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曉云
[摘 要]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頒布后所帶來的先進教育理念要求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不斷改進,很多幼兒園也在思考如何在傳統教育的基礎上,結合自身幼兒園的發(fā)展去思考建立個性化的園本特色課程。因此以幼兒發(fā)展為本,選擇幼兒熟悉的、與幼兒生活有聯系的主題式立體手工學習內容,更有利于他們身心主動發(fā)展。文章以主題式立體手工園本課程為研究目標,著重對課程內容的選擇,內容構建作研究,積累一些經驗,逐步形成有特色的有系統性的立體手工園本課程內容。
[關鍵詞] 主題式立體手工;園本課程;課程內容
一、幼兒園主題式立體手工園本課程內容構建的目的和意義
園本課程是在幼兒園現實的根基上,立足于園本實際,體現園本特色,以幼兒園的環(huán)境條件為背景,以幼兒現實的發(fā)展需求為出發(fā)點,以幼兒園教師為主體而構建的課程。[1]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以下簡稱《綱要》《指南》)頒布后所帶來的先進教育理念要求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不斷改進,很多幼兒園也在思考如何在傳統教育的基礎上,結合自身幼兒園的發(fā)展去思考建立個性化的園本特色課程,走特色立園之路,以彰顯學校的文化內涵,形成一校一品牌。
立體手工教育活動是幼兒藝術活動中的一部分,我們結合幼兒的生活,結合幼兒的已有經驗,幼兒依據自己的意愿,以某一事物為核心,圍繞該核心,用主題的形式把幼兒的立體手工學習內容串聯起來,幼兒運用多種手工勞作手段和材料,制作出反映事物各式各樣形態(tài)和獨特風格的、立體形象的工藝美術作品,以表達他們對事物、對學習的認識和感受,進而創(chuàng)造美的作品,促進思維與小手動作的協調發(fā)展。因此,立體手工活動對培養(yǎng)幼兒認識事物、了解事物以及審美情感、審美能力都有著重要的意義。構建幼兒園主題式立體手工園本課程,是幼兒美術教育改革發(fā)展的趨勢和需要,也是幼兒身心主動發(fā)展的需要,更是幼兒園特色建設的需要。
二、構建幼兒園主題式立體手工園本課程內容應遵循的原則
幼兒立體手工是幼兒園的美術教育活動之一,是幼兒運用剪、折、撕、貼、塑等不同的造型手段進行的手工勞作,是培養(yǎng)幼兒的感受美、欣賞美、表現美、創(chuàng)造美等能力,培養(yǎng)大膽操作、動手制作等能力的一種教育活動。
《綱要》指出,幼兒藝術教育應引導幼兒接觸生活中的各種美好事物與現象,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和情感體驗,不要把美術教育變成機械的技能訓練……由此可知,以孩子熟悉的地方環(huán)境為資源、對幼兒實施從感覺—想象—情感—理解—創(chuàng)造的立體手工園本課程研究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構建園本課程內容應建立在“以園為本”的基礎上。
(二)體現預設內容與生成內容的有機結合。
(三)體現環(huán)境創(chuàng)設與主題內容的互相配合。
(四)體現主題內容與家庭、社區(qū)教育資源的有效整合。[2]
三、幼兒園主題式立體手工園本課程內容的選擇
當前幼兒園在選擇主題式立體手工教育內容時普遍存在以下問題:
1.在立體手工內容的選擇上,容易忽略幼兒的認知特點和累積經驗,缺乏連續(xù)性和系統性,主題性不明顯,隨意性較強。
2.在材料的準備上,常常呈現出取材的隨意性和單一性,對幼兒創(chuàng)作需要的思考不夠。
3.在立體手工教學實施中,對引導幼兒靈活運用各種創(chuàng)作方法重視不夠,妨礙了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和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學習特點,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fā)展?!盵3] 《指南》藝術領域中指出,幼兒對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們表達自己認識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別于成人。[4]幼兒處在身心發(fā)展的特殊時期,他們的思維是感性的、形象的。因此我們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主題內容來源于幼兒的生活,由淺入深,從易到難挖掘立體手工教育內容,注意內容的生活化,環(huán)境的生活化,材料的生活化,注重活動內容的基礎性、生成性。[5]
主題內容要關注幼兒的興趣需要,只有與幼兒生活相關的內容,讓幼兒置身于真實的生活世界,才會引發(fā)他們積極主動地探索、發(fā)現。我們以兒童發(fā)展為本,結合幼兒園打造立體手工美術教育特色,選取適合兒童發(fā)展、貼近幼兒社會生活的內容為切入口開展活動。
四、幼兒園主題式立體手工園本課程內容構建的研究
兒童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引導幼兒運用多種美術手段表現周圍的生活世界,讓幼兒在生活中“動”起來,感受生活、融入生活,獲得美的體驗,形成自然、真實的審美情趣。
以筆者的幼兒園為例,在構建主題式立體手工園本課程研究中,我們在反思中調整策略,在實踐中積累經驗,走過了四個歷程:
(一)第一階段:圍繞同一主題、同一材料開展研究
以《動物》為主題,大中小班共同圍繞同一個主題、同一材料,在不同年齡級設定不同的教學目標、不同的表現形式進行研究。定期開展課例觀摩研討,采取課前議定教學目標、集體討論訂正、課中觀察記錄、課后評價研討的教研模式,邊研究邊調整邊梳理,注重研討過程,做好記錄,積累過程性資料。
(二)第二階段:圍繞不同主題、同一材料開展研究
經過一個學期的研究,同一主題,同一材料,在開展活動時,存在目標設定年齡特點不清晰,沒有關注不同年齡孩子的發(fā)展需要;材料準備單一或欠針對性、有效性;主題內容拓展存在局限性。針對這種現象,及時調整教育策略,圍繞著不同主題、同一材料開展研究。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設定一個主題,小班圍繞《奇妙的花園》,中班圍繞《美味的食物》,大班圍繞《未來星球》主題,大家都以紙為主材料,以紙為媒介,分別開展研究活動。通過專題學習,互動研討,加強對整合教材的分析,突出教材的重點和難點,以幼兒積極體驗為中心,將教育過程的知識性、趣味性、活動性有機結合。
(三)第三階段:圍繞不同主題、不同材料開展研究
我們對前段研究進行反思、梳理、總結、提煉,不斷調整研究策略,不斷豐富立體手工的活動形式、學習內容,把課題研究的主題與之前研究過的課題研究的主題、區(qū)本地方課程的內容整合在一起,采取不同主題、不同材料開展研究。主題更貼近幼兒生活,內容更多樣化;材料選擇更豐富,如選取樹枝、石子、葉子、貝殼等自然物作為制作的材料,一花一草一木都是幼兒喜愛的材料。
我們選擇和擴展教學主題,每個主題定出研究的總目標,并圍繞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活動形式、教學內容、綜合材料提供等4部分制定主題教學計劃。(如下表)
我們邊實踐邊摸索,不斷豐富和完善立體手工的主題內容,整理如下:
(四)第四階段:將主題式立體手工制作內容融合到游戲中
將主題式立體手工制作內容融合到每天幼兒一小時自主混齡游戲活動之中,讓立體手工內容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讓美術“玩”起來。
在不斷的學習、研究過程中,我們意識到要尊重幼兒的游戲本能,釋放幼兒的游戲天性,“將游戲作為對幼兒進行全面發(fā)展教育的重要形式”, 在《廣東省幼兒園一日活動指引(試行)》精神引領下,嘗試在每天幼兒一小時自主混齡游戲中滲透立體手工制作活動,將游戲與園本課程有機融合。
在每天的一小時自主混齡游戲活動中,由幼兒自發(fā)創(chuàng)設游戲環(huán)境,自我選擇活動主題,自由選擇制作材料,自主選擇玩伴(合作者),自己定下游戲規(guī)則,從混班到混齡,從個體到合作,循序漸進,逐步實現全園打破班界的混齡自主游戲的活動模式。教師與孩子一起商量、記錄進區(qū)計劃,將游戲還給幼兒,真正成為游戲的主人,既培養(yǎng)幼兒初步建立自主計劃意識,也有利于關注幼兒與材料的互動,幼幼互動、師幼互動的觀察。
五、構建幼兒園主題式立體手工園本課程內容的成效分析
(一)促進幼兒良好品質的養(yǎng)成
立體手工制作園本課程的研究,立足于幼兒生活經驗,是真正生活化的教育,是來源于幼兒的需要和興趣的,也是最有利于幼兒獲得有益經驗的,最能有效地促進幼兒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高了幼兒感受美、表現美、創(chuàng)造美的意識和能力,在培養(yǎng)幼兒豐富的藝術素養(yǎng)的同時,尊重幼兒的個性發(fā)展,讓幼兒審美情趣的形成過程回歸于生活。實踐證明,孩子的手腦協調能力,運用工具、材料和不同的表現手法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能力大大提高,逐步養(yǎng)成積極主動、認真專注、不怕困難、敢于探究和嘗試、樂于想象和創(chuàng)造等良好學習品質。
(二)促進教師思辯能力的提高
教師的成長來自自身的內驅力,更來自外在的推力。我們以專題觀摩研討為切入點,建立教師學習共同體,分別開展“對立體手工活動設計有效性的思考”“同一內容在不同年齡段教學目標的擬定”“對立體手工活動主題內容選材的思考”等專題園本教研,教師們圍繞著主題式立體手工園本課程的相關問題開展研修活動,促進教師教育行為、課程設置、觀察與分析、判斷與反思等科研能力的發(fā)展,提高了教師的思辯能力。
(三)促進幼兒園可持續(xù)發(fā)展
幼兒園以落實《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廣東省幼兒園一日活動指引(試行)》精神為本,通過主題式立體手工園本課程研究,不斷進行課程改革,更好地體現了幼兒在活動中自主自由,豐富學習形式,以集體學習活動、區(qū)域活動、游戲活動、親子互動等活動形式提高幼兒學習的興趣,拓展主題式立體手工內容,逐步形成園本特色課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為幼兒園事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基礎。
近年來,幼兒園的研究成果分別向全國、省、市、區(qū)的幼教同行匯報,讓參觀者感受到濃厚的藝術氛圍所帶來的視角沖擊和獨特的藝術魅力,實現資源共享,形成了互幫互學的雙贏局面,也讓我園的主題式立體手工園本特色得以彰顯,擴大了社會影響力。
課程內容是主題活動的核心。它是兒童即將參與的系列活動的導航燈,又是教師擬定活動方案的出發(fā)點。構建具有幼兒園特色的主題式立體手工園本課程內容,是一個新課題。在選擇主題式立體手工活動內容時,無論是幼兒生成還是教師預設,都離不開幼兒自身的興趣需要和經驗水平。教師只有多角度去關注、了解幼兒,才能真正明白幼兒的需要,支持和推進幼兒的學習活動,使幼兒真正成為活動的主體,獲得全面發(fā)展。[6]只有建立了具有園本特色的教育價值追求,園本課程開發(fā)才能獨具魅力。
參考文獻
[1]王春燕,王秀萍,秦元東.幼兒園課程論[M].北京:新時代出版社,2009.
[2]焦愛美.幼兒園園本課程內容的構建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8.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S].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S].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5]李子建,楊曉萍,殷潔.幼兒園園本課程開發(fā)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6]沈鐵軍.對主題活動內容選擇的思考[J].幼兒教育,2010,(13).
責任編輯 滿令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