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樹霞
摘要: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完全不同,作為初中教學改革的思路,它的優(yōu)勢在于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相結合,主張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將課堂新知識建構和課后知識鞏固的過程進行翻轉,倡導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通過展示和交流實現鞏固,并能提高學生對知識的內化和理解,能夠有效解決初中語文教學課時緊張及學生學習興趣低等問題,同時也能夠提高整堂課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語文;微課;翻轉課堂;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8)02-0079
一、翻轉課堂的產生及內涵
翻轉課堂,也稱“反轉課堂式教學模式”,簡稱翻轉課堂或反轉課堂。翻轉教學的源頭來自于美國科羅拉多州伍德蘭帕克高中兩位化學教師的嘗試,其內涵在于將知識的吸收過程與知識的內化過程進行顛倒,學生在課前借助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對新知識進行自主學習,初步認識新內容、明確自己的學習內容。課堂是知識內化的過程,在課堂中借助小組交流主動解決學生的知識疑難,促進學生思維的不斷深化,完成知識的初步內化,建立自己獨特的知識體驗。同時借助小組展示,通過外化知識和理論進一步增加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再次,通過小組之間關于問題的探討和深化,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加深對知識理解的深度,最終發(fā)展為學生自己的能力。
二、微課翻轉課堂的意義
一節(jié)課的精華總是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某個教學點展開精彩的、高潮的環(huán)節(jié),都是短暫的、瞬時的。學生視覺駐留時間普遍只有5-8分鐘,若時間太長,注意力得不到緩解,很難達到較理想的教學效果。而且,作為初中學生來說,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還遠遠不夠,對知識的內化與理解還很茫然,對重點、難點、精彩片段的確立還很欠缺,在這很長一段時間內,都需要教師的引導和點撥,需要教師指定特定的內容使其預習、學習、理解、鞏固。而微課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初中語文教師將微課和語文教學有效的結合起來,利用微課,課前為學生提供學習包,給學生布置學習任務,提供學習資源,對課程的重點內容進行講解,讓學生做好充分地預習并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課中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討論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形成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課后,學生可以將所學知識做以反饋、強化、完成課后練習,還可以要求學生完成課后拓展任務等相關內容,實現學生技能的拓展,提高語文教學效率。
三、初中語文教學中微課翻轉應用策略
1. 導學案與微課的結合應用
翻轉課堂變傳統(tǒng)的“先教后學”模式為“先學后教”。因此,其開展的首要環(huán)節(jié)是課前學生的自主預習,學生自主預習的程度直接關系到課堂上學生的互動和交流。由于中學生學習經驗和思維發(fā)展水平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獨立閱讀理解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還很欠缺,除了學習字詞之外,其余與課文內容相關的一些問題,學生無從做起,這就達不到深層次的預習目標。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的引導尤為關鍵,而導學案和微課的結合應用便是一種有效的形式。如在《過故人莊》的教學過程中,筆者設置的導學案問題包括:(1)讀了此詩,你知道它講述了一件什么事?(2)為什么詩人臨走時要主動相約重陽再聚?(3)從這首詩中你體會到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圍繞問題引導學生在熟練閱讀文本的基礎上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深度理解詩的內容、明確自己在預習的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然后教師據此設計微課視頻,通過動畫、聲音和文字的結合,聲情并茂地帶給學生強烈的視覺沖擊,從而在興趣中、快樂中找到答案,解決疑難。
2. 微課翻轉在“三環(huán)八步”教學模式中的應用
“三環(huán)八步”的教學模式主要表現為“課前——課中——課后”,微課運用于其中效果最為明顯的是課中,教師根據課前設計的導學案,從不同角度,選取不同內容,制作適合于一堂課的微課視頻,真正達到有效的教學目標。例如:
(1)設計具有趣味性的導入
能否激發(fā)學生探求知識的動力,能否激發(fā)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提高學習的動力至關重要。葉宇琨老師曾說:“課伊始,趣乃生,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是一節(jié)課成功的起點。巧妙地導入,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有意注意,然后激發(fā)情趣,使學生進入情境?!笨梢?,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探求知識的動力。
(2)變被動課堂為“動力”課堂
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方式:教師提問——學生思考——少數學生回答(讀句子、談感受)——全體學生朗讀,這樣的課堂成了教師與少數優(yōu)秀學生的互動交流,導致大部分學生在課堂上思維游離、懶于思考的現象。學生“學”是被動學,日積月累,越來越多的知識學生不能掌握,從而大大降低了學生學習的動力。而微課的到來,使課堂教學充滿了生機活力,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推動了學生學習的動力,如在《晏子使楚》一課的教學中,筆者設計的關于晏子出使楚國的微課視頻,引起了學生的注意力。其中為了突破課文難點,上課引導學生回顧課文內容,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通過學生的回答筆者進一步歸納。課文主要講了晏子出使楚國,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都給予了有力的反駁,使楚王不得不尊重他了。筆者把這個過程用圖片展示出來,并進行圖文并茂的講解,把學生帶進形象的情境中,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晏子義正言辭的反駁。從而對這個人物產生濃厚的興趣,在興趣中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人物形象,從而達到高效學習。因此,這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動力,而且改變了單調乏味的教學現狀。
總之,微課翻轉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變被動課堂為“動力”課堂,使課堂變得豐富多彩,使學習變得更加輕松有趣,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使學生的知識面得以拓展,促進了學生思維的多樣性,形成多元化人才,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注:本文系2017年度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初中語文微課翻轉課堂應用策略研究》研究成果之一,編號:GS[2017]GHBO182。
(作者單位:甘肅省靖遠縣第七中學 730600)