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師的心應充滿對每一個他要與之打交道的孩子的愛。我覺得不僅要愛每個孩子,更要加倍地關愛特殊學生。我真心的愛著她——這個特殊的孩子,所以我能夠在每一個她需要我的時刻出現(xiàn)在她身邊,所以我能夠用愛心的鑰匙開啟她的心扉,所以我能從她的笑臉上讀懂生活的真實,繼而為生活奉獻著。
關鍵詞:隨班就讀;關愛;奉獻
曾在一本書上讀到過這樣一段話:“老師對學生的愛,對學生的關懷,就像陽光之于萬物,雨露之于禾苗,是學生渴望得到的?!碑攲W生從點點滴滴的小事中感受到老師博大的胸懷,真誠的奉獻精神和他們滿腔摯愛之情時,老師方能在他們的情感世界擁有一席之地。
一、 轉(zhuǎn)變觀念、消除“特殊”的顧慮
剛開始接任隨班就讀生工作時,我也和許多教師認為的一樣,隨班就讀僅僅是對殘疾兒童的喜訊,對于正常兒童、教師乃至整個班級來說是一種負擔,會干擾正常的教學秩序,影響全班同學的成績,因而對隨班就讀工作產(chǎn)生了顧慮。
尤其是剛參加工作時那次深刻的印象,讓我更加對隨班就讀生產(chǎn)生了強烈的抵觸。那是當代理班主任的時候,班里就有一個先天腦癱患兒,每位這樣孩子的家長心情都是一樣,特別害怕自己的孩子會讓別人欺負,往往表現(xiàn)出特別的在乎,乃至過分緊張。導致遇到什么事他的媽媽都會想的特別極端,極力地維護自己的孩子,這一現(xiàn)象在特殊生的家長身上更加強烈。這樣也加大了班級同學和孩子的距離,還多了一分敵對。我深知每一個學生都有不同的需求,“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利”,對于那些有殘疾的特殊兒童,隨班就讀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的求學方式。所以我覺得,要做好隨班就讀工作,首先需要解決的是我們教師的觀念問題,要改善的是家長和孩子的溝通與交流;更要消除的就是家長的不敢放手去嘗試的畏懼心理。在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作為教師不能再把隨班就讀工作看作是一種工作負擔,同樣這類特殊的家長朋友更要寬己待人,適時地放開手讓孩子能和同伴們多接觸。提倡“愛”的教育,不嫌棄他們,不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多關心他們,主動親近他們,消除他們的畏懼和自卑心理,以身作則。這樣班里的其他孩子也會仿照著去學,這樣也能解除家長的擔心與顧慮。我學到:理解、轉(zhuǎn)變!
二、 用心感受,愛是能傳遞的
馬卡連柯曾說過:教師的心應充滿對每一個他要與之打交道的孩子的愛。我覺得不僅要愛每個孩子,更要加倍地關愛特殊學生。剛新初一時,學校交給我一個特殊的孩子,她是先天腦癱患兒,她比同初一的孩子要大3歲,孩子的媽媽擔心她會在學校受到同學歧視,在這之前從沒上過學,也因為行走不便甚至很少出屋。由于前車之鑒,我知道更多的也需要家長的敢放手和配合,好在孩子媽媽是個很陽光開明的人,她也希望孩子能多接觸其他人。在班里我先和學生們說好有一個特殊成員的到來,孩子第一次用顫抖的聲音介紹自己、第一次接受同學們歡迎的掌聲、第一次我扶著她回到座位時發(fā)現(xiàn)她緊張的身體僵硬。每天上學從校門口走到教室,她需要20分鐘,就是這樣她也從沒要媽媽拿輪椅推她走,無論風雨都是這樣堅持著。每天只要上班路上看到她和她媽媽,我就會把她書包接過來帶進教室,久而久之,沒有在班級里學校里呼吁,我們?nèi)熒紩鲃訋退脮?,孩子也會特別禮貌地說謝謝。這樣傳遞的愛溫暖了她也教育了所有學生。老師要時時處處關心、照顧和信任隨讀的學生,用熾熱的愛去溫暖他們,影響他們,同時其他孩子也在被正能量所引導。我從他們身上學到:關愛、友好!
三、 改進教學,讓零基礎的孩子縮短距離感
有隨班兒童的班級既不同于普通班,也不同于弱智班,既要提高全班同學的課堂效率,又要讓隨班就讀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真正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去。隨班就讀,關鍵在于“隨”。隨就不是齊步走,一刀切。要讓其按著自然規(guī)律,按自己的特點去發(fā)展,使其能在自己的水平基礎上與同學同步發(fā)展。很多時候孩子的自卑往往源于“我聽不會”就會給自己定義于“我是差生”。而缺乏自信心,對于特殊的孩子更是這樣,為了不讓孩子身體上的缺陷影響到心理,作為孩子的數(shù)學老師,她吸收不好的知識,課下我再多講幾遍。作為孩子的班主任,我要兼顧的就要更多。孩子只有左手能稍使上力氣,所以一直以來都是左手寫字,我鼓勵她多練習,臨摹字帖練習書法,從最開始的歪歪扭扭,到現(xiàn)在的工工整整已經(jīng)是一個飛躍。多次考試,她的成績也都超越了很多智力健全的孩子。有一次歷史考試滿分50,她考了48分班級最高分,我在班級表揚了她,歷史老師見到也夸獎她的進步,孩子由此更建立了自信心,每次的成績排名都在前進。我從她身上學到:毅力、自信!
四、 抓住閃光點,我們是“一家人”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我認為,隨讀生首先是成長中的兒童,盡管智力上、身體上有殘疾,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潛能。在班班有歌聲比賽上,我們班取得優(yōu)異成績。合唱比賽需要有動作,對于孩子來說,她站起來都十分費力,再做動作更是難上加難。但孩子沒有放棄,回到家里,第一件事就讓媽媽幫她綁腿,邊站著邊完成作業(yè),練習站立一站就是四五個小時。通過訓練,她的腿漸漸能伸直,走路也加快了,在正式比賽的時候,女孩們簇擁著她,一起把最美的歌唱完。孩子在用自己的行動體現(xiàn)著對班級的愛,想為班級盡一份力的決心。這也無疑不令我感動著。孩子也變得更陽光更開朗,課下不再是緊張靦腆的說不出話,也會和同學們談談笑笑,好不樂呵!我從孩子身上見到:陽光、開朗!
隨讀生同樣是祖國的花朵,需要知識、需要能力、需要情感的賦予、需要人格的塑造,只要教師為他提供學習條件、機會、環(huán)境和恰到好處的幫助,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他們就一定會隨著自己的伙伴,按著自己的方式、速度和特點去學習和成長。我希望每一個孩子都把學校當作舒展生命的港灣,都把老師當成分享生命的知己,都把學校當作張揚生命、釋放生命活力的好場所!
參考文獻:
[1]劉春玲,昝飛,陳建軍.隨班就讀智障學生學習適應情況的初步分析[J].現(xiàn)代康復,2001(23).
[2]韓建麗.加強隨班就讀管理不斷提高隨班就讀質(zhì)量[J].中國特殊教育,2008(04).
作者簡介:
顧妍,遼寧省撫順市,撫順市二十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