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致本
摘要:詩歌是最高的文學形式,詩歌在簡短的文字中蘊含了豐富的內容和高度的審美價值,詩歌的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中專語文的詩歌教學具有自身特點和規(guī)律,為了實現(xiàn)中專語文詩歌的高效教學,需要老師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教學,引導學生準確感受詩歌中蘊含的獨特美感,促使學生形成完整的審美思想體系,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中專;語文;詩歌;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718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12-0010-01
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的豐富的文化,詩歌在我國經過長期的發(fā)展形成了自身獨特的體系與特色,語文學習不能缺少對詩歌的理解與感悟。詩歌作為語文學習的重點內容,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完善的審美體系,對詩歌中蘊含的特殊的美進行深刻的感悟。中專語文的詩歌教學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詩歌教學的客觀規(guī)律,為學生全面呈現(xiàn)詩歌的獨特魅力。本文分析了中專語文進行詩歌教學的具體方法。
1.激發(fā)學生對詩歌學生的興趣
中專學生主要把學習精力和時間放在專業(yè)知識以及專業(yè)技能的學習上,而且對于中專學生而言語文學習只是輔助性課程,對于日后的就業(yè)不具有關鍵性的影響,這樣一來就導致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不高,在語文課堂上不是睡覺就是玩手機。基于這種情況,為了有效開展語文詩歌教學,首先需要做的是采用各種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要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首先需要利用最先進的教學設備如多媒體,運用多媒體把傳統(tǒng)文化的多種內容呈現(xiàn)在屏幕上,這樣就可以把中國傳統(tǒng)文化以及詩歌內容以一種直觀可感的方式呈現(xiàn)給學生,幫助學生對詩歌內容進行基礎性的了解,并形成對詩歌學習的興趣,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詩歌教學中來,為后期的教學活動順利開展打下基礎。
2.營造和諧自由的教學氛圍
中專語文詩歌教學課堂上,老師要改變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主動與學生進行交流,并把自己放在與學生平等的地位上,努力在課堂上營造一種民主、平等、自由、和諧的教學氛圍,這樣就可以保證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大膽講出自己的困惑與問題,老師可以與學生進行深度交流,掌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并根據(jù)學生的反映進行針對性的解疑答惑,為學生的詩歌學習清除障礙。此外通過把學生放到與老師同等的位置上,就可以培養(yǎng)師生之間的信任,促使學生對老師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同時有助于老師準確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而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狀況及時改變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直到為學生提供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促使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3.進行詩歌朗誦促進學生對詩歌的理解
詩歌的一大特點就是具有韻律特征,因此在詩歌學習過程中需要引導學生進行詩歌朗誦,進而促使學生感受詩歌的韻律,并對詩歌形成深刻的理解和認知。詩歌朗誦可以采用多種方法,可以由老師為學生進行示范朗誦,然后組織學生進行朗誦,也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名家的配音朗誦,引導學生進行模仿學習,感受詩歌的節(jié)奏與音韻變化,體驗詩歌帶來的獨特的美感。通過詩歌朗誦可以為教學活動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老師在此基礎上進行細致的講解與釋讀,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詩歌中蘊含的意蘊以及內涵。此外通過朗讀可以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把簡單的詩歌轉換為豐富多彩的畫面,促使學生通過運用想象來領悟詩歌中的意象美與意境美,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和思維水平。
4.通過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通過學生對詩歌的領悟
詩歌這門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在詩歌學習過程中不能脫離實際空談詩歌的韻律、節(jié)奏、藝術以及內涵,通過把詩歌與實際生活進行緊密聯(lián)系,有助于學生通過實際案例加深對詩歌內容的理解。
5.通過對比鑒賞提高對詩歌的領悟與體會
詩歌的鑒賞具有多種方法,其中對詩歌進行比較鑒賞是一種常用的方法,它是一種在同中求異,在異中求同的一種思維過程。通過把內容有關聯(lián),形式不同的詩歌進行對比分析,找出其中的相通之處以及不同點,促進學生對每首詩歌的深入理解和感受,有助于學生加深對詩歌內在規(guī)律的學習和掌握。在中專語文課堂上運用比較鑒賞來對詩歌進行教學,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在學習中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進行有機聯(lián)系,在進行深入思考的基礎上總結出新的內容,做到推陳出新,從而達到對詩歌學習的翻陳出新。學習通過對詩歌中求同存異的整理,學生對詩歌的理解更具自主性以及思維性,還可以加強學生運用基礎理論分析鑒賞詩歌的能力,這也是中專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在對中專生進行詩歌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對詩歌的比較鑒賞,促使學生了解掌握詩歌鑒賞的基本方法與理論,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鼓勵學生運用已有知識實現(xiàn)詩歌學習的高效以及優(yōu)質,從而更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分析概括能力、抽象思維、各種綜合能力及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引導學對某一詩歌進行多方面的解讀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的思維水平和鑒賞能力,還可以幫助學生完成一次詩詞的創(chuàng)作與思維的練習。學生在這方面的思維還顯稚嫩,甚至比較膚淺,但是通過比較分析,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感悟能力,促使學生在詩歌鑒賞中可以找到詩歌的切入點,明白詩歌的主體,并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實際生活來完成對詩歌的學習,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促進學生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杜金玲. 加強中專語文詩歌教學方法研究[J]. 中外企業(yè)家,2016,15:188+190.
[2] 林海燕. 對中職語文教學現(xiàn)狀的思考及對策[J]. 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5,02:94-95.
[3] 安靜. 淺析轉變教學模式對豐富語文課堂教學的意義[J]. 赤子(上中旬),2015,0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