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羅慰年 邱辛?xí)?/p>
關(guān)于中餐館在美國的起源,有這樣一種說法:隨著淘金熱,大量的美國人涌到加州,在加州的華人發(fā)現(xiàn),不光淘金可以發(fā)財,從事與淘金者生活有關(guān)的生意和服務(wù),也可以致富。于是,就有一部分華人在淘金者的居住地從事服務(wù)業(yè)。來自中國的華人對種菜情有獨鐘,他們喜歡烹調(diào)好吃的食物,一些美國人也喜歡他們烹飪的食物。
中餐館的興起,跟大量華人對傳統(tǒng)中華飲食的需要分不開。除了淘金潮華人大量進入美國,太平洋鐵路的興建也帶動一批華人進入美國。1872年,紐約旅游作家、《紐約論壇報》(New York Tribune)記者諾德霍夫(Charles Nordhoff)走訪建設(shè)中的 San Joaquin Valley 鐵路,記載了加州華工的食物種類:“這些菜實在讓我好奇,包括:干牡蠣、干鱈魚、咸魚干、炒米餅、干竹筍、咸菜、中國糖、四種干果、五種干燥蔬菜、粉絲、干海帶、中國火腿肉、鰻魚干、干豌豆仁、干蘑菇、干蔬菜、干蠔、干鮑魚、大量的茶和大米。他們還買新鮮屠殺的豬肉,休息日他們吃家禽?!彼麄儚囊患疑痰曩徺I這些食物,將食物保存在軌道盡頭的幾輛汽車上。因為干貨儲存方便,易于制作且種類繁多,鐵路華工所吃的食物,比白人工人豐富得多。
華工加入太平洋鐵路建設(shè),雖然工作辛苦,但飲食豐富。根據(jù)諾德霍夫的報道,鐵路華工被分成約12~20人一組。每組有一個廚師,廚師由承包商付錢雇,華人有自己的炊具和帳篷。他們吃中國菜,自己購買各種食材,烹制傳統(tǒng)中國飲食。食物包括花菇、紫菜、金針菇、枸杞、魷魚干、干蔬菜、干蠔、紅棗干等。華人也不直接飲用山泉水,每天煮熱水,避免了得瘧疾。鐵路建設(shè)雇用許多華人,這些華人在飲食上的家鄉(xiāng)風(fēng)味帶動了食品進口。鐵路工人稱為“南貨”的食品由進口商直接從中國進貨,舊金山是中國專賣店的集散地。1856年,舊金山有33家店賣“火腿、茶、咸魚干、干鴨和其他一些古靈精怪的中國食物”。進口商在廣州和香港設(shè)有“金山廠”的分公司。鐵路工人的食品需求帶動進口業(yè)務(wù)。這些進口商成為華人餐館的供貨商,帶動中餐館的興起。
中餐在美國受歡迎的程度,甚至可以撼動美國《排華法案》?!杜湃A法案》為華人移民美國設(shè)置了巨大的障礙,限制華人勞工進入美國,安撫了美國白人勞工的情緒。但《排華法案》施行的同時,還有一個例外條款,授予華人特殊商人簽證,持這種簽證不僅可以自由進出美國,還可以從中國引進華裔勞工。特殊商人簽證只適合某些特許行業(yè),美國聯(lián)邦法院同意將中餐館納入例外清單。這個特殊條例,等于在《排華法案》中撕開了一條裂縫。
華人特殊商人簽證給一些華人以“商人身份”進入美國打開綠燈,而且還允許商人親屬入境。1915年,當(dāng)餐館老板被給予這種特殊身份之后,美國的中餐館數(shù)量激增。中餐館的年營業(yè)額在1920至1930年間翻了一番。
《排華法案》通過之前,華人男子大多在洗衣店工作,因為《排華法案》,他們不敢回國。華人特殊商人特殊簽證意味著,他們可以持這個簽證自由進出美國、返鄉(xiāng)娶妻,回到美國生根落葉,共組家庭。于是,他們干脆改行做起餐館生意?!俺措s碎”(chop-suey palaces)店超越洗衣店,成為中國勞工的主要雇主。
華人利用這個條例,通過開中餐館的特殊商人簽證,大量引進華人勞工。從1910年到1930年,全美中餐館增長4倍,而紐約市的中餐館增加速度更是飛快,單在1910年到1920年的10年期間就增長4倍。特殊商人簽證為從事餐飲業(yè)者提供了回家探親機會,越來越多的華人投向中餐館。
可以想象那時的中餐由這些人烹飪,味道一定不地道。就像今天福州人外賣店的美式中餐,吃真正中餐的人不愿光顧,但美國人卻樂此不疲。到1943年《排華法案》被取締時,中餐已經(jīng)被美國接受,逐漸成為美國人最喜愛的飲食。中餐館的第二次高潮,是20世紀(jì)80年代由福州人從中國帶來的“夫妻外賣店”。這一波高潮,徹底把中餐普及到美國小鎮(zhèn)。而中國人來法拉盛經(jīng)營餐飲業(yè),距中餐館進入美國已經(jīng)有100多年歷史了。如果沒有當(dāng)年的《排華法案》打下中餐館的基礎(chǔ),華人餐飲業(yè)今天不會這么興旺。
中餐館的興起,曾引起抵制。美國的智庫卡托研究所在《反中餐館的“戰(zhàn)爭”》白皮書中提到,19世紀(jì)末和20世紀(jì)初長達30年的時間里,美國國內(nèi)的白人試圖利用各種手段抵制中餐館。白人為主的餐館工會,試圖立法限制中餐館發(fā)展。立法不成,餐飲業(yè)工會就推動消費者首先光顧美國人或白人經(jīng)營的餐館。這場反中餐館的“戰(zhàn)爭”雖然以失敗告終,華人卻被定位為道德和經(jīng)濟上的邊緣人群,而且促成1917年和1924年移民法案出臺。兩項法案當(dāng)時幾乎完全擋住了前往美國的亞洲移民。
華人餐飲業(yè)的龍頭當(dāng)屬紐約曼哈頓唐人街。當(dāng)年孫中山到紐約募款,就住在唐人街勿街一家教堂里。唐人街的餐館,曾接待過孫中山。光臨中餐館的不止華人,也有白人。雖然說一些白人政治家號召抵制中餐館,但是,他們的舌尖抵擋不住中餐的美味誘惑,依然光顧中餐館。
中國人把中餐館開到美國人的地盤,不能不招待美國人。美國人的口味跟中國人不同,中餐館因此有兩種菜譜。老外喜歡“雜碎、炒面”,口感甜味較重,如果按照正宗的中國做法炒菜,老外顧客會投訴廚師菜炒得不好。華人廚師只好按照美國人口味對中餐進行改良。往往一樣菜,兩種口味:一種給西人吃,一種給華人吃。菜單也有兩套:一套紅色,一套藍色。紅色給華人,藍色給老外。紅色用中文,藍色寫英文。按照中國餐館的“潛規(guī)則”,紅色菜單“給人吃”,藍色的菜單“給鬼吃”。唐人街老食客陳家齡說,服務(wù)員下單,訂單旁用括號注釋“人吃”或者“鬼吃”二字。服務(wù)員把訂單給廚房,“廚師只要問一句‘人吃、鬼吃就行了。人吃就按中國人的口味烹飪,鬼吃就按西方人的口味做改良菜”。后來覺得說“鬼吃”有失尊敬,便只寫“人吃”二字。廚師見到“人吃”或沒有注明,心中明了該炒哪種菜。
華人對于享受美食從來不落人后,美食是華人生活最精彩的內(nèi)容之一。舉凡與吃有關(guān)的食品超市和各大菜系的餐館,都在法拉盛落腳。法拉盛堪稱美國的美食城。20世紀(jì)80年代,首先進駐法拉盛的是來自臺灣和香港的留學(xué)畢業(yè)生。他們在這里置業(yè)、開商店和餐館。法拉盛最早的華人餐館,是來自臺灣的華人開的,最早的華人餐館只有三家:狀元樓、林氏餐廳和功德林。隨著臺灣人移居法拉盛,臺灣風(fēng)味的中餐館越來越多。
20世紀(jì)90年代初,大批港人移民美國,紐約是他們的落腳點。移民中有粵菜廚師。這批廚師來了以后,帶來了粵菜的精華。加上資本雄厚,他們經(jīng)營粵式大酒樓,裝修豪華。其中有些落腳正在興起的法拉盛。一些高檔的粵菜酒樓,抬高了法拉盛餐飲業(yè)的檔次和品位,使得法拉盛成為粵菜天堂。很多人從長島、康州和新州開車來法拉盛,就是為了品嘗正宗的粵菜。
法拉盛餐飲業(yè)的從業(yè)者們也不斷推出新的菜色和烹飪方法,以刺激食客越來越挑剔的味蕾。一直以來法拉盛華人餐飲業(yè)不斷吸收其他族裔餐飲的新元素,移花接木,創(chuàng)造出“中國特色”的新菜式。
法拉盛中餐館的發(fā)展,是美國中餐歷史的一個縮影。美國中餐聯(lián)盟副主席鐘富華細數(shù)中餐發(fā)展歷程,從100多年前廣東人開設(shè)的“專賣雜碎店”,到20世紀(jì)五六十年代,中國與韓國華僑移民,投入經(jīng)營各種口味多元、融會中西的中餐館,后來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美國中餐館陸續(xù)出現(xiàn)許多福州移民經(jīng)營的“中式自助餐廳”。鐘富華說,近年隨著中國移民大幅增加,中餐進入新的發(fā)展階段,包括川菜、淮揚菜、東北菜、重慶火鍋等南北風(fēng)味,紛紛進軍美國市場,口味逐漸接近正宗風(fēng)味,同時競爭也日益激烈。
近年,隨著來自邊遠地區(qū)的移民增加,云南菜和貴州菜也在法拉盛出現(xiàn)。法拉盛的中餐,把海外中餐業(yè)帶入新的高度,可以說代表海外中國烹飪的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