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斌
摘 要:實心球投擲項目對學生的身體協(xié)調(diào)性和柔韌性要求較高,將實心球投擲項目列入初中體育考試項目中,便于教育者更好的了解學生的綜合身體素質(zhì)。本文從當前實心球投擲的教學現(xiàn)狀出發(fā),發(fā)現(xiàn)學生在投擲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最后提出實心球投擲訓練的具體技巧。
關鍵詞:初中體育 實心球 技巧訓練 研究
從近幾年初中體育考試狀況來看,實心球投擲已經(jīng)被列入體育加試項目中。實心球投擲項目本身對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要求較高,不但要求學生身體要充滿力量,還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身體協(xié)調(diào)能力,實心球投擲項目的成績可以直接反映出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綜合水平。所以,該項目一經(jīng)被列入初中體育考試項目中,就得到教師和家長的普遍重視。與其他體育項目不同,實心球投擲項目的技術要求較為復雜,要想提高實心球投擲項目的成績,就需要教師加強對學生項目技巧方面的訓練力度,讓孩子能夠接受長期的、系統(tǒng)的訓練,從而有效提高投擲技巧,為更好的應對體育考試做準備。
一、初中體育實心球投擲教學現(xiàn)狀
(一)機械練習次數(shù)多,技術性教學時間少
由于實心球投擲項目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身體協(xié)調(diào)能力,對力量的要求也較高,但是在實際中,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都不一樣,有些學生雖然具有身高和力量優(yōu)勢,但是沒有接受技術訓練,長期的簡單投擲練習使他們逐漸形成肌肉記憶,將自己的錯誤動作定型,很難改正,進而會對初中體育考試成績造成影響。
(二)過分重視專項訓練,忽視基礎訓練
實心球投擲是一個完整的項目,在投擲實心球時,從始至終的過程是一個整體。但是,當前教師顯然沒有注意項目的整體性,在教學過程中只重點教學生部分技術動作,開展專項訓練,忽視基礎訓練,使學生在學習中只模仿過程,而不能了解其本質(zhì),必然會影響投擲成績。
(三)缺少對理論知識的講解
在當前初中體育教師進行投擲實心球項目教學時,過分強調(diào)對主要技術動作的教學,只是教師演示,讓學生進行模仿,而忽視了理論教學的重要性,使學生一知半解,動作缺乏連貫性,投擲成績不理想。
二、影響實心球投擲成績的錯誤動作分析
(一)手腕和手指無力
從當前學生投擲實心球狀況來看,筆者發(fā)現(xiàn),手腕和手指缺乏力量是學生成績不高的重要原因。經(jīng)過分析,主要由兩個方面原因造成,其一是由于學生自身身體素質(zhì)不高,手腕和手指本身力量不足;其二就是學生的握球姿勢不對。所以,為了糾正這一錯誤動作,教師應該在平時適當?shù)募訌妼W生的力量訓練,還要嚴格要求學生在握球過程中要保持手指的適度緊張,不能放松。
(二)投擲時出手角度小
在投擲實心球的過程中,多數(shù)學生會因為雙臂的肘關節(jié)下降過早造成出手角度過小,最終導致投擲成績不理想。對于這一問題,筆者認為,教師在實際訓練中要對學生的肩部和肘部動作進行嚴格要求,避免肩部過早移動。教師還要讓學生把握好出手用力的節(jié)奏,如果時間允許的話,可以進行有針對性的一對一指導。
(三)投擲時動作不協(xié)調(diào)
在實心球投擲中動作不協(xié)調(diào)主要是指腰腹與手臂的動作不協(xié)調(diào)。在進行投擲時,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只靠手臂發(fā)力,腰腹力量不夠,甚至根本不用力;還有的學生雖然腰腹和手臂都用力了,但是手臂用力與腰腹收縮明顯不協(xié)調(diào)。所以,為了糾正這一問題,筆者認為,教師應該在授課時將動作合理進行拆分,加強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力量訓練,保證學生整個投擲過程的連貫性。
三、實心球項目技巧訓練具體實施方法
(一)滿弓姿勢
對于滿弓姿勢,對學生進行理論講解他們很難理解,但是教師可以這樣進行示范性的講解:準備一根竹編,將兩個球放在口袋里,分別用兩種方法將球拋出去,一種是直接拋出去,一種是有拉弓的,讓學生自己體會哪一種拋擲的更遠。教師通過這種演示,學生很容易聯(lián)想到弓箭,只有弓拉的越開,箭才會射的更遠。所以在實心球投擲的訓練過程中,教師要要求學生始終將身體呈現(xiàn)出滿弓姿勢,以下是主要訓練方法:
1.雙手用力向上舉,然后向后抓住肋木,向前用力做挺髖練習;
2.先將橡皮帶綁在合適高度的肋木上面,在頭后,雙手用力抓住橡皮帶,同時雙腳向前移動、挺胸、挺髖、雙肩后倒,讓整個人呈現(xiàn)出滿弓姿勢;
(二)合理控制出手角度
出手角度對實心球的距離會造成直接影響。其中影響實心球出手角度的因素主要有:肘關節(jié)的下降時機、收腹、收胸的時機和球的出手時機。有資料表明,實心球投擲中的最佳出手角度是四十度左右。以下是筆者對學生出手角度的訓練:在距離學生一米左右的位子上,插上兩根標志桿,用一條繩子將兩個標志桿連起來,繩子的初始高度為兩米,然后逐漸增高,因為學生身高具有差異性,繩子高度、出手水平面和出手點之間就形成了一個三角形,在這種情況下進行投擲,實心球的出手角度大約為四十度,在練習過程中逐漸調(diào)整學生的出手角度,對學生的指導效果較為明顯。
(三)把握好最后用力
把握好最后實心球投擲的力度是實心球投擲項目的重點環(huán)節(jié),學生的動作是否正確對最終成績的高低產(chǎn)生直接影響,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的主要動作就是蹬腿、腰腹急用力、送髖,同時兩臂用力向前擺并且手指和手腕用力將實心球拋出去。這一過程整體上較為連貫,我們在講課時可以進行親身示范,也可以通過播放視頻,加強學生的記憶,以便了解其技術要領。
結(jié)語
綜上所述,盡管實心球投擲項目越來越受到廣大教師和家長的重視,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逐漸幫助學生糾正錯誤的動作,加強基礎性訓練和連貫性訓練,不單要幫助學生提高體育中考的成績,還要提高學生的整體身體素質(zhì)。
參考文獻
[1]張超凡.初中實心球教學策略整體性的思考與實踐[J].當代體育科技,2016,(02):24.
[2]曲成衛(wèi).初中體育加試實心球項目技巧訓練研究[J].都市家教,2016,(09):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