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靜
[摘要]對于教師來說,扎扎實實上好每一節(jié)課,讓學生學到知識,培養(yǎng)他們的能力,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是最重要的。每一節(jié)課都需要事先做大量的準備工作,教師在備課時需要考慮很多問題。教師要想備出一節(jié)好課,就得不斷學習,只有這樣,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才能不斷提升,保持良好的狀態(tài),從而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
[關鍵詞]基礎知識;思維;備課;人生觀;提問
課堂提問在每一節(jié)課的課堂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師通過課堂提問,可以促進學生動腦思考;通過課堂提問,可以對學生掌握的知識進行反饋;通過課堂提問,可以調(diào)節(jié)課堂氣氛;通過課堂提問,可以掌控課堂節(jié)奏……課堂提問不是隨心所欲地問,而是有目的地提問。結合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設計課堂提問:
一、對基礎知識的訓練進行提問
在教學2017版人教語文教材一年級下冊第10課《端午粽》時,文章中說:
一到端午節(jié),外婆總會煮好一鍋粽子,盼著我們回去。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葉包的,里面裹著白白的糯米,中間有一顆紅紅的棗。外婆一掀開鍋蓋,煮熟的粽子就飄出一股清香來。剝開粽葉,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
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花樣也多。除了紅棗粽,還有紅豆粽和鮮肉粽。我們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還會裝一小籃粽子要我們帶回去,分給鄰居吃。
長大了我才知道,人們端午節(jié)吃粽子,據(jù)說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針對文本內(nèi)容,可以這樣設計課堂提問:
1.讓學生根據(jù)第一自然段說一說自己曾“盼著”過什么?然后讓學生用“盼著”來造句。在學生對“盼著”有了自己的情感共鳴后,再進行朗讀指導,一年級學生雖然小,但也有自己的情感,一樣會讀得很好,而且年齡越小情感越真摯自然。
2.對第二自然段“青青的箬竹葉”“白白的糯米”和“紅紅的棗”進行問題設計:
a.仿寫詞語:
青青的( )
白白的( )
紅紅的( )
讓學生積累語言材料,為寫作素材添磚加瓦。
b.請同學們思考:“青青的箬竹葉”和“青的箬竹葉”哪個更順口呢?“白白的糯米”和“白的糯米”呢?“紅紅的棗”和“紅的棗”呢?
學生進行認真思考后,會認為課文中的表達方式更順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積累:這類詞語都是用顏色來形容事物的,并且所用表示顏色的字是重復的,這樣更符合我們的表達習慣。
3.在第二自然段教學中可以請學生用“一……就……”造句。造句可以引導學生靈活運用語言,自由表達思想。
4.課文的第三自然段出現(xiàn)了“美滋滋”這個詞語,是個ABB式詞語,可以進行仿寫。
5.課文的第四自然段介紹了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來歷,這里可以擴展提問學生:中國人在別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都吃什么?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針對基礎知識,在課文的講解過程中有針對性地進行提問,從而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
二、對思維的啟發(fā)進行提問
2017年1月14日,全國優(yōu)質區(qū)域教育新課程改革現(xiàn)場研討會在北安召開,我有幸聆聽了清華附小張華毓老師的課,這節(jié)課深深震撼了我。張華毓老師講的是《少年閏土》,聽課過程給我?guī)砹撕苌畹膯⒌稀?/p>
張老師由知識的傳授改為思維的啟發(fā),尤其注重問題的設計。在課文開頭,張老師親切自然地對學生說:“同學們,現(xiàn)在上六年級了,下半年就要上初中啦。那么,同學們用六年來學到的預習方法說一說,通過之前的預習知道了什么。”學生回答說,知道了閏土的性格,知道了課文講了四件事等。然后,張老師讓學生說說講了哪四件事?學生就說:“看瓜刺猹、雪地捕鳥、海邊拾貝,抓跳跳魚?!钡?,張老師認為不妥,引導學生從頭看看課文講的是不是這四件事。在張老師的啟發(fā)下,經(jīng)過三次發(fā)言失敗,第四名學生終于說出這是閏土給“我”講的四件事,而不是課文講的四件事。張老師引導學生從此入手,想一想課文講了幾件事,以學生小組合作的方式解決這個問題,并且是概括地說,就用三個字。(張老師設計的問題十分合適,平時我們也要注意小組合作的問題不能簡單,必須要達到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的難度。)張老師也參與到小組活動中,然后引導學生概括出:憶閏土,盼閏土,見閏土,識閏土,別閏土。同時,布置一名小組成員寫成詞條貼在黑板上,將剛才那四件事寫在“識閏土”的下面。這樣的設計開頭讓我思索良久:語文課堂不是教師拋出一個問題,讓學生去思考,然后再拋一個問題,再讓學生去思考,而是啟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自己讀書,自己說感悟,然后,教師再不動聲色地引到自己想講授的問題上。學生表達的可能和教師想要的不一樣,教師可以有理有據(jù)地反駁,引發(fā)學生的正確思考,促使學生產(chǎn)生思維的火花,然后獲得智慧的答案。語文課堂也和數(shù)學課堂一樣,也是思維的課堂。
有時候,我們說學生上課不愛舉手回答問題,很多情況下,他們都是不會。淺顯的問題,學生當然就都會了,稍微難一點兒的,一部分學生不會,所以說,課堂提問的設計在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方面顯得尤其重要。什么東西都需要想一想,才會得到更好的答案。這里面涉及到三個問題:一是提高學生的課堂注意力,讓學生始終跟住老師的思路;二是給學生思考的時間,讓學生養(yǎng)成思考的習慣;三是教師的提問藝術,對于提問的對象來說,如果說一名學生平時不太愛回答問題,但是有一次他居然舉手要回答,那么我們一定要叫這名同學來回答,培養(yǎng)其勇敢回答問題的能力。對錯不重要,思考才重要。即使學生說錯了,也要讓他再想一想。課堂提問不僅針對知識點,而且關注學生的思考能力。
三、認真?zhèn)湔n才能更好地提問
教師必須深挖教材,知道一節(jié)課要給學生呈現(xiàn)什么樣的內(nèi)容,怎樣去呈現(xiàn),課堂教學絕對不可以隨心所欲地發(fā)揮,偶爾有教學靈感是很正常的,但是基本的內(nèi)容一定要事先準備好。
再拿張華毓老師講的《少年閏土》這節(jié)課來說,這堂課給我?guī)砹撕苌畹膯⒌?。我一直認為,魯迅的時代感太強,用詞也很晦澀,不太拜讀他的作品,聽了張華毓老師這節(jié)課,我對魯迅的寫作方法有了很多認識,對魯迅也產(chǎn)生了很大的興趣。張老師沒有直接說魯迅的寫作方法和寫作特點,而是在透徹理解文本的基礎上提問學生:魯迅為什么這樣寫?在學生感受到了語言的美麗和情感的美好的同時,張老師在不知不覺中把魯迅的寫作方法和寫作特點滲透給了學生。
對于教師來說,扎扎實實地上好每一節(jié)課,讓學生學到知識,培養(yǎng)能力,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是最重要的。可是,每一節(jié)課都是需要事先做大量的準備工作的,那么,對于課堂教學來說,一堂課怎樣才能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同時,又讓學生學得興趣盎然呢?怎樣用恰如其分的語言去完成課堂教學呢?怎樣設計有梯度的課堂提問呢?這些都是教師在備課時應思考的問題。教師要想備出一節(jié)好課,需要不斷地學習,只有這樣,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才能不斷提升。
四、針對人生觀的確立進行提問
對于語文教材來說,無論是作者還是編者,每一篇文章展現(xiàn)給我們的不僅是知識,更是一種道理。學生得到的不僅僅是道理,更是人生和價值觀的初步確立。
人教2017版教材和以前使用的教科版教材相比,不但內(nèi)容上更加貼近學生生活情境,而且更加體現(xiàn)出一種正確而又實用的,符合學生實際的人生觀。以一年級下冊的語文教材《怎么都快樂》來說,這是一首兒童詩,全詩共有四小節(jié),分別寫了一個人玩、兩個人玩、三個人玩和許多人玩的不同樂趣。詩歌從兒童的角度講述對快樂的理解,一人獨處是快樂,與他人相處是快樂,為別人付出更是快樂。玩??鞓?、學習快樂,體會生活中處處有快樂,到處可以找到快樂,強調(diào)集體快樂,滲透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這是一篇與時俱進的新課文,現(xiàn)在的學生很多都是獨生子女,他們享受了非常好的物質生活,卻很孤單,但是,孤單也要和快樂劃上等號。不僅是這些,課文還告訴了學生:兩個人玩,很好!三個人玩,很好!四個人玩,很好!五個人玩,很好!許多人玩,更好!人多,什么游戲都能玩……團結友愛的概念也初步建立起來。快樂是自己尋找到的,這里可以設計課堂提問:一個人玩的時候,除了課文說的那些活動,還有哪些活動讓你感到快樂?通過課堂提問,不僅可以讓學生完成知識的積累和思維的啟發(fā),而且可以體會到生命的真諦。
課堂提問是藝術,在它的深處孕育著美麗的畫、芳香的草、燦爛的星辰和皎潔的明月……教師要不斷對其探索,從而更好地開展教學,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郭聰.有一種成長叫“折磨”[J].黑龍江教育,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