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會
【摘 要】目的:探討CysC(胱抑素C)在腎損傷診斷中的應(yīng)用價值。方法:選取本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有無腎損傷將糖尿病患者分為腎損傷組(40例)、無腎損傷組(40例),對所有入組對象行血清CysC、SCr(肌酐)、BUN(尿素氮)指標(biāo)檢測。對照分析各組的血清學(xué)檢測結(jié)果。結(jié)果:腎損傷組的CysC、SCr、BUN水平均顯著高于無損傷組(P<0.05)。腎損傷組中,不同指標(biāo)對腎損傷的陽性檢出率比較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CysC對腎損傷的陽性檢出率最高,顯著高于SCr、BUN,P<0.05。結(jié)論:血清CysC水平能夠較好地反映腎損傷程度,臨床可將其作為診斷腎損傷的敏感指標(biāo)。
【關(guān)鍵詞】腎損傷;胱抑素C;診斷;血肌酐
【中圖分類號】R544.1 【文獻標(biāo)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4-0-02
腎損傷是糖尿病患者最為常見和嚴(yán)重的一種慢性并發(fā)癥,早期診斷并及時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對于阻止腎損傷加重,預(yù)防腎衰竭發(fā)生,改善患者預(yù)后具有重大意義[1]。近期有研究發(fā)現(xiàn)[2],血清CysC水平變化與腎小球濾過率有著密切聯(lián)系,臨床可通過檢測CysC水平來判定腎損傷程度,其對早期腎損傷的敏感性遠遠高于BUN和SCr。為了解CysC檢測在腎損傷診斷中的應(yīng)用價值,本文選取了有腎損傷與無腎損傷的糖尿病患者進行對照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在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入組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診斷標(biāo)準(zhǔn),并排除伴有惡性腫瘤、原發(fā)性腎小球疾病、泌尿系統(tǒng)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甲狀腺功能異常者。根據(jù)是否發(fā)生腎損傷分為兩組:腎損傷組(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量)≥30mg(300mg/24h))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齡30~80(55.4±3.9)歲,病程1~17(9.9±1.7)年;無腎損傷組(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量)<30mg(300mg/24h))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齡35~77(56.2±4.7)歲,病程2~19(10.2±2.0)年。2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對比不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
1.2 方法
對2組患者進行血清CysC、BUN、Scr、β2-MG水平檢測。采集受試者的空腹靜脈血(3ml)和晨尿(取中段尿,3nk刪除)。血液標(biāo)本靜置半小時后進行離心處理,保留上層血清待檢。采用膠體金法(免疫比濁法)進行CysC檢測,采用肌酐酶法進行SCr檢測,BUN采用速率法檢測。儀器使用邁瑞2000M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尿BUN檢測采用尿素酶電導(dǎo)電極法,(刪除)相關(guān)試劑均由北京九強(上??迫A)生物科技公司提供。正常值參考范圍:CysC 為0.6~1.55(0.0-1.25)mg/L,SCr為36~132(男:46-115 女:40-84)μmol/L,BUN為2.0~7.1mmol/L。
1.3 評價標(biāo)準(zhǔn)
腎損傷陽性評價標(biāo)準(zhǔn):CysC>1.55mg/L,SCr>132μmol/L(男)或>106μmol/L(女),BUN>8.2mmol/L。
1.4 統(tǒng)計學(xué)方法 研究數(shù)據(jù)運用SPSS20.0軟件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比較進行2檢驗,計量資料()比較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2 結(jié)果
2.1 CysC、SCr、BUN水平
腎損傷組的CysC、SCr、BUN水平均顯著高于無損傷組(P<0.05)。見表1。
2.2 腎損傷陽性率
腎損傷組中,CysC對腎損傷的陽性檢出率最高,顯著高于SCr與BUN,P<0.05。見表2。
3 討論
糖尿病腎病的主要病理變化為腎小球基底膜增厚、糖原陽性反應(yīng)物沉著而致腎臟功能損傷。臨床對于糖尿病引起的腎損傷,主要通過尿素氮、血肌酐檢測進行判定。血肌酐水平反映的是腎小球濾過功能,但是血肌酐水平檢測結(jié)果容易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炎癥反應(yīng)、身體活動、年齡、飲食、肌肉含量、性別等。另一方面,人體腎臟儲備功能強大,在部分腎小球受損的情況下,正常腎單位可代償性工作,只有腎小球濾過率降幅超過50%才會出現(xiàn)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升高,所以血肌酐和尿素氮檢測結(jié)果對腎損傷的診斷靈敏度較低。糖尿病患者在腎損傷發(fā)生早期通常無明顯癥狀,肌酐水平也不會特異性升高,而在肌酐水平異常升高時多已發(fā)生了嚴(yán)重性的腎損傷,所以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腎損傷較易漏診。因此,臨床有必要尋找一種敏感性、特異性更高的腎損傷診斷指標(biāo)。
CysC是一種由有核細胞分泌的非糖基化堿性蛋白,其分子量較小,可自由穿透腎小球濾過膜被近曲小管重吸收。本次研究結(jié)果顯示,腎損傷組的CysC、SCr、BUN水平均顯著高于無損傷組(P<0.05)。說明腎損傷可引起CysC、SCr、BUN不同程度的升高。結(jié)果還顯示在腎損傷組患者中,CysC對腎損傷的陽性檢出率最高,顯著高于SCr、BUN,P<0.05。這一結(jié)果與國內(nèi)文獻報道相符,說明CysC對腎損傷的診斷敏感性顯著高于SCr和BUN。這是因為CysC只能經(jīng)腎臟清除,其水平變化能夠較好地反映腎小球濾過率變化,腎小球一旦受損就會引起CysC升高,并且腎小球損傷越嚴(yán)重CysC水平越高,其對腎小球損傷的診斷有較高的靈敏度與特異性,是臨床診斷早期腎功能損害的敏感指標(biāo)。另一方面,CysC在人體血液中具有較好的穩(wěn)定性,不容易受到年齡、飲食等因素的影響,故通過檢測CysC水平判定腎損傷程度有較高的可靠性。綜上所述,血清CysC水平能夠較好地反映腎損傷程度,臨床可將其作為診斷腎損傷的敏感指標(biāo)。
參考文獻
遲新棟,馬麗,何佳,等.同型半胱氨酸(Hcy)與血清胱抑素C(CysC)及尿微量清蛋白(U-mALB)聯(lián)合檢測對高血壓早期腎損傷的診斷價值[J].中國實驗診斷學(xué),2017,21(06):939-941.
魏杰,王志國,朱誠,等.β_2-MG、HbA1c和CysC檢測在糖尿病早期腎損傷診斷中的臨床意義[J].國際檢驗醫(yī)學(xué)雜志,2017,38(10):1363-1364,1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