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當涂縣文物管理所
船里山遺址位于安徽省當涂縣姑孰鎮(zhèn)松塘村尹家自然村,西距當涂縣城約5千米,南距姑溪河干流約3千米(圖一)。遺址東、南、西三面臨近小河,而該小河發(fā)源于與遺址相近的低山丘陵,最終注入姑溪河干流。遺址海拔11~15米,而姑溪河干流兩岸平原地帶海拔為3~6米。遺址所在的位置,為寧鎮(zhèn)山脈向周邊平原過渡區(qū)。遺址的西、北兩側靠近寧鎮(zhèn)山脈的主體,最近距離不足300米。遺址的東、南兩側分布著許多小山丘,總體海拔較寧鎮(zhèn)主體山脈低很多,多集中在20~60米之間。船里山遺址便坐落在這些山體之間,地形類似盆地。遺址原為突出于地面的臺地,相對周圍地面高2.5~3米,面積約1500平方米。因當地施工建設破壞,發(fā)掘前殘存面積僅余約200平方米。在現場采集標本過程中,發(fā)現青銅器、石器、陶器、原始瓷器等大量文化遺物。
圖一//船里山遺址位置示意圖
2014年3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當涂縣文物管理所的協(xié)助下,對該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fā)掘。為最大限度揭露遺址內涵,按遺址現狀布探方(溝)3個,編號為T1—T3。T1規(guī)格為4×14米,T2規(guī)格為5×9米;T3北、東、南三面邊界為遺址被破壞的邊緣,布方不規(guī)則。發(fā)掘總面積約125平方米(圖二;彩插一:1、2)。T1、T2的四壁較為完整,T3僅余西壁。船里山遺址的文化堆積主要有龍山文化晚期至夏初期、西周晚期、春秋早中期等三個時段,發(fā)現的遺跡有灰坑、建筑遺存等,現報告如下。
由于施工的破壞,遺址破壞較為嚴重,耕土層局部缺失,地表存在較多近現代擾坑,也見有現代房基打破文化層的情況??傮w來說,發(fā)掘區(qū)堆積相對簡單,不同探方的堆積結構基本一致。龍山時期地層僅見于T1,其他兩個探方的晚期地層中也見有早期遺物?,F以T1南壁剖面為例,將遺址堆積情況介紹如下(圖三)。
①層:耕土層。主要分布于探方中北部,南部不見。灰褐土,土質較硬,包含較多植物根系、陶片、近現代瓷片等。厚0.3~0.54米。
②層:擾土層,全方分布。黃褐土,土質較硬,內含較多磚塊、陶片、白瓷片等。深0.32~1.12、厚0.19~0.56米。
圖二//探方分布及遺跡總平面圖
圖三//T1南壁剖面圖
③層:灰褐色土,土質較硬。中部堆積稍薄,周圍漸厚且漸向下延伸,探方除中、西部局部被近現代擾坑打破外均見分布。深0.62~1.79、厚0.1~0.77米。包含的文化遺物主要為碎陶片,共184片,多為夾砂紅褐陶和夾砂灰褐陶,并有少量硬陶和原始瓷片。陶器紋飾主要有繩紋、網紋、附加堆紋、回紋、云雷紋、小方格紋和乳釘紋等,可辨器形有鬲、豆、盆和罐等。
④層:深灰色土,土質較硬。探方除西部被現代房基打破外,均見分布。深0.84~1.82、厚0~0.81米。本層可見大量的紅燒土塊、紅燒土顆粒及灰燼,并包含較多的碎陶片,共808片,多為夾砂紅褐陶、夾砂灰褐陶和泥質紅褐陶;也有少量硬陶片、原始瓷片和殘破石器等。陶器紋飾主要有繩紋、網紋、葉脈紋、回紋、方格紋和席紋等,可辨器形有鼎、鬲、甗、豆、盆、罐和器蓋等。
⑤層:灰褐色土,土質緊密,全方分布。深1.49~2.53、厚0.19~0.93米。本層所見文化遺物多為碎陶片,共2110片,多為夾砂紅褐陶、夾砂灰黑陶;有少量石器。陶器紋飾主要有繩紋、弦紋、指捺紋、網紋、刻劃紋和云雷紋等,可辨器形有鼎、盆和罐等。H1—H5開口于該層下。
⑥層:黃褐色土,土質緊密、堅硬。分布于探方中南部,西高東低。深1.82~2.27、厚0~0.3米。本層所見文化遺物多為碎陶片,共209片,以夾砂灰黑陶為主,夾砂紅褐陶次之;另見1件石錛。陶器紋飾主要有繩紋、弦紋、指捺紋和戳印紋等,可辨器形有鼎和罐等。
圖四//H3平、剖面圖
⑥層下為生土。
遺跡共2種,分別為灰坑和建筑遺存。
灰坑共10個,除H2外其余未能完整揭露(圖二)。其中H1—H5、H10開口于⑤層下,H6—H9開口于④層下?,F以H3和H5為例。
H3 位于T1偏西部,開口于⑤層下,打破⑥層及生土。已發(fā)掘部分平面不規(guī)則,坑壁斜弧,圜底,坑口距地表約2.16米。南北長2.96、東西寬1.74、深0.32米(圖四)。填土深灰色,土質較硬,內含較多紅燒土塊、炭屑、陶片。陶片共37片,主要為夾砂紅陶、夾砂紅褐陶,有少量泥質灰陶和夾砂黑陶,紋飾有繩紋、弦紋、指捺紋、網紋和圓形鏤孔等,繩紋中包含部分間斷繩紋;可辨器形有鼎、罐和豆等。
H5 位于T1西南角,開口于⑤層下,打破生土。已發(fā)掘部分平面不規(guī)則,邊界為圓弧狀?;”冢鞯?,坑口距地表約2.37米。殘存平面東西長1.72、南北寬1.07、深0.23米(圖五)。填土深灰色,土質較硬,內含少量紅燒土顆粒、陶片。陶片共21片,主要為泥質黑陶和夾砂灰陶,有少量的夾砂紅陶、夾砂紅褐陶和泥質灰陶;紋飾有繩紋和弦紋,可辨器形有鼎、罐、豆和器蓋等。
建筑遺存 均為柱洞,共3處。
第1處 柱洞群。由32個柱洞組成,編號為D1—D32(圖二)。分布于T2中,均開口于④層下。柱洞平面多近圓形或橢圓形,直徑在0.18~0.55米之間;多口大底小,斜壁,底部近平,深度在0.12~0.4米之間。柱洞填土多黃或紅褐色,夾雜少量碎陶片、紅燒土顆粒,土質稍致密。柱洞似分為2組,部分存在相互打破關系。如D3、D6、D11、D15、D16、D18、D20、D21、D22、D24等,均被年代稍晚一些的柱洞打破。有些柱洞雖處于一條直線上,但因揭露面積有限,故不能判斷與柱洞有關的建筑形狀及具體用途。在探方的北部、東部及東南方向,柱洞存在向外延伸的趨勢。④層存在密集的紅燒土塊,可能是建筑廢棄后形成的倒塌堆積,其中很多陶片帶有明顯的灼燒痕跡。位于這些柱洞附近且開口于相同層位下的灰坑有4個,分別為H6—H9,出土有破碎陶片,似與該柱洞群存在一定關系,可能為當時的生活廢棄垃圾坑。
圖五//H5平、剖面圖
圖六// 銅、石器
第2處 僅見1個柱洞,編號為D33(圖二)。位于T2西北角,開口于⑤層下,探方僅見柱洞南半部,另外半部延伸入北壁。原始平面近圓形,斜壁?,F最長0.33、最寬0.18、深約0.36米。柱洞填土黃褐色,土質偏硬,未見文化遺物。
第3處 僅見1個柱洞,編號為D34(圖二)。位于T3西南角,開口于⑤層下,探方僅見柱洞東半部,另外半部延伸入西壁。原始平面近圓形,斜壁?,F最長0.55、最寬0.33、深約0.27米。柱洞填土黃褐色,夾雜少量紅燒土顆粒,土質稍硬,未見文化遺物。
出土的文化遺物主要有銅器、石器、原始瓷器和陶器等,其中陶器又可分為硬陶和夾砂、泥質陶?,F擇要簡介如下。
錛 1件。采︰1[1],器表大部銹蝕。器身寬短,近銎口有一道箍?;∪校袑捰邛瓶?,兩側邊微弧向下略內收,兩刃角外侈(彩插一︰3)。
鏃 2件,均殘。T3④︰1,器身較薄,雙翼刃部鋒利,鋌部殘缺。長4.8、寬2.1厘米(圖六︰1)。T3④︰10,鏃身及鋌截面均為圓形,鋌尖殘缺。長4.4厘米(圖六︰2;彩插一︰4)。
錛 6件,均為單面刃,通體精磨。T1⑥︰1,灰褐色,局部殘損。平面略呈梯形。斜刃。長3.1、寬2.8、厚1厘米(圖六︰3)。T1⑤︰6,淺灰色。平面近長方形。斜刃。長4、寬2.3、厚0.6厘米(圖六︰4)。T3⑤︰9,淺灰褐色。平面近長方形。刃微弧。長7.3、寬3.2、厚1.7厘米(圖六︰5;彩插二︰3)。D9︰1,青灰色,局部殘損。平面近長方形。凹弧刃。長7.6、寬3.8、厚1.5厘米(圖六︰6)。T2④︰1,青灰色,頂部及器身一側殘損。平面梯形?;∪?。長8、寬5.8、厚2.3厘米(圖六︰7)。T3⑤︰12,灰褐色,頂部殘缺,刃部稍殘。長11.4、寬9、厚4.8厘米(圖六︰10)。
鑿 2件。單面刃,平面近長方形,剖面均較厚。T1⑤︰2,紅褐色,器身及刃部稍殘。長7.3、寬3.5、厚3.9厘米(圖六︰8)。T3④︰4,青灰色。長8.1、寬3.5、厚3.5厘米(圖六︰9)。
刀 1件。T2⑤︰1,灰黑色,半月形。器扁平,拱背,單面凹弧刃,近背中部有2個對鉆圓孔。長13.4、寬4.8、厚0.9、孔徑0.5厘米(圖七︰1;彩插二︰1)。
圖七//石器
磨石 1件。T3⑤︰7,青灰色,半月形。拱背,靠近一端有1孔。長9、寬3.2、厚0.9、孔徑0.8厘米(圖七︰2;彩插二︰2)。
鐮 1件。T2④︰2,褐色,兩端殘損。雙面刃,刃部內弧。長3.5、寬3、厚0.7厘米(圖七︰3)。
錘 1件。H6︰1,黃褐色,頂部平。有使用痕跡。長12.5、寬5.7、厚4.9厘米(圖七︰4;彩插二︰4)。
斧 1件。T1④︰3,灰色。頂部局部殘。雙面弧刃。長9.2、寬4、厚0.8厘米(圖七︰5)。
鏟 1件。T1⑤︰1,青灰色,局部殘?;∪?,刃角外侈。長10.1、寬8、厚1.9厘米(圖七︰6;彩插一︰5)。
鏃 2件。鏃身起脊,截面菱形。T2⑤︰5,青黑色。鏃身尖端及鋌大部殘缺。鋌截面橢圓形。長7.2、寬2厘米(圖七︰7;彩插一︰6)。T2⑤︰4,青灰色。鏃身上半部及鋌部殘缺。長6.2、寬2.4厘米(圖七︰8)。
遺址所見的原始瓷器,多為殘碎瓷片,以③、④層多見。體量均不大,以豆、碗、罐等較為多見。
豆 3件。T3④︰16,尖方唇,折腹。上腹腹壁較直,下壁微弧。束腰矮圈足?;野滋?,施黃褐色薄釉,釉層局部脫落??趶?1、底徑5.6、高6.2厘米(圖八︰1;彩插二︰5)。T3③︰7,尖圓唇,折腹部位偏上。上腹外斜,下腹微弧急收。圈足極矮?;野滋ィS綠色薄釉。口徑11.5、底徑5、高5.1厘米(圖八︰2)。T3④︰7,中粗柄,束腰矮圈足?;野滋?,施黃綠薄釉。底徑5.8、殘高3厘米(圖八︰3)。
碗 1件。T3③︰1,尖方唇,直口微侈。折腹急收,大平底?;野滋ィS綠色薄釉,施釉不及底,釉層局部脫落。口徑11.7、底徑6.1、高3.8厘米(圖八︰4)。
遺址出土陶片11145片,多為夾砂、泥質陶,不同層位的陶質、陶色、紋飾存在較大差別。陶片主要為夾砂、泥質陶,自④層開始出現少量硬陶,但比重較小。紅陶或紅褐陶比重一直較大,灰陶或黑陶比重相對較小且比重逐漸下降。陶器以素面居多;紋飾的種類逐漸變多,由最早的繩紋、弦紋為主體逐漸過渡到多種復雜紋飾并存。
1.硬陶器
罐 1件。T3④︰2,紅色,局部灰色。卷折沿,圓唇,矮弧頸,扁弧腹,大平底。上腹飾縱向葉脈紋,下腹飾回紋??趶?2、底徑13.3、高9.9厘米(圖九︰1)。
圖八//原始瓷器
口沿 2件。T3④︰12,紅褐色。卷沿,圓方唇,矮束頸,圓肩。頸部有兩周凹槽,頸、肩交界處飾曲折紋,肩部以下飾窗格紋??趶?6.7、殘高7厘米(圖九︰2)。T3④︰15,紅褐色。卷沿,斜方唇,矮束頸,飾回紋。殘高15厘米(圖九︰3)。
底 1件。T3④︰14,灰褐色。平底。飾云雷紋。殘高5.7厘米(圖九︰4)。
腹片 5件。T3④︰40,灰色。飾多重回紋。高13厘米(圖九︰5)。T1②︰1,灰色。飾窗格紋。高15.2厘米(圖九︰6)。T3④︰43,褐色。飾窗格紋。高5厘米(圖九︰7)。T1③︰17,紅褐色。飾多重菱紋。高5.2厘米(圖九︰8)。T1③︰21,灰色。飾窗格紋。高6.9厘米(圖九︰9)。
2.夾砂、泥質陶器
鼎 15件。其中1件為口、腹部,余均為足。多側扁足,足跟、足尖或有按捺;少量為錐形足。T1③︰1,盤形鼎,足殘缺。泥質紅陶,灰芯,黑衣部分脫落。窄斜沿,尖圓唇,淺折腹。素面??趶?0.1、高4.1厘米(圖一〇︰1)。T1⑥︰23,夾砂紅陶,色澤有些發(fā)黃。足跟外側有1按窩,足尖外側有按捺現象。高14.6厘米(圖一〇︰2)。T1⑥︰41,夾砂紅陶,色澤有些發(fā)黃。足尖外側按捺。高9.3厘米(圖一〇︰3)。T2⑤︰9,夾砂紅陶,橫剖面為窄“T”形。高7.9厘米(圖一〇︰4)。T1⑥︰33,夾砂紅陶,足跟外側有5個按窩,足面有3道劃槽。高13.6厘米(圖一〇︰5)。T3⑤︰20,夾砂紅陶。足跟外側有3對按窩。高6.3厘米(圖一〇︰6)。T1⑤︰25,夾砂紅陶,色澤有些偏灰。足尖外撇。高12厘米(圖一〇︰7)。T1⑥︰10,夾砂紅陶。足尖外側按捺。高12.2厘米圖一〇︰8)。采︰2,夾砂紅陶。足尖外側按捺,足面有劃槽。高9.2厘米(圖一〇︰9)。T3⑤︰22,夾砂紅陶。錐形足,足尖外撇。高5.2厘米(圖一〇︰10)。T2④︰12,泥質灰陶,局部有黑衣。錐形足,足尖外撇。高7.8厘米(圖一〇︰11)。
鬲 8件。其中口、腹部1件,其他為鬲足。T3④︰5,夾砂紅陶。圓方唇,窄平沿,高弧襠錐形足,足窩較淺。素面。高9厘米(圖一〇︰12)。T2③︰13,夾砂紅褐陶。大袋足,實足根較矮。素面。高5.2厘米(圖一〇︰13)。T2④︰9,夾砂紅陶。足窩較淺。素面。高7.6厘米(圖一〇︰14)。T3④︰28,夾砂紅陶。足跟粗壯,足窩較深。素面。高8.7厘米(圖一〇︰15)。T1②︰2,夾砂紅褐陶。柱足粗壯。足窩較淺。高8.8厘米(圖一〇︰16)。T2③︰11,夾砂紅陶,局部發(fā)灰。柱足粗壯,足窩較淺。素面,足面可見刮削痕。高7.4厘米(圖一〇︰17)。
圖九//硬陶器
圖一〇 // 夾砂、泥質陶器(一)
豆 3件。其中完整者1件,其他為豆柄。T1④︰2,泥質灰陶,表面有黑衣,黑衣大部脫落。直口,圓唇,折腹。中粗柄,表面有多道凸棱。喇叭形圈足??趶?7、底徑12.6、高11.4厘米(圖一〇︰18;彩插三︰1)。T1④︰38,泥質黑陶。中粗柄。素面。高5.8厘米(圖一〇︰19)。T1⑥︰8,泥質黑陶,灰黑芯。細柄。喇叭形圈足。素面。底徑14、高8.2厘米(圖一〇︰20)。
刻槽盆 1件。T1④︰13,夾細砂紅陶。僅殘存腹、底部。平底。內壁飾網紋。底徑15.6、高5厘米(圖一一︰1)。
簋 1件。T3④︰17,泥質灰陶,胎質較硬。僅殘存圈足。素面。底徑11.4、高4.8厘米(圖一一︰2)。
盤 1件。T3④︰11,泥質紅褐陶,局部黑色。直口,方唇,淺斜腹,矮圈足。腹部飾3周凹槽??趶?9.4、底徑16.2、高7厘米(圖一一︰3;彩插二︰6)。
甗 2件。分別為箅和腰。T3④︰8,夾砂紅陶。僅殘存小半部分。表面分布8個圓孔。最寬8、孔徑0.5、厚1.8厘米(圖一一︰4)。T3④︰25,夾砂紅褐陶。腰箍有數個按捺形成的指窩,甗腰往下飾繩紋。高7.3厘米(圖一一︰5)。
盆 6件。2件完整器,其余為口沿。T3④︰6,夾砂紅褐陶,局部淡黑色。內斜沿,沿面內曲。圓唇。束頸,深弧腹,小平底。素面??趶?2、底徑8、高16.2厘米(圖一一︰6;彩插三︰5)。T3⑤︰5,夾砂紅陶,近底局部黑色。敞口,圓唇,淺弧腹,平底??趶?1.2、底徑10.6、高8.2厘米(圖一一︰7;彩插三︰6)。T1④︰5,夾細砂紅陶,局部灰褐。斂口,圓唇。口腹部飾3道凸棱。高5.8厘米(圖一一︰8)。T1⑤︰10,夾砂黑陶,芯紅色。斜沿,圓方唇,沿面內曲,弧腹。腹部偏上有雞冠耳鋬,口沿下可見輪旋痕,腹部飾繩紋。高8.3厘米(圖一一︰9)。T1⑤︰11,夾砂灰陶,器表可見許多砂粒。窄斜沿,沿面微內曲,圓方唇,斜弧腹。腹部偏上有雞冠耳鋬,口沿下可見2道輪旋痕,腹部飾繩紋。高9.2厘米圖一一︰10)。T3④︰35,泥質灰陶。寬斜沿,圓唇。束頸,斜弧腹。腹部偏上有鋬。腹部表面可見輪旋紋。高7.7厘米(圖一一︰11)。
圖一一// 夾砂、泥質陶器(二)
罐 8件。其中口沿2件,罐耳3件,罐底3件。T3②︰5,夾細砂灰陶。內斜沿,沿面內曲。圓唇,束頸。頸部繩紋抹平??趶?7.4、高5.3厘米(圖一一︰12)。T1③︰9,泥質灰黃陶,局部有黑衣。直口,圓方唇。折腹急收。素面。高3.4厘米(圖一一︰13)。T3③︰17,泥質紅陶。環(huán)耳。素面。高8.4厘米(圖一一︰14)。T3④︰45,泥質灰陶。盲耳。器表繩紋抹平,隱見輪旋痕。高8.6厘米(圖一一︰15)。T2④︰8,泥質紅陶。環(huán)耳,耳上下各有3乳釘。高3.6厘米(圖一一︰16)。T1④︰31,夾砂紅褐陶。平底微內凹。素面。底徑7.6、高4.8厘米(圖一一︰17)。T1⑤︰29,夾砂灰陶,紅芯。平底微內凹。素面,近底隱見輪旋痕。底徑10.4、高7厘米(圖一一︰18)。T1⑥︰9,泥質紅陶。素面。底徑17.6、高5.8厘米(圖一一︰19)。
缽 4件。T3②︰1,泥質灰陶,芯偏灰黃。矮直口微斂,圓唇,淺弧腹,平底。素面??趶?6.8、底徑8.2、高5.8厘米(圖一二︰1)。T1④︰4,泥質灰陶,黑衣局部脫落,芯青黑。斂口,尖圓唇?;「辜笔?。肩部可見多道輪旋痕??趶?3、底徑5.8、高7.8厘米(圖一二︰2;彩插三︰2)。T2④︰7,夾砂紅陶,器表可見灰色砂粒。直口微斂,圓方唇。斜弧腹,平底。素面??趶?2、底徑6.2、高8.4厘米(圖一二︰3)。T3⑤︰11,夾砂紅陶,局部淡黑色。直口微斂,方唇,斜弧腹,平底。素面口徑9.8、底徑4.9、高4.8厘米(圖一二︰4)。
碗 1件。T1⑤︰4,夾砂紅褐陶,局部淡灰,口沿發(fā)黑,表面可見細砂粒。敞口,窄斜沿,圓方唇,斜弧腹,小平底。素面。口徑19.4、底徑6.5、高8厘米(圖一二︰5;彩插三︰3)。
器蓋 2件。T1⑤︰5,夾砂紅褐陶,局部泛灰,器表可見細砂粒。平頂,淺斜腹。素面。頂徑5.3、口徑15.6、高5.6厘米(圖一二︰6;彩插三︰4)。T1④︰37,泥質灰陶。大捉手,矮頸,腹較鼓。素面。高3.4厘米(圖一二︰7)。
拍 1件。T3③︰4,殘,夾砂紅陶。正面、側面飾葉脈紋劃槽,背面素面。高4.6、厚2厘米(圖一二︰8)。
圓陶片 4件。夾砂紅陶。T3⑤︰10,局部泛黑。正面隱見繩紋,背面素面。直徑6.5、厚1厘米圖一二︰9)。T3③︰2,曲面。正面飾類似席紋的紋飾,背面素面。直徑4.2、厚0.8厘米(圖一二︰10)。T3④︰3,正面飾繩紋,背面素面。直徑2.8、厚0.7厘米(圖一二︰11)。T3③︰5,正面飾繩紋,背面素面。直徑2.5、厚0.7厘米(圖一二︰12)。
紡輪 2件。T3⑤︰3,泥質灰陶,截面梯形。正面飾戳印圓圈紋,背面素面。直徑3.1、孔徑0.6、厚0.9厘米(圖一二︰13)。T2⑤︰2,泥質黑陶,局部泛紅。素面。直徑2.8、孔徑0.5、厚0.9厘米(圖一二︰14)。
除以上可辨器形外,另可見一些口沿或腹片。列舉如下。
口沿 10件。T1⑥︰3,夾砂黑陶,紅芯。內斜沿,圓方唇,束頸,弧腹。飾繩紋,頸部可見2道輪旋痕。高4.8厘米(圖一三︰1)。T1③︰3,夾細砂灰陶。內斜沿,圓方唇,矮弧頸。頸部隱見繩紋抹平痕跡。高3.5厘米(圖一三︰2)。T1③︰10,泥質灰陶,陶質較硬。敞口,內斜沿,沿面內曲。淺弧腹。素面。從形態(tài)判斷,可能為豆盤或缽。高3.7厘米(圖一三︰3)。T1⑥︰2,夾砂黑陶,器表有紅點,芯灰色。卷沿,圓方唇,束頸。素面。高4.1厘米(圖一三︰4)。T2④︰3,夾砂紅褐陶,局部發(fā)黑。窄斜沿,圓唇。束頸,頸外斜。深弧腹。從形態(tài)判斷,可能為甗的甑部。高16.5厘米(圖一三︰5)。T1⑤︰8,夾砂灰陶,內斜沿,斜方唇,束頸,弧腹。腹部有2道凹槽。高5.8厘米(圖一三︰6)。T1③︰7,夾砂灰陶。內斜沿,圓方唇,長弧頸,深弧腹。器表隱見繩紋,腹部有1道附加堆紋泥條。高7.8厘米(圖一三︰7)。T3③︰8,夾砂紅陶,局部黑色。寬斜沿,方唇,長弧頸,弧腹。飾繩紋,口沿下有平面呈梯形的鋬。高6.6厘米(圖一三︰8)。T2④︰6,飾繩紋,腹部有附加堆紋泥條。高8.8厘米(圖一三︰9)。T3④︰13,泥質紅褐陶,局部略泛黑。高11.2厘米(圖一三︰10)。
圖一二// 夾砂、泥質陶器(三)
腹片 5件。T1④︰18,泥質紅陶。飾梯格紋。高6.8厘米(圖一三︰11)。T2④︰5,泥質紅褐陶。表面有1道附加堆紋泥條,隱見云雷紋。高4.3厘米(圖一三︰12)。T1⑤︰34,泥質紅褐陶。器表可見多道淺凸棱,凸棱上經按捺處理,凸棱之間隱見繩紋。高7.9厘米(圖一三︰13)。T1⑤︰35,泥質黑陶,芯紅色。器表可見多道淺凸棱,凸棱上經按捺處理,凸棱之間飾方格紋。高8厘米(圖一三︰14)。T2⑤︰6,泥質黑陶,芯紅色。飾方格紋,器表可見2道淺凹槽。高6.3厘米(圖一三︰15)。
根據地層、遺跡間的疊壓關系以及出土的文化遺物情況看,可將船里山遺址主體遺存劃分為三期。
第一期以⑥、⑤層為代表。該層出土的陶器,文化特征較典型?;摇⒑谔毡壤^高,流行側扁三角足鼎、雞冠形鋬器、方格紋器、瓦楞紋器。鼎或罐的頸部有變長趨勢、腹徑大于口徑,個別鼎足近足跟處側面略有凹陷但近于消失,有的鼎足則在足尖有按捺現象,有的鼎足在近足跟處外側飾有1~2個按窩。這些鼎足特征均較典型,可在地理位置相近的南京江寧老鼠墩(曹家邊)[2]、江蘇鎮(zhèn)江丹徒斷山墩[3]等遺址找到相似者,江蘇里下河地區(qū)興化南蕩[4]等遺址也有類似器物。出現了一種截面近橢圓形、足外側對捏按窩的側扁鼎足,按窩的數目至少為3對,如鎮(zhèn)江丹徒團山[5]、句容城頭山[6]等遺址有類似者。石器方面,半月形石刀較為典型,與上海廣富林所見者相似。從以上特征判斷,本期遺存年代屬于龍山文化晚期至夏初期。
圖一三// 夾砂、泥質陶器(四)
第二期以④層為代表。自本層開始,出現少量的硬陶器和原始瓷器;有較多的完整器。陶器流行紅、褐和黑陶,素面陶比例偏高。陶器形態(tài)方面,比較流行折腹、扁弧腹。鬲足的形態(tài)由袋足向柱足過渡,鬲的實足跟總體上變粗壯??傮w來說,本期遺存年代屬于西周晚期。
第三期以③層為代表。自本層開始,硬陶器和原始瓷器比例有所升高,但仍相對較少。陶器中,紅、褐陶的比例非常高,灰、黑陶比例偏低。鬲足的形態(tài),足窩變淺,形成高實足跟的柱足。流行腹部極淺的斜腹鼎,足多為錐形。原始瓷器中碗的圈足變低,有的甚至變成平底。從以上器物特征可知,本期遺存年代為春秋早中期。
本次發(fā)掘是在遺址遭到嚴重破壞后進行的,發(fā)掘面積有限,但獲得一批重要的考古資料,對該遺址文化內涵也有了更為明確的認識。姑溪河流域近年進行了區(qū)域系統(tǒng)調查,如當涂的四維村、窯墩、楊墳塘、朱崗渡、張家甸等遺址,均存在龍山文化時期遺存,且有一定延續(xù)性[7]。它與周邊地區(qū)如太湖流域、滁河流域和淮河流域的同期考古學文化應存在密切的聯(lián)系。船里山遺址夏時期遺存中,鼎或盆的腹部多見雞冠耳鋬,鼎足多飾對捏按窩,器身多見方格和瓦楞紋??傮w來說,應屬點將臺文化系統(tǒng)[8]。姑溪河流域可能為點將臺文化的邊緣地帶,同時受到了斗雞臺文化[9]影響。
5.石鏟(T1⑤︰1)
2.T2發(fā)掘完成局部場景(西—東)
4.銅鏃(T3④︰10)
6.石鏃(T2⑤︰5)
1.石刀(T2⑤︰1)
3.石錛(T3⑤︰9)
5.原始瓷豆(T3④︰16)
2.磨石(T3⑤︰7)
4.石錘(H6︰1)
6.泥質紅褐陶盤(T3④︰11)
1.泥質灰陶豆(T1④︰2)
3.夾砂紅褐陶碗(T1⑤︰4)
5.夾砂紅褐陶盆(T3④︰6)
2.泥質灰陶缽(T1④︰4)
4.夾砂紅褐陶器蓋(T1⑤︰5)
6.夾砂紅陶盆(T3⑤︰5)
發(fā) 掘:趙衛(wèi)東 王云峰 吳慶民
繪 圖:余 飛 白國柱
執(zhí) 筆:余 飛 白國柱
[1]銅錛系2012年遺址遭施工破壞時現場采集所得,現收藏于當涂縣文物管理所。
[2]a.南京博物院:《江寧湖熟史前遺址調查記》,南京博物院主編《南京附近考古報告》,上海出版公司1952年,第25—27頁;b.南京市博物館、江寧區(qū)博物館:《江寧湖熟曹家邊遺址考古發(fā)掘報告》,南京博物院主編《穿越宜溧山地——寧杭高鐵江蘇段考古發(fā)掘報告》,科學出版社2013年,第1—31頁。
[3]鄒厚本、宋建等:《丹徒斷山墩發(fā)掘紀要》,《東南文化》1990年第5期。
[4]團山考古隊:《江蘇丹徒趙家窯團山遺址》,《東南文化》1989年第1期。
[5]同[4]。
[6]鎮(zhèn)江市博物館:《江蘇句容城頭山遺址試掘簡報》,《考古》1985年第4期。
[7]中國國家博物館、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省當涂縣姑溪河流域區(qū)域系統(tǒng)調查簡報》,《東南文化》2014年第5期。
[8]a.張敏:《試論點將臺文化》,《東南文化》1989年第3期;b.毛穎、張敏:《長江下游的徐舒與吳越》,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69—98頁。
[9]關于斗雞臺文化內涵的討論,詳見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中國考古學·夏商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第457—46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