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宗偉
摘要:歷史是初中教學課程中的重要課程之一,初中是接觸歷史這一門學科的第一步。所以教師應改變教學方式,采取多元化的方法,拋棄傳統(tǒng)的、單方面的依靠老師課堂講解的歷史教學方式,進行歷史改革創(chuàng)新,讓歷史教學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手段;優(yōu)化;策略
一、優(yōu)化歷史學習資源,豐富學生知識視野
在教學中,可要求學生在閱讀歷史素材過程中,嘗試運用多樣化的學習資源補充形式來優(yōu)化學習過程。首先,可運用互聯(lián)網(wǎng)絡來查閱與學習內容相關的歷史背景,了解歷史事件在社會發(fā)展中的原因以及過程。其次,利用圖書、雜志、網(wǎng)絡等資源來查閱與歷史知識要點相關的背景知識,深化認知感悟。再次,利用現(xiàn)代最新歷史研究資料來搜集整理有關歷史學習內容,不斷提高歷史研究的價值意義。
優(yōu)化歷史學習資源,能夠有效激活學生的知識視野。例如,在川教版(下同)八年級第九課的“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學習中,可利用學生對上述兩個歷史事件了解不夠透徹,來鼓勵學生運用多樣化的形式來豐富歷史背景知識。首先,建議學生利用“百度”等搜索引擎輸入關鍵詞“五四運動”,要求學生能夠歸納整理與該事件相關的背景知識,尤其是其中的核心內容。其次,教師整理出中共歷次召開的代表大會資料,尤其十五大以來一些背景資料,要求學生能夠從圖書或者其他電子讀物中整理“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相關背景資料。再次,要求學生能夠對“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進行思考探索,并能夠利用現(xiàn)代研究資料來予以證明自己的研究成果。
二、尊重學生主體地位
學生的學習激情和興趣是推動其學習探究的有效動力,也是彰顯歷史課程教學人文性的重要體現(xiàn)。從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來運用多樣化的形式進行教學,不僅體現(xiàn)了學生是歷史課程學習的主體地位,更激活了學生歷史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以學生的學習需要為出發(fā)點,尊重他們歷史學習的個體差異和發(fā)展不同,運用情感激勵和創(chuàng)設自由學習環(huán)境等方式來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程學習。首先,營造自由學習的學習環(huán)境氛圍,讓學生能夠從枯燥的背誦記憶學習歷史痛苦中解脫出來,建議學生運用多樣化形式快樂學習。其次,允許學生能夠對歷史學習中的觀點提出自己的質疑,鼓勵學生運用探索搜集的方式來探究歷史學習。再次,利用成果展示等形式來激發(fā)學生學習探究的信心,讓學生的歷史學習激情和興趣始終保持高漲。
學生的歷史學習激情在不斷被尊重和信任的背景下,更能夠予以激活。例如,在八年級第12課“紅軍長征”教學中,可要求學生通過影視資料、詩詞歌曲、歷史文物等方式來了解有關“紅軍”與“長征”的相關背景知識。教師可將學生在搜集整理過程中的研究成果,以實物展覽的形式來體現(xiàn),讓學生能夠對“中央紅軍進行戰(zhàn)略轉移偉大決策”有更為深刻的理解感悟。同時,可通過撰寫小論文形式來鼓勵學生深入學習探究,激發(fā)學習潛能。
三、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
實踐告訴我們,教學過程不是預設不變的,課堂教學中的生成具有偶然性,在課堂中常常會出現(xiàn)學生智慧的閃光點?!懊總€學生都是一座金礦,都蘊藏著很大的潛力,等待著有愛心和慧眼的老師去挖掘?!币虼艘岣邭v史課堂的有效性,教師應該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理念與方法,在課堂中向學生提問,鼓勵學生討論、辯論,引導學生去思考、推理、判斷和合作探究,給學生足夠的機會去嘗試。在課堂中,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意見,相信學生的能力。這樣會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真正“動”起來,積極參與學習,提出各式各樣的問題,甚至敢于向教師挑戰(zhàn)。在課堂中通過師生對話、交流可加深師生感情,從而把隱藏在學生內心深處的學習潛力激發(fā)出來。
四、重視多媒體技術的應用
傳統(tǒng)的歷史課堂講解模式下,“你說我聽”,如果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則教師不但可以運用聲音和文字“說歷史”,還可以利用圖像、動畫、視頻等讓學生“觀歷史”,對于提高教學內容的直觀性和形象性,實現(xiàn)課堂的高效性和多樣化有很大的優(yōu)勢。
筆者在講解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一課時,就利用多媒體課件將大量的歷史信息傳遞給學生,不僅包含了教材的內容,還在歷史邏輯上有所體現(xiàn):甲午中日戰(zhàn)爭爆發(fā)的原因,知識點主要是書本信息,而戰(zhàn)爭原因與結果之間的邏輯關系則是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的;通過給學生播放《大國崛起》系列片,讓學生對近代的屈辱歷史有一個直觀的了解,而以中國再次崛起的過程讓學生產(chǎn)生責任感和使命感,對于后續(xù)的現(xiàn)代史的講解也會起到鋪墊作用。
五、重視史料的運用
歷史的有趣之處就在于它的生命性和生動性,歷史教材由于篇幅、教學重點等的限制,主要是歷史事件的簡單講解,而對于歷史事件的史料例證則引入較少。歷史教師要對史料充分重視,給學生提供一定的史料輔助學習,學生從史料中發(fā)現(xiàn)歷史事件的內在邏輯,探究歷史的脈搏,尋找歷史事件的真實感,發(fā)現(xiàn)歷史的趣味性,可以更好地融入歷史學習中。
史料的運用要講究策略,如果運用不合理,則反而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首先,要根據(jù)教材內容選擇史料,有些教學內容在教材上只有歷史結論的體現(xiàn),而沒有講解歷史過程,學生難以理解,這時教師就需要尋找一些佐證材料,做到論從史出。在史料的講解中,教師要對閱讀方法進行指導,逐句閱讀,尋找關鍵,對于一些難懂的字、詞、典故等,要幫助學生解疑。其次,教師要通過史料的閱讀和分析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在讀懂讀通材料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尋找史料中的有效信息,結合史料內容回答問題。例如,筆者在講鴉片的危害時,給出了史料,讓學生從具體歷史資料中了解鴉片究竟是怎樣損害身心健康、怎樣導致吏治腐敗、怎樣導致戰(zhàn)斗力下降、怎樣使大量白銀外流、如何使清政府陷入統(tǒng)治危機的,方便了學生的理解和記憶。
參考文獻:
[1]秦永文.《淺談初中歷史興趣教學法》,《新課程·中學》,2014年10期
[2]吳培德.《淺談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科學時代》,2012年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