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珊
【摘要】本文論述基于語用視角,改進閱讀教學模式,引導學生把握語境的同時探究語言的奧妙及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一是以“言”會“意”,感知文本內(nèi)容;二是以“意”明“言”,探究文本規(guī)律;三是“言”“意”相融,拓展文本空間。
【關(guān)鍵詞】言 意 閱讀教學 語用能力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8)01A-0061-02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學科既具有工具性特征,又具有人文性特征。因此,語文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用能力,注重引導學生把握語言文字特征,并透過文字,把握內(nèi)涵,了解意境。但從目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xiàn)狀來看,很多教師都意識到了追“意”的重要性,不夠重視“言”的訓練,從而導致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鍛煉與發(fā)展。甚至有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味地追求“意”,完全忽視了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這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鑒于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基于語用視角,改進閱讀教學模式,在引導學生把握意境的同時,使得學生能夠透過文字,品味語言的奧妙,探究語言運用之道,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可以說,“言意并重”的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才是真正有效的課堂。
一、以“言”會“意”,感知文本內(nèi)容
我們在學習任何一篇文章時都需要閱讀文字,品讀語言,然后透過文字理解含義,把握文章中心思想和作者融入文章中的情感。同樣,學生只有在把握文章主要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才能夠體悟語言文字的奧妙。所以,在組織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需要從“言”著手,引導學生感受“意”,以強化教學效果。
(一)從課題入手——以“言”知“意”
在閱讀一篇文章之前,我們都需要先看題目,因為題目當中往往隱藏著文章的主旨。通過閱讀題目,有時候可以把握文章中心思想,了解文章脈絡(luò),為高效閱讀奠定良好基礎(chǔ)。所以,教師在組織閱讀教學過程中,應(yīng)該先帶領(lǐng)學生閱讀文章題目,為更好地把握文章內(nèi)容做鋪墊。
例如,教學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針對文章題目設(shè)計如下教學環(huán)節(jié):“董存瑞炸暗堡的原因是什么?在當時的情況下,他是怎么做的?結(jié)果如何?”通過這三個問題,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意”。再如,在《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篇文章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視角,對文章內(nèi)容作全方位的理解:一是站在親人層面,分析一個侄子對伯父的了解;二是站在旁觀者角度,分析“先生”這個稱謂的含義。經(jīng)過這樣的一番分析,學生會發(fā)現(xiàn)魯迅先生同時扮演著可親伯父的角色和可敬先生的角色。根據(jù)文章題目,學生就能夠了解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二)從重點詞句入手——品“言”悟“意”
在閱讀過程中,看完題目之后,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進入正文的閱讀,因為文章中有很多表達作者創(chuàng)作意圖的優(yōu)美句子值得學生學習和推敲。教師在帶領(lǐng)學生進行閱讀學習時,就可以引導學生將重點語句、重點詞語及重點段落劃出來,以加深印象,深入了解文本內(nèi)容,更好地把握文章內(nèi)涵。
例如,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林?!芬晃闹欣仙嵯壬扇×朔浅<氈碌恼Z言來描寫山嶺。全文中這樣的句子有很多,如:“這里的嶺的確很多,高點的,矮點的,長點的,短點的,橫著的,順著的,可是沒有一條嶺使人想起‘云橫秦嶺那種險峻。”針對這一句,教師可以試著把句子中的“點”和“著”字刪掉,然后再帶領(lǐng)學生讀一讀:“這里的嶺的確很多,高的,矮的,長的,短的,橫的,順的?!苯?jīng)過反復閱讀,學生可能會發(fā)現(xiàn),去掉文章中的這個“點”和“著”字,好像山嶺一點都不溫柔,一點都不秀氣了。正所謂“一字之差,差之千里啊”!
二、以“意”明“言”,探究文本規(guī)律
在閱讀文章時,應(yīng)強調(diào)以“意”明“言”,即:基于文字,尋找文章脈絡(luò),把握文章主要內(nèi)容,感悟深層次的語言形式,了解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事實上,“言”和“意”之間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二者相互影響。在組織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把握這二者之間的關(guān)系,然后揣摩文本內(nèi)涵,了解語意的同時,更好地感悟“言”。
(一)從文章體裁入手——據(jù)“意”明“言”
在組織閱讀教學時,選擇什么方法,應(yīng)該以文章的文體為依據(jù),因為不同的文體特征不同。如詩歌閱讀需要把握節(jié)奏和韻律感,而童話閱讀需要借助想象力,小說閱讀則需要把握人物情節(jié)。這些不同文體的文章,在表現(xiàn)手法、美學特征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異性。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注意區(qū)分,把握不同文體的特征。
以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珍珠鳥》這篇文章為例,有些教師將其看作說明文,然后對珍珠鳥的特點進行詳細介紹。但事實上,這篇文章表面上是在寫鳥,實則描寫主人公與珍珠鳥之間的情感,應(yīng)該將之定義為散文。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時,需要把握“那一點感覺、一點滋味”這句話,品味主人公與珍珠鳥從陌生到熟悉的接觸過程。再如,在《凡卡》《窮人》這些小說的教學中,教師需要注重對人物語言、神態(tài)、動作等方面特征的把握,引導學生從細節(jié)入手,感悟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的命運。與此同時,還需要掌握故事發(fā)展脈絡(luò),了解故事起因和高潮,以獲得最佳的閱讀效果。
(二)從文章修辭入手——以“意”明“言”
不同的文章各具特色,在修辭手法的運用方面,自然也存在很大差異。有些文章作者會大量運用比喻,但有些文章作者卻偏好于擬人、排比等手法。無論采取何種修辭手法,其最終目的都在于:強化語言表達效果,突出某種情感。適當運用修辭手法,能夠使得文章語句更加優(yōu)美,使得文章情感表達更加具體。鑒于此,在組織閱讀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細細品味這些修辭手法的作用。
以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鼎湖山聽泉》這篇課文的教學為例,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注意作者所用的比喻修辭手法:作者連用四個比喻句,將泉聲的音樂效果表達得淋漓盡致,讓人們讀來仿佛身在其中。在具體教學中,應(yīng)該重點關(guān)注作者這種獨具匠心的表達方式。教師可以選取文章中比較優(yōu)美的語句展開分析,如針對“那像小提琴一樣輕柔的,是在草叢中流淌的小溪的聲音”這句話,提出問題:“同學們,如果我們將這兩句話的位置調(diào)換一下,最后的效果有什么不同嗎?”通過仔細分析,學生會發(fā)現(xiàn):在這句話中,作者使用了比喻修辭手法,但他把喻體放在本體前,將泉水的聲音特點表現(xiàn)了出來,仿佛作者本人就在旁邊聽泉。經(jīng)過這樣的閱讀分析,學生就能夠清晰地了解到作者這樣寫的目的和達到的效果。此外,教師可以改編《鼎湖山聽泉》,然后引導學生對比分析,讓學生在對比閱讀中更好地體會原文中的“言”和“意”。其實,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開國大典》《桂林山水》等文章,都運用了修辭手法,如前者運用了排比,后者運用了比喻。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帶領(lǐng)學生感悟不同修辭手法所發(fā)揮的作用,使得學生能夠在了解“言”的基礎(chǔ)上,更好地把握“意”,做到“言”“意”結(jié)合。
三、“言”“意”相融,拓展文本空間
小學語文是一門語言性學科,也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在組織閱讀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從文章的語言著手,引導學生分析文本,感悟文本的“意”,使得學生在“言”和“意”的指引下,不斷強化自身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
閱讀文章需要我們引導學生重點關(guān)注文章的語言文字以及文字背后隱藏的深意。因此,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在品味語言的過程中發(fā)揮想象,感受蘊意,在訓練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同時,促進學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力的發(fā)展。
以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下冊《草原》這篇文章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抓住:“馬疾馳,襟飄帶舞,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這一句,鼓勵學生發(fā)散思維,大膽想象,再現(xiàn)蒙古同胞身著盛裝,騎在馬背上揮鞭吆喝,熱情迎接漢族同胞的場景,以感受蒙古同胞熱情、豪放的性格,同時更好地感悟文章語言,更好地了解老舍先生的用詞藝術(shù)。再如,《圓明園的毀滅》這篇文章,針對文章對園內(nèi)壯觀建筑和景觀的描寫內(nèi)容,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圓明園景象。入境想象作為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一種可靠手段,在促進學生不斷提升自身的閱讀能力和語言文字運用能力過程中發(fā)揮著重大作用。
總而言之,在組織閱讀教學活動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不僅要為學生分析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還需要引導學生把握文章情感,從語言著手,了解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事實上,閱讀學習就是一個感悟“言”與“意”的過程,教師首先需要全面把握文章的“言”和“意”,才能更好地指導學生閱讀,不斷強化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言文字運用能力。
(責編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