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紅
摘要:本文從教師自身素質的培養(yǎng),良師益友型的師生關系的確立,要注重實踐和設疑以及其他多種教學手段等方面來闡述如何提升高中地理課的趣味性,從而提高學生對地理課的興趣。
關鍵詞:中學地理;課堂教學;趣味
中圖分類號:G633.5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12-0174-01
美國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于樂趣,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可以提高學習積極性,有利于獲得成就感,有利于享受學習的樂趣,有利于形成學習的良性循環(huán)。
1.注重教師自身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與提升
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如果思想保守,或處置不當結果往往是禁錮靈魂。面對教學改革以及規(guī)范辦學新形勢,教師在教學思想上要能夠徹底轉變過來,也就是說,只有教師的教學思想轉變了,才能千方百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點,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
首先,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思想素質和道德水平。俗話說:"打鐵先要自身硬""正人先正己""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所以,教師必須以崇高的師德,成為學生心目中所敬佩的對象,正能量的源頭,進而成為學生學習的楷模,從而對學生的行為產生良好的影響。其次,高中地理教師必須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和業(yè)務能力。教師要教好學生,自身的專業(yè)知識必須扎實過硬。教師要上好課,必須有淵博、豐富的知識和扎實的教學基本功。所以教師必須積極參與教學研究、結合實際、因材施教、勇于實踐、善于總結,不斷探索和掌握教育教學的好方法,提高自己的業(yè)務能力,才能成為學生喜歡的老師。
2.注重培養(yǎng)良師益友型的師生關系
常言道:親其師,信其道,導其學。地理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和制造各種機會,努力培養(yǎng)和加深師生的情感,這樣才能使學生在對你產生深厚的情感基礎上對你所教的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
首先,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要以絕對權威自居,獨占課堂,成了名副其實的"一言堂",而應充當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鼓勵學生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觀點,把課堂變成一個啟迪學生積極思考的王國,讓學生在平等愉快的教學氣氛中上好地理課。其次,教師應本著以"學生為本"的原則,以真摯情感培養(yǎng)學生興趣,要熱愛學生,要讓學生時刻感覺到對他們的理解、信任、關懷和鼓勵,這不僅可以贏得學生的尊重,而且會增強他們完成學習任務的責任感,提高對教師所授學科的學習興趣。再次,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位學生,不管學生成績的好壞,對學生的點滴進步,及時表揚和肯定,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和動力。我們要從學生的學習生活中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對他們的每一點進步,及時進行表揚和肯定,讓他們增加上進的動力。最后,教師上課要有親和力,切忌板起面孔,冷若冰霜,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樣子。甚至能將個人情緒、委屈帶入課堂,把學生當作發(fā)泄的對象,諷刺、挖苦、體罰、侮辱,必將引起學生的極大反感,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造成師生之間的隔閡與對立、失去對該門學科應有的興趣。
3.善于運用實踐教學法激發(fā)學習趣味
理論必須要聯(lián)系實際,小課堂必須與社會大課堂結合。地理課是一門實踐很強的學科。在教學中,應結合教學內容,社會熱點及學生關心的現(xiàn)實問題,讓學生廣泛搜集材料,去調查研究,理論聯(lián)系實際,只有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其主要方式是"走出去"和"引進來"。"走出去"可以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如組織學生到野外開展調查,了解本地區(qū)的環(huán)境狀況,水系分布情況,農作物分布情況等等。"引進來",是據(jù)課教學內容,請有代表性的人到班級講課,作專題報告,如邀請環(huán)保局的專家給學生作有關本地區(qū)的水污染的報告等。這樣,能讓學生把在課堂中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做到課內和課外的結合。
例如,在學校以及周邊調查白色污染情況,提出解決的措施,并讓同學們以班為單位在校園出版一期"還我清新校園"為主題的板報。同學們發(fā)揮他們的聰明才智,提出了許多合理性的治污設想方案,而這也引起了學校和環(huán)保部門的重視。這樣的活動豐富了同學們的知識,培養(yǎng)了學生的多種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真可謂是一舉多得。
4.善于運用多種手段吸引學生注意力
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學習高中地理課的興趣。"媒體是人體的延伸",在教學中,恰當使用錄音、錄像、投影等多媒體教學手段不僅能吸引學生注意力,增加學習興趣,而且能夠把一些抽象的地理概念、術語、原理用形象、直觀的方式展示出來。例如學習地球運動一節(jié),可以播放視頻展示地球的自轉與公轉,既能吸引學生注意力,增加學習興趣,又能把抽象的地理現(xiàn)象用形象、直觀的方式展示出來。
幽默與諷刺,法國演講家雷曼麥有句名言:"用幽默的方式說出嚴肅的真理,比直截了當提出更容易讓人接受"。在地理教學中,教師愉當?shù)剡\用幽默藝術、風趣的比喻,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集中學生注意力,調節(jié)學生情緒,從而使課堂氣氛由沉悶到活躍,激起學生更大的熱情,更積極投入知識的海洋,使學生在發(fā)笑的同時,領會幽默本身所蘊涵的原理。
漫畫和簡筆畫,教學中恰當?shù)剡\用漫畫和簡筆畫,能使抽象的理論具體化,枯燥的問題趣味化,深奧的道理淺顯化。用漫畫印證教材內容的正確性,直觀而形象,便于學生加深對教材中基本概念觀點的理解,同時對活躍課堂氣氛,啟迪學生思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一定成效。例如在學習全球變暖內容時,展示全球變暖的漫畫(地球冒汗了),直觀而形象。
總之,通過教師多種形式地激趣,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以最大的熱情和濃厚的求知欲參與教學,并完成學習任務,真正使地理課堂教學充滿活力。
參考文獻:
[1] 王萍.采取趣味引導策略 做好中學地理教學[J].新課程(下),2017(03):40-41.
[2] 杜瑞霞.高中地理學習興趣培養(yǎng)的方法[J].中學時代,2014(1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