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福濤
中日韓大學之間對“高層次海外人才”一詞的理解可能不盡相同。近年來,不僅國內(nèi),日本和韓國也出臺不少政策,采取多種手段,大力吸引外籍人才到高校工作。本文從國際比較的視角,主要引用日本和韓國政府,以及有關機構公布的統(tǒng)計資料,參考部分有關研究成果,簡要介紹近年來日韓兩國大學外籍教師的變化和特點。并在此基礎上,就中國吸引海外人才問題提出幾點啟示。
自明治維新以來 不惜重金從歐美引進人才
早在19世紀明治時期,為了學習西歐先進技術和知識,日本政府花費巨額資金,聘請歐美眾多領域的專家和教師,幫助日本實現(xiàn)殖產(chǎn)興業(yè),步入近代化的目標。當時的外籍專家不僅在大學從事教學,還參與日本國家體制建設,分布在教育、法律、外交、藝術、醫(yī)學、建筑土木和交通、軍事,以及各種產(chǎn)業(yè)技術等領域。
從國別分布來看,當時來自歐美的外籍專家人數(shù)最多,其中以英國人最多,超過外籍專家和學者人數(shù)一半以上,其次是美國人和法國人。可以說,這些外籍專家和學者對日本建立近代高等教育制度,在東亞率先確立近代社會功不可沒。二戰(zhàn)之后,日本引入美國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模式,高校本科階段必須開設外語必修科目(主要是英語和作為選修的第二門外語),需要大量從事英語教學的外籍教師。伴隨日本高等教育大眾化,日本大學中外籍教師,特別是從事語言教學的外籍教師持續(xù)增長。1982年8月20日,日本通過《外國人教員任用法》,外籍教師不僅可以在日本公立大學擔任正式終身教職,而且可以參加教授會和參與其他校內(nèi)行政管理事務,外籍教師數(shù)量快速穩(wěn)定增長。2013年,日本政府和有關大學實施了一系列項目,進一步加強吸引和雇傭外籍教師。
根據(jù)《文部科學統(tǒng)計要覽》資料,1980年外籍全職教師比例約占日本所有高校全職教師的1.11%,截至2016年,其比例上升到4.26%。其中四年制大學中外籍全職教師的比例從1.09%增長到4.39%,增長幅度最快,也是所有高等教育機構中所占比例最高的。
從外籍全職教師的國別來看,根據(jù)筆者所做的一項日本全國問卷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與明治時期不同,近年來,來自東亞,特別是中國教師的比例最高,其次是來自韓國的教師,之后依次是美國籍和英國籍教師。從外籍教師學科領域分布來看,來自人文學科的比例最高,為37.5%,其次來自于自然科學,為26.4%,第三位是社會科學,為19.2%。從外籍教師學位構成比例分布來看,擁有博士學位的比例最高,為74.5%,擁有碩士學位的比例其次,為23.1%,擁有學士學位的比例為1.2%。值得一提的是,從外籍教師獲得最終學位的國家和地區(qū)分布來看,高達48%的外籍教師是從日本大學獲得最終學位,比例最高。其次是從其他國家和地區(qū)獲得最終學位,比例為20.3%。而從美國大學獲得最終學位的比例僅為14.1%。據(jù)調(diào)查顯示,日本大學中專職外籍教師大致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以中韓為主的外籍教師,主要分布在自然科學領域,更多地從事學術研究活動;另一類是來自歐美的外籍教師,主要參與英語語言教學活動。前者更多畢業(yè)于日本大學,多擁有博士學位。后者基本來自日本以外國家和地區(qū),多擁有碩士學位。
自提出實施世界一流大學項目后 大力吸引海外高端人才
與日本相比,直到上世紀90年代,韓國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研究型大學。根據(jù)相關研究,1994年開始,韓國政府通過實施人才庫(brain pool)項目,鼓勵地方大學和政府資助的科研機構積極吸引海外科學家和工程師等(多數(shù)為韓裔),來韓短期工作或從事研究。政府希望通過該項目的實施,幫助韓國大學和研究機構與海外科學家建立密切的學術聯(lián)系,同時希望海外科學家更多地了解韓國,進而吸引他們最終來到韓國長期工作。此外,韓國政府還大力支持駐外機構和有關團體為海外韓裔科學家和學者提供韓國國內(nèi)大學情況,特別是就業(yè)信息等;幫助韓國國內(nèi)企業(yè)和學術界跟蹤海外科學家和工程技術人員的科研活動,為國內(nèi)有關部門和機構今后吸引他們回國工作創(chuàng)造條件。
2006年,韓國政府實施世界一流大學項目,明確提出吸引海外高端人才的目標。例如,該項目實施前3年中,韓國有關大學共吸引和雇用351名外籍學者,其中163名來自美國,28名來自日本,還有53名外籍韓裔學者。此外,還邀請了10名諾貝爾獎獲得者、35名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29名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赴韓國大學進行短期學術交流和工作。這些學者多來自美國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密歇根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等頂尖大學。通過這些項目,韓國大學的外籍全職教師人數(shù)和比例迅速增長,根據(jù)韓國教育部統(tǒng)計,其比例從2000年的2.4%上升到2013年的7.1%。例如,首爾大學的外籍全職教師從2006年的8人增加到2016年的107人,其中來自美國55人,歐洲31人,日本和其他亞洲國家10人,其他國家和地區(qū)11人。這些來自歐美國家的外籍教師給韓國大學帶來了新的辦學理念、課程、教學方式,特別是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學術規(guī)范等。
大力吸引海外人才 也是國家戰(zhàn)略的一部分
近年來日韓大學全職外籍教師人數(shù)急速擴大,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從全球和區(qū)域?qū)用鎭砜?,主要源于?jīng)濟全球化和區(qū)域經(jīng)濟一體化的影響,世界范圍內(nèi)高等教育競爭加劇,不同國家和制度對高教,尤其是研究和開發(fā)投資差距擴大,以及對全球大學排行榜的影響等。
從國家和制度層面來看,如上所述,兩國都制定了明確吸引外籍教師和學術人員的國家戰(zhàn)略及具體實施目標。如日本2009年實施全球30項目(Global 30 Project),2014年實施全球頂尖大學項目(Top Global University Project);韓國1994年啟動人才吸引計劃(Brain Pool project ),1999年實施韓國人才項目(BK project),2006年實施世界一流大學項目(WCU project)。
從院校層面來看,尤其是研究型大學迫切需要提高研究水平,特別是理工科領域的國際競爭能力,提高本校在全球大學排名榜的地位,培養(yǎng)具有國際視野和能力的人才,引入先進的國際化辦學理念和體制等。
值得強調(diào)的是,盡管同處東亞,均屬非英語國家,日韓兩國政府和有關高校均把吸引海外人才、增加外籍教師比例視為提高本國大學國際學術競爭力和科研水平、提高大學排名和院校國際化水平的手段之一,但兩國之間仍然存在差異。例如,日本大學中更多的外籍全職教師是在日本大學獲得最終學位后成為日本大學外籍教師,他們更多分布在人文學科,更多來自東亞周邊國家和地區(qū)。韓國則更強調(diào)吸引來自歐美的理工科和醫(yī)學領域人才,更多的是在海外獲得最終學位的外籍韓裔學者。
吸引海外人才對中國的啟示
幾十年來,中國從中央到地方出臺的各類吸引海外人才的政策效果顯著,大學和科研機構中海歸人數(shù)和外籍教師持續(xù)增長,越來越多的留學歸國人員在大學教學和科研等方面發(fā)揮了日益重要的作用。為進一步提高國內(nèi)大學教學和科研水平,強化國內(nèi)大學國際學術競爭力,今后有必要出臺相關政策,實施國家層面的有關項目,進一步鼓勵國內(nèi)大學加強與海外頂尖大學之間的學術交流、學術人員交往,以及教學和科研合作等,充分利用海外華人和華裔學者的資源優(yōu)勢;同時,國家和駐外相關機構可針對海外大學和科研機構,更加積極主動提供國內(nèi)大學和科研機構等學術動態(tài)信息,提供相關就業(yè)信息,便于海外留學人員加深了解國內(nèi)動態(tài)和發(fā)展趨勢。此外,在吸引海外人才回國工作的同時,加強來華留學教育,在國內(nèi)大學培養(yǎng)來自海外的高端人才,為他們今后在華工作打下基礎,創(chuàng)造條件。(作者系日本廣島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開發(fā)中心終身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