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麗娜
【摘要】文章通過對浙江農林大學暨陽學院參加工作1至3年的新教師進行調研,對學院新教師入職角色適應的現(xiàn)狀進行了梳理,并通過分析存在的問題,從新教師入職的需求出發(fā),提出了適合獨立學院新教師入職角色適應與崗位融合的機制。
【關鍵詞】獨立學院;新教師;入職角色適應;崗位融合機制
2003年5月,自教育部印發(fā)《關于規(guī)范并加強普通高校以新的機制和模式試辦獨立學院管理的若干意見》以來,獨立學院通過吸納社會資金,依托名校品牌,在全國各地呈現(xiàn)迅猛發(fā)展勢頭。2008年,教育部頒發(fā)《獨立學院設置與管理辦法》(26號令),對獨立學院的辦學條件做出了限期規(guī)范要求,限定各獨立學院在五年過渡期內必須實現(xiàn)基本辦學條件達標和內部管理的規(guī)范,否則將不予頒發(fā)辦學許可證。截至2015年底,我國已有獨立學院275所,約占全國普通本科院校數(shù)的23%,在校生人數(shù)逾259.42萬。獨立學院成立之初的教學與管理主要依靠主辦院校,現(xiàn)如今想要發(fā)展與生存,引進大量教師勢在必行。良好的師資隊伍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關鍵,也是培養(yǎng)學生的基礎。因此,學校應幫助新教師盡快完成“學生”到“教師”的角色轉化,提升教學和業(yè)務能力,使這些新教師盡快成長,從而提高他們作為教師的使命感和工作能力。
(一)制度建設不完善
根據(jù)教育廳下發(fā)的《關于在全省高等學校全面實施青年教師助講培養(yǎng)制度的指導意見》文件精神,學校雖然制定了相關的實施方案,但新教師入職教育在實際的操作中存在一定的問題,針對性不強,對新教師入職教育不夠重視,并且入職教育的內容簡單,形式也單一,僅僅對學校規(guī)章制度、崗位職責進行簡單的介紹,雖然也組織新教師參加倫理學、教育學等學習,但通常學習的時間比較短,內容缺乏針對性,培訓缺少計劃性。
(二)認識不到位
由于辦學時間短,不論是學院還是教師個人,都只是將入職教育看作新教師拿到證書和登上講臺前的一項階段性任務。由于學院緊缺專任教師,因此許多新教師一進入學校就開始上課,部分教師并沒有認識到入職教育對自身專業(yè)成長和發(fā)展的重要性,因而在培訓的時候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仍有23.81%的新教師是被動接受入職教育的。
(三)崗前培訓內容形式單一
入職教育的內容形式單一,實踐性不強,培訓內容無法體現(xiàn)不同學科的差異和實際需求。學院目前對于講座采取集中培訓形式,培訓的過程也傾向理論的灌輸,缺少對不同學科教學技能的訓練,培訓的內容只注重傳授一般性知識而忽略學科教學知識,因而無法體現(xiàn)不同系和不同學科對教師教學知識與教學專長要求的差異性。在問卷調查中,關于新教師培訓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57.14%的教師認為是“培訓方式單一,缺少靈活性和實效性”。
(四)教育內容與教師實際需求不符
學院目前的入職教育內容缺乏針對性,存在“重視教育理論,缺乏技能實踐”的問題。在問卷調查中,關于新教師在工作中面臨的主要困難,有47.62%的教師選擇“對本學校的理念、文化和規(guī)章制度不熟悉,工作中感到無所適從”;對培訓內容對其教學工作幫助的程度大家也有不同的意見,只有9.52%的教師認為非常大,47.62%的教師認為大,有42.86%的教師認為一般;對自己所接受的入職培訓的內容針對性,23.81%的教師認為強,71.43%的教師認為一般,4.76%的教師認為不強;在訪談中也有很多教師認為培訓的內容與他們面臨的困難不吻合。
(五)新教師科研壓力繁重
目前,學院實行三年的聘期考核,對教學和科研都有一定的任務要求,尤其是科研任務,由于新教師剛參加工作,很多都處于“單打獨斗”的狀態(tài),同時新教師還面臨成家、住房、養(yǎng)育子女等問題,無法專心從事科研。在對一位新教師的訪談中,他說:“新教師剛進來具體做什么工作沒有人說,大部分要靠我們自己摸索,上學期課時超多,一周差不多接近20節(jié),學校強調科研,但新教師科研沒人帶,同時科研與崗位聘任、職稱評審掛鉤,主要壓力來源于科研沒方向,目前自己像無頭蒼蠅一樣?!蓖瑫r在問卷調查中發(fā)現(xiàn),對于“新教師在工作中面臨的主要困難”,有52.38%的教師選擇科研能力不足。
(六)缺乏評價機制
在問卷調查和訪談中,我了解到目前學院雖制定了實施意見,但沒有對新教師開展的入職教育的效果或者新教師進行評價。尤其是對入職教育的效果評價,通過查詢文獻資料,我發(fā)現(xiàn)目前我國對入職教育計劃的有效性評價基本沒有,既沒有明確評價主體,也沒有相關的評價機制。
(一)教育主管部門層面
我國關于教師的法律規(guī)定主要有《教師法》《高等教育法》等。這些法律中有提到關于教師的培養(yǎng)及培訓有關內容,但對新教師的培訓沒有專門規(guī)定。目前,學校開展新教師崗位適應基本上是結合崗前培訓開展的,基本上以《高等教育法》《大學生心理學》《高等教育法規(guī)》《教師倫理學》等四門課程的筆試成績作為考核評價結果,而這種重結果輕過程的考核評價方式還是有失偏頗,同時也缺乏相應的物質保障與支持。
(二)學校層面
對新教師入職教育的內容形式單一,實踐性不強,培訓內容無法體現(xiàn)不同學科的差異和實際需求。在新教師培訓中存在“重視教育理論,缺乏技能實踐”的問題,內容缺乏針對性和有效性。同時,學校對新教師的入職適應教育工作機制不夠完善,沒有充分認識到入職階段對新教師專業(yè)成長的重要性,也缺少有效的評價機制。
(三)新教師個人層面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高校對新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從原來要求本科學歷到現(xiàn)在要求具有碩士或博士學位。在這個過程中,人們往往認為這些教師都具有高學歷,他們對本科教學應該具備基本的知識和技能,能很好地開展工作,無須別人的幫助。事實卻相反,隨著獨立學院的發(fā)展,對教師的需求不斷增加,很多新教師雖然具有較高學歷,但是絕大部分都是非師范類畢業(yè),他們的理論知識水平高,但沒有經過系統(tǒng)的職前教育和培訓,在教學實踐中缺乏經驗,能力、素質不能與教學崗位需求相匹配。
(一)明確新教師入職角色適應及崗位融合機制的目標
樹立新教師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高尚的職業(yè)道德。學校對師德規(guī)范、職業(yè)操守、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如考勤及請假制度、教學常規(guī)制度、考試考核制度及學校各部門機構的構成等進行解讀,能提升新教師教學、科研、管理等能力。安排經驗豐富的學術帶頭人,組建學術團隊,資助新教師開展科研立項,支持教師通過掛職鍛煉來提高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及時更新專業(yè)知識,了解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需求和行業(yè)最新發(fā)展動態(tài),鍛煉新教師的實際操作技能,切實提升新教師的教學能力、科研能力和專業(yè)水平,提高新教師對就業(yè)市場人才需求的應變能力。通過邀請相關領域專家、企業(yè)優(yōu)秀人才,聽取相關報告、講座,給予機會讓新教師深入社會、企業(yè),親身體驗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什么樣的新技術等。
(二)完善新教師入職角色適應及崗位融合機制的內容體系
本著“培養(yǎng)崗位人”的原則,進一步完善獨立學院新教師入職角色適應和崗位融合的內容體系,使入職教育更加系統(tǒng)化,科學化。一方面,無論是集中培訓還是校本培訓,都應對培訓的指導思想、內容、方式、評價體系做出詳細的規(guī)定,并嚴格監(jiān)督實施;另一方面,對于獨立學院新教師的考核標準應該進一步明確,對以卷面考試為主的考核方式要加以改變,為新教師多創(chuàng)設培養(yǎng)臨場發(fā)揮能力和應對實際教學問題的環(huán)境。
(三)豐富新教師入職角色適應及崗位融合機制的形式
高校新教師作為接受過高等教育并具有獨立思想的人,具有較強的自我認知和學習能力。首先,在方式上,應逐步摒棄應試教育的模式,改變理論化、少實踐、呆板的課堂模式,引入專題討論、案例培訓、情景模擬、校企培訓、導師制、同行交流等方式,調動新教師在接受培訓過程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有效提高入職培訓的效果。其次,切實落實新入職教師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管理,處理好科研與教學、成果與方向、理論與實踐、團隊與個人的關系。
(四)建立健全新教師入職角色適應及崗位融合有效機制
1.建立健全考核評價機制。評價是保證高等教育質量的一個重要手段。首先是對新教師的評價,包括自我評價、學生評價、導師評價和評審委員會評價。其次是對入職計劃考核評價。入職教育計劃是否科學合理,將直接影響入職教育的質量和效果。學校應對入職教育的指導思想、內容編排、時間安排及實施方式等進行考核評價。
2.建立健全保障機制。加強時間和物質保障,以保證新任教師順利完成入職角色適應和崗位融合,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時間保障,集中培訓的時間應有嚴格規(guī)定,不得減免,校本培訓必須落實培訓時間和培訓計劃,培訓情況要求有正式記錄,并由專人負責保管;二是物質保障,教育和培訓應有相應的資金、設備、場地等硬件支持,具體落實由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共同完成。
[1]操太圣,盧乃桂.高校初任教師的教學專業(yè)發(fā)展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7(03):52-57.
[2]任學印,李廣.教師入職教育及其目標研究[J].國外中小學教育,2001(10):10-15.
[3]侯艷芳.我國高校教師入職教育的實證研究[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8):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