案整合進一個邏輯架構;個案之間亦不是以“書”為區(qū)分,而是直指書背后的個人或人群。在第一章,作者先做了一番宏觀分析,然后指出,把啟蒙運動從縹緲的哲思高空拉回地面,并非否認在舊制度末期,部分持啟蒙立場的作家地位確有提高。但究竟是“哪一部分”作者享此境遇?是伏爾泰等“先驅”及其直接的追隨者。先驅們用自己早年的英雄主義換來了晚年在舊制度中的衣食無憂,其部分追隨者亦以此為籌碼,在體制中維持自己光鮮而平庸的生活。然而,當這些人“在伏爾泰的教會里發(fā)福時,革命精神傳遞到了格拉布街上形銷骨立、饑腸轆轆的文化賤民身上”。通過考察眾多的宣傳小冊子,作者指出:“正是從這種源自內(nèi)心深處的仇恨之中,而不是從心滿意足的文化精英的完美抽象之中,極端的雅各賓派革命派發(fā)現(xiàn)了自己真實的聲音?!保?2頁)
換言之,正如首章標題“高貴的啟蒙,卑下的文學”所昭示的那樣,那些外省青年通過多半并不到位的閱讀學習感知了啟蒙運動及其營造的“文人共和國”的圖景,于是奔赴首都追逐夢想,末了又體味到夢想或漸或驟的幻滅。在此,啟蒙運動便不僅是形成一種“思想號召”,它更多展現(xiàn)了“思想”與“生活”之間的張力,前者激起人們改變后者的愿望,當愿望在生活中破滅后,前者的簡化版又為人們提供了謀求更劇烈改變的觀念武器。當然,這種武器在現(xiàn)實中表現(xiàn)得并不崇高,文人們從事非法創(chuàng)作與交易,為生計不擇手段。他們會被警察監(jiān)視、抓捕或收買,可他們對這些身份職業(yè)都沒有虔誠之心,一七八九年后便又義無反顧投身預示光明的革命洪流。布里索即其中一員,作者在第二章通過分析其與納沙泰爾等公司的信函往來與相關的警察報告,基本坐實了一樁爭議已久的指控,即這位吉倫特派的領導人在舊制度時期確實當過巴黎警方的密探。但這不是簡單的爆料與翻案,達恩頓真正要揭示的,是革命形成的社會與精神脈絡,即像布里索這樣的地下文人在舊制度中自污,然后意欲在革命中自贖的生活與心路歷程。
相對于后來成為“名人”的布里索,一位名叫勒塞納(達恩頓稱這很可能是化名)的雇傭文人,榮膺第三章的主角。這位“亦文亦商”的教士兼小冊子作家在該書將他發(fā)掘出來之前,差不多已被歷史遺忘。他的行動原則,也是一切為了生存,并和渴望生存一樣渴望出人頭地。在本章,作者還把伏爾泰的諷刺詩與狄德羅的《拉摩的侄兒》夾在行文之中(類似如今一些劇情片穿插動漫片段),將之視為對于本章主角的兩種歷史理解,然后作者設法對此做出理解??偟膩碚f,勒塞納與啟蒙運動的“名人”達朗貝爾似有聯(lián)系,但他本人只是一位以投機為業(yè)的“可憐鬼”,對“暢銷”書籍的出版與交易有許多“點子”,對書籍內(nèi)容更無底線,而狡辯賴賬、盜用公款的本事亦是爐火純青。他因警察的窮追不合而踏上逃亡之路,末了在一七八四年,突然消失無影。
循著由“文”及“商”的思路,本書第四章轉以一位名叫穆維蘭的地下書商為線索人物展開。對于這些書商賣哪些書,達恩頓整理出大致的書單,關于這些書可能反映了訂戶怎樣的思想傾向,也有總體性的分析。同時,作者對書具體怎么運輸、要打通哪些關節(jié)、相應的成本多大也做了初步探討,由此繪出一張較完整的非法書籍行銷圖。
相應地,在第五章,作者描繪了法國邊境以外的印刷所,重點是一個近代早期較高級的工人群體,即納沙泰爾公司印刷工群體的日常生活與思想狀態(tài),他們的生產(chǎn)力、薪酬與生活節(jié)奏具有后世難以想象的無規(guī)律性。但這部分內(nèi)容更像是對《啟蒙運動的生意》的直接補充,而相對游離于《舊制度時期的地下文學》全書架構之外。另外,作者對印刷工生活世界的揭示也涉及“殺貓”,這一節(jié)內(nèi)容在那部(至少在國內(nèi))更為出名的著作《屠貓記:法國文化史鉤沉》中有著更為深入的剖析(新星出版社二00六年版,77-112頁)。
第六章題為“閱讀、寫作與出版”,為全書的總結,主要從學術史角度梳理前人為探討舊制度末期的閱讀狀況所做的統(tǒng)計研究。在《法國大革命前的暢銷禁書》(鄭國強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二0一二年版,英文版面世于一九九六年)一書開頭,達恩頓說得更淺顯也更形象:“莫奈(《舊制度時期的地下文學》譯作莫爾內(nèi),Daniel Mornet——引者注)認為十八世紀法國人所閱讀的不是我們通常認為的十八世紀法國文學。在我們的印象中,每一個世紀的文學主要以經(jīng)典為核心構成。我們的經(jīng)典概念來自我們的教授們,教授們又是從自己的教授那里獲得的。而這些人的概念又來自他們的教授,如此一直追溯到十九世紀初的某一點便斷了線索。文學史是一種組合結構,經(jīng)許多代人拼合起來,一些地方縮短了而另一些地方加長了,某些地方磨損了而有些地方重疊了,時代錯誤俯拾即是。它與過去的實際文學經(jīng)驗毫無聯(lián)系?!蹦敲矗咽诺哪莻€閱讀世界又該如何去追尋呢?《舊制度時期的地下文學》的答案是對生產(chǎn)與銷售模式(類型)做出圍繞歷史范疇的區(qū)分,如合法、非法之類,結合圖書目錄與檔案文件等史料的遺存情況,這一路徑亦是切實可行的。而這樣的結尾,開啟了《法國大革命前的暢銷禁書》進一步結合文本內(nèi)容與生產(chǎn)傳播環(huán)節(jié)的更為細致的研究。
總之,如果說《啟蒙運動的生意》提供了某種典范架構,后來《法國大革命前的暢銷禁書》則將這一典范與傳統(tǒng)的文本分析做了更充分的結合,那么《舊制度時期的地下文學》展示的則是書籍史在具體操作上的某種“彈性”。從巴黎到外省,由“文”及“商”,從成為“革命領袖”的邊緣人到被歷史遺忘的邊緣人,一系列生動的個案由點及面,拼搭出一個十八世紀的地下出版世界。而遺留這些檔案史料的納沙泰爾印刷公司,其形象亦由此趨于完整:它一面手握特權,結交權貴,絞盡腦汁壟斷“體面”的生意;一面又與非法出版物糾纏不清,欺詐地下文人書商又為其所欺,為這個陰暗世界同時制造著希望與絕望。質言之,“書史”本是“人史”,無論是結合文學材料的敘述還是遵循歷史分類范疇的量化圖表,也都是在尊重史料必然的不完整性的基礎上,設法更準確地揭示其時其地“人”的境遇、經(jīng)歷與命運。如作者所言:“提供一系列草圖比一個大場面更能有效地描述這一世界。歷史草圖提供了捕捉人類動機的方法,通過把事物置于陌生的光線下,從不同角度檢視其復雜性。這也能夠傳達在研究過程中遭遇令人驚奇的人性多樣性時的含義?!保ㄇ把裕?頁)
應予指出,現(xiàn)今國內(nèi)學界(主要指中國史學界)對“新文化史”或書籍史(閱讀史)取徑的“借鑒”,某些時候讓人感覺除卻相關的人物、出版機構、書刊名稱不同,彼此幾無區(qū)別,得出的結論、展現(xiàn)的意義,也只有在方法上“響應國際潮流”之類的說辭,本質上仍只是“老外做得,我為何做不得”的挾洋自重。實際上,海外史學潮流不應僅僅誘使我們拋卻一些舊的歷史書寫模式,而改采另一些特定的,因而同樣易于僵化的新范式;“新文化史”向一切激發(fā)史料潛能的理論方法開放,正應導向一種更高層次的思路上的解放,即活用各種理論(包括有時選擇不用),揭示時人活動的各方面及宏觀與微觀的各個層面在歷史圖景中的相互作用,從而盡可能使“人”這一歷史主體得到立體與動態(tài)的再現(xiàn)。畢竟,歷史書寫若只有視線與“題材”的轉移,而無思路上的“活化”,便將意味著歷史繼續(xù)作為標本陳列;這一缺失對于號稱屬于“人文”學科的史學工作者而言,依舊不能不說是一種根本性的缺憾。
《舊制度時期的地下文學》一書帶給我們不少啟示,但也不可避免地引起爭議。首先一條,便是作者對法國大革命思想起源的分析似乎仍未令人滿意。換言之,這仍涉及一個“經(jīng)典”的問題:一種“思想”或“社會心態(tài)”,究竟如何或在何種程度上可以被認為“引發(fā)”了政治革命?當然,一位語言學者或后現(xiàn)代主義者可能認為,這只是“語言的囚籠”(何為“引發(fā)”?“思想”與“革命”的關聯(lián)難道不從來是一種話語建構?);但多數(shù)人(包括達恩頓本人)顯然不支持這種過于置身事外的態(tài)度。因此爭論仍將繼續(xù),如何進一步修正這一邏輯上的跳躍與模糊之處,還需要后人付出更多的精密思考。
其次,眾所周知,一些“新文化史”提倡者強調(diào)歷史學同文學與人類學的聯(lián)姻(而非其他社會科學),而達恩頓受吉爾茲(clifford Geertz)的闡釋人類學影響,對人類學方法在史學領域的運用鼓吹尤力(這一點另可參見《拉莫萊特之吻:有關文化史的思考》,達恩頓著,肖知緯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二0一一年版,291-313頁)。他曾批評后現(xiàn)代主義話語分析的立場“與傳統(tǒng)思想史的立場幾乎不能區(qū)別”,進而強調(diào)應使符號學充分發(fā)揮作用,著重對禮儀與戲劇性的方式進行考察,且要注意傳播研究,因為若要考察當時“最為廣泛流傳的政治小冊子,他便會從十八世紀法國人的角度而非二十世紀教授感興趣的立場出發(fā)尋找文體的相互關聯(lián)性”(《法國大革命前的暢銷禁書》,181-182頁)??蓡栴}在于,十八世紀的法國人根本不知道闡釋人類學是什么,人類學視角難道不是另一種“二十世紀教授感興趣的立場”?舉例來說,達恩頓在《屠貓記》中對印刷工集體屠貓行為的儀式性分析與印刷工對自身行為的認知究竟有多大距離?這些普通人“找樂子”的行為,難道真有二十世紀的史學教授所謂的那么復雜而多重的“象征意義”?
實際上,社會學家尚可獲知活在當下的“當事人”對自身行為的理解,可歷史學的研究對象多已入土,史學家也只能盡量回避“倒放電影”的邏輯陷阱,設法揣測。從另一個角度看,今天的歷史著作畢竟是寫給今天圈里圈外的讀者,而非墳前燒紙獻給亡靈,因此在寫作中化入今人意識非但不是一種缺陷,且是史學得以存在的基本理由——若無視時間上的距離感,歷史學又有什么自成一學的必要?且如克羅齊、柯林武德及羅志田等中外學者所提示的,若視“往昔”為“非我”,則史學與著重研究“異己”文化的人類學,以及標舉“翻譯”理論的文學,確有不少共同語言。關鍵同樣只是一個方法上精密化的問題:在明知無法徹底消弭“人”“我”之別的前提下,彼此盡量形成聲氣相通的對話。
第三,就材料與理論結合的可能性而言,畢竟能“坐擁”如此一大宗納沙泰爾印刷公司檔案,是達恩頓的幸運。中國的史料遺存狀況和歐洲有所不同,具體到近代書籍史,關鍵的一條是資料更為零散細碎,尤其在“閱讀”或接受環(huán)節(jié)。大而言之,“新文化史”及書籍史對資料完備度的要求本身便相對偏高,因多數(shù)關涉出版、傳播、接受的材料本不入傳統(tǒng)史家法眼,這些材料得以傳世的可能性也就偏低;通常時段越往前,越容易陷于“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窘境??傊?,外來的書籍史理論方法,具體應如何“洋為中用”,還應結合具體議題的具體史料存世情況,再做較長時間的摸索。倘僅滿足于囫圇吞棗,那我們就只能在亦步亦趨之余,收獲對于方枘圓鑿的無盡困惑。
(《舊制度時期的地下文學》,[美]羅伯特·達恩頓著,劉軍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二0一二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