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話語緩和的語用移情機制*

2018-07-31 09:37李海輝
學術研究 2018年6期
關鍵詞:移情話語交際

李海輝

在語用學領域,話語緩和與語用移情一般被認為是兩種相互獨立的語用現(xiàn)象或策略,但也有學者承認兩者有一定的關系,aCaff i C., Mitigation, New York: Elsevier, 2007.另外還有人認為話語緩和具有“抗移情”效果,bCaff i C.,“Mitigation”,In: M. Sbisà and K.Turner (Eds.), Pragmatics of Speech Actions, Berlin/Boston: De Gruyter Mouton, 2013, pp.257-285.筆者贊同第二種觀點。我們已初步論證了語用移情與話語緩和的相關性,c李海輝:《話語緩和的語用移情解讀》,《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9期。本文旨在討論話語緩和的語用移情機制,以進一步厘清它們之間的關系。文章首先澄清語用移情的概念內(nèi)涵,接著借鑒Davis和Martinovski & Mao的移情模型,嘗試構建話語緩和的語用移情模式,最后討論話語緩和研究中遺留的幾個爭議性問題,借此驗證該模式的解釋力。

一、語用移情

語言中的移情(empathy)這個概念可以追溯到LyonsdLyons J., Semantics, vol. 1-2,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所說的移情指示(empathetic deixis)。移情指示最常見的是人稱指示語we,us,our,one以及漢語中對應的“我們”“咱們”“咱”,它們的一個語義特征就是情感接納。移情指示語的使用多見于醫(yī)生(護士)與患者之間的對話,體現(xiàn)一種工作同盟關系(working alliance),或出現(xiàn)在教師與學生、家長(保姆)與小孩的對話中,體現(xiàn)一種親密關系。當然,在日常對話或成人之間的對話中也是存在的。語言移情概念的另一個出處是KunoeKuno S.,“Empathy and Direct Discourse Perspectives”,In: L. Horn and G. Ward (Eds.), Handbook of Pragmatics,Blackwell, 2006, pp.315-343.的句法研究。他將移情定義為認同(identif i cation),設定若干移情層級(empathy hierarchy)以解釋名詞短語等句法類型合法性的非句法制約。其核心概念是情感認同,主要觀點可以歸納為:移情對象(人或物)必須占據(jù)句法凸顯位置以突出其中心地位。正式提出“語用移情”這一概念的是何自然。a何自然:《言語交際中的語用移情》,《外語教學與研究》1991年第4期。他把語用移情定義為“言語交際雙方情感相通,能設想和理解對方用意”,同時區(qū)分出語用語言移情與社會語用移情兩類。前者與指示語的使用有關,體現(xiàn)為說話人趨向聽話人的指示中心,表達對聽話人的正面情感;后者涉及文化背景下的換位認知心理以及跨文化交際中對異域文化的包容,屬于文化語用移情。

在社會語言學研究中,與語用移情相關的論說是Giles et al.bGiles H., Coupland J. and Coupland N., Contexts of Accommod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和CouplandcCoupland N.,“Accommodation Theory”,In: J. Jaspers, J. ?stman & J. Verschueren (Eds.). Society and Language Use,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2010, pp.21-27.的適應論(accommodation theory)。適應論的目的在于解釋文化混雜和語言接觸環(huán)境下人們?nèi)绾瓮ㄟ^語速、話語長度的順應調(diào)整來適應對方的話語風格,借此展示文化心理認同或不認同。適應論涉及文化語用移情問題,它的兩個關鍵術語是趨同(convergence)和趨異(divergence),趨同是移情,趨異則是離情(de-empathy)。與適應論相關的語用學理論是VerschuerendVerschueren J.,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London: Arnold, 1999.的語言順應論。順應論認為言語交際是人們?yōu)榱瞬煌潭鹊貪M足交際需求而不斷做出語言選擇(包括策略選擇)的過程,語言選擇是各種順應的結果,包括語境關系順應、語言結構順應。何自然、冉永平e何自然、冉永平:《語用學概論》(修訂本),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認為語言順應來自心理移情,因此順應也是一種移情方式,特別體現(xiàn)在英語母語者對學習者“離格”英語的容忍。賀文麗f賀文麗:《漢語言語交際中的語用移情研究》,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博士論文,2010年。以順應論為框架對語用移情做了較為系統(tǒng)的研究,發(fā)現(xiàn)了語用移情的選擇策略、換位策略、求同策略及利他策略。

綜合以上觀點,我們可以采取求內(nèi)涵最大公約數(shù)的方法,歸納出語用移情的兩個要素:一、視角轉換,即換位認知、換位思考,這是認知層面的;二、情感趨同,包括理解與認同,先有理解后有認同,先有認同后有趨同,這是情感層面的。趨同在邏輯上蘊含了順應和適應,順應是過程,適應是結果,兩者既可移情亦可離情,但從人際語用上說趨同排除了離情。

二、Davis和Martinovski& Mao的移情模型

DavisgDavis M., Empathy: A Social Psychological Approach, Oxford: Westview Press, 1996.不滿以往心理學領域?qū)σ魄檠芯康募妬y局面,在綜合各種研究發(fā)現(xiàn)的基礎上,為移情梳理出一條脈絡,稱之為組織模型(organizational model),簡化后如圖1。

所謂組織模型,就是把移情的各相關要素陳列在一條邏輯序上。如圖1所示,移情者必須具備某些移情條件,經(jīng)過一個移情過程,才能產(chǎn)生移情結果,包括個體內(nèi)結果與個體間結果。這種先—后邏輯序也是因果鏈。先決條件包括個體條件和情境條件,例如移情傾向的個體差異和觀察者與對象之間的相似度。移情過程包括非認知過程(模仿)、簡單認知(直接聯(lián)想)和高級認知(視角轉換)。個體內(nèi)結果有情感結果(移情關懷)與非情感結果(歸因判斷)。個體間結果則包括施助、冒犯與社會行為。四個要素兩兩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以箭頭號表示),其中相鄰要素之間呈直接因果關系,相隔要素之間呈間接因果關系。直接因果關系強于間接因果關系,因此,最強的因果鏈是“先決條件→過程→個體內(nèi)結果→個體間結果”,而最弱的是“先決條件→個體間結果”。Davis指出,以往研究集中于移情傾向的個體差異與冒犯之間的關系,實際上是過于強調(diào)一些弱因果關系。Davis的組織模型突出了移情的最強因果鏈,尤其是“過程→個體內(nèi)結果→個體間結果”序列,這是它的優(yōu)勢。不過,由于這是心理學領域的研究成果,須經(jīng)過必要的改良(例如內(nèi)容充實)后才能借鑒到話語緩和的語用移情研究。

圖1 移情組織模型

Martinovski & MaoaMartinovski B. and Mao W., “Emotion as an Argumentation Engine: Modeling the Role of Emotion in Negotiation”,Group Decision Negotiation, no. 18, 2009, pp.235-259.的模型是為集體決定中的話語協(xié)商而構建的,其中包括三個移情實現(xiàn)條件,五種移情實現(xiàn)方法,四種運作方式。(一)實現(xiàn)條件:1.權力:如果A對B移情,那么B對于A具有權力;如果A對B移情,那么A對B具有權力。2.可信度:如果A對B移情,那么A斷定B是可信的。3.親密感:如果A對B移情,那么A對B有親密感。(二)實現(xiàn)方法:1. 移情施與:1)A向B施與移情當且僅當A與B感受一致;2)A試圖向B傳遞移情,且(或)A認定B是可信的,且(或)B對A具有權力。2. 移情接受:1)B接受A的移情當且僅當B相信A對B移情;2)B允許A對B行使權力,且(或)A對B有親密感,且(或)A認定B是可信的,且(或)B對A具有權力。3. 移情誘導:1)A誘導B的移情當且僅當A意欲B對A移情;2)A試圖向B傳遞A意欲讓B對A移情,且(或)A意欲建立與B的親密感,且(或)A欲認定B是可信的,且(或)B對A具有權力。4. 移情拒受:B拒絕接受A的移情當且僅當B并非意欲A對B移情;2)B試圖向A傳遞他拒絕接受移情,且(或)B對A沒有親密感,且(或)B不認定A是可信的,且(或)B不允許A對B行使權力。5. 移情拒施:1)A拒絕向B施與移情當且僅當A并非對B移情;2)A試圖向B傳遞A拒絕向B施與移情,且(或)A對B沒有親密感,且(或)A不認定B是可信的,且(或)A對B行使權力。(三)運作方法:1.移情誘導—移情施與—移情接受;2. 移情誘導—移情施與—移情拒受;3. 移情誘導—移情拒施—再語境化;4. 移情誘導—移情拒施—導致僵局。

Martinovski & Mao模型層次感強且涉及直觀話語層面,在一定程度上與Davis模型形成互補,但是對運作方法沒有作詳盡描述。不過,經(jīng)改良、充實后它有助于話語緩和語用移情模式的構建。

三、話語緩和的語用移情模式

如果要在上述兩個模型的基礎上構建話語緩和的語用移情模式,就必須從中提取合理部分,定義、充實后進行重組、重構。

Davis模型中移情的先決條件涉及諸如移情傾向的個體性格因素和觀察者與對象之間的相似度等情境因素,它們雖然與話語緩和有某些關聯(lián),但不影響它的一般原理,可以暫時不予考慮。其移情過程中視角轉換是最為高級的認知過程,與前文所述一致,予以保留。個體內(nèi)結果中特別突出的是移情關懷,被前文所說的情感趨同所涵蓋。另外,Davis接受BatsonbBatson D., The Altruism Question: Toward a Social-psychological Answer, Hillsdale: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1.的移情—利他假說,考慮到話語緩和的利他特征,可以用“利他”取代其模型中的個體內(nèi)結果。這樣我們可以得到語用移情第一模式,如圖2所示。圖2的意思是說,話語緩和中的語用移情包含了視角轉換、情感趨同與利他,視角轉換導致情感趨同,情感趨同導致利他。

Martinovski & Mao所說的移情運作方式其實是移情實現(xiàn)方法的組合,針對不同語境或研究對象可以有不同的組合。針對話語緩和中移情的相互性,我們可以設計出第二模式,如圖3所示。這就是說,說話人移情的同時也誘導聽話人移情,聽話人識別、理解這個信號以后基于“互惠”(reciprocity)原理回贈移情。換言之,說話人移情導致了聽話人反移情。

第一、第二模式相結合得出第三模式,如圖4所示。這就是說,說話人通過視角轉換、情感趨同、利他對聽話人移情,同時誘導、促成聽話人進入相同的移情過程,實現(xiàn)對說話人移情。

現(xiàn)在對各要素內(nèi)容進行充實。視角包括認知視角和情感視角,視角轉換包括視角抑制和視角凸顯兩個步驟。說話人為了凸顯對方的情感視角而抑制己方的認知視角,而聽話人必須抑制己方情感視角才能凸顯對方的認知視角。情感趨同對說話人而言包括情感理解與情感認同,對聽話人而言包括意圖認同與意圖配合。說話人的利他在于主動替聽話人“道出心聲”,而聽話人的利他則是對說話人產(chǎn)生好感、滿足其需求。移情誘導是一種元語用制約,其主要形式是再語境化,包括舊語境的消解與新語境的激活。至此我們可以獲得話語緩和中語用移情的完整模式,如圖5所示。

四、討論

說話人對話語緩和策略的選擇受到移情制約。首先,他為了順應聽話人面子需求、情感狀態(tài)和心理訴求而采取話語緩和策略,如果不是這樣,他可以徑直實施言語行為,因為那樣最符合他的交際利益。第二,說話人的話語緩和表達了他對聽話人情感心理的理解和認同,實現(xiàn)了移情。這就是說,緩和因聽話人需求而產(chǎn)生,緩和表達了移情,移情促成了緩和。在這個過程中禮貌扮演著相對次要的角色。誠然,在某些條件下(例如利他),話語緩和與禮貌是相互蘊含的,但如果說話人以禮貌為唯一目的話,他可支配的最為禮貌的策略就是放棄言語行為的實施。說話人沒有這樣做,說明他有交際訴求,即希望實現(xiàn)他的交際意圖,這就是他期待聽話人對他移情的語用理據(jù)。在這點上,有學者認為話語緩和源于不確定性或非準確性,aCzerwionk Lori.,“Participant Perspectives on Mitigated Interactions: The Impact of Imposition and Uncertainty”,Journal of Pragmatics, no.67, 2014, pp.112-130.這是認知取向的說法。由于移情涵蓋了認知,我們更愿意說話語緩和出自于移情。

說話人的移情有顯性、隱性之分,與他采取的緩和策略有一定的對應關系。一般而言,顯性移情多由成事效果緩和語表達,隱性移情多由命題緩和語表達,施為用意緩和語表達的移情則介乎顯性、隱性兩者之間。理由很簡單,由于移情的主要目的是安撫聽話人的負面情感,而負面情感又是由言語行為成事效果引發(fā)的,因此表達顯性移情的任務自然由成事效果緩和語承擔。另外,在實際語言使用中,說話人的移情時顯時隱,這就決定了各類緩和語的混合使用。

圖2 語用移情第一模式

圖3 語用移情第二模式

圖4 語用移情第三模式

圖5 語用移情完整模式

關于話語緩和的策略,F(xiàn)raserbFraser B.,“Conversational Mitigation”,Journal of Pragmatics, no.4, 1980, pp.341-350.采取一種“果—因溯源”的方式探討減緩言語行為負面效果的各種促因,可以說成事效果緩和是Fraser的思想核心。Caff icCaff i C.,“Mitigation”, In: M. Sbisà and K.Turner (Eds.), Pragmatics of Speech Actions, Berlin/Boston: De Gruyter Mouton, 2013, pp.257-285.對此持懷疑態(tài)度,認為它不能涵蓋言語行為的規(guī)約性。這里涉及到一個由果到因還是由因到果的思維取向的選擇。在我們看來,各種緩和策略當中成事效果緩和是最高級別的,同時它又處于從策略到功能的過渡節(jié)點,如果從人際協(xié)商的角度說,話語緩和的意圖性勝過它的規(guī)約性,因此Fraser的觀點似乎比Caff i的更趨于合理。說到底,話語緩和是言語行為施為力度與負面成事效果的同步弱化,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中間經(jīng)歷了一個主體間協(xié)商一致的過程。aMeyer P.,“Hedging Strategies in Academic Discourse: Strengthening the Argument by Weakening the Claim”,In:R. Markkanen and H. Schr?der (Eds.), Hedging and Discourse: Approaches to the Analysis of a Pragmatic Phenomenon in Academic Texts,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1997, pp.21-41.這個協(xié)商過程就是移情的開端。從聽話人的角度來說,說話人對他的移情表達了情感理解與認同,促成他的情感卸載,繼而釋放認知、情感資源,為他對說話人移情提供了條件。話語緩和表面上是言不盡意,實質(zhì)上是言弱意強,而且是因弱而強的,這從話語緩和的語用取效上說明了聽話人移情的必要性。誠然,說話人移情后聽話人或許不對說話人移情,導致交際失敗,人際關系受損,這是話語沖突的典型情況。但是在成功的緩和性交際中,聽話人移情是必要且充分的。

我們發(fā)現(xiàn),話語緩和的功能處于心理規(guī)避—情感安撫—關系親善—說服的序列,并呈逐步外化的趨勢。其中心理規(guī)避是原始功能,情感安撫是首要功能,說服是終極功能,關系親善居中,它既得益于情感安撫,又促成說服。這些功能的外化體現(xiàn)為主體間趨同由單向到雙向的轉變,由隱性向顯性的過渡。這些功能的實現(xiàn)體現(xiàn)出雙向主體間顯性趨同,即相互移情。

在話語緩和的研究中,出現(xiàn)了這樣幾個解釋機制:心理距離機制、免責機制和權利—義務再分配機制。心理距離機制的主要觀點是,話語緩和在語言上體現(xiàn)為指示距離或施為距離,通過象征性投射對應著人際距離,故而某些緩和語的作用就是疏遠人際關系。bHaverkate H.,“Deictic Categories as Mitigating Devices”,Pragmatics, no.2, 1992, pp.505-522.這個觀點的不嚴密之處在于沒有區(qū)分主客體距離和主體間距離。我們認為,只有在緩和語涉及說話人的主客體距離時,它才會造成人際疏遠,原因是這時沒有語用主體間性。如果緩和語涉及主客體距離的主體間趨同,它的效果就不同,例如“不是我說你”就是一種規(guī)避式趨同,它會導致人際關系的拉近,背后的原理是移情。免責機制的主要意思是說,話語緩和是一種閃避(evasion)策略,說話人故意留下回旋余地,旨在逃避話語責任,包括話語源責任、話語義務責任和命題真值承諾。cBrown P. and Levinson S., 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我們的看法是,話語責任還包括話語道義責任和話語后果責任,例如自貶話語涉及的就是道義責任或后果責任,這與前三種責任有密切關系。再者,免責預設了擔責,主觀擔責才會引起客觀免責,因此免責不由說話人完全主導。換言之,免責也是一種主體間協(xié)商的過程,也受相互移情的制約。權利—義務再分配機制說的是說話人通過限制交際雙方的權利、義務,拉大或縮短人際距離。例如,當我們發(fā)出一個指令時,按規(guī)約它預設了說話人的權利(權力、權威等)和聽話人執(zhí)行指令的義務,而當我們緩和指令力度時,就降低了說話人的權利和聽話人的義務,話語緩和就是解除權利和義務的過程。權利—義務再分配講究同步弱化和主體間協(xié)商,與本文的模式有相通之處,所不同的是,本模式揉和了協(xié)商的規(guī)約性與意圖性。

五、結束語

話語緩和是一個集手段、過程和結果于一體的復雜現(xiàn)象,它的解釋機制是以往研究中較為薄弱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本文在Davis和Martinovski & Mao的基礎上嘗試構建話語緩和的語用移情模式。它包含了說話人移情與聽話人移情,兩者都要經(jīng)歷視角轉換—情感趨同—利他的過程。這個模式對話語緩和的解釋是,說話人移情制約著他對緩和策略的選擇,而聽話人移情決定了緩和功能的實現(xiàn)。討論發(fā)現(xiàn),語用移情機制與先前機制有一定兼容性、互補性,另外,相關研究中遺留下來的一些爭議性問題在本模式中也可以找到某種解釋。需要強調(diào)的是,我們提出語用移情機制,無意貶低他人,目的只是尋找看問題的不同視角。

猜你喜歡
移情話語交際
情景交際
淺析詩歌翻譯中的移情——以《再別康橋》韓譯本為例
現(xiàn)代美術批評及其話語表達
交際羊
兩塊磁的交際
移情于物,借物遣懷(外一則)
面部表情、文化差異與移情作用
關于“移情作用”在音樂審美體驗中的思考
交際中,踢好“臨門一腳”
話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