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產(chǎn)建設(shè)兵團第二師庫爾勒醫(yī)院,新疆 庫爾勒 841000
胃癌是臨床上發(fā)病率第五的惡性腫瘤,其發(fā)病部位主要在胃部幽口。目前,關(guān)于胃癌的發(fā)病機制還不夠明確,但是大多數(shù)學者認為遺傳、環(huán)境、飲食是胃癌發(fā)病的主要影響因素[1]。目前,手術(shù)、放化療等西醫(yī)手段是臨床上治療胃癌的主要方法,盡管取得一定的治療效果,但仍有不少胃癌患者的病情發(fā)生惡化、轉(zhuǎn)移,甚至死亡[2]。
中醫(yī)藥是綜合治療惡性腫瘤的重要輔助手段,其臨床治療胃癌的方法較多,許多方法能夠產(chǎn)生較好的臨床效果[3],但是中醫(yī)講究證候,且其藥效物質(zhì)基礎(chǔ)及作用機制尚未完全清楚,所以在臨床上還未形成統(tǒng)一的治療體系,但中醫(yī)藥輔助化療治療惡性腫瘤患者將是一個重要的臨床研究方向。對于中醫(yī)藥治療惡性腫瘤的作用機制有待更加深入的研究。基于此,本研究將采用中藥湯劑聯(lián)合化療治療中晚期胃癌患者,觀察其近期療效和探討其治療胃癌的作用機制,揭示中醫(yī)藥治療胃癌的科學性。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3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268例中晚期胃癌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48例,女120例,年齡30~75歲,平均年齡(61.17±10.25)歲。隨機將268例中晚期胃癌患者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134例。對照組男71例,女63例,年齡30~75歲,平均(61.95±10.01)歲;病程3~28個月, 平均 (7.56±1.12)月。觀察組男77例,女57例,年齡30~75歲,平均(60.84±10.34)歲;病程3~28個月, 平均 (7.92±1.35)月。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①所有患者均符合AJCC及UICC的TNM分期標準(第7版)Ⅲ~Ⅳ期[4]、《胃癌中醫(yī)診療方案(試行)》中醫(yī)辨證標準[5];②具有一個及以上可測量病灶;③預期生存期超過3個月;④治療前1個月未接受相關(guān)治療,并具有化療指征;⑤ECOG分級為1~2級,Kamofsky評分>60分;⑥本研究經(jīng)過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的審核批準,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 ①非原發(fā)性胃癌患者;②合并精神神經(jīng)類疾病、感染性疾病患者,哺乳期及妊娠婦女;③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者;④對研究藥物過敏者。
1.4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SOX方案進行化療:口服替吉奧膠囊(江蘇恒瑞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00135,20 mg×12 s/盒),體表面積小于1.25 m2的患者按40 mg/次的劑量給藥,體表面積在1.25 ~1.5 m2之間的患者按50 mg/次的劑量給藥,體表面積大于1.5 m2的患者按60 mg/次的劑量給藥,均2次/d,連續(xù)給藥14 d,停藥7 d;靜脈滴注奧沙利鉑(江蘇奧賽康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4297,0.1 g/瓶),130 mg/m2,滴注時間為3 h/d;在化療過程中對癥治療,預防嘔吐、護肝、防治毒副作用等。連續(xù)治療4周。研究組在SOX方案的基礎(chǔ)上加中藥湯劑,湯劑組成:黨參 15 g,炙黃芪15 g,炒白術(shù)10 g,茯苓15 g,生薏苡仁30 g,莪術(shù)10 g,白花蛇舌草15 g,炙甘草6 g,仙鶴草15 g,制附子10 g,麥冬10 g,石斛15 g,炒谷麥芽15 g,每日早晚各1劑,隨化療周期給藥。
1.5 觀察指標 近期療效參照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RECIST)進行評價[6]:完全緩解(CR):病灶完全消失超過4周;部分緩解(PR):病灶縮小>50%超過4周;穩(wěn)定(SD):病灶縮小<50%或増大≦25%;進展(PD):病灶増大超過25%或出現(xiàn)新的病變??陀^有效率(ORR)=(CR+PR)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疾病控制率(DCR)=(CR+PR+SD)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測定所有患者治療前后腫瘤標志物CA242、CA125、CA199、CEA的水平,T細胞Treg、Th17、Th17/Treg以及血清VEGF水平,按照WHO抗癌藥物亞急性毒副反應分級標準評價毒副作用(0~Ⅳ級)。
2.1 近期療效比較 研究組的ORR與DCR分別為61.16%、84.32%,對照組的ORR與DCR分別為47.76%、73.88%,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近期療效的比較 [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 腫瘤標志物的比較 治療后,研究組與對照組的CA242、CA125、CA199、CEA水平均顯著降低(P<0.05),研究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腫瘤標志物水平的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2.3 T細胞水平的比較 治療后,研究組與對照組的Treg比例、Th17比例、Th17/Treg比值均顯著降低(P<0.05),而研究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T細胞水平的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2.4 血清VEGF水平的比較 治療后,研究組與對照組的血清VEGF水平顯著降低(P<0.05),而研究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VEGF水平的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2.5 毒副作用的比較 研究組的血小板減少、血紅蛋白減少、白細胞減少等骨髓抑制副作用,惡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反應副作用,周圍神經(jīng)毒性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5。
表5 兩組毒副作用的比較 (例)
注:對照組比較,#P<0.05。
目前,治療中晚期胃癌的主要方式是化療,即使對處于Ⅲ~Ⅳ期的胃癌患者,化療聯(lián)合中藥湯劑的臨床療效也是比較顯著的。目前對于中晚期胃癌還沒有標準的化療方案,權(quán)衡臨床療效與毒副作用,采用兩藥聯(lián)合方案。奧沙利鉑屬于第3代鉑類抗腫瘤藥物, 具有更廣的抗腫瘤譜及更強的腫瘤細胞殺傷力, 而消化道反應及腎毒性更輕[7]。替吉奧一種新型口服氟尿嘧啶 (Fu) 類抗腫瘤藥物, 主要是由替加氟與氧嗪酸鉀、吉莫斯特按1∶1∶0.4的比例配制, 相較于傳統(tǒng)Fu具有更高的抗腫瘤效果及更輕的副反應,其中吉莫斯特能抑制5-Fu的分解, 起到延長藥物作用時間的作用[8]。氧嗪酸鉀能阻斷5-Fu發(fā)生磷酸化, 進而降低胃腸道反應. 臨床研究表明[9], SOX方案治療中晚期胃癌能獲得良好的近期療效, 由于中晚期胃癌患者的病程較長、免疫功能及胃腸道功能下降、化療藥物耐受性差, 單純化療的遠期療效并不理想。所以找一種能夠增強臨床療效,降低毒副作用的治療方法很有必要。
中醫(yī)藥是綜合治療惡性腫瘤的重要輔助手段,具有增效減毒的作用。國醫(yī)大師徐景藩教授認為胃癌是“健脾益氣,化瘀解毒”的辨治原則[10]。本研究中使用的中藥湯劑中,黨參、黃芪、白術(shù)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肺之功效,能夠增強免疫力;茯苓具有健脾的功效[11];薏苡仁、莪術(shù)、蛇舌草、仙鶴草具有健脾解毒的功效,能促進化療過程中殘留的腫瘤細胞的調(diào)亡,起到輔助殺傷的作用[12-13];附子具有回陽逆救的功效;麥冬、石斛具有益胃生津,滋陰清熱,谷麥芽具有健脾消食的功效[14-17],中藥湯劑能夠發(fā)揮中醫(yī)藥標本兼治的作用。
本研究采用SOX方案聯(lián)合中藥湯劑治療中晚期胃癌患者,治療后,研究組的ORR與DCR分別為61.16%、84.32%,顯著高于對照組的47.76%、73.88%(P<0.05);兩組的CA242、CA125、CA199、CEA水平、Treg比例、Th17比例、Th17/Treg比值,血清VEGF水平均顯著降低(P<0.05),而研究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的骨髓抑制、胃腸道反應、周圍神經(jīng)毒性副作用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這說明中藥湯劑能夠提高SOX方案的臨床療效,降低毒性,起到協(xié)同作用,分析作用機制為:第一,中藥湯劑顯著降低腫瘤標志物水平,協(xié)同化療有效減輕腫瘤負荷,抑制腫瘤細胞生長,促進腫瘤細胞凋亡;第二,中藥湯劑能夠顯著降低血清VEGF水平,而VEGF是最強的促血管形成因子,說明中藥湯劑能夠促進腫瘤血管的正?;?,提高抗腫瘤藥物的敏感性[18];第三,中藥湯劑能夠顯著降低T細胞比例,說明其能夠改善腫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從而改善預后。
綜上所述,中藥湯劑聯(lián)合化療能夠提高中晚期胃癌患者的近期療效及免疫功能,降低腫瘤標志物及VEGF水平,提高臨床療效,起到減毒增效的作用,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